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黄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消减策略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重义 李明杰 +6 位作者 陈新建 吴林坤 李娟 王丰青 李振方 郭冠瑛 林文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文阐述了连作障碍概念、特征及其危害,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对地黄连作障碍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对地黄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强调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指出了地黄对化感自毒作用的感... 本文阐述了连作障碍概念、特征及其危害,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对地黄连作障碍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对地黄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强调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指出了地黄对化感自毒作用的感知、传递、响应过程研究的新思路以及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深化研究的途径。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材生产中消减连作障碍的方法和技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 分子机制 消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对栽培技术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重义 牛苗苗 +3 位作者 陈婷 李娟 林瑞余 林文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期4-7,20,共5页
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在"亚最适"环境条件下生长,其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指出多数道地药材的形成是... 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在"亚最适"环境条件下生长,其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指出多数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在环境中"亚最适"生态因子(群)胁迫下,基源植物(特征)遗传基因的表达而决定的。因此,彰显并确保中药材道地性特色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关键措施是"亚最适"环境中生态因子(群)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自毒 连作障碍 亚最适环境 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被引量:244
3
作者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9-196,共8页
本文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关系... 本文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的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关系,结合作者运用DGGE和T-RFLP技术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系统研究结果,提出综合运用农艺措施减缓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自毒 连作障碍 亚最适环境 生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条件下地黄药用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69
4
作者 李振方 杨燕秋 +6 位作者 谢冬凤 朱兰芳 张自冠 黄木极 刘宗泉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4,共8页
怀地黄是我国著名"四大怀药"之一,在其种植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连作障碍。本研究探讨了连作对地黄药用品质的影响,并从土壤微生态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造成地黄药用品质下降的原因。从怀地黄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地区和地黄主... 怀地黄是我国著名"四大怀药"之一,在其种植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连作障碍。本研究探讨了连作对地黄药用品质的影响,并从土壤微生态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造成地黄药用品质下降的原因。从怀地黄道地产区河南省焦作地区和地黄主产区山西省临汾地区分别采集正茬地黄及其正茬土壤、重茬地黄及其重茬土壤和未种植地黄的对照土壤,利用生药学研究方法对两个产区正茬和重茬地黄的药用品质进行评价,并对4种土样的自毒作用潜力、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地黄品质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下同),但正茬与重茬地黄的品质差异显著高于产区之间差异;两产区地黄连作均显著抑制地黄幼苗生长;连作还造成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过渡;与正茬土壤相比,连作根际土壤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有所增加,但土壤磷酸酶活性在两个产区连作土壤中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由此可见,连作会引起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变化,降低了地黄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进而造成地黄药用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地黄 自毒作用 正茬 重茬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深化研究的探讨
5
作者 张重义 《河南科技》 1991年第8期12-12,3,共2页
所谓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针对小麦生产系统,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和自然潜力,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达到高额丰产之目的。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小麦高产规律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科研成果... 所谓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针对小麦生产系统,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和自然潜力,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达到高额丰产之目的。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小麦高产规律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科研成果对指导小麦生产和发展栽培学科起到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欲提高小麦总产,除大力促进中低产麦田的均衡增产外,如何突破高产地区现有小麦高产水平,实现高产再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技术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麦模式化栽培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张重义 凌中南 范新友 《河南科技》 1990年第5期7-8,共2页
