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拍投射理论及分析应用
1
作者 徐根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9,168,共11页
克里斯托弗·哈斯蒂(Christopher Hasty)的“节拍投射理论”(Meteras Projection)是从时间感知的层面聆听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和节拍理论。该理论在西方音乐理论界影响显著且应用广泛。文章在阐明节拍投射理论的基础上,对理论家自... 克里斯托弗·哈斯蒂(Christopher Hasty)的“节拍投射理论”(Meteras Projection)是从时间感知的层面聆听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和节拍理论。该理论在西方音乐理论界影响显著且应用广泛。文章在阐明节拍投射理论的基础上,对理论家自身运用该理论的分析进行评述,并进一步运用该理论分析《涉江采芙蓉》中的节奏与节拍,以揭示节拍投射理论的运用思路以及在聆听和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斯蒂 节拍投射理论 罗忠镕 涉江采芙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部现代音乐作品《恐龙》——纪念王义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根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6,共9页
《恐龙》是王义平先生1940年创作的钢琴作品,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主要采用了非传统的和弦结构以及和声手法,其风格上接近于印象派,且比印象派更进一步。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与1947年桑桐先生创作的小提琴曲《夜景》和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 《恐龙》是王义平先生1940年创作的钢琴作品,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主要采用了非传统的和弦结构以及和声手法,其风格上接近于印象派,且比印象派更进一步。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与1947年桑桐先生创作的小提琴曲《夜景》和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相比,还早了7年。文章旨在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分析,试述《恐龙》这部作品之于音乐史学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义平 恐龙 中国音乐 现代音乐 现代作曲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和声课教学的新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根泉 《当代音乐》 2017年第8期21-22,共2页
和声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知识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高校转型机制的运转,应用型高校的和声课教学也应由以前的四部和声教学为主体的模式,向更加实用型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和声这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与教... 和声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知识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高校转型机制的运转,应用型高校的和声课教学也应由以前的四部和声教学为主体的模式,向更加实用型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和声这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与教学范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还有教材使用等方面都应做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和声课 应用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材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学科教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4
作者 徐根泉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2期46-48,共3页
家访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致性的有效路径。作为家访主体的技能学科教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积极发挥特长和专业优势,与家长和谐有效沟通,携手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技能学科教师在家访中要做到: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家访是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致性的有效路径。作为家访主体的技能学科教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积极发挥特长和专业优势,与家长和谐有效沟通,携手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技能学科教师在家访中要做到: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抓住重点,“小学科”也有大作为;跟踪追访,基于学科特点开展沟通与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访 技能学科教师 学科特点 跟踪追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圆——为湖北理工学院校庆四十周年而作
5
作者 徐根泉 《当代音乐》 2016年第6期127-12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