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七元瓜环作用下2-(2-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的质子转移 被引量:5
1
作者 易平贵 刘金 +5 位作者 陈建 于贤勇 李筱芳 郑柏树 陶洪文 郝艳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9-1223,共5页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法、瞬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七元瓜环(CB7)与2-(2-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HPIP)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发生了相互作用.瞬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B7的加入使荧光寿命下降而量子产率逐渐增加,在1,4-二...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法、瞬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七元瓜环(CB7)与2-(2-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HPIP)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发生了相互作用.瞬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B7的加入使荧光寿命下降而量子产率逐渐增加,在1,4-二氧六环溶液中,CB7的加入限制了HPIP的质子转移过程,而在环己烷溶液中则有利于HPIP的激发态质子转移.采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形成了化学计量比为1∶1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元瓜环 2-(2-羟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 质子转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元瓜环超分子作用下2-(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的质子转移 被引量:4
2
作者 易平贵 阳习春 +4 位作者 于贤勇 刘峥军 刘金 汪朝旭 李筱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7-2662,共6页
利用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研究了八元瓜环(CB8)与2-(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2-A3PyBI)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2-A3PyBI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2-A3PyBI具有双重荧光发射峰,分别... 利用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研究了八元瓜环(CB8)与2-(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2-A3PyBI)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2-A3PyBI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2-A3PyBI具有双重荧光发射峰,分别对应其2种质子转移异构体.固定pH值下的荧光滴定实验表明主客体包合比为1∶2,2-A3PyBI进入CB8空腔后促进了其分子内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同时,1HNMR结果表明2-A3PyBI的苯环部分进入了CB8空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 八元瓜环 相互作用 超分子 质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代作用对竹红菌素分子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易平贵 俞庆森 +1 位作者 商志才 林瑞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用 AM1方法对竹红菌素 (包括甲素和乙素 )与它们的溴代物进行了量子化学对比计算 ,得到了生成热 ,前线轨道能级及偶极矩等参数 .
关键词 竹红菌素AM1 溴代作用 溴代物 分子性质 光敏色素 生成热 轨道能级 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中高硫煤电解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易平贵 刘俊峰 黄念东 《洁净煤技术》 CAS 1998年第4期48-51,共4页
以氢氧化钠、盐酸和硫酸等为支持电解质,对贵州六枝高硫煤在水-甲醇、水-乙醇、水-丙酮及水-乙二胺等4种混合溶剂体系中电解脱硫率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煤的脱硫率与溶剂及电解质有关,其中H2O-CH3OH-HCl是最... 以氢氧化钠、盐酸和硫酸等为支持电解质,对贵州六枝高硫煤在水-甲醇、水-乙醇、水-丙酮及水-乙二胺等4种混合溶剂体系中电解脱硫率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煤的脱硫率与溶剂及电解质有关,其中H2O-CH3OH-HCl是最佳的脱硫体系,50℃时,电解3h后其脱硫率可高达56%。在阳极电解脱硫的同时,阴极联产高纯氢气,其电流效率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煤 电解 脱硫 有机溶剂 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甲醇掺钒铜基催化剂XPS谱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易平贵 黄念东 +1 位作者 刘俊峰 赵红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应用光电子能谱考察了合成甲醇共沉淀CuO-ZnO-Al2O3催化剂与掺钒样品的表面状态及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它们是存在于催化剂固体表面上的Cu+或Cu0,且Cu+的活性高于Cu0;促使Cu+离子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 应用光电子能谱考察了合成甲醇共沉淀CuO-ZnO-Al2O3催化剂与掺钒样品的表面状态及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它们是存在于催化剂固体表面上的Cu+或Cu0,且Cu+的活性高于Cu0;促使Cu+离子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u+溶于ZnO形成固溶体,Al2O3掺杂于ZnO诱导产生正离子空位及形成非化学计量化合物Zn1+xO(x>0)。铜基催化剂掺钒的作用在于V3+离子比Al3+离子极化能力强,从而使ZnO更易形成有利于活性体Cu+稳定的正离子空位,同时也可能形成钒酸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掺钒 合成 甲醇 XPS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对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分子内氢键及质子转移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易平贵 张志于 +4 位作者 陶洪文 李洋洋 李庆 彭文宇 李玉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苯环羟基的邻位或对位分别引入羟基和醛基后的衍生物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及取代位置对分子内氢键和质子转移反应的影响,模...