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广月 徐志娇 +3 位作者 周莉莉 李大为 卞英芳 姚傲男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84%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离心、氮吹,复溶,选择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目标化合物,以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多...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84%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离心、氮吹,复溶,选择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目标化合物,以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11种真菌毒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1~2.0μg·kg^(-1),定量限为0.4~6.0μg·kg^(-1)。在三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4.5%~1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85%~8.98%。应用本方法对小麦、玉米、大米、小麦粉等790批次典型谷物及其制品中11种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研究,其中182批次谷物样品中检出真菌毒素,检出率为29%,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小麦粉有1批次样品检出玉米赤霉烯酮,检出率低于小麦样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及其制品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污染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植物乳杆菌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志娇 韩晓江 +2 位作者 宋子涵 岳田利 袁亚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1,共8页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脂环酸芽孢杆菌 植物乳杆菌 抑菌活性 果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胁迫下鲁氏接合酵母的代谢指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晓江 徐志娇 +4 位作者 岳田利 牛晨 魏建平 蔡瑞 袁亚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以高糖渗透压培养基(高渗培养条件,糖质量分数80%)和基本培养基分别培养鲁氏接合酵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生长OD值的变化,采用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酵母胞内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 以高糖渗透压培养基(高渗培养条件,糖质量分数80%)和基本培养基分别培养鲁氏接合酵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生长OD值的变化,采用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酵母胞内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胞外物质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对其分析。结果表明,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呈对数生长,在对数期取样,测得胞外物质共36种;基本培养条件下的鲁氏接合酵母测得胞外物质共47种;基本培养条件下的酿酒酵母测得胞外物质共45种。在高渗环境下,鲁氏接合酵母以醇类、酯类居多,没有产生酮类化合物。PCA模型可以完全把3个样本分开,说明差异性显著。PLS-DA模型的R2、Q2都接近1,说明可信度较高,并通过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挑选出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的特征性物质7-辛烯酸乙酯、3-(甲硫基)丙基乙酸酯、2-十三烷醇、十五烷酸-3-甲基丁酯、9-癸烯酸乙酯、3-(甲硫基)-1-丙醇、2-癸醇。鲁氏接合酵母胞内物质共检测出83种,高渗培养条件和基本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相同物质有23种,高渗培养条件下鲁氏接合酵母差异性物质有27种,差异性物质说明鲁氏接合酵母能够耐高渗透压,会产生一些糖类、醇类、酸类等物质来保护细胞使其能够在高渗培养条件下生长,这些物质涉及糖代谢、能量代谢等。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鲁氏接合酵母耐高糖渗透压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接合酵母 高糖渗透压 硅烷化衍生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腐果蔬中杀菌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杜营 侯广月 +10 位作者 周莉莉 孙胜敏 刘丽洁 卞英芳 高伟 刘宁 李大为 徐志娇 孔寒 孔蒙 吴玲娟 《中国果菜》 2022年第9期1-9,54,共10页
杀菌是果蔬保鲜、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在果蔬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有机杀菌剂保证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超限量、超范围滥用杀菌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杀菌剂的安全性及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杀菌剂残留对果蔬造成污染... 杀菌是果蔬保鲜、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在果蔬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有机杀菌剂保证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超限量、超范围滥用杀菌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杀菌剂的安全性及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杀菌剂残留对果蔬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易腐果蔬中有机杀菌剂类农药残留样品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杀菌剂测定的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旨在建立一种更快速、安全、高效、灵敏的杀菌剂检测技术,同时也为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腐果蔬 杀菌剂 农药残留 质量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