小麦模式化栽培就是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起小麦个体与环境条件高度协调、高度综合的技术体系,在掌握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环境因素定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优化农艺措施,使小麦的个体和群体按照最佳的形态发育,实... 小麦模式化栽培就是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起小麦个体与环境条件高度协调、高度综合的技术体系,在掌握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环境因素定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优化农艺措施,使小麦的个体和群体按照最佳的形态发育,实现其动态平衡,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早在六、七十年代,世界上一些工业先进、农业发达的国家(如苏联、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先后进行了有关作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模式化栽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怀牛膝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郝慧荣 李振方 +3 位作者 熊君 陈慧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7-311,共5页
本文从适宜连作的作物研究角度,以连作两年和多年的怀牛膝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连作两年和多年的怀牛膝根际土壤中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其平均占有率分别为62.27%和89.46%;放线菌次之... 本文从适宜连作的作物研究角度,以连作两年和多年的怀牛膝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连作两年和多年的怀牛膝根际土壤中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其平均占有率分别为62.27%和89.46%;放线菌次之,平均占有率分别为37.59%和10.45%;真菌最少,分别占总菌数的0.15%和0.09%。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其中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硫化细菌的数量均明显增加。同时,种植牛膝能够显著增加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但长期种植会使这3种酶活性呈不同程度减弱,多酚氧化酶活性却明显增强。最后对牛膝耐连作的可能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连作 土壤 微生物区系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类中药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会军 李萍 +1 位作者 张重义 赵明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比较金银花类中药以及忍冬不同提取部位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结果 所检测样品对 3种自由基系统 ( O- 2 、· OH、H2 O2 )都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同一物种 ,道地产区河南、山东产忍冬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目的 比较金银花类中药以及忍冬不同提取部位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结果 所检测样品对 3种自由基系统 ( O- 2 、· OH、H2 O2 )都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同一物种 ,道地产区河南、山东产忍冬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强于江苏产忍冬 ;不同物种 ,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为灰毡毛忍冬、忍冬、细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菰腺忍冬。忍冬不同提取部位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为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提液。绿原酸、忍冬苷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而忍冬苷稍强于绿原酸。结论 金银花类中药清除自由基能力随产地、物种不同而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自由基 生物化学发光法清除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鲜切山药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兰菊 屠琼芳 +2 位作者 刘颖 乔菲菲 张重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研究了4±1℃贮藏条件下,不同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对鲜切山药色泽、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1℃下贮藏10d期间,鲜切山药片色泽逐渐灰暗,褐变度逐渐升高,PPO活性在最初2d内呈现下降趋势随后逐渐上... 研究了4±1℃贮藏条件下,不同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对鲜切山药色泽、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1℃下贮藏10d期间,鲜切山药片色泽逐渐灰暗,褐变度逐渐升高,PPO活性在最初2d内呈现下降趋势随后逐渐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1%壳聚糖涂膜液与0.5?抗坏血酸复合的涂膜液较理想,其货架期可比对照有效延长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山药 壳聚糖 祸变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郭冠瑛 王丰青 +5 位作者 范华敏 李明杰 郑红艳 李娟 陈新建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阐述连作障碍概念、危害和表观现象基础上,对地黄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描述,强调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结合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感知、传递、效应过程新思路及作者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 在阐述连作障碍概念、危害和表观现象基础上,对地黄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描述,强调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结合地黄化感自毒作用的感知、传递、效应过程新思路及作者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机制从根际土壤、植株响应和基因调控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连作障碍 化感自毒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地黄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晶晶 李烜桢 +4 位作者 张宝 冯法节 曹晓风 李振方 张重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0,54,共4页
地黄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化感自毒作用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地黄化感物质的来源(根、叶、根系分泌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地黄化感物质的不同载体(根、叶、根系分泌物),对一段时期内土壤... 地黄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化感自毒作用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地黄化感物质的来源(根、叶、根系分泌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地黄化感物质的不同载体(根、叶、根系分泌物),对一段时期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基于BIOLOG平板法分析不同时期各个处理以酚酸类物质为碳源及以其他碳源为底物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研究化感物质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处理1 d,根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氨基酸、糖类、胺类、羧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叶处理最有利于以酚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根系分泌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情况仅好于对照。处理30、60、90、180 d,根处理最有利于以酚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叶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氨基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根系分泌物处理微生物多样性最差,不利于以各类碳源为底物的微生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化感物质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牛膝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新民 张重义 +2 位作者 李宇伟 介晓磊 边传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2-923,926,共3页
