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导数证明函数不等式的五个策略——构、移、放、分、拆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第13期23-25,共3页
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知识,对函数不等式的证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技巧的角度总结了证明函数不等式的五个策略——构、移、放、分、拆.
关键词 函数不等式 证明 高中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点作图法在求解三角函数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加华 高振宁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22期67-69,共3页
根据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来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是三角函数中比较典型的一类问题,能有效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难度可控,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此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五点作图法来求解三角函数中... 根据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来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是三角函数中比较典型的一类问题,能有效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难度可控,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因此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五点作图法来求解三角函数中的参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点作图 参数 周期 单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利用法向量确定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从一道题目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加华 李霞 和法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28期38-39,共2页
二面角大小的求解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本文给出了如何利用法向量确定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二面角 法向量 锐角 钝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恒成立问题处理策略的再延伸
4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4期40-41,共2页
本文将处理一类恒成立问题的结论做了拓展延伸,并给出了应用.
关键词 恒成立 定理 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差数列的一个结论及其推广
5
作者 徐加华 韩振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25期2-2,共1页
本文提出了等差数列的一个结论并将其做了推广,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等差数列 结论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近几年《计数原理》中的高考交汇题
6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3期8-8,共1页
纵观近几年的的高考题,与计数原理有关的知识每年必考;根据高考新动向和高考改革的需要,本章命题的热点动向是:仍以继续考查三基为主,不会出现难度较大的题目,但与数学其他章节知识乃至跨学科知识综合成题,是下一步发展的趋势.本文结... 纵观近几年的的高考题,与计数原理有关的知识每年必考;根据高考新动向和高考改革的需要,本章命题的热点动向是:仍以继续考查三基为主,不会出现难度较大的题目,但与数学其他章节知识乃至跨学科知识综合成题,是下一步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计数原理中的交汇题作了一下探究,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跨学科知识 高考题 三基 分类讨论 化工产品 火炬传递活动 公共点 搭配方式 解析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条直线定乾坤
7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4期17-17,共1页
在直线倾斜角和斜率一节的学习中,常有一类题目:已知一条直线l与一条线段AB相交,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同学们求解时易犯错误.本文结合例题,给出一个小结论,帮助同学们轻松解决这类问题.一、两道题目及其解答过程题目1已知坐标平面... 在直线倾斜角和斜率一节的学习中,常有一类题目:已知一条直线l与一条线段AB相交,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同学们求解时易犯错误.本文结合例题,给出一个小结论,帮助同学们轻松解决这类问题.一、两道题目及其解答过程题目1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A(-1,1),B(1,1),C(2,3^(1/2)+1).(1)求直线AB、BC、AC的斜率和倾斜角;(2)若D为△ABC的边AB上一动点,求直线CD斜率k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知坐标 问君能有几多愁 公共点 已知点 轴旋转 顺时针方向 对比分析 范围线 逆时针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你注意到减元思想了吗
8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2期30-30,共1页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学生比较熟悉的式子结构有两种:(1)y=x+a/x(a〉0,x〉0).若题目中出现此结构,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y=(x+a/x)≥2a1/2,当且仅当x=a/x,即x=a1/2时取等号.故y=x+a/x的最小值为a1/2.(2)y=x(a-...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学生比较熟悉的式子结构有两种:(1)y=x+a/x(a〉0,x〉0).若题目中出现此结构,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y=(x+a/x)≥2a1/2,当且仅当x=a/x,即x=a1/2时取等号.故y=x+a/x的最小值为a1/2.(2)y=x(a-x)(0〈x〈a).若题目中出现此结构,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变形:ab≤(a+b/2)2求解:y=x(a-x)≤(a/2)2=a2/4,当且仅当x=a-x,即x=a/2时取等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不等式 利用 最值 结构 最小值 求解 等号 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对应思想在解组合问题中的应用
9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10期19-19,共1页
对应思想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结合例子简单谈一下其在组合问题中的应用.一、对Cn^m=Cn^(n-m)的理解 这个性质可以由组合数的定义给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剩下n—m个元素,也就是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 对应思想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结合例子简单谈一下其在组合问题中的应用.一、对Cn^m=Cn^(n-m)的理解 这个性质可以由组合数的定义给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剩下n—m个元素,也就是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都对应着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个元素的唯一的一个组合,反过来也是如此.因此Cn^m=Cn^(n-m).也就是说,在组合问题中有多少取法就有多少剩法,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问题 对应思想 应用 一一对应 元素 组合数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式在分类讨论后结果的“交并”问题及解决策略
10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5年第2期11-12,共2页
处理含变量的不等式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对结果如何处理,即是将结果"并"起来还是"交"起来,还是不"并"也不"交".由于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经常出错的地方,本文想分几方面来谈谈这个... 处理含变量的不等式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对结果如何处理,即是将结果"并"起来还是"交"起来,还是不"并"也不"交".由于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经常出错的地方,本文想分几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问题 分类讨论 决策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法秒杀高考选图题
11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1期24-25,共2页
在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以图象为选项的选择题,即选图题.有些选图题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但有些题目比较复杂,很难直接看出答案,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选图题呢?本文提供五种方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 高考试题 图题 选择题 选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是条件惹的祸
12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处理三角函数的有关问题时,如果不注意条件的运用,则极易导致出错.下面就举几个例子,以引起注意.
关键词 三角函数 中学 数学教学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13
作者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4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高考数学 文化测试 模拟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一品,拓一拓,收获真不小
14
作者 徐加华 武洪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6年第2期6-6,共1页
本文从一道试题出发,通过品、拓等方式,阐释了这道试题的价值,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知多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宗银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11期1-2,共2页
双曲线的定义揭示了平面内的动点变化的规律.因此,对于有些问题,我们要根据题意充分挖掘条件,把握结构特点,巧妙利用其定义解题,就能简化运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例题分类介绍一下.
关键词 双曲线定义 应用 简化运算 事半功倍 平面 题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对数平均变形妙解极值点偏移问题
16
作者 高振宁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13期57-58,共2页
极值点偏移问题是高考考查函数与导数的重要问题模型,2018年全国卷对此有所设计,2019年全国卷中没有考查,笔者预计在2020年的全国卷此问题极有可能回归.
关键词 极值点偏移 对数平均变形式 转化与化归 指对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题多解——直线与圆相交时的有关垂直问题
17
作者 朱树家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31期51-52,共2页
本文就直线与圆相交时的垂直问题,探讨出多种求解方法,对优化解题,提升思维水平有价值.
关键词 直线与圆 垂直问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究
18
作者 朱树家 徐加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6年第3期51-51,共1页
2014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20题(理科)第二问如下:设函数f(x)=e^x/x^2-k(2/x+lnx)(k为常数,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当k≤0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f(x)在(0,2)内存在两个极值点,求k的取值范围.... 2014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20题(理科)第二问如下:设函数f(x)=e^x/x^2-k(2/x+lnx)(k为常数,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当k≤0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f(x)在(0,2)内存在两个极值点,求k的取值范围.原题解答如下:(1)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调区间 高考数学 自然对数 极值点 高考题 数形结合思想 切线方程 单调递减 数学问题 单调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