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梨提取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戴支凯 黄姣娥 +1 位作者 余丽梅 杨小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模型观察C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应用MTT法和绘制生长曲线了解CL的体外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作用。测定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能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含...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模型观察C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应用MTT法和绘制生长曲线了解CL的体外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作用。测定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能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含量,了解CL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分析CL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L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CL能使EAC小鼠寿命延长、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增大。CL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CL处理后的细胞生长曲线随着CL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移。CL对SMMC-7721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并使SMMC-7721细胞增殖阻止在G0/G1期。结论CL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体内抗肿瘤的机制之一;CL的体外抗SMMC-7721细胞机制与CL的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分化、促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艾氏腹水癌 人肝癌SMMC-7721 刺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胃癌细胞系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支凯 黄姣娥 +1 位作者 余丽梅 徐庆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法测定染料木素对胃癌-7901(SGC-7901)和胃癌MKN45细...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法测定染料木素对胃癌-7901(SGC-7901)和胃癌MKN45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按台盼蓝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染料木素对SGC-7901细胞和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10^-4~10^-8mol/L)和作用时间的延长(12~96h),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随染料木素浓度的升高曲线逐渐下移,100μg/ml的染料木素对SGC-7901细胞的曲线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染料木素对胃癌-7901和MKN45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染料木素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戴支凯 余丽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体外抗肿瘤作用 提取物 SMMC7721细胞 刺梨 台盼蓝排染法 细胞毒性作用 MTT法检测 子宫内膜癌 生长曲线 不同时间 药物作用 不同浓度 人肝癌 癌细胞 四氮唑 二甲基 细胞数 检测法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学电脑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
4
作者 戴支凯 徐庆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电脑辅助教学 药理学 教学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三萜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姣娥 江晋渝 +1 位作者 罗勇 戴支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5-279,共5页
目的:观察刺梨三萜(Rosa roxburghii Tratt triterpene,RRT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分析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NBT还原实验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 目的:观察刺梨三萜(Rosa roxburghii Tratt triterpene,RRTT)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MTT法分析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NBT还原实验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含量的测定分析RRTT对SMMC-7721分化的影响;采用AO/EB染色法和FCM检测RRTT对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Bad mRNA的表达。结果:RRTT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随RRTT剂量的增加,NBT阳性细胞比率增加,AFP含量逐渐降低。RRTT对SMMC-7721细胞凋亡和增殖周期均无明显影响。RRTT作用后,Bad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RRTT具有体外抗SMMC-7721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ad mRNA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分化,而与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三萜化合物 人肝癌SMMC-772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逆转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梁梦 周英琼 +1 位作者 肖胜军 戴支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顺铂(DDP)对DDP敏感性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化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筛选Nef对细胞株的无毒剂量,并测定Nef干预后SKOV3/DDP对DDP耐药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ef对SKO...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顺铂(DDP)对DDP敏感性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化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筛选Nef对细胞株的无毒剂量,并测定Nef干预后SKOV3/DDP对DDP耐药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ef对SKOV3/DDP细胞GST-π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分析Nef作用SKOV3/DDP细胞株不同时间GST-πmRNA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DDP与Nef联合应用使DDP对SKOV3/DDP细胞IC50明显下降,且逆转倍数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24 h、48 h、72 h分别为1.15、1.91、2.28倍(P<0.01);镜下SKOV3/DDP细胞较SKOV3细胞高表达GST-π,经Nef作用72 h后其GST-π表达明显下降(P<0.01);无毒剂量Nef作用1、3、5 d后SKOV3/DDP细胞内GST-πmRNA转录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 Nef能有效逆转SKOV3/DDP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GST-π基因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药性 肿瘤 甲基莲心碱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薯种子提取物急性毒性和对KB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祖年 龚受基 +3 位作者 戴支凯 李学孝 欧娈海 徐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林地区凉薯种子不同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MTT法观察凉薯种子的各种提取物对KB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一次灌胃后,测定凉薯种子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凉薯种子... 目的:观察桂林地区凉薯种子不同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MTT法观察凉薯种子的各种提取物对KB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一次灌胃后,测定凉薯种子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凉薯种子石油醚提取物的LD50为7.314g/kg(6.328~8.455g/kg),正丁醇提取物的LD50为4.223g/kg(3.586~4.973g/kg);水溶性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大于8g/kg;80μg/ml和40μg/m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2.6%(p<0.01)、16.4%(p<0.05);正丁醇提取物80μg/ml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为49.9%(p<0.01);结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KB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凉薯种子正丁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毒性较大,水溶性提取物的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薯籽 KB细胞 MTT法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呫吨酮并吡啶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覃江克 兰文丽 +4 位作者 韩留玉 唐煌 苏桂发 戴支凯 徐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8-532,共5页
