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下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海 张亚玉 +3 位作者 孙长伟 李腾懿 徐成路 杨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8-934,共7页
为了解林下参护育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采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提取土壤中可交换态(S1)、碳酸盐结合态(S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有机结合态(S4)和残渣态(S5)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Cr... 为了解林下参护育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采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提取土壤中可交换态(S1)、碳酸盐结合态(S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有机结合态(S4)和残渣态(S5)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Cr、Cu、Zn)含量,并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林下参土壤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林下参土壤中Cd含量为0.410 mg·kg-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0.30 mg·kg-1(pH<0.65),其他元素在国家一级标准限值内,其中Cr、Cu和Zn的平均值虽低于国家一级标准限值,但部分样点最大值接近或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限值,如Cr的最大值为105.623 mg·kg-1(限值为100 mg·kg-1),Cu最大值为32.554mg·kg-1(限值为35 mg·kg-1),Zn最大值为93.447 mg·kg-1(限值为100 mg·kg-1),需要引起注意;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百分比组成均以残渣态最高,Cu和Zn的总含量虽较高,但有效态含量低,毒性较强的重金属As、Cd和Cr,只有Cd的有效态百分比最高,含量为0.282mg·kg-1,接近国家二级标准限值,需特别警惕;土壤pH、有机质和重金属总量均影响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别是有机质与毒性较强的Cd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57。对林下参土壤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发现,土壤中重金属危害指数RI值为85.45,远小于低环境风险限定值150,但是单个元素Cd达中等风险水平。林下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由土壤中pH、有机质及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共同决定,林下参土壤整体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但仍需慎重选地,防止重金属Cd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参 土壤 重金属 形态分布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海 王秋霞 +4 位作者 张迪迪 刘宁 李乐 徐成路 张亚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明确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野山参、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测定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中C、N含量不同,野山参土壤中全C和全N含... 为明确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野山参、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法(PLFA)测定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中C、N含量不同,野山参土壤中全C和全N含量均显著高于林下参和农田栽参土壤(P<0.05),是农田栽参土壤的10.30和4.61倍;C/N比为野山参土壤>林下参土壤>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和林下参土壤C/N比差异不显著,但远高于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土壤微生物总量最高为1 671.05 nmol·g^(-1),农田栽参土壤最低为266.80 nmol·g^(-1)。不同人参生长模式下细菌均为优势菌群,但放线菌在野山参土壤中含量为187.18 nmol·g^(-1),林下参土壤中为26.12nmol·g^(-1),农田栽参土壤中为6.77 nmol·g^(-1)。通过挖掘功能微生物发现,代表抗逆性微生物指标蓝细菌(182ω6)及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值(G+/G-)均为野山参土壤>林下参土壤>农田栽参土壤,野山参土壤中蓝细菌含量是林下参土壤的3.51倍,农田栽参土壤则未检出;野山参土壤中G+/G-分别是林下参土壤和农田栽参土壤的6.93和9.10倍。野山参土壤微生物量大、种群丰度高,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添加外援微生物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提高农田栽参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土壤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水提液对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海 李乐 +1 位作者 徐成路 张亚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了解烤烟水提液对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培养皿培养法设置7个浓度烤烟水提液处理对人参裂口种子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烤烟处理对人参种子萌发速率、胚根长度、子叶发生率以及体内生理响应(MDA、SOD和可溶性糖含量)、霉菌数量及胚根腐... 为了解烤烟水提液对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培养皿培养法设置7个浓度烤烟水提液处理对人参裂口种子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烤烟处理对人参种子萌发速率、胚根长度、子叶发生率以及体内生理响应(MDA、SOD和可溶性糖含量)、霉菌数量及胚根腐烂数的影响。烤烟水提液浓度分别为0,0.1,0.2,0.4,0.6,0.8,1.0g/100mL。结果表明:在不做任何处理时人参种子萌发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当不同浓度烤烟水提液处理时,人参胚根生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当烤烟水提液浓度为1.0g/100mL时,胚根长度最短,为13.56mm,与对照呈显著差异水平(p<0.0.5)。烤烟水提液对子叶发生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0.4g/100mL处理时子叶数形成率最高,为34.44%;烤烟水提液浓度增加给人参种子萌发形成逆境条件,体内S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4g/100mL时活性最高,为0.040U/g,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1.0g/100mL处理时达最大,分别为0.011μmol/g和0.026mmol/g;烤烟水提液促进人参种子霉菌的发生和胚根的腐烂,且随着烤烟水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多。烤烟水提液对人参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水提液 人参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胁迫对西洋参元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4
作者 孙海 张丽娜 +3 位作者 李腾懿 杨振 徐成路 张亚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为了明确Fe2+胁迫下西洋参对Fe、Mn、Cu和Zn的吸收和分配状况,以土壤为基质外施FeSO4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Fe2+胁迫下,西洋参中Fe、Mn、Cu和Zn的吸收量受到影响,其中整株中Fe、Mn和Zn的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e2处理时最高,分... 为了明确Fe2+胁迫下西洋参对Fe、Mn、Cu和Zn的吸收和分配状况,以土壤为基质外施FeSO4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Fe2+胁迫下,西洋参中Fe、Mn、Cu和Zn的吸收量受到影响,其中整株中Fe、Mn和Zn的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e2处理时最高,分别为653.031,271.716,175.606 mg·kg-1,Cu的积累量逐渐增高,Fe4处理积累量最大为33.412 mg·kg-1;Fe2+胁迫下打破了西洋参中4种元素固有平衡,各元素的地上部/根部比与在整株中积累相一致,其中Fe在根中积累量大于地上部,Mn、Cu和Zn的地上部积累量大于根部;Fe2+胁迫下土壤中Fe浓度与西洋参中Fe、Mn、Cu和Zn形成了较好的二次方程拟合,其中拟合曲线变化趋势与西洋参对各元素的积累一致。Fe2+胁迫打破了西洋参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固有平衡,导致代谢紊乱,最终影响西洋参健康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Fe2+ 吸收 分配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