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缙云县果蔬生产基地现状与质量监管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施丽珍 朱泗红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6期65-67,共3页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果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进入门槛低,追溯制度不完善,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解决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把好果蔬生产基地的源头关,建立安全生产质量监管体系...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果蔬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进入门槛低,追溯制度不完善,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解决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把好果蔬生产基地的源头关,建立安全生产质量监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果蔬产品所特有的营养物质,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基地 果蔬产品 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甬优9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施丽珍 陈江丽 +1 位作者 姚岳良 丁文汤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563-565,共3页
在缙云县东方镇有代表性的潴育型水稻土进行"3414"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单季稻主栽品种甬优9号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180 kg.hm-2,磷肥(P2O5)36 kg·hm-2,钾肥(K2O)135 kg·hm-2,此时产量8 976.3 kg·hm-2。
关键词 甬优9号 “3414”试验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草淹水还田对土水界面磷素迁移与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杨 姚岳良 +2 位作者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茭草淹水还田培养过程中土壤溶液Eh、pH值、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金属离子浓度以及土壤磷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茭草淹水还田可增强土壤的还原作用,提高上覆水和孔隙水中DOC的浓度,从而促进土壤中氧化铁结合态磷...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茭草淹水还田培养过程中土壤溶液Eh、pH值、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金属离子浓度以及土壤磷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茭草淹水还田可增强土壤的还原作用,提高上覆水和孔隙水中DOC的浓度,从而促进土壤中氧化铁结合态磷的溶解,增加向上覆水中磷的释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茭草淹水还原过程中Eh和溶液中DOC浓度的变化是引起上覆水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茭草还田前期可显著增加茭白田上覆水中磷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草还田 磷形态 迁移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茭草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4
作者 周杨 姚岳良 +2 位作者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69-2172,共4页
为了解还田茭草的腐解过程及其养分释放特点,开展了不同水分(淹水和湿润)和不同温度(15℃、25℃、35℃)条件下茭白茎叶与茭白根系物质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及其N、P、K释放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茭草的腐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湿润条... 为了解还田茭草的腐解过程及其养分释放特点,开展了不同水分(淹水和湿润)和不同温度(15℃、25℃、35℃)条件下茭白茎叶与茭白根系物质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及其N、P、K释放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茭草的腐解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湿润条件下茭草的腐解快于淹水条件,茎叶的腐解快于根系;还田前期,茭草中氮、磷、钾可随茭草腐解逐渐释放,增加表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钾和磷的浓度。研究认为,茭草还田可能会增加对地表水体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茭草还田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草还田 腐解 养分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辣椒品比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锦连 施丽珍 胡理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6-177,共2页
通过辣椒品比试验 ,筛选出适宜缙云县高山地区种植的鼎椒 3号、海丰 7号和渝椒 5号 3个品种 ,这 3个品种较本地种结果早、采果期长、产量高、病害发生轻 。
关键词 辣椒 品种比较试验 高山地区 缙云县 生育期 经济性状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二冲程回流扫气柴油机的一种新型燃烧系统的研究
6
作者 黄礴 施丽珍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将燃烧室放在气缸盖上的新型油膜──雾化燃烧系统,并介绍它的结构原理和特性。在E160型单缸试验机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同时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扫气 燃烧系统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套种绿肥良种——白三叶
7
作者 姚岳良 施丽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8期56-5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果园套种白三叶的作用、生长特点与栽培措施。
