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与卵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分析
1
作者 陈卉 刘丽莉 +4 位作者 程伟伟 丁玥 徐宝成 肖枫 贺家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69,共10页
为了解天然抑菌剂黄酮类多酚槲皮素(quercetin,Q)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以及结构与抑菌活性的变化。本文采用多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Q与OV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表征Q与OVA相互作用... 为了解天然抑菌剂黄酮类多酚槲皮素(quercetin,Q)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相互作用的结合机制以及结构与抑菌活性的变化。本文采用多光谱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Q与OV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表征Q与OVA相互作用前后的热力学性质及形貌结构的改变,并通过抑菌圈和抑菌率测定槲皮素-卵白蛋白复合物(quercetin-ovalbumin complex,Q-OVA)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Q能有效猝灭OV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可形成结合位点为1的稳定复合物,该相互作用过程为自发反应,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要分子间作用力;加入Q后OVA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增高,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降低,分子间氢键增加,OVA分子延伸;分子对接结果说明Q与OVA的结合位点位于OVA的大疏水腔内,Q可以与OVA上的LYS386、THR280和ASN391形成氢键,与PHE276等残基之间存在范德华力,与LEU279发生疏水作用;Q与OVA复合之后,蛋白质热稳定性下降,微观结构从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变成平整致密的片状结构;相较于OVA,复合物的溶解性下降,而表面疏水性以及浊度上升,抗氧化性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抑菌效果。以上结果证明Q与OVA能够进行相互作用形成表现出良好抑菌作用的复合物。该研究可为制备具有优良抑菌作用的黄酮-蛋白复合物及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槲皮素 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 分子对接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国庭 罗磊 +3 位作者 康怀彬 任国艳 徐宝成 杜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在“课程思政”和“工程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本科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以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化学”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考核的方... 在“课程思政”和“工程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本科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以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化学”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考核的方式;运用新建立的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机制评价了“食品化学”课程,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基于工程认证的课程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取得持续改进的效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化学 课程目标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兆周 郭津瑞 +14 位作者 王耀 陈秀金 牛华伟 古绍彬 康怀彬 刘建学 罗磊 刘丽莉 郭金英 徐宝成 孙晓菲 段续 陈俊亮 任国艳 唐浩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1-360,共10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及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致发光及电化学方法。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别传感器的优势与挑战,为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类药物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光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适配体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梦杰 徐宝成 +2 位作者 赵东坤 刘丽莉 陈树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81-387,共7页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油脂提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同研究中所使用的水酶法提油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后期研究人员无法从已有研究中获取提高出油率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参数,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因...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型油脂提取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同研究中所使用的水酶法提油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后期研究人员无法从已有研究中获取提高出油率的关键技术要点和参数,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因此,该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酶法提油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原料预处理、酶解和破乳3个层面对水酶法提油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后续研究人员了解水酶法及水酶法提油的关键技术要点,并为其在实际应用时选择合适的粉碎粒径、原料预处理方法、酶种类、酶解时间和温度及破乳方法等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原料预处理 酶解技术 破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品种牡丹籽油脂肪酸和角鲨烯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灵芝 徐宝成 +1 位作者 陈树兴 刘丽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以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8个牡丹籽油样品中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及角鲨烯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相同产地的凤丹牡丹籽油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亚油酸相对含量除河南洛阳产地外均显著高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甘肃兰州牡丹籽油的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的(p<0.05),可作为对兰州牡丹籽油进行鉴别的指标之一;牡丹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油酸和α-亚麻酸相对含量,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且牡丹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随着油酸、α-亚麻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上,品种、产地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均会造成牡丹籽油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品种 产地 脂肪酸 角鲨烯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猪血红蛋白制备工艺优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克楠 刘丽莉 +2 位作者 程伟伟 丁玥 徐宝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3,共8页