对“四大怀药”之一的怀牛膝的GAP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内容包括怀牛膝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品种、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包装储运以及质量检测标准等,为确保怀牛膝的道地性,达到怀牛膝药材“安全、有效、稳定... 对“四大怀药”之一的怀牛膝的GAP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内容包括怀牛膝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品种、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包装储运以及质量检测标准等,为确保怀牛膝的道地性,达到怀牛膝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标提供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GAP SOP 引用标准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K326 B_2F烟叶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志兵 王威威 +7 位作者 王峰吉 古力 席飞虎 罗维 尤垂淮 汤术开 李志伟 张重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2-17,共6页
为探究河南、贵州、云南、福建4个典型生态区烤烟品种K326烟叶香型风格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其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清香型烟叶总糖、还... 为探究河南、贵州、云南、福建4个典型生态区烤烟品种K326烟叶香型风格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其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清香型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较高,而烟碱、总氮、氯含量较低;浓香型烟叶烟碱、总氮、氯、钾含量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中间香型烟叶总糖低于清香型而高于浓香型,还原糖低于其他香型,烟碱高于其他香型,总氮高于清香型而低于浓香型,钾、氯含量介于浓香型和清香型之间。不同香型风格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浓香型烟叶美拉德反应物、西柏烷类反应物、类胡罗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高,而新植二烯含量相对较低;清香型烟叶新植二烯含量较高;中间香型烟叶美拉德反应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介于清香型和浓香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K326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香型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提取物质对烟株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冬梅 吴文祥 +6 位作者 王海斌 黄锦文 陈兰兰 尤垂淮 吴林坤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4-1620,共7页
对盆栽烟草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植烟土壤提取物质(T1:40μg·mL-1;T2:120μg·mL-1;CK:蒸馏水对照),探讨植烟土壤提取物质对烟草生长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提取物处理使烟株生长受抑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受... 对盆栽烟草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植烟土壤提取物质(T1:40μg·mL-1;T2:120μg·mL-1;CK:蒸馏水对照),探讨植烟土壤提取物质对烟草生长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提取物处理使烟株生长受抑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烟株变矮,叶面积变小,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且烟草的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加大而增加,T2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的3.44倍。对外源添加物质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T-RFs分析发现,在对照检测到17个门24个纲,T1处理有14个门21个纲,T2有10个门17个纲;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也和门纲的变化一致,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见外源添加物质处理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减少,多样性水平下降。对各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T-RFs变化与烟株生长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外源添加物质处理的土壤中存在较多的负相关T-RFs片段,且这些片段中较多为病原菌;而正相关的T-RFs片段主要存在于对照土壤中,其中有较多与土壤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微生物。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外源添加植烟土壤提取物质处理下,烟草的生长受抑制,烟草根际土壤的微生态受到破坏,且随浓度的提升而加重。因此,连作土壤中自毒物质的富集是造成烟草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连作障碍 根际 细菌 自毒作用 T-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介导的药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态灾变机制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爱国 李明杰 +5 位作者 张宝 王峰吉 古力 冯法节 刘红燕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由于药用植物单一化种植引起"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中各种量效关系发生变化,导致连作障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宏组学技术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农田土壤修复、根际微生物趋化及调控等领... 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由于药用植物单一化种植引起"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中各种量效关系发生变化,导致连作障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宏组学技术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农田土壤修复、根际微生物趋化及调控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深入系统地研究药用植物连作介导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互作关系及机理,对揭示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重构中药农业生态系统、消减连作障碍效应、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连作介导下药用植物对其生境产生的诱变和响应、连作对植药土壤固有理化性状的改变、连作介导的药用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3个层次分别进行综述,结合现代中药农业生产与研究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消减技术研究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际微生态 根际生物学过程 连作障碍 消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药用植物保育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莹 韦坤华 +5 位作者 张占江 肖冬 乔柱 李明杰 张重义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作为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组成部分,孕育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然而石漠化和人为过度掠夺加剧了对药用植物的危害,特别是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受到威胁。