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苯环羟基的邻位或对位分别引入羟基和醛基后的衍生物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及取代位置对分子内氢键和质子转移反应的影响,模拟计算了各分子的IR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研究发现,HBT及其衍生物分子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且激发态时氢键增强.基态时以醇式构型稳定存在,激发态时酮式结构为优势构象.分子的最大吸收峰和发射峰主要源于电子从前线分子轨道HOMO到LUMO之间的跃迁.基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需要越过较高的能垒因而难以发生,而激发态时只需越过较低能垒就很容易发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取代位置对HBT分子氢键强度、互变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电子光谱及质子转移反应的能垒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氢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系溶剂中冠醚与碱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平贵 俞庆森 +1 位作者 林瑞森 宗汉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9-572,共4页
The enthalpy changes. entropy change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coordination rcactious of 18-crown-6 with the alkali ions Na+ and K+ at 298.15K were measured hy using RD-496 microcalorimeter with methanol, ethanol,... The enthalpy changes. entropy change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coordination rcactious of 18-crown-6 with the alkali ions Na+ and K+ at 298.15K were measured hy using RD-496 microcalorimeter with methanol, ethanol, n-propanol and n-butanol as solvcnts respc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thalpy changcs Hm, entropy changes S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x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olarity of the solvents, and the order of the stability is ethanol>methanol>n-propanol>n-butanol>H2O for the same complex in the solvents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 order was reasonably cxplained by relating the stability constitants of the complexes with the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these solvents, and by using the model of solvated-desolvated ions and ion pair in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系溶剂 配位反应 冠醚 碱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性取代基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激发态质子转移和光谱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平贵 李玉茹 +3 位作者 陶洪文 彭文宇 梅刚 徐合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BI)苯环羟基的对位分别被呋喃基、吡咯基等五种芳香性取代基后的衍生物(HBI-R)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π电子离域效应对分子结构、分子内...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BI)苯环羟基的对位分别被呋喃基、吡咯基等五种芳香性取代基后的衍生物(HBI-R)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π电子离域效应对分子结构、分子内氢键和质子转移的影响,模拟计算了各分子的IR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研究发现,基态的HBI与HBI-R分子内氢键O—H…N比O…H—N强度大,因氢键中的O—H增长和H—N的缩短,激发态氢键O—H…N弱于O…H—N强度,基态和激发态的稳定构型分别为醇式和酮式结构,取代基总体上使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有所增加,但呋喃基、吡咯基和噻吩基却略降低了激发态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取代基降低了HBI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的能垒,但影响不大.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和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主要源于前线分子轨道HOMO与LUMO之间的电子跃迁,芳环取代基增强了π电子离域效应,使光谱的吸收峰和发射峰波长均有较大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性取代基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 电子光谱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导式热量计冷却常数的化学标定法
9
作者 易平贵 商志才 +2 位作者 俞庆森 梅明辉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92,共6页
热导式热量计是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量热体系之仪器常数的标定目前所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电能标定法,有时也采用化学标定法.前者简单、方便,能满足热静力学与热动力学研究中的需要,但电能标定所得仪器常数与化学反应时的仪器常数... 热导式热量计是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量热体系之仪器常数的标定目前所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电能标定法,有时也采用化学标定法.前者简单、方便,能满足热静力学与热动力学研究中的需要,但电能标定所得仪器常数与化学反应时的仪器常数不一定完全相同[1],特别是有些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动力学热量计 仪器常数 化学标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海泡石对电镀废水中Pb^(2+)、Cu^(2+)、Cd^(2+)的吸附 被引量:32
