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
1
作者 张舒 鲍子怡 +2 位作者 王艳 史秀志 黄小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6-1044,共9页
为预防金属矿山由疲劳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剖析其危险识别过程,通过分析危险识别过程的注视时长、注视次数、眼跳速度、热点图等,深入探讨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 为预防金属矿山由疲劳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剖析其危险识别过程,通过分析危险识别过程的注视时长、注视次数、眼跳速度、热点图等,深入探讨疲劳对金属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危险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识别的危险数量降低了14.6%;(2)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总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分别下降29.1%和21.2%,表明作业人员对危险信息的处理倾向和对危险点的目标感减弱,从而对全局危险的侦测水平降低,导致识别的危险数量减少;(3)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首次注视时长下降了25.0%,表明疲劳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更容易受到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影响,从而分散注意力;(4)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的平均眼跳速度降低了15.7%,表明疲劳降低人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进一步导致危险信息获取速度下降;(5)注意力热点图显示,在严重疲劳状态时,作业人员难以识别出昏暗环境中的危险,且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因,并易忽略人员上方的危险。研究结果对金属矿山的疲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从疲劳视角开展事前事故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疲劳 矿工 危险识别 眼动试验 疲劳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安全风险防控的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的逻辑与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秉 田泽同 +3 位作者 丁蕾 张舒 史志勇 陈嘉鑫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探究安全风险防控中的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机制,该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基本逻辑,并构建与解析相应工作模型。研究表明该工作模式具有5大基本逻辑:数智赋能推进安全情报工作构成要素体系化、工作环节数智化、组织架构扁平化、安全风险... 为探究安全风险防控中的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机制,该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基本逻辑,并构建与解析相应工作模型。研究表明该工作模式具有5大基本逻辑:数智赋能推进安全情报工作构成要素体系化、工作环节数智化、组织架构扁平化、安全风险感知精准化和行为范式定制化。同时,研究提出推进工作的5个关键环节:(1)多源化获取风险数据、(2)基于安全风险数据的安全风险信息高效化生成、(3)基于安全风险信息的安全情报智能化转化、(4)基于安全情报的安全风险防控策略定制化生成、(5)协同化运行数智赋能安全情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防控 安全情报 安全情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的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模式探析——以上海N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波 高鹏 张舒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6,共9页
为应对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的模式与策略,以上海N大学与中国银行合作建设的“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例,分析其... 为应对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的模式与策略,以上海N大学与中国银行合作建设的“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例,分析其在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本文首先回顾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及实体化运作的现实价值,随后详细阐述上海N大学在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中采取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包括基地前置至校内、多元形式结合地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以及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等。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些模式和策略在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方面的积极成效,以及对地方高校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影响,并提出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的策略,包括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机制创新和注重载体建设,旨在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助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实体化运作 地方高校 上海 中银慧谷实训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诱剂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永芳 孙贤海 +4 位作者 袁航 尹尧 常向前 吕亮 张舒 《湖北植保》 2025年第1期18-20,40,共4页
为了验证食诱剂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监测作用,以3种方法开展稻纵卷叶螟监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监测周期内食诱的单个诱捕器平均诱蛾总量为4976头,性诱的平均诱蛾总量为3035头,赶蛾为563头;食诱剂能完整监测三(1)代~五(3)代稻... 为了验证食诱剂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监测作用,以3种方法开展稻纵卷叶螟监测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监测周期内食诱的单个诱捕器平均诱蛾总量为4976头,性诱的平均诱蛾总量为3035头,赶蛾为563头;食诱剂能完整监测三(1)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且峰性明显,对后期病虫防控有指导意义;食诱剂监测法能雌雄双诱、一筒多诱,且绿色高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食诱 性诱 赶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动载下锯齿状岩-充界面胶结充填体损伤规律
5
作者 邱泓杰 邱贤阳 +4 位作者 张舒 史秀志 陶明 曹日红 曹铭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7-2050,共14页
地下矿山采矿和充填作业过程中形成的胶结充填体在爆破动载作用下的损伤失稳与岩-充界面形态有直接关系。以往研究常将岩-充界面简化为平面状,但根据采场空区探测结果,岩-充界面往往具有锯齿状特征。运用连续介质理论和有限差分法数值... 地下矿山采矿和充填作业过程中形成的胶结充填体在爆破动载作用下的损伤失稳与岩-充界面形态有直接关系。以往研究常将岩-充界面简化为平面状,但根据采场空区探测结果,岩-充界面往往具有锯齿状特征。运用连续介质理论和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3种不同形态的锯齿状岩-充界面胶结充填体模型为试验组,1种平直状岩-充界面胶结充填体模型为对照组;推导岩体爆破等效腔腔壁上的爆炸荷载,并将其添加到数值模型中以模拟二步骤采场边孔爆破;结合充填体破坏损伤判据,研究了爆破动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动力损伤响应,获得了岩-充界面锯齿宽度S_(W)、灰砂比C_(SR)、孔边距S_(HD)、垂直应力σ_(h)等因素对充填体损伤范围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平面状岩-充界面下胶结充填体的损伤区域形状近似于矩形,而锯齿状岩-充界面的锯齿宽度越大,胶结充填体的损伤区域形状越接近菱形,更易发生楔形破坏;当σ_(h)相近时,对于C_(SR)不同的两层相邻胶结充填层,C_(SR)越大,充填体各质点的峰值振动速度衰减越慢,损伤区域面积也随之越大,相邻两层充填体之间越容易因振动速度不一致而诱发层间错动;当C_(SR)相同时,σ_(h)越大,损伤区域面积越小。此外,胶结充填体的损伤区域面积与S_(HD)呈明显负相关。在工程实践中,当边孔药量不可减小时,应选择合理的S_(HD)以维持胶结充填体矿柱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动载 胶结充填体 岩-充界面 动力响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防渗墙堤坝静动力本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薛冰寒 徐瑞超 +2 位作者 张舒 方宏远 王复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7,共5页
在高聚物防渗墙堤坝静动力分析时,通常采用邓肯-张E-B和等效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但由于本构模型参数较多,在进行参数随机分析或反演分析时若将模型的所有参数作为随机变量或反演参数,计算量大且反演精度低。因此,对高聚物防渗墙堤坝进... 在高聚物防渗墙堤坝静动力分析时,通常采用邓肯-张E-B和等效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但由于本构模型参数较多,在进行参数随机分析或反演分析时若将模型的所有参数作为随机变量或反演参数,计算量大且反演精度低。因此,对高聚物防渗墙堤坝进行了静动力响应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以单元平均有效应力、坝顶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和竖直向永久变形为敏感性指标,对邓肯-张E-B和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静力分析时,坝体密度ρ和邓肯-张E-B模型中切线模量指数n及体积模量指数m对坝体单元平均有效应力的敏感性最大;动力分析时,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中材料参数k_(1)和最大阻尼比λ_(max)对坝顶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敏感性较强;材料参数k_(1)、n_(2)对竖直向永久变形的敏感性相对较大。研究结果为高聚物防渗墙堤坝随机性分析和反演分析时选取本构模型参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防渗墙 堤坝 邓肯-张E-B 等效线性黏弹性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单杂与亚细胞定位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启动子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江舟 张舒 《北方水稻》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病害管理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综述酵母单杂交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启动子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这些技术在提高水稻抗病性方面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病害管理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综述酵母单杂交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在水稻抗病基因启动子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这些技术在提高水稻抗病性方面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案例,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导,并