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和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施林林 王杰 +4 位作者 沈明星 梅丽娟 邓金花 王海候 陆长婴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为理清蟹塘水生植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学贡献,实验设置伊乐藻(EN)、浮床蕹菜(IA)和浮床水稻(OS)三种水生植物处理,并对螃蟹产量、水体质量、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植物对螃蟹产量... 为理清蟹塘水生植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学贡献,实验设置伊乐藻(EN)、浮床蕹菜(IA)和浮床水稻(OS)三种水生植物处理,并对螃蟹产量、水体质量、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植物对螃蟹产量和水质均有显著影响,其中IA处理螃蟹产量较高且水质显著提升。水生植物同时显著改变了浮游菌群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浮游菌群中α-变形菌门、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主要类群(>10%);肠道菌群中软壁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要类群(>10%)。值得注意的是,IA处理肠道菌群具有更高的潜在有益菌和更低的潜在致病菌。同时,水生植物也显著改变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其中IA处理α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余处理,群落更稳定。降维分析表明水生植物处理后浮游菌群分组差异明显,且水体pH和硝态氮是主要环境驱动因子。PICRUSt2功能预测揭示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的影响主要涉及微生物碳氮和能量代谢,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涉及蛋白质输出与同源重组。结果表明,蟹塘水生植物对浮游和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蟹塘水生植物,以提升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水生植物 肠菌菌群 浮游菌群 水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中农药残留污染特点及其消解特性与检测技术
2
作者 张丽 马梓涵 +4 位作者 陆皓茜 刘腾飞 施林林 杨代凤 董明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166-177,共12页
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农药作为保障梨生产必需的投入品之一,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带来了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成为影响梨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梨生产... 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农药作为保障梨生产必需的投入品之一,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带来了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成为影响梨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梨生产上农药登记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梨农药残留污染的特点,概述了近年来梨中农药残留消解研究情况,综述了梨中农药残留主要的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快速滤过型净化、阵列式薄膜固相微萃取等前处理方法,以及三重四极杆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文章还指出了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旨在为开展梨中农药残留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污染特点 消解特性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翠冠梨提前采收果实品质分析
3
作者 祖若川 陆皓茜 +3 位作者 王佳琛 王静波 刘腾飞 施林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36-138,143,共4页
翠冠梨是苏州高新区树山村的主栽梨树品种之一,因其早熟、丰产、优质和高效益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以2024年7月4日采收的树山村翠冠梨为试材,对其果实营养指标和安全指标进行定量检测,以了解提前采收的翠冠梨果实品质状况。结... 翠冠梨是苏州高新区树山村的主栽梨树品种之一,因其早熟、丰产、优质和高效益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以2024年7月4日采收的树山村翠冠梨为试材,对其果实营养指标和安全指标进行定量检测,以了解提前采收的翠冠梨果实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提前采收会影响树山村翠冠梨的果实品质,如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糖酸比也不高,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了成熟度水平,并且农药残留安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树山村翠冠梨的采收时间和品质状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冠梨 提前采收 果实品质 江苏苏州 树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农区施肥强度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苏州太湖生态岛为例
4
作者 杨秋平 陆丽华 +5 位作者 惠武彬 姜光明 许俊伟 朱瑞鼎 魏心燕 施林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77-1281,共5页
为进一步推动太湖流域化肥减量替代,选择太湖生态岛作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10—12月实地走访调研200户经营主体,并对太湖生态岛内施肥强度组成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太湖生态岛总施肥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平均总... 为进一步推动太湖流域化肥减量替代,选择太湖生态岛作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10—12月实地走访调研200户经营主体,并对太湖生态岛内施肥强度组成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太湖生态岛总施肥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平均总施肥强度为735.6 kg·hm^(-2),其中平均化肥施肥强度为486.6 kg·hm^(-2),平均有机肥施肥强度为321.0 kg·hm^(-2),平均有机肥替代率为37.01%。对总施肥强度影响最大的作物类型是果树和蔬菜,影响最大的肥料类型正从化肥转变为有机肥,影响最大的养分从氮素转为磷钾。考虑到太湖生态岛建设要求,建议结合作物需肥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要点,继续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同时进一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生态岛 施肥强度 有机肥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海候 吕志伟 +6 位作者 金梅娟 沈园 陶玥玥 周新伟 施林林 李茹 陆长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6-703,共8页