10
作者 胡忠于 罗道成 +1 位作者 易平贵 陈安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6,53,共3页
用盐酸溶液对海泡石处理后在 4 5 0℃下灼烧 ,制备出改性海泡石。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Cd2 +的吸附效果及条件。探讨了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Cd2 +的吸附机理。含Pb2 +、Cu2 +、Cd... 用盐酸溶液对海泡石处理后在 4 5 0℃下灼烧 ,制备出改性海泡石。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Cd2 +的吸附效果及条件。探讨了改性海泡石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Cd2 +的吸附机理。含Pb2 +、Cu2 +、Cd2 +的电镀废水经改性海泡石吸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海泡石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电镀 废水处理 铅离子 铜离子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被引量:29
11
作者 商志才 易平贵 +1 位作者 俞庆森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 K=8.39× 104 L· mol- 1,结合位点数 n =1.18;依据 Fō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得到授体-受体...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 K=8.39× 104 L· mol- 1,结合位点数 n =1.18;依据 Fō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得到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 (r=2.46 nm)和能量转移效率 (E=0.33).微量热法测得反应的焓变Δ rHm≈ 0;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且以疏水作用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法 微量热法 结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62
12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1 位作者 刘俊峰 胡忠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利用壳聚糖与香草醛反应制备出更为高效的天然高分子吸附剂——改性壳聚糖(VCG)。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壳聚糖(VCG)对重金属离子Pb2+、Cu2+、Cd2+、Zn2+、Ni2+的吸附。结果表明,VCG对重金属离子... 利用壳聚糖与香草醛反应制备出更为高效的天然高分子吸附剂——改性壳聚糖(VCG)。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壳聚糖(VCG)对重金属离子Pb2+、Cu2+、Cd2+、Zn2+、Ni2+的吸附。结果表明,VCG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络合反应是主要的吸附形式。在25℃、pH=4时,浓度分别为30 mg/L的Pb2+、Cu2+、Cd2+、Zn2+、Ni2+溶液被VCG吸附2 h后,重金属离子的除去率达97%以上。含镍(Ⅱ)电镀废水经VCG吸附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改性壳聚糖 重金属离子 电镀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树脂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41
13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1 位作者 陈安国 胡忠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利用泥炭为原料制备出腐植酸树脂。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腐植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Zn2 +、Ni2 +、Cr3+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同时探讨了腐植酸树脂对Pb2 +、Cu2 +、Zn2 +、Ni2 +、Cr3+的吸附与解吸再生机理。含Pb2 +、Cu2 +、Z... 利用泥炭为原料制备出腐植酸树脂。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腐植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Pb2 +、Cu2 +、Zn2 +、Ni2 +、Cr3+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同时探讨了腐植酸树脂对Pb2 +、Cu2 +、Zn2 +、Ni2 +、Cr3+的吸附与解吸再生机理。含Pb2 +、Cu2 +、Zn2 +、Ni2 +、Cr3+的电镀废水经腐植酸树脂吸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树脂 电镀废水处理 重金属离子 吸附 泥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厂赤泥综合利用的新工艺 被引量:40
14
作者 罗道成 刘俊峰 +1 位作者 易平贵 陈安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3,共4页
利用氧化铝厂赤泥 ,配入A型催化剂 ,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焙烧—渣铁磁选分离—冷固成型新工艺流程 ,生产出优质的直接还原铁团矿。所得产品的金属化率为 92 1 % ,含铁品位为 92 7% ,铁回收率为 94 2 % ,该产品可作电炉炼钢的原料。
关键词 氧化铝厂 赤泥 直接还原铁团块 回收率 综合利用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对电镀废水中Pb^(2+)、Zn^(2+)、Ni^(2+)的吸附 被引量:41
15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陈安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3,共3页
将天然沸石进行处理制备出多孔质改性沸石颗粒。在静态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沸石颗粒对重金属离子Pb2 +、Zn2 +、Ni2 +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含Pb2 +、Zn2 +、Ni2 +的电镀废水经改性沸石颗粒吸附后 ,废水中Pb2 +、Zn2 +、Ni2
关键词 改性沸石颗粒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电镀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季胺盐互变异构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顺存 王学业 +2 位作者 易平贵 周秀林 陈安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7,共6页