本文通过分析药用植物对喀斯特地貌独特环境的响应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作为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组成部分,孕育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然而石漠化和人为过度掠夺加剧了对药用植物的危害,特别是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受到威胁。本文通过分析药用植物对喀斯特地貌独特环境的响应特点,结合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特征,以保护与恢复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药用植物物种和药效为目标,探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物种信息提取以及复育技术和方法,为促进中国南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推动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保育学 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 濒危灭绝 保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强致病型病原菌的分离及其专化型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振方 杨燕秋 +5 位作者 吴林坤 舒阳 赵永坡 黄伟明 张重义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26-1433,共8页
为探索地黄连作栽培中真菌病害的大规模爆发机制, 明确自毒物质所介导的土壤病原菌增多的根际生物学过程, 本研究利用PDA平板法, 经过显微鉴定和真菌ITS鉴定分析, 从地黄连作土壤和发病植株中分离到镰刀菌菌株31株, 并进行了致病性检测... 为探索地黄连作栽培中真菌病害的大规模爆发机制, 明确自毒物质所介导的土壤病原菌增多的根际生物学过程, 本研究利用PDA平板法, 经过显微鉴定和真菌ITS鉴定分析, 从地黄连作土壤和发病植株中分离到镰刀菌菌株31株, 并进行了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 串珠镰刀(菌株编号RPP009)、茄病镰刀(菌株编号CCS013)、禾谷镰刀(菌株编号CCS024)、雪霉叶枯病菌(菌株编号CCS038)和尖孢镰刀(菌株编号CCS043)在接种3 d后就表现出明显的致病能力, 严重影响地黄幼苗的株高(为对照的23.40%~30.20%)和植株鲜重(为对照的23.58%~38.94%), 并引起地黄植株变黄畸形, 根毛和须根减少, 在接种2周后致使全部植株枯萎死亡, 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专化型鉴定表明, 菌株Fusarium oxysporum (菌株编号CCS043)和Monographella nivale (菌株编号CCS038)只侵染地黄, 不侵染其他试验材料, 植株感病初期在中午时分下部叶片缺水萎蔫, 早晚又有所恢复, 如此反复, 至3~5 d, 叶片则不能恢复正常直立, 枯萎死亡。镜检发现, 感病植株茎部维管束变褐色至暗褐色, 后逐渐导致周围海绵组织破裂, 进而致使地下块根逐渐变黑腐烂, 初步判定两株菌株为地黄专化型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根际微生态 镰刀菌 连作障碍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药用植物金线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君毅 司灿 +4 位作者 王建明 韦坤华 李明杰 缪剑华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金线莲是我国珍稀民间药用植物,在闽台地区长期沿用,具有肝保护、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等多种功效,由于临床疗效确切近年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从药材基原、组培生产、栽培种植、共生真菌和质量控制等5方面综述金线莲最新研究,并展望发... 金线莲是我国珍稀民间药用植物,在闽台地区长期沿用,具有肝保护、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等多种功效,由于临床疗效确切近年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从药材基原、组培生产、栽培种植、共生真菌和质量控制等5方面综述金线莲最新研究,并展望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质量控制 基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地对山药生长期内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彩侠 史会齐 +2 位作者 张重义 白雁 白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4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山药在不同产地成分的动态变化,指导山药GAP的实施,阐明产地对山药的影响。方法:对生长期内山药根茎中淀粉、蛋白质、浸出物、N、P、K及多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淀粉含量以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为最高,蛋白质在整个生长期内变化... 目的:研究山药在不同产地成分的动态变化,指导山药GAP的实施,阐明产地对山药的影响。方法:对生长期内山药根茎中淀粉、蛋白质、浸出物、N、P、K及多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淀粉含量以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为最高,蛋白质在整个生长期内变化比较稳定,浸出物含量随生长进程而降低,多糖含量以膨大初期和叶枯期为最高;沁阳产区山药各成分含量均高于平遥产区;山药生长期内多糖含量与P、K含量均呈负相关,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山药生长期内各成分变化规律不随产地改变,但含量因产地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成分 积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高效叶片离体再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丰青 田云鹤 +4 位作者 周勋 李振方 杜家方 郑红艳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浓度激素对地黄品种金九的愈伤诱导、再生芽分化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地黄叶片再生系统,为地黄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析在添加不同浓度NAA、6-BA情况下地黄叶片的愈伤诱导率、再生芽分化...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浓度激素对地黄品种金九的愈伤诱导、再生芽分化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地黄叶片再生系统,为地黄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析在添加不同浓度NAA、6-BA情况下地黄叶片的愈伤诱导率、再生芽分化率、再生芽生根率和增殖系数。结果:在多个激素浓度组合下均具有较高的叶片愈伤诱导率。最适于金九的叶片再生芽分化的激素浓度为NAA0.1mg·L-1、6-BA2.0mg·L-1。在适宜的激素浓度范围内,金九的再生芽分化率很高,最高可达96.67%。添加0.1mg·L-1的NAA有利于再生地黄植株壮苗和提高生根率。在含有NAA0.1mg·L-1、6-BA0.5mg·L-1的MS培养基上培养,则有利于再生芽的增殖。结论:NAA、6-BA的浓度对叶片再生芽分化、生根和增殖有显著影响。金九可作为地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转化受体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叶片 再生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