为优化羊粪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的技术工艺参数,以2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稻壳生物炭为堆肥辅料,与羊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43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羊粪与食用菌渣质量比9∶1混合体作为预备物料,在预备物料上分别添加... 为优化羊粪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的技术工艺参数,以2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稻壳生物炭为堆肥辅料,与羊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43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羊粪与食用菌渣质量比9∶1混合体作为预备物料,在预备物料上分别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占预备物料质量百分比15%)为BC450、BC650处理,在预备物料上添加未热解炭化的稻壳(与稻壳生物炭同等体积)为CK处理。监测了堆肥温度、腐熟度指标(NH_(4)^(+)-N/NO_(3)^(-)-N、EC值、种子发芽指数)、温室气体(CH_(4)、CO_(2)、N_(2)O)排放的变化动态,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堆肥腐熟度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果。结果表明:添加450、650℃热解的稻壳生物炭,缩短了堆肥体NH_(4)^(+)-N/NO_(3)^(-)-N、T值、EC值及种子发芽指数达到腐熟度推荐值的所需时间,与CK处理相比,BC450、BC650处理的腐熟周期分别缩短了15.0%、32.5%;羊粪堆置43 d后,BC450、BC650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较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6.56%、24.36%,且BC650处理综合温室效应比BC450处理显著降低了19.05%(P<0.05);添加稻壳生物炭对羊粪堆肥腐熟度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建议优选650℃制备的稻壳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热解温度 羊粪 堆肥 腐熟度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状况与检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许乃霞 陆皓茜 +1 位作者 刘腾飞 施林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4-55,共12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烟熏食品中,过量摄入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等措施对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广泛存在于食品、特别是烟熏食品中,过量摄入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等措施对食品中的PAHs进行防控,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煤、石油等燃料的大量使用,食品中PAHs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其在食品中仍普遍被检出,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关于食品中PAHs的污染来源、监测分析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PAHs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了食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状况,从样品前处理和测定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食品中PAHs的主要检测技术,评述了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以期为食品中PAHs的监测分析、预防控制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食品 来源 污染状况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
7
作者 黄九香 施林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66-269,共4页
报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患者男,68岁,因腹痛、腹泻3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头发弥漫性稀疏,额顶部明显。上下唇部、双手部、双足底可见对称性弥漫性褐色色素沉着,其上多个绿豆大小的点滴状分布的黑色斑疹,趾指甲远端2/3断裂缺如... 报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患者男,68岁,因腹痛、腹泻3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头发弥漫性稀疏,额顶部明显。上下唇部、双手部、双足底可见对称性弥漫性褐色色素沉着,其上多个绿豆大小的点滴状分布的黑色斑疹,趾指甲远端2/3断裂缺如,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无光泽。双上眼睑及小腿出现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贫血、低蛋白血症。电子肠镜检查:结肠多发息肉。诊断: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给予高蛋白等营养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后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明显改善,肠息肉暂无复发。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色素沉着 脱发 甲营养不良 胃肠道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稻田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金花 王杰 +4 位作者 胡媛 马向荣 高翠霞 翟晶 施林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太湖地区稻田中的应用效果,设置3个处理,系统对比了各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株高、产量、成本和土壤养分指标等。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提高了水稻无效分蘖数,导致水稻穗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全生物降解地膜PL... 为了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太湖地区稻田中的应用效果,设置3个处理,系统对比了各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株高、产量、成本和土壤养分指标等。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提高了水稻无效分蘖数,导致水稻穗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全生物降解地膜PLA处理和全生物降解地膜PBAT处理水稻实产较常规不覆膜对照分别降低0.12%和1.68%;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显著抑制了稻田杂草,全生物降解地膜PLA处理和全生物降解地膜PBAT处理平均杂草抑制率分别达87.13%和89.18%;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有降低趋势;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成本明显高于常规不覆膜对照。总体而言,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太湖地区常规水稻生产中并不适用,但考虑到其优秀的除草效果与环境友好特征,建议未来在有机稻种植过程中进行适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水稻 土壤理化性质 成本 太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水葫芦渣堆肥进程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施林林 沈明星 +4 位作者 常志州 王海侯 陆长婴 陈凤生 宋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2,共6页