通过结构分析、 6 31G基组从头算量子化学法计算以及随后的实验分析 ,比较了环烷酸羟乙基咪唑啉季胺盐两种互变异构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烷基接在咪唑啉环中N( 3 ) 原子上的季胺盐结构式 (Ⅰ )较烷基接在咪唑啉环中N( 1) 原子上的结... 通过结构分析、 6 31G基组从头算量子化学法计算以及随后的实验分析 ,比较了环烷酸羟乙基咪唑啉季胺盐两种互变异构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烷基接在咪唑啉环中N( 3 ) 原子上的季胺盐结构式 (Ⅰ )较烷基接在咪唑啉环中N( 1) 原子上的结构式 (Ⅱ )稳定得多。实验合成的咪唑啉实际胺值与对应结构 (Ⅰ )式季胺盐的咪唑啉理论胺值接近 ,其季胺盐与H+ 反应的程度很低 ,结构 (Ⅰ )式咪唑啉季胺盐的能量明显地比结构 (Ⅱ )式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精制处理 咪唑啉季胺盐 互变异构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细粒褐煤造粒浮选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1 位作者 陈安国 李国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6-411,共6页
针对细粒褐煤的可浮性较差 ,采用传统浮选法不能浮选的问题 ,提出了在 2 5℃ ,用NaOH溶液对其进行预处理 ,用甲基二乙醇酰胺对其表面进行改性 ,然后用C重油进行造粒 ,再用少量仲庚醇对造粒褐煤进行浮选的新的浮选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 针对细粒褐煤的可浮性较差 ,采用传统浮选法不能浮选的问题 ,提出了在 2 5℃ ,用NaOH溶液对其进行预处理 ,用甲基二乙醇酰胺对其表面进行改性 ,然后用C重油进行造粒 ,再用少量仲庚醇对造粒褐煤进行浮选的新的浮选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种新浮选法可以很好地浮选回收传统选法不能浮选的细粒褐煤 .同时探讨了影响细粒褐煤改质、造粒和浮选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造粒 浮选 改性 可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分子内质子转移及溶剂化效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洪亮 于贤勇 +4 位作者 易平贵 汪朝旭 李筱芳 王涛 周继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在B3LYP/6-31G(d,p)和TD B3LYP/6-31++G(d,p)//CIS/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MPyBI)在气相和七种溶剂(环己烷、苯、三氯甲烷、乙醇、乙腈、二甲亚砜和水)中基态和激发态的分子内质子转移(GSIPT和ESIPT)过程... 在B3LYP/6-31G(d,p)和TD B3LYP/6-31++G(d,p)//CIS/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MPyBI)在气相和七种溶剂(环己烷、苯、三氯甲烷、乙醇、乙腈、二甲亚砜和水)中基态和激发态的分子内质子转移(GSIPT和ESIPT)过程.在基态势能面的研究中发现,该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双质子转移,其中分步的双质子转移在动力学上具有优势.同时对激发态质子转移势能面及激发态转移过程中的光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存在快速的无能垒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可以降低基态过渡态的能垒,改变硫醇式与硫酮式互变异构体的比例,从而灵敏地控制荧光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 分子内质子转移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NaClO非均相催化氧化CN^-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1 位作者 刘俊峰 陈安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研究了利用电厂粉煤灰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NaClO氧化CN-,讨论了各种因素对C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pH=2 5,NaClO和NaCN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40和0 15mol/L,反应时间为90min,粉煤灰的用量为6 0%的条件下,粉煤灰具有良好的催化活... 研究了利用电厂粉煤灰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NaClO氧化CN-,讨论了各种因素对C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pH=2 5,NaClO和NaCN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40和0 15mol/L,反应时间为90min,粉煤灰的用量为6 0%的条件下,粉煤灰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有效地催化NaClO氧化CN-,CN-的去除率可达83%左右.该法可用于预处理焦化、制革、电镀行业含CN-的工业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非均相催化剂 次氯酸钠 氰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腔限制环境下2-(2-羟苯基)苯并噻唑的质子转移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俊峰 易平贵 +3 位作者 于贤勇 陈建 郝艳雷 任志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4-659,共6页
采用稳态和瞬态荧光法对2-(2-羟苯基)苯并噻唑(HBT)与七元瓜环(CB7)的超分子作用及CB7分子纳米腔限制作用对HBT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荧光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超分子复合物的组成比.结果表... 采用稳态和瞬态荧光法对2-(2-羟苯基)苯并噻唑(HBT)与七元瓜环(CB7)的超分子作用及CB7分子纳米腔限制作用对HBT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对荧光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超分子复合物的组成比.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氯甲烷溶液中,CB7与HBT的作用均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复合物,HBT的质子转移对溶剂很敏感,CB7的加入,使HBT的荧光寿命降低,量子产率增大.在DMF溶液中,CB7的加入促进了酚氧负离子的形成,而在二氯甲烷溶液中,CB7的加入限制了HBT的激发态质子转移.结构优化计算表明,CB7与HBT能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苯基)笨并噻唑 质子转移 七元瓜环 纳米腔 荧光光谱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