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新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英娇 罗先觉 +1 位作者 牛涛 刘利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针对变电站接地网实际敷设情况往往与施工图纸有所出入、可能造成诊断结果具有较大误差的情况,在传统电路诊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接地网腐蚀特性,即地理位置越接近的导体被腐蚀的程度越相近,并提出局部差异性腐蚀指标表示支路电阻腐蚀... 针对变电站接地网实际敷设情况往往与施工图纸有所出入、可能造成诊断结果具有较大误差的情况,在传统电路诊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接地网腐蚀特性,即地理位置越接近的导体被腐蚀的程度越相近,并提出局部差异性腐蚀指标表示支路电阻腐蚀倍数的相近程度,从而建立了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增广线性模型,同时运用基于奇异值分解法分解的最佳降秩逼近定理解决模型中方程组等式两端的不相容性.为校正诊断模型中存在的扰动对诊断结果的影响,采用了基于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的优化算法,对明晰支路和模糊支路分别迭代,在已知设计模型与实际支路敷设有偏差的情况下得出了较为满意的解.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故障诊断 腐蚀 最佳降秩逼近定理 约束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对福建马蓝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宁书菊 张英娇 +1 位作者 林建勇 魏道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1-908,共8页
以药用植物福建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强对福建马蓝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100%自然光照、30%自然光照、6%自然光照)处理下,马蓝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3种光强处理中,以30%自然光强下... 以药用植物福建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强对福建马蓝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100%自然光照、30%自然光照、6%自然光照)处理下,马蓝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3种光强处理中,以30%自然光强下光合速率最高。与自然光照相比,遮荫条件下(30%自然光照、6%自然光照)马蓝具有较高的初始荧光(Fm)、PSⅡ的光化学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量子产额(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较低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遮荫条件下,马蓝是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a/b含量,降低光补偿点,提高光系统中光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增强系统的光能转换效率来提高光合速率,以弥补弱光条件下光能的不足。试验发现遮荫条件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关度较低,非气孔因素应是遮阴影响马蓝光合的主要因子,同时发现遮荫使得马蓝气孔对于光照强度响应的敏感度显著增加。光强对马蓝叶片药效学成分靛蓝、靛玉红中靛蓝含量影响不显著,100%自然光处理的靛玉红含量大于两个遮荫处理。福建马蓝适宜于30%自然光照条件下的间作套种或林下栽培,对其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光强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药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藻胆蛋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慧 刘鹏举 +2 位作者 张少斌 张英娇 王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463-5464,共2页
藻胆蛋白是螺旋藻的主要光合作用蛋白,在螺旋藻中含量很高,因其突出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获得了广泛研究与应用。对藻胆蛋白的组成结构、提取纯化、理化特性及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螺旋藻 藻胆蛋白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别藻蓝蛋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少斌 张英娇 +2 位作者 刘慧 王瑾 郭俊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从钝顶螺旋藻突变株(SP-Dz)中纯化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on,APC)。该别藻蓝蛋白在50℃以内,弱光下非常稳定,650nm特征吸光值在几天内没有变化。在pH5~8的范围内,别藻蓝蛋白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多因素分析表明,对别藻蓝蛋白稳定性影... 从钝顶螺旋藻突变株(SP-Dz)中纯化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on,APC)。该别藻蓝蛋白在50℃以内,弱光下非常稳定,650nm特征吸光值在几天内没有变化。在pH5~8的范围内,别藻蓝蛋白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多因素分析表明,对别藻蓝蛋白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保存时间,影响最小的是光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别藻蓝蛋白 稳定性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许飞云 张英娇 +2 位作者 王小云 孙乐云 许卫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83,共9页
【目的】研究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解析印度梨形孢提高旱稻耐旱性的分子生理机制。【方法】将无菌旱稻幼苗及带有GFP标签的印度梨形孢菌饼(P. indica-GFP)接... 【目的】研究中度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解析印度梨形孢提高旱稻耐旱性的分子生理机制。【方法】将无菌旱稻幼苗及带有GFP标签的印度梨形孢菌饼(P. indica-GFP)接种于备好的PNM培养基中,于26℃/22℃、14 h/10 h (光/暗)培养两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水稻根部定殖的印度梨形孢菌。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种植定殖与未定殖印度梨形孢的旱稻(Oraza sativa,中旱3)幼苗,保持土壤中度干旱胁迫,培养幼苗2周后,取根系样品,测定根系细胞膜H^(+)-ATPase及生长情况,生长素IAA含量,以及H^(+)-ATPase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旱稻根系转录组分析,发现相比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旱稻,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生长素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同时,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生长素含量、H^(+)分泌、细胞膜H^(+)-ATPase活性及根毛长度显著高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中度干旱胁迫下,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相比,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根系细胞膜H^(+)-ATPase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此外,中度干旱胁迫下,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总根长及根毛长度都显著高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旱稻。【结论】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印度梨形孢通过提高旱稻根系生长素含量,调控根系细胞膜H^(+)-ATPase活性,进而促进根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印度梨形孢 细胞膜H^(+)-ATPase 中度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全国农机展在驻马店盛大举办
6
作者 朱礼好 张英娇 孙康 《当代农机》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作为上半年唯一的全国性农机展,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的2024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再一次为行业组织了一场“农机盛宴”,展现出全国性展会的大格局、大手笔与大... 作为上半年唯一的全国性农机展,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的2024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再一次为行业组织了一场“农机盛宴”,展现出全国性展会的大格局、大手笔与大气场。3月28日—30日,以“高效智能农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国农机展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参展企业与观展人数等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业协会 农业机械化 驻马店 农机展 大气场 高质量发展 国际会展中心 智能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