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深层火山岩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训华 周学民 +1 位作者 庞彦明 邵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大庆升平气田为深层裂缝性火山岩气藏,由于开发井少,对地质情况了解不是很清楚。如何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是气藏数值模拟的关键。根据地震相干体,预测出裂缝的分布,引入等效介质理论,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Eclipse软件中的VFP... 大庆升平气田为深层裂缝性火山岩气藏,由于开发井少,对地质情况了解不是很清楚。如何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是气藏数值模拟的关键。根据地震相干体,预测出裂缝的分布,引入等效介质理论,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Eclipse软件中的VFPi模块,将井底流压折算成井口的压力,并对SS2和SS1 2口生产井进行井口压力的历史拟合。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井网的优选和采气速度的优选,并对方案进行了预测。从已钻几口井的试气试采情况看,和预测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火山岩气藏 裂缝 等效介质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训华 高慧梅 +1 位作者 刘先贵 何应付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35-39,共5页
油藏形状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任意形状三重介质油藏的压力动态,本文首先建立了由基岩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的任意形状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 油藏形状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任意形状三重介质油藏的压力动态,本文首先建立了由基岩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的任意形状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讨论了介质间窜流、弹性储容比、复杂边界以及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对压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溶洞—裂缝窜流系数越大,半对数压力曲线上第一个过渡段出现得越早,双对数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下凹部分出现得越早;基岩—裂缝窜流系数和溶洞—裂缝窜流系数类似,只是其影响压力响应曲线的第二个过渡段;裂缝弹性储容比的大小控制着第一个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表现为压力曲线上第一个过渡段台阶的宽窄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兜的深浅;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与定压边界条件相比,分段定压边界条件明显延迟了压力导数曲线下掉的时间;不渗透区域的存在使得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兜变浅,晚期径向流段抬升,偏离了0.5水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介质油藏 边界元方法 压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C_(7+)临界性质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训华 于天忠 +1 位作者 刘先贵 赵春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研究烃类体系的相态特征对凝析气田的开发和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组分模型对凝析气藏进行模拟时,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相态的计算上.在烃类体系中C7+以上的重组分对流体性质的影响最大,因此必须对组成烃类体系重组分的临界性质进行估算.... 研究烃类体系的相态特征对凝析气田的开发和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组分模型对凝析气藏进行模拟时,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相态的计算上.在烃类体系中C7+以上的重组分对流体性质的影响最大,因此必须对组成烃类体系重组分的临界性质进行估算.应用遗传算法确定C7+组分的临界性质,并利用PR状态方程进行相平衡计算.对应用遗传算法预测的结果、室内定容衰竭实验结果和应用Eclipse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和室内实验结果符合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C7+临界性质 凝析气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不同岩性基底的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训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165-172,共8页
本文通过对松Ⅱ、松Ⅳ大剖面重磁场拟合,结合重磁场面上的区域特征和钻井等地质资料,对滨北地区进行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总结出了滨北地区不同岩性基底的地球物理特征。
关键词 重磁场 地球物理特征 岩石 地球物理勘探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PV插值和遗传算法的木材CT图像配准
5
作者 张训华 业宁 +1 位作者 王厚立 张倩倩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8-180,共3页
对传统的部分体积插值算法和标准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搜索最大互信息以获得最佳配准参数.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简单,配准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 图像配准 互信息 部分体积插值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压后稳态产能公式和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正明 张松 +1 位作者 张训华 黄延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6,共3页
低渗气藏在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低渗气藏的低产特征 ,使得这类气藏往往难以直接获得商业性开发利用 ,只有通过储层压裂改造才能达到经济开发要求。文章根据气井压后流体渗流流动规律的变化 ,利用气藏的渗流理... 低渗气藏在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低渗气藏的低产特征 ,使得这类气藏往往难以直接获得商业性开发利用 ,只有通过储层压裂改造才能达到经济开发要求。文章根据气井压后流体渗流流动规律的变化 ,利用气藏的渗流理论 ,推导出气井压后稳态产能公式 ;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 ,系统地分析了压裂缝长、导流能力、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等对塔巴庙区块压裂初期产量大小和压后产量变化的影响 ,得到塔巴庙区块低渗气藏压裂井筛选原则和压裂设计参数。在做压裂选井时 ,应选择有效渗透率和有效厚度都较大的井进行压裂 ;在压裂设计时 ,应优选出合理的裂缝导流能力和裂缝缝长 ,从而为低渗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压后稳态产能公式 压裂缝 数值模拟 低渗透油气藏 水力压裂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油气渗漏的声学探测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铁虎 张训华 +1 位作者 王修田 孟祥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为查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调查区内与海底油气渗漏有关的海底浅表层声学特征,分析天然气渗漏与构造的关系,为下一步地球化学取样站位的选择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采用全覆盖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首次对调查区的海底油气渗漏现象进... 为查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调查区内与海底油气渗漏有关的海底浅表层声学特征,分析天然气渗漏与构造的关系,为下一步地球化学取样站位的选择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采用全覆盖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首次对调查区的海底油气渗漏现象进行了调查。在镶嵌处理后的侧扫声纳图像上,呈条带状散布的强反射斑块为麻坑和海底圆丘地貌。在地震剖面上可见由于气体聚集产生的振幅增强、柱状扰动、气窗及空白反射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发育的接近或直达海底的断层为油气渗漏提供了通道和气源,海底浅表层气体的聚集和渗漏是深部地层中孔隙流体向上运移的结果,且调查区海底目前仍处于微渗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北部坳陷 油气渗漏 声学探测 麻坑 圆丘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陆缘到主动陆缘——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盆地记录 被引量:17
8