以邻碘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呫吨酮并吡啶(2),再将其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它的甲基及乙基季铵盐化合物3a和3b,用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酸反应比色法(MT... 以邻碘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呫吨酮并吡啶(2),再将其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它的甲基及乙基季铵盐化合物3a和3b,用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酸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得化合物3a和3b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A2780)、宫颈癌(Hela)、肺癌(SPC-A)和口腔上皮癌(KB)细胞的抑制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5-Fu)。溴乙锭置换荧光探针法测得化合物3a和3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3.91×105和2.72×105L/mol,揭示目标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可能与其跟DNA的相互作用有关。化合物3a和3b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活性,IC50值达μmol/L以下,与阳性对照药氢溴酸加兰他敏(Galantamine.HBr)近似,它们对AChE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呫吨酮并吡啶 季铵盐 合成 胆碱酯酶 抗癌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及其组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成钦 戴支凯 +2 位作者 王峥 苏小建 徐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40-2341,共2页
[目的]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Lour.)叶石油醚萃取物及其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以及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各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80μg/ml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 [目的]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Lour.)叶石油醚萃取物及其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以及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各组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80μg/ml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人胃癌细胞SGC-7901、口腔上皮癌细胞KB作用48 h的抑制百分率分别达到58.6%、53.5%和75.5%。进一步分离纯化鹊肾树叶的石油醚萃取物,所得的FrⅡ组分(80μg/ml)对Hela、SGC-7901和卵巢癌细胞Ca-cell的48 h抑制率分别达到69.7%、64.6%和60.2%,FrⅢ组分对Hela、SGC-7901和Ca-cell的48 h抑制率分别达到73.1%、66.1%和52.8%。[结论]鹊肾树叶石油醚萃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经进一步分离所得的FrⅡ、FrⅢ组分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呈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肾树 抗肿瘤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引起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雅玲 刘家合 +4 位作者 叶冬梅 黄广华 李唯菁 戴支凯 赵海潞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542-547,共6页
目的:二甲双胍(metformin,Met)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常用口服药物,统计分析Met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为Met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双胍"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CNKI,查阅国内1915~2011年间有关... 目的:二甲双胍(metformin,Met)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常用口服药物,统计分析Met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为Met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双胍"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CNKI,查阅国内1915~2011年间有关Met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病例的汇总和整理,统计Met不良反应。结果: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4篇,纳入临床研究总病例数2 794例,引起不良反应总例数526例(18.8%),其中胃肠道反应364例(69.2%),低血糖34例(6.5%),乳酸酸中毒致死26例(4.9%)。结论:经Met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近1/5可出现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以乳酸酸中毒最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 乳酸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式甲状腺切除术47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真 戴支凯 +1 位作者 卢崇亮 徐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规避甲状腺切除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0年来4749例简化式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1980年代(A组)、1990年代(B组)、2000年代(C组)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 目的:探讨规避甲状腺切除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0年来4749例简化式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1980年代(A组)、1990年代(B组)、2000年代(C组)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病死率0.15%。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8%、0.95%、和0.29%;病死率是0.31%、0.05%和0。结论:包括不横断颈前肌群、巾钳牵引处理甲状腺上下极、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T管负压引流等在内的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既安全又简化的甲状腺外科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外科手术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虚拟急性毒性实验的制作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惠勤 戴支凯 +3 位作者 陈森洲 徐庆 李勇文 唐祖年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毒性实验 虚拟现实 软件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PGF2α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青松 黄燮南 +3 位作者 周岐新 吴芹 戴支凯 杨贵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PGF2Α 诱导作用 心肌肥大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虚拟急性毒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14
作者 张惠勤 李勇文 +3 位作者 陈森洲 戴支凯 唐祖年 杨苹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077-107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毒性实验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