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标法对乳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及其在巴氏消毒上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惠永华 杨国宇 +3 位作者 韩立强 王伟杰 苗培 林茂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68-70,共3页
采用国标法对乳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显示:全乳和脱脂乳的酶活力分别为403.345、148.8147μg/ml,变异系数分别为1.30%、2.99%。与国标法的不同之处:乳样最佳稀释比为1∶25,苯酚的最佳浓度为50μg/ml;然后对其模拟巴氏消毒得出:63... 采用国标法对乳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显示:全乳和脱脂乳的酶活力分别为403.345、148.8147μg/ml,变异系数分别为1.30%、2.99%。与国标法的不同之处:乳样最佳稀释比为1∶25,苯酚的最佳浓度为50μg/ml;然后对其模拟巴氏消毒得出:63℃30 min基本使ALP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标法 碱性磷酸酶 巴氏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源市创新建立4732211“瘦肉精”监管新机制
2
作者 惠永华 李娇龙 王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瘦肉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济源市针对养殖户、检疫员、生猪调运经纪人等关键群体,通过反复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增强畜牧系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畜牧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规范整个行业行为,保障畜... “瘦肉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济源市针对养殖户、检疫员、生猪调运经纪人等关键群体,通过反复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增强畜牧系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畜牧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规范整个行业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制定了“瘦肉精”监管机制,明确了“瘦肉精”各个层面、相关环节的监管责任和措施,形成了牲畜出栏、收购、贩运、屠宰整个过程的“瘦肉精”监管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肉精” 监管机制 济源市 创新 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经营者 生猪调运 责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及其微胶囊化的现状研究
3
作者 惠永华 杨国宇 +2 位作者 张代 仝千秋 苗培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3期103-104,10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双歧杆菌的生理保健作用,由于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产品不耐氧气、不耐胃酸的局限性,所以采用微胶囊技术来提高菌体的存活率。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理保健作用 微胶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苗培 杨国宇 惠永华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主要对Ghrelin的历史背景、结构与功能、受体的分布、生物学的作用及其前景展望作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GHRELIN 脑肠肽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发酵奶产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杰 杨国宇 +2 位作者 惠永华 李卫华 林茂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70-1670,1672,共2页
介绍了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对不同发酵奶产品的产量、风味、外观和质地的影响,并阐明它对发酵奶产品生产的一些新用途。
关键词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 发酵奶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项朝荣 王儒磊 +3 位作者 赵建东 卫陆梅 卫一新 惠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掌握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方法]应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2和合成肽疫苗对198头试验猪进行至少2次免疫,定期采血后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测定免疫前后抗体效价。[结果]在首次免疫时,疫苗免疫效果... [目的]掌握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方法]应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2和合成肽疫苗对198头试验猪进行至少2次免疫,定期采血后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测定免疫前后抗体效价。[结果]在首次免疫时,疫苗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干扰较大;仔猪首免后抗体很难达到完全保护(大于6log2)水平,应适当缩短首免与二免的间隔时间,尽量减少免疫空白期;合成肽疫苗的首免效果较灭活疫苗好,首次免疫推荐使用合成肽疫苗;如果生猪饲养周期过长,免疫2次的生猪出栏时抗体不能达到完全保护水平;规模场试验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低于散养户,随着试验猪日龄的增加和免疫的加强,规模场试验猪的免疫抗体滴度逐渐高于散养户。[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猪O型口蹄疫抗体变化和制定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O型口蹄疫 疫苗免疫 抗体检测 抗体消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注射肉碱对肉鸡孵化率、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冯云霞 王路 惠永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1,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体外鸡胚注射肉碱对肉鸡孵化率及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鸡胚在孵化第18天通过羊膜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此外还有3个对照组(非注射组、穿孔组和注射稀释液组),评估肉鸡孵化率、生... 文章旨在研究体外鸡胚注射肉碱对肉鸡孵化率及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鸡胚在孵化第18天通过羊膜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此外还有3个对照组(非注射组、穿孔组和注射稀释液组),评估肉鸡孵化率、生长期肉鸡死亡率、增重、采食量和料比以及屠宰性能指标(屠宰率、腹脂、小腿肌、大腿肌、鸡翅和胸肌占比)。结果发现: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左旋肉碱注射量的增加,受精蛋孵化率和仔鸡出壳时间有升高趋势(P=0.08)。鸡胚注射左旋肉碱对出壳后49 d肉鸡生长性能、死亡率及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鸡胚注射0.6、2.4和9.6 mg左旋肉碱/100μL稀释液对出壳后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善肉鸡出壳时间和受精蛋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肉碱 肉鸡 孵化率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