水葫芦经挤压处理后,容积减小、干物质含量提高,利于堆肥生产,但目前缺乏相关堆肥条件的研究。本文通过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以不同比例混合来调节堆体水分,探讨在65%、70%、75%、80%水分条件下堆肥效果及环境影响,以获得堆肥的最优水分... 水葫芦经挤压处理后,容积减小、干物质含量提高,利于堆肥生产,但目前缺乏相关堆肥条件的研究。本文通过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以不同比例混合来调节堆体水分,探讨在65%、70%、75%、80%水分条件下堆肥效果及环境影响,以获得堆肥的最优水分条件。本试验为静态堆肥,动态监测堆体温度、pH值、碳氮养分和温室气体。结果表明,水分对堆体pH、胡敏酸(堆肥7 d)、富里酸无显著影响,对温度、水溶性碳、胡敏酸(堆肥50 d)、凯氏氮、硝态氮、铵态氮影响显著。其中75%水分处理升温能力最佳,堆肥6 d即达最高堆温(53.4℃);50 d时其凯氏氮、硝态氮、铵态氮显著高于65%和70%的水分处理(P〈0.05);75%水分处理堆肥50 d与7 d相比,凯氏氮降低最多(21.1%),硝态氮增加最多(434%),铵态氮降低幅度最小(14.1%)。水分对CH4的产生无显著影响;但高水分促进CO2和N2O排放,75%水分处理的CO2排放能量最高,是其他处理的1.9-2.5倍,80%水分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最高,是其他处理的3.9-23.1倍。综合考虑,水稻秸秆与水葫芦渣混合堆肥,堆体水分为75%较为适宜,能兼顾堆肥效率、品质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含量 水葫芦渣堆肥 养分动态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大骨料及湿筛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施林林 宋玉普 沈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6,共7页
为研究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地震荷载下材料的动态性能,对大骨料三级配及其湿筛二级配混凝土进行了动态单轴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应变率为10-5-10-2/s)。分析了大骨料和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弹性模量、... 为研究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地震荷载下材料的动态性能,对大骨料三级配及其湿筛二级配混凝土进行了动态单轴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应变率为10-5-10-2/s)。分析了大骨料和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弹性模量、临界应变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变率下的大骨料和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类似。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大骨料和湿筛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之增加,应变的增加较小,可以认为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大骨料和及其湿筛混凝土的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与应变率的关系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料混凝土 应变率 强度 变形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堆腐时间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动物群落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施林林 常志州 +4 位作者 沈明星 于建光 陆长婴 王海候 周新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7-1436,共10页
为了科学制订猪粪堆肥腐熟度的标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s以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堆腐时间(0 d、10 d、20 d和30 d)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生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分别捕获土壤动物,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 为了科学制订猪粪堆肥腐熟度的标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s以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堆腐时间(0 d、10 d、20 d和30 d)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生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分别捕获土壤动物,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猪粪堆腐30 d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为6 713.4 kg.hm 2,显著高于猪粪堆腐0 d、10 d、20 d和不施肥处理(P<0.05)。各处理土壤动物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手捡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Tullgren漏斗法分离土壤动物个体数(F=2.69,P<0.05)和均匀度指数(F=6.40,P<0.01)在处理间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捕获个体数排序为: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猪粪堆腐0 d>猪粪堆腐20 d>化肥>不施肥对照;均匀度指数排序为:猪粪堆腐0 d>不施肥>猪粪堆腐20 d>化肥>猪粪堆腐10 d>猪粪堆腐30 d。手捡法和Tullgren法分离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取样时间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S rensen指数和Whittaker指数表明,不同处理间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和群落组成的相似度均较高。将猪粪腐熟指标分别与手捡法和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的总类群数、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捡法捕获土壤动物总个体数、总类群数和不同腐熟度猪粪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0.967,P<0.05),总个体数与花生产量负相关(r=0.916,P<0.1),腐殖质总量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r=0.916,P<0.1)。