[目的]为高值化利用猪血,提升猪血红蛋白(hemoglobin pig,Hb)的应用范围。[方法]对Hb进行了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并探索最佳制备条件及特性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研究协同改性对猪血红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phosphory... [目的]为高值化利用猪血,提升猪血红蛋白(hemoglobin pig,Hb)的应用范围。[方法]对Hb进行了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并探索最佳制备条件及特性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研究协同改性对猪血红蛋白(enzymatic hydrolysis-phosphorylation of porcine hemoglobin,HP-Hb)的影响。[结果]磷酸化的最优参数为磷酸盐添加量10 g/100 mL、pH 9、猪血红蛋白肽(pig hemoglobin peptide,H-Hb)添加量8 g/100 mL、反应时间2.1 h。与Hb和H-Hb相比,HP-Hb的乳化性能和抗氧化性显著提升,电泳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并无明显变化。结构分析表明磷酸根大部分接入在N原子上;二级结构的变化,增强了HP-Hb的结构稳定性;HP-Hb的热稳定性增强,而其微观结构更加松散。[结论]酶解—磷酸化协同改性处理明显改善了猪血红蛋白的乳化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说明协同改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改善蛋白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改性 酶解 猪血红蛋白 磷酸化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油凝胶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估
7
作者 刘茜茜 徐宝成 +3 位作者 丁玥 赵晶晶 陈树兴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50,共11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 以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淀粉为乳化剂,植物甾醇-卵磷脂-牡丹籽油凝胶为芯材,制备了4种水包油型牡丹籽油凝胶乳液,其分散相平均粒径在1~4μm,Zeta电位在-31 mV左右。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研究了pH值(3~9)、热处理(40~100℃)、盐离子种类(Na^(+)、Ca^(2+)、Al^(3+))及离子强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酸处理后,油凝胶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显著增大(电位绝对值减小),而弱碱条件对乳液粒径无显著影响,Zeta电位则逐渐减小(绝对值增加);在pH 3~9,4种凝胶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a^(+)、Ca^(2+)、Al^(3+))及其添加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增大,其中Al^(3+)的影响最为显著,Ca^(2+)次之,而Na^(+)的影响较弱;金属离子对凝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是Zeta电位和分散相粒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条件下,乳液未发生明显的破乳现象。低温(4~40℃)处理对凝胶乳液分散相粒径和Zeta电位无显著影响;60℃处理30 min,会使乳液粒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但乳液仍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未发生破乳现象;高温区(80~100℃)处理30 min,凝胶乳液发生破乳现象。此外,油相中凝胶剂的比例对凝胶乳液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当m(甾醇)∶m(卵磷脂)=8∶2时,油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最紧密,凝胶乳液的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盐离子 热处理 牡丹籽油凝胶 凝胶乳液 乳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茶多酚对碱诱导鸡蛋清凝胶流变学特性及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吴彤 刘丽莉 +2 位作者 程伟伟 丁玥 徐宝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94-201,共8页
为探究NaCl、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以及两者组合对碱诱导蛋清凝胶流变学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鸡蛋清为主要原料,以未添加NaCl和TP组为空白对照组,对所制备的蛋清凝胶的色差、pH值、浊度、质构特性、流变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圆... 为探究NaCl、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以及两者组合对碱诱导蛋清凝胶流变学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采用鸡蛋清为主要原料,以未添加NaCl和TP组为空白对照组,对所制备的蛋清凝胶的色差、pH值、浊度、质构特性、流变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圆二色谱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aCl组蛋清凝胶的L^(*)值、a^(*)值、b^(*)值均略有升高,TP组和NaCl+TP组的蛋清凝胶的L^(*)值显著降低(P<0.05),a^(*)和b^(*)值显著升高(P<0.05);NaCl、TP和NaCl+TP组的pH值分别降至11.76、11.63和11.50,浊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NaCl组的硬度和咀嚼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6.08%和38.19%(P<0.05),TP组的弹性显著增加了0.16%(P<0.05);NaCl组凝胶样品的黏度、G′和G″及凝胶速率均为最大;热稳定性大小为NaCl+TP>TP>对照组>NaCl;NaCl和TP均能改变蛋清蛋白的二级结构。该研究为鸡蛋皮蛋凝胶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清 流变特性 茶多酚 NAOH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牡丹/葵花籽油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9
作者 赵晶晶 徐宝成 +4 位作者 丁玥 刘茜茜 王永超 余慧 刘丽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 凝胶剂的含量和比例、植物油基质是影响油凝胶结晶特性和加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为凝胶剂,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为基质油制备高含量α-亚麻酸油凝胶,探讨了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质量比以及基质油对油凝胶外观、硬度、黏度、微观结构、流变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下,当m(植物甾醇)∶m(γ-谷维素)=40∶60,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时,油凝胶形成的速度最快,硬度和黏度最大,熔点也最高;与葵花籽油凝胶相比,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凝胶的硬度更大(210.70 N),凝胶时间更短(0.5 h),熔点更高(55.22℃)。油凝胶制备时,可通过调整植物甾醇与γ-谷维素的比例来获得所需的晶型和凝胶网络结构,并由此获得理想的硬度、黏度、熔点和透明度等,以适应特定食品加工的需求。