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昌超 成业东 +5 位作者 黄亚东 高超 姜鹏 冯海波 王加波 黄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阿司匹林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传代培养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传至第3~6代,接种于96或6孔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阿司匹林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传代培养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传至第3~6代,接种于96或6孔板,随机分为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含阿司匹林0.5、2、10 mmol/L的培养液,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450 nm波长处的光密度值(OD值),代表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率。结果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OD值分别为0.740±0.040、0.780±0.034、0.480±0.058,对照组为0.620±0.031。阿司匹林低、中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高浓度组(P均<0.05),阿司匹林高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阿司匹林低、中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成骨细胞凋亡率为10.35%±0.39%阿司匹林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为8.30%±0.35%、9.96%±0.34%、11.30%±0.35%。阿司匹林低、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阿司匹林中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有可能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阿司匹林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超 成业东 +2 位作者 冯海波 王加波 管礼安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3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2 例,给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80~200 min,出血量200~1 500 mL.患者术前、术后8... 目的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2 例,给予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观察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80~200 min,出血量200~1 500 mL.患者术前、术后8 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 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超 郁春 +1 位作者 管礼安 成业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72 h复查CT检...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72 h复查CT检测骨水泥分布形态,将其分为骨水泥弥散组和骨水泥非弥散组,其中骨水泥非弥散组42例,骨水泥弥散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椎体功能、椎体校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骨水泥弥散组均低于骨水泥非弥散组(P<0.05)。术后两组伤椎中线相对高度及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高于术前,伤椎局部后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骨水泥弥散分布较骨水泥非弥散分布更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椎体相关运动功能,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分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加波 成业东 吴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4期182-184,244,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自体骨环... 目的探究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自体骨环形植骨治疗)32例和B组(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42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JOA)及椎间隙高度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1天、手术后1个月,两组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手术前1天、手术后1个月高(P<0.05)。手术后1个月,两组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手术前1天高(P<0.05)。手术后6个月,B组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两种治疗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从长期治疗效果来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 椎间融合器 腰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