Tullgren法捕获土壤动物类群数与胡敏酸呈显著负相关(r=0.958,P<0.05),与猪粪总磷含量呈负相关(r=0.917,P<0.1),与pH和富里酸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9、0.921,P<0.1)。土壤动物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手捡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直翅目、蜱螨目、蜘蛛目和倍足纲等动物出现较多;在Tullgren法捕获动物中,猪粪腐熟30 d处理的弹尾目、膜翅目、原尾目、盲蛛目、双尾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出现较多。研究表明,施用高腐熟度猪粪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高腐熟度猪粪处理下,手捡法捕获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种群数较少,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Tullgren法捕获中型土壤动物个体数较多,种群数和群落多样性较低,均匀度显著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腐时间 腐熟度 猪粪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花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三轴压荷载历史对大骨料混凝土动态单轴抗压强度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林林 宋玉普 +1 位作者 沈璐 王立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3-550,共8页
利用静、动三轴试验机对大骨料混凝土预先施加三轴压荷载历史,之后对经历荷载历史的试件进行同应变率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大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受压性能与所经历的加载速率(应变率为10^-5-10^-2s^-1)和应力比荷载历史的关系.所有试验... 利用静、动三轴试验机对大骨料混凝土预先施加三轴压荷载历史,之后对经历荷载历史的试件进行同应变率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大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受压性能与所经历的加载速率(应变率为10^-5-10^-2s^-1)和应力比荷载历史的关系.所有试验的三轴压荷载历史中σ3 均加载至2.8fc,且未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但是大部分试件已产生了微裂缝和不可恢复的变形.试验表明:在单轴受压试验中,大骨料混凝土破坏会沿着已有的裂缝继续发展,破坏形态不同于单轴抗压的柱状破坏,而与三轴压荷载下的斜剪破坏极为相似.经历三轴压荷载历史后的大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侧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强度损失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侧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料混凝土 三轴压荷载历史 应变率 破坏形态 强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年限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和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慈恩 杨林章 +2 位作者 程月琴 施林林 殷士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0-956,共7页
分析比较了浙江慈溪耕作年限为50、100、500、700、1000、2000a的水稻土剖面和不同粒级复合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长期耕作对水稻土腐殖质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年限在50-2000a范围内,稻田... 分析比较了浙江慈溪耕作年限为50、100、500、700、1000、2000a的水稻土剖面和不同粒级复合体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长期耕作对水稻土腐殖质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年限在50-2000a范围内,稻田耕作表层有机碳含量受耕作年限影响不大,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约30—60cm深度土层中有机碳含量有升高趋势。稻田土壤0-40cm土层和40-80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变化幅度(△)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逐渐下降,表明早期开垦的水稻土仍有很大的固碳潜力。100、500、1000a水稻土耕作表层中,〈2μm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受耕作年限影响不大;随着耕作年限延长,〈2μm复合体有机碳分配系数不断增大,10-50μm复合体有机碳分配系数则呈下降趋势。100、500、700a水稻土胡敏酸的芳化度随耕作年限增加有所提高,500和700a水稻土胡敏酸的脂肪族-CH2-、-CH3基团含量要高于100a水稻土,胡敏酸的聚合程度基本上不受耕作年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年限 水稻土 有机碳 有机无机复合体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辅料对羊粪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海候 何胥 +5 位作者 陶玥玥 金梅娟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沈明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8-936,共9页
养殖废弃物(羊粪)的堆肥化处置是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探讨羊粪高温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羊粪和稻草混合后进行了3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羊粪与稻草高温好... 养殖废弃物(羊粪)的堆肥化处置是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探讨羊粪高温好氧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炭基辅料,与羊粪和稻草混合后进行了3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置2个处理:羊粪与稻草高温好氧堆肥(CK)、CK基础上添加质量比15%的炭基辅料(CA)。