该研究为后续基于油凝胶的新型功能黄油和功能奶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凝胶 植物甾醇 γ-谷维素 牡丹籽油 葵花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宝成 刘建学 +2 位作者 易军鹏 钟先锋 崔国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随着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判别、分类和鉴别。其与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别方法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分辨率高、准确度高的优点。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 随着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判别、分类和鉴别。其与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别方法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分辨率高、准确度高的优点。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应用状况,并对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微生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宝成 王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1,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一个基于该方案的信息终端系统应用实例的实现过程。通过对嵌入式信息终端进行硬件功能设计和扩展,阐述了在该嵌入式终端设备上实现Linux操作系统移植、SQLite数据库...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一个基于该方案的信息终端系统应用实例的实现过程。通过对嵌入式信息终端进行硬件功能设计和扩展,阐述了在该嵌入式终端设备上实现Linux操作系统移植、SQLite数据库协议扩展以及信息交互服务的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ARM LINUX SQLITE 信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菜肴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宝成 黄桂东 +2 位作者 刘建学 李佩艳 李松彪 《中国食品工业》 2006年第10期34-36,共3页
国菜肴烹饪技术是流传几千年的瑰宝,中华美食的一绝。中国传统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营、器”七大特点,闻名中外,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食品。中式传统菜肴与西式菜肴各具特色,在主料、配料、调味以及烹饪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中... 国菜肴烹饪技术是流传几千年的瑰宝,中华美食的一绝。中国传统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营、器”七大特点,闻名中外,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食品。中式传统菜肴与西式菜肴各具特色,在主料、配料、调味以及烹饪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中式菜肴的烹饪技术种类繁多,蒸、炸、烩、烧、烤、煎、爆、熏、滚、煲、炖等,各有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菜肴 中国 工业化 烹饪技术 中式菜肴 传统特色 西式菜肴 烹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庆LLDPE装置Unipol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宝成 《齐鲁石油化工》 1991年第1期22-26,79,共6页
一、装置概况大庆60k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以下简称DLLP),为我国第一套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装置。DLLP装置采用美国UCC的Unipol工艺,日本三菱重工承包,三菱重工和大庆石化设计院合作设计,由生产7.6hi/a的丁烯—1和60kt/a... 一、装置概况大庆60k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以下简称DLLP),为我国第一套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装置。DLLP装置采用美国UCC的Unipol工艺,日本三菱重工承包,三菱重工和大庆石化设计院合作设计,由生产7.6hi/a的丁烯—1和60kt/a的LLDPE两个单元组成。DLLP装置投料试车在1988年4月开始,试车过程顺利,到7月8日,反应系统一次投催化剂即出聚合产品。二、Unipol工艺特点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设备 改进 大庆 UNIPOL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GC-GC-TOFMS检测油脂中游离甾醇及精炼废弃油脂的判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宝成 张良晓 +3 位作者 王华 杨青青 罗登林 李培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研究开发一种基于固相萃取的植物油中游离甾醇的快速分离及多维气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与普通一维气相色谱相比,14种游离甾醇及β-香树脂醇的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在多维气相色谱上得到了更好地分离,并且检测灵敏度更高。方... 研究开发一种基于固相萃取的植物油中游离甾醇的快速分离及多维气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与普通一维气相色谱相比,14种游离甾醇及β-香树脂醇的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在多维气相色谱上得到了更好地分离,并且检测灵敏度更高。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胆固醇、菜籽甾醇、芸薹甾醇和β-谷甾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4、0.04 mg/100 g油和0.05 mg/100 g油,定量限分别为0.06、0.08、0.08 mg/100 g油和0.08 mg/100 g油,在不同添加水平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皆高于93%,相对标准偏差在1.4%~10.0%之间。同时,利用本方法对6种商品植物油及25份精炼废弃油脂中的游离甾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在植物油和废弃油脂中的分布模式,提出了以判别指数对废弃油脂进行鉴别的方法,结果显示25份精炼废弃油脂被完全正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固相萃取 游离甾醇 精炼废弃油脂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的近红外快速检测 被引量:41
15
作者 刘建学 张卫卫 +6 位作者 韩四海 李璇 李佩艳 杨国迪 杨莹 徐宝成 罗登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1-185,共5页
建立白酒基酒中的己酸、乙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最佳预处理方法与最优波段分别为: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一阶导数+矢量... 建立白酒基酒中的己酸、乙酸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白酒基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酒基酒中己酸、乙酸对近红外有特异吸收,最佳预处理方法与最优波段分别为:一阶导数+减去一条直线、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 101.7-5 446 cm^(-1)和11998.9-7 501.7 cm^(-1),6 101.7~5 449.8 cm^(-1)和11 998.9~7 497.9 cm^(-1)。利用偏最小二乘法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己酸、乙酸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与近红外的预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9.73%、97.00%;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分别为0.90、0.63 mg/100 mL;进一步对己酸、乙酸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己酸和乙酸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99.47%、95.63%,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1.00、1.73 mg/100 mL。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效果很好,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能满足白酒生产中己酸和乙酸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己酸 乙酸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16