关键词 果园 套种 白三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县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施丽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4期42-42,44,共2页
本文对缙云县山区的自然条件与山地蔬菜发展状况、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地蔬菜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策略 探讨 缙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草还田对茭白田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杨 姚岳良 +2 位作者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了解茭白生产过程中茭草还田对田面水体中污染物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模拟试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不同用量(0%、0.5%、1.0%)茭草覆盖还田和与土壤混合还田对田面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表水... 为了解茭白生产过程中茭草还田对田面水体中污染物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模拟试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不同用量(0%、0.5%、1.0%)茭草覆盖还田和与土壤混合还田对田面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表水的电导率、COD、磷、钾、铁、锰在试验初期呈明显上升,第2030天之后逐渐下降至相对稳定状态;NH4+-N浓度峰值出现在培养试验前10天内。电导率、COD、磷、钾、铁、锰浓度随茭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NH4+-N的浓度变化则相反;茭草覆盖还田对田面表水中电导率、COD及养分浓度的影响大于茭草与土壤混合还田;配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田面水的电导率和NH4+-N浓度。研究建议,采用茭草与土壤混合还田,并控制好茭草还田前期(前30天)田面水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秸秆 还田 面源污染 D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县耕地土壤酸化及其预防与治理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杨 姚岳良 +2 位作者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833-836,共4页
在分析缙云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预防与治理2个层面提出防控耕地土壤酸化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缙云县耕地土壤以酸性和微酸性为主,2012年土壤pH 4.5~<5.5的样本比例占71.7%;耕地土壤pH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近3... 在分析缙云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预防与治理2个层面提出防控耕地土壤酸化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缙云县耕地土壤以酸性和微酸性为主,2012年土壤pH 4.5~<5.5的样本比例占71.7%;耕地土壤pH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近30 a土壤pH在<5.5的耕地比例从56.6%增加至85.4%。氮肥施用量增加、种植制度改变及作物高产是引起缙云县耕地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施肥与水分管理、秸秆还田和施用高质量有机肥、优化种植结构等减缓耕地土壤酸化的途径。对酸化耕地土壤的治理应全方位采取综合措施,在推行石灰等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的同时,增施高品质有机肥和生物肥,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耕地 预防 综合治理 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县典型酸化农田土壤石灰需求量估算浅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杨 项佳敏 +3 位作者 姚岳良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508-2510,2514,共4页
采用氯化钙交换-氢氧化钙滴定法(滴定法)、土壤酸碱缓冲曲线法(缓冲曲线法)、交换性酸计算法和水解性酸计算法评估了缙云县典型酸化土壤的石灰需求量,并与培养试验法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石灰需求量有较大的差... 采用氯化钙交换-氢氧化钙滴定法(滴定法)、土壤酸碱缓冲曲线法(缓冲曲线法)、交换性酸计算法和水解性酸计算法评估了缙云县典型酸化土壤的石灰需求量,并与培养试验法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法计算的石灰需求量有较大的差异。与培养试验法估算结果相比,缓冲曲线法和交换性酸计算法估算的石灰需求量偏低,而水解性酸计算法的估算结果偏高,滴定法的估算结果与培养法接近。缙云县平原耕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明显低于低丘红壤,相应地,其降酸处理的石灰需求量也低于相似酸度的红壤。校治酸性土壤的石灰需求量随土壤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耕地 石灰需求量 土壤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平原茭田土壤与丘陵红壤酸度组成的比较
12
作者 周杨 姚岳良 +2 位作者 施丽珍 陈建霞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273-2274,2277,共3页
对缙云县河谷平原茭白田土壤与周围丘陵红壤酸度组成的比较研究表明,虽然两组土壤的pH变化范围和平均值非常接近,但丘陵红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明显高于茭白田土壤,前者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最高值分别为后者的2.6和2.7倍,交换性酸和... 对缙云县河谷平原茭白田土壤与周围丘陵红壤酸度组成的比较研究表明,虽然两组土壤的pH变化范围和平均值非常接近,但丘陵红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明显高于茭白田土壤,前者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最高值分别为后者的2.6和2.7倍,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平均含量分别为后者的4.1和5.1倍。茭白田土壤交换性氢占交换性酸的比例明显高于丘陵红壤,前者为后者的3.1倍。分析认为,河谷平原土壤黏粒含量较低,其对酸的缓冲能力较弱,容易发生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平原 土壤酸化 茭田土壤 缓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