监测了堆肥体的温度、NH_3挥发速率、N_2O排放通量、各形态氮素含量等参数变化情况,分析了炭基辅料对羊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炭基辅料促进了堆肥后第1~7 d堆肥温度快速上升,对堆肥后第8~34 d的堆温影响较小;堆肥34 d后,CK、CA处理的NH_3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68.38、175.63 mg·kg-1,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为50.38、88.94 mg·kg-1,CA处理的NH_3挥发累积量显著小于CK处理(P<0.05),而2个处理之间的N_2O排放累积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羊粪堆肥过程中NH_3挥发是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CK、CA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50.49%、32.63%,添加炭基辅料显著降低了羊粪堆肥体的氮素损失率(P<0.05),炭基辅料应用于羊粪有机肥生产,氮素损失率可减少3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炭基辅料 羊粪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对水生植物源有机氮替代率的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陶玥玥 王海候 +4 位作者 金梅娟 施林林 董林林 陆长婴 沈明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制作堆肥是太湖流域水体水生植物残体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促进水生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在环太湖地区进行4a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在等氮条件下水生植物有机氮不同替代率(0、20%、... 制作堆肥是太湖流域水体水生植物残体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促进水生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在环太湖地区进行4a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在等氮条件下水生植物有机氮不同替代率(0、20%、40%、60%、80%和100%)下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和pH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当有机氮替代率为20%和40%时,小麦累积产量分别提高了14.0%和13.5%(P<0.05),有机氮替代率继续增加后产量显著下降。与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氮替代率超过60%时小麦籽粒和秸秆氮浓度和吸氮量均显著降低;有机氮配施均显著提高了籽粒磷钾浓度,随着有机氮替代率上升,小麦籽粒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后降趋势。连续4 a施用水生植物有机肥后,耕层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含量和土壤pH均随有机肥的替代率增加而升高。兼顾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水生植物有机氮替代率控制在40%较为适宜,可提高小麦产量,增加作物对磷钾养分利用,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减缓土壤酸化程度,是太湖农作区一项环保型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有机肥 小麦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氨挥发的作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海候 沈明星 +4 位作者 凃荣文 严慧霞 陆长婴 施林林 周新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66-2272,共7页
针对水生植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严重的现状,探讨以生物质炭为添加剂的堆肥体氨挥发控制技术,以伊乐藻和稻草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在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监测了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置过程中氨挥发及其影... 针对水生植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严重的现状,探讨以生物质炭为添加剂的堆肥体氨挥发控制技术,以伊乐藻和稻草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在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监测了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置过程中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整个堆肥过程中,氨累积挥发量与生物质炭添加比例关系密切(P〈0.01),与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常规对照处理相比,添加比例为5%、10%的处理增加了氨的累积挥发量,而添加比例为15%、20%的处理降低了氨的累积挥发量;不同堆肥时间段,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比例处理0~3d的氨累积挥发量均大于对照,4~6d的氨累积挥发量,除添加比例5%处理外,均小于对照;伊乐藻堆肥体的氨挥发速率与堆温、铵态氮含量具有显著的偏相关性,其偏相关性均达到P〈O.05的显著水平;增加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不仅提高了堆肥温度,对堆肥体的氨挥发损失具有负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堆肥体的铵态氮含量,对堆肥体的氨挥发损失具有正向的抑制作用,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体氮素的氨挥发损失具有促进与抑制双重性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伊乐藻 堆肥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海候 沈明星 +4 位作者 常志州 陆长婴 陈凤生 施林林 宋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4-1220,共7页
为减少水葫芦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分析了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规律,研究了添加化学保氮剂对减少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效果。结果表明,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总氮及有机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铵态氮与硝态氮含... 为减少水葫芦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分析了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规律,研究了添加化学保氮剂对减少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效果。结果表明,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总氮及有机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氮损失率为12.84%;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途径主要为以NH3、N2O等气态形式逸出,其中,堆肥前10d是NH3挥发的高峰期,堆制后第5~9d的N2O排放速率最大;添加化学保氮剂对水葫芦堆肥过程第4~10d的氨挥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H3挥发量可减少23.82%,另外,化学保氮剂处理降低了堆制后第0~5d的N2O排放速率,增加了第9d以后的N2O排放速率;使用化学保氮剂原位控制水葫芦堆肥过程的氮素损失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常规对照相比,化学保氮剂对水葫芦堆体的保氮效率为3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高温堆肥 氮素损失 保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单轴动态拉伸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璐 施林林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2-460,共9页
