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区锥体神经元轴突高频电刺激对胞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义鹏 封洲燕 +3 位作者 袁月 胡一凡 叶翔宇 王兆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1-572,共12页
目的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利用持续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调控神经元的活动,可望用于治疗更多脑疾病。为了深入了解HFS的作用机制,促进DBS的发展,本文研究轴突HFS在引起轴突阻滞期间神经... 目的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利用持续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调控神经元的活动,可望用于治疗更多脑疾病。为了深入了解HFS的作用机制,促进DBS的发展,本文研究轴突HFS在引起轴突阻滞期间神经元胞体的改变。方法在麻醉大鼠海马CA1区的锥体神经元轴突上施加脉冲频率为100 Hz的1 min逆向高频刺激(antidromic 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A-HFS)。为了研究胞体的响应,利用线性垂直排列的多通道微电极阵列,记录刺激位点上游CA1区锥体神经元胞体附近各结构分层上的诱发电位,包括A-HFS脉冲诱发的逆向群峰电位(antidromic population spike,APS)以及A-HFS期间施加的顺向测试脉冲诱发的顺向群峰电位(orthodromic population spike,OPS),并计算诱发电位的电流源密度(current-source density,CSD),用于分析A-HFS期间锥体神经元胞体附近动作电位的生成和传导。结果锥体神经元轴突上的A-HFS会减小胞体对于逆向和顺向兴奋的传导速度。并且,这种胞体变化的发生和恢复都比A-HFS诱导的轴突阻滞要缓慢。结论轴突上的持续高频刺激可以引起胞体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胞体附近细胞膜电位改变所致。此发现有助于深入揭示脑神经系统电刺激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刺激 群峰电位 电流源密度 锥体神经元 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全怡 田昊 +3 位作者 徐义鹏 何易 蔡定均 赵征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6-2534,共9页
目的评估现阶段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SRs/MAs)的研究质量,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CRF的SRs/MAs,检索时限均为... 目的评估现阶段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SRs/MAs)的研究质量,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CRF的SRs/MA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运用AMSTAR 2、PRISMA及GRADE评价工具,综合评估纳入MAs/SRs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运用Excel(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6绘制雷达图综合分析结果。结果最终纳入SRs/MAs16篇,主要结局指标为疲乏程度,其中12篇文献结果显示针刺能有效缓解CRF。PRISMA得分在16.0-24.0分的有12篇,得分在15.0-20.5分的有4篇,主要在方案注册和研究间偏倚方面存在缺陷。AMSTAR 2评价有高质量研究4篇,中等质量研究10篇,低等质量研究2篇。GRADE评级显示,针灸治疗CRF的证据质量多为中等,降级的最主要因素为不精确性。结论目前针灸治疗CRF的SRs/MAs报告完整度较高,方法学及证据质量中等。建议将来的SRs/MAs完善方案注册及资助来源说明,增强对研究间偏倚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针灸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 2 GRADE PRISMA 雷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