作者 侯方辉 张训华 +3 位作者 李刚 李三忠 温珍河 李日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0-990,807,共11页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接区的东缘,是发育在华南陆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对其开展中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华南陆块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近几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接区的东缘,是发育在华南陆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对其开展中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华南陆块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近几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盆地结构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平衡剖面的构建与定量恢复,分析了构造演化史和盆地充填史。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侏罗纪为基本不受断裂控制的大型拗陷盆地,在白垩纪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被动大陆边缘拗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岛弧隆升阶段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西太平洋型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盆地阶段,最终奠定了新生代盆地发育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主动大陆边缘 中生代 构造体制转换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正明 邱勇松 +1 位作者 张训华 黄立信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在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 ,导致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 ,影响开发效果。采用物理实验和油藏工程的方法 ,研究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的注入压力、地层渗透率和产能... 在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 ,导致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 ,影响开发效果。采用物理实验和油藏工程的方法 ,研究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的注入压力、地层渗透率和产能的影响 ,得到的结论是 :岩心渗透率越低 ,注入水的注入压力与地层水的注入压力之差越大 ;在渗透率相同的情况下 ,滤膜孔径越小 ,注入水渗流阻力越低 ;处理注入水的筛网尺寸越大 ,油层渗透率伤害越大 ,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和极限供油半径越小。图 3参 3 (杨正明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质 悬浮颗粒 产能 油层伤害 注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油藏水平井势分布及水锥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时宇 杨正明 +1 位作者 张训华 黄延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5,共4页
水平井对于底水油藏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水锥进问题定解条件的非线性,使得该类水锥问题难于进行解析求解。因此应用Newman乘积原理,在求得底水油藏点源势函数的基础上,将水平井视为由点源组成的线源,利用数值积分,建立了水平井势... 水平井对于底水油藏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水锥进问题定解条件的非线性,使得该类水锥问题难于进行解析求解。因此应用Newman乘积原理,在求得底水油藏点源势函数的基础上,将水平井视为由点源组成的线源,利用数值积分,建立了水平井势函数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式结果与真实数据更为接近、可靠性更高;同时对影响见水时间的水平段长度、避水高度以及油层非均质性等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合理避水高度应在0.6~0.7,水平段越长、纵向渗透率越低则见水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势分布 水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应付 李剑 +1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训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不同边界条件双重介质油藏井底压力的典型曲线分析表明:窜流系数控制过渡段出现的早晚,裂缝弹性容量系数控制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不渗透区域的存在对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存在明显的影响,可根据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特征识别近井大范围局部不渗透区域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油藏 任意形状 边界元方法 不稳定压力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两条地震剖面的重磁数据联合反演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侯方辉 田振兴 +2 位作者 张训华 张志珣 李三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4,844+682,共7页
南黄海盆地奠基于前南华纪变质基底之上,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拗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拗陷多层结构的复合盆地。本文以南黄海盆地新近采集的两条... 南黄海盆地奠基于前南华纪变质基底之上,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拗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拗陷多层结构的复合盆地。本文以南黄海盆地新近采集的两条重力、磁力、地震综合剖面为例,用2.5维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获得了以地震资料为约束的重、磁异常反演剖面。反演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技术可用来研究盆山接触关系、断层分布、深部目的层分布和有利构造圈闭特征,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解释及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地震剖面 构造解释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的水质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正明 邱勇松 +1 位作者 张训华 赵向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38,共3页
针对注入水的水质影响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结合物理模拟实验 ,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 ,建立不同注入水水质条件下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注入水的水质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在一定的水质处理条件下 ,可... 针对注入水的水质影响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结合物理模拟实验 ,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 ,建立不同注入水水质条件下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注入水的水质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在一定的水质处理条件下 ,可以通过减小注采井距或压裂措施 ,来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水质 特低渗透油藏 开发 井网 影响 优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尚鲁宁 吕大炜 +2 位作者 李增学 张训华 张功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11,共6页
通过岩心成分、粒度及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对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西北部渐新统崖城组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崖城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岩性以粗碎屑岩为主,夹多层薄煤层并含有海相自生矿物海绿石;粒度累积概率曲线... 通过岩心成分、粒度及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对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西北部渐新统崖城组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崖城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岩性以粗碎屑岩为主,夹多层薄煤层并含有海相自生矿物海绿石;粒度累积概率曲线类型多样,兼有牵引流和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特点;层理类型包括平行层理、沙纹交错层理、均质层理和潮汐层理等,此外还发育冲刷面及变形构造,反映了复杂多变的水动力环境。对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研究区崖城组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为断陷早期平衡充填背景下发育于箕状断陷主断裂隐没端附近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海南隆起和崖城凸起。