作者 罗登林 武延辉 +3 位作者 徐宝成 陈瑞红 刘建学 李鹏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菊粉作为一种新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色泽、适宜的分子质量大小、与面粉相似的粉体特性和形成优异凝胶质构的能力。与普通膳食纤维相比,菊粉的生理功能和食品加工性能更加突出。本文介绍了菊粉在食品加工方面的物化特性,系统... 菊粉作为一种新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色泽、适宜的分子质量大小、与面粉相似的粉体特性和形成优异凝胶质构的能力。与普通膳食纤维相比,菊粉的生理功能和食品加工性能更加突出。本文介绍了菊粉在食品加工方面的物化特性,系统回顾普通膳食纤维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菊粉应用于面团和面制品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探究菊粉对面团和面制品品质影响的可能机理,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膳食纤维 面粉 面团 面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菊粉对面团发酵流变学和面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罗登林 赵影 +5 位作者 徐宝成 许威 李佩艳 任广跃 袁云霞 刘建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1,共6页
采用发酵流变仪研究天然菊粉不同添加量对面团发酵流变学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不同菊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 采用发酵流变仪研究天然菊粉不同添加量对面团发酵流变学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不同菊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总产气量增加,最大膨胀高度减少,面团出现空洞的时间显著缩短,在菊粉添加量为10%时,气体保留系数相对空白组升高了18.0%,这可能与菊粉中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和能增加面团的抗延伸阻力有关。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表明,菊粉的添加降低了面包硬度,面包弹性影响不显著,面包比容略有增大,当菊粉添加量4.43%、发酵时间86 min和酵母添加量1.08%时,面包综合评分最高(94.17),且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菊粉 面包 流变学 响应面优化 加权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酮对小鼠脾细胞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唐浩国 魏晓霞 +3 位作者 李叶 陈宗道 徐宝成 向进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竹叶黄酮对小鼠脾细胞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评价了竹叶黄酮对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竹叶黄酮可促进小鼠脾脏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同时... 目的:研究竹叶黄酮对小鼠脾细胞的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评价了竹叶黄酮对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竹叶黄酮可促进小鼠脾脏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了小鼠脾细胞IFNγmRNA的表达,IFNγ的产生与分泌,IFNγ又反过来激活NK细胞,促进T、B细胞分化和CTL成熟,刺激B细胞分泌抗体。结论:一定剂量的竹叶黄酮能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免疫作用 分子机制 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基酒中典型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建学 杨国迪 +3 位作者 韩四海 李璇 李佩艳 徐宝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6,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基酒中的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含量作为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将近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内部交互验证法建立基酒中典型醇的快速检测模型,并进一步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基酒中的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含量作为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将近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内部交互验证法建立基酒中典型醇的快速检测模型,并进一步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最佳谱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的校正集样品的真实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2、0.981、0.963和0.981,内部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0.49、0.101 mg/100 mL和0.67 mg/100 mL;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7、0.980、0.928和0.95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0、0.81、0.49 mg/100 mL和1.35 mg/100 mL。结果表明建立的典型醇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的准确度、稳定性及预测性能均呈现良好,为白酒基酒的醇类物质品质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基酒 典型醇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菊粉对中筋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罗登林 陈瑞红 +3 位作者 刘娟 徐宝成 任广跃 李鹏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研究了短链菊粉添加到中筋面粉后,对面团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分别测定了不同菊粉添加量(0.0%、2.5%、5.0%、7.5%)下面团的各项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试验发现,面团的吸水率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菊粉... 研究了短链菊粉添加到中筋面粉后,对面团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分别测定了不同菊粉添加量(0.0%、2.5%、5.0%、7.5%)下面团的各项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试验发现,面团的吸水率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菊粉添加量为7.5%时,面团吸水率达42.57%,较未添加时相对降低了21.8%;面团的形成时间在菊粉添加量为2.5%时达最大值,为7.9 min,相对增加了22.1%;面团的稳定时间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延长趋势,当菊粉添加量7.5%时,稳定时间为19.3 min,相对增加了109.5%;面团的延伸度在菊粉添加量为2.5%时达最大值;面团的抗延伸性、拉伸比和拉伸能量均随菊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菊粉添加量为7.5%时,发酵45 min后测得其值分别为652 EU、4.50、186 cm2,相对增加了75.8%、68.5%、104.0%。结果表明,在中筋粉中加入适量的短链菊粉能够增强面筋强度,但降低了面团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菊粉 中筋粉 面团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