考虑大骨料特性的混凝土动态拉伸性能研究是混凝土坝抗震特性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大坝迎水面常用的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在10-5、10-4、10-3、10-2 s-1四种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动态直接拉伸强度试验.试验采用尺寸为250mm×25... 考虑大骨料特性的混凝土动态拉伸性能研究是混凝土坝抗震特性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大坝迎水面常用的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在10-5、10-4、10-3、10-2 s-1四种应变速率下的单轴动态直接拉伸强度试验.试验采用尺寸为250mm×250mm×400mm和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不同应变速率下试件的单轴动态拉伸应力和应变.基于试验数据探讨了三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单轴抗拉强度、峰值应力点的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此外,还建立了三级配混凝土与相应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关系.试验结果可为混凝土大坝、海洋平台等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配混凝土 湿筛混凝土 单轴拉伸 强度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堆肥在太湖稻麦体系的适宜用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玥玥 王海候 +3 位作者 施林林 周新伟 陆长婴 沈明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2-719,共8页
【目的】太湖流域水体及集约化水产养殖产生大量水生植物残体,制作堆肥是主要的利用途径。本文基于稻麦稳产与土壤培肥下,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农田适宜施用量,促进环太湖地区水体中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方法】2012—2016年连续4年在环... 【目的】太湖流域水体及集约化水产养殖产生大量水生植物残体,制作堆肥是主要的利用途径。本文基于稻麦稳产与土壤培肥下,研究了水生植物堆肥农田适宜施用量,促进环太湖地区水体中植物残体的高效利用。【方法】2012—2016年连续4年在环太湖地区布置田间定位试验。以目前稻麦生长季尿素氮的常规施用量270和225 kg/hm^2为基础,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施尿素氮(U);施用水生植物堆肥,用量分别为尿素氮的1.0、1.5、2.0、2.5和3.0倍(M_(1.0)、M_(1.5)、M_(2.0)、M_(2.5)和M_(3.0))。测定了稻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土壤养分及p H变化。【结果】试验第1年,M_(1.0)、M_(1.5)处理水稻产量与常规尿素处理相当,M_(2.0)、M_(2.5)和M_(3.0)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5.4%~28.6%。试验第2至第4年,堆肥各处理与尿素处理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与水稻相比,水生植物堆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试验第1年,小麦产量基本随着有机氮施用量升高呈增加趋势,各堆肥用量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第2至第4年,M_(2.5)和M_(3.0)处理间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仍显著高于尿素处理。施用堆肥处理水稻、小麦植株吸氮量均低于常规尿素处理,但显著提高了磷、钾吸收量。连续8季施用有机肥后,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M_(2.0)~M_(3.0)处理土壤全氮显著提高了48.7%~89.9%,M_(1.5)~M_(3.0)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了42.1%~104.2%,M_(1.0)~M_(3.0)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了4.5~17.9倍,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3.4~11.2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常规尿素处理土壤pH下降,而有机肥施用处理土壤pH提高0.66~1.31个单位,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稻麦产量与土壤碳氮及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生植物制备有机肥,不仅是太湖流域水生植物废弃物的有效出路,合理施用水生植物堆肥还可以提高稻、麦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作物对磷钾的吸收,减缓土壤酸化程度,是太湖农作区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技术措施。综合考虑稻、麦产量与控制农田磷钾过量,水生植物堆肥施用量应控制在1.5倍于常规尿素氮的有机肥氮施用量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有机肥 水稻–小麦 籽粒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带水稻土有机碳δ^13C及胡敏酸结构特征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慈恩 杨林章 +1 位作者 施林林 殷士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4,共7页
选取位于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和江西进贤的4种水稻土剖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气候带水稻土剖面和各粒级复合体的有机碳及其δ13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水稻土胡敏酸结构和功能基团构成的差异,旨在为深入研究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变... 选取位于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和江西进贤的4种水稻土剖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气候带水稻土剖面和各粒级复合体的有机碳及其δ13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水稻土胡敏酸结构和功能基团构成的差异,旨在为深入研究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变化和运转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水稻土剖面中,有机碳δ13C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样点位置愈往北,水稻土表层有机碳δ13C值愈高。各样点水稻土表层有机碳主要集中在<10μm复合体部分,其有机碳分配系数均大于50%。水稻土不同粒级复合体δ13C值随着粒级的减小不断升高,高δ13C的老碳在细粒中富集;水稻土表层<10μm复合体中有机碳的降解程度为:封丘>慈溪>进贤>龙井。各样点水稻土胡敏酸结构大致相似,封丘和龙井的水稻土胡敏酸含有较多CO基团,氧化程度较高,另外,其胡敏酸的芳化度和聚合程度也高于慈溪和进贤的水稻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碳 13C 粒级 胡敏酸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