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的煤层可作为良好的气源岩,与以粗碎屑岩为主的储层组成了有利的生储配置,对崖城13-1气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 崖城组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清拗陷东部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3 位作者 何登发 张运波 孙衍鹏 李文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3,6-7,共9页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构造体制多次转变,盆地演化及构造特征复杂,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样式.以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全区的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总结研究区的构造样式类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构造演化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的...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构造体制多次转变,盆地演化及构造特征复杂,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样式.以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全区的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总结研究区的构造样式类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构造演化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临清拗陷东部构造样式可分为挤压、伸展和反转3种,其中,挤压构造样式以叠瓦逆冲为主,伸展构造样式分为掀斜断块、滑动断阶和重力背形3种,反转构造样式分为正反转和负反转2种.研究区在地质历史上构造活动剧烈,经历印支运动和燕山晚期运动的强烈挤压、燕山早期运动的弱挤压作用以及燕山中期和喜山早期的强烈拉张,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由不同的构造运动所形成;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演化所控制,主要发育4种油气藏类型.该研究将对研究区上古生界煤成气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拗陷东部 构造样式 构造运动 成因 演化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各向异性油藏不稳定渗流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应付 尹洪军 +1 位作者 杨正明 张训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0,共4页
建立了任意形状均匀各向异性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坐标转换和Laplace变换,将均匀各向异性油藏的控制方程转变成修正的helmholtz方程,并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 建立了任意形状均匀各向异性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坐标转换和Laplace变换,将均匀各向异性油藏的控制方程转变成修正的helmholtz方程,并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绘制了考虑油藏各向异性、复杂边界以及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并分析了曲线特征。与解析方法的对比表明,边界元方法计算精度很高,适用于任意形状各向异性油藏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油藏 任意形状 边界元方法 不稳定压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井间干扰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时宇 杨正明 张训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水平井的井间干扰问题为其在底水气顶油藏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利用势函数叠加原理,建立了底水气顶油藏不同产量条件下两口水平井生产的产能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井距、邻井产量、邻井避水高度等参数对油井产能及见水... 水平井的井间干扰问题为其在底水气顶油藏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利用势函数叠加原理,建立了底水气顶油藏不同产量条件下两口水平井生产的产能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井距、邻井产量、邻井避水高度等参数对油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井距为影响单井产量和见水时间的控制因素。邻井产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程度随井距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条件下低渗透油藏井间干扰程度较大,其合理井距应大于中高渗油田。同时利用该模型对印尼OSEIL油田进行了预测,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生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底水气顶油藏 井间干扰 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迪礁灰岩油田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剑 武兆俊 +2 位作者 张训华 方乐华 朱永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8,61,共3页
构造内幕复杂的礁灰岩块状底水油田的研究目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题,根据测井、三维地震资料提出按储层类型进行井间对比的方法,得出了慕迪油田的地质格架。针对地质上的不确定问题,应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利用双孔、双渗模型拟合了慕... 构造内幕复杂的礁灰岩块状底水油田的研究目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题,根据测井、三维地震资料提出按储层类型进行井间对比的方法,得出了慕迪油田的地质格架。针对地质上的不确定问题,应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利用双孔、双渗模型拟合了慕迪礁灰岩油田的生产动态历史,得出了比较确定的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该礁灰岩储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内幕 礁灰岩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铲式正断层几何形态定量预测与应用——以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2 位作者 王安国 吴志强 王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及其滑脱深度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对上盘深部地层产状、内部构造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确定主控正断层在深部的几何形态,以研究区内2条典型的主控正断...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及其滑脱深度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对上盘深部地层产状、内部构造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确定主控正断层在深部的几何形态,以研究区内2条典型的主控正断层为例,综合利用断层浅部资料、上盘当中对比标准层资料及倾斜剪切角,采用倾斜剪切法对断层深部的几何形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倾斜剪切法模拟的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与现实情况符合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将该方法推广到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的地震解释中,可以提高解释准确度,加深对该地区构造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拗陷 铲式正断层 倾斜剪切角 浅部地层 定量预测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6断块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正明 张训华 +2 位作者 张松 朱维耀 杨延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9,共2页
根据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规律 ,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的生长与衰竭、沉积、趋化性、扩散、对流弥散和培养基消耗以及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乳化等特性 ,建立了适合微生物驱油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驱替过程中微生物浓度... 根据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规律 ,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的生长与衰竭、沉积、趋化性、扩散、对流弥散和培养基消耗以及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乳化等特性 ,建立了适合微生物驱油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驱替过程中微生物浓度、注入段塞尺寸和注入方式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6断块 数值模拟 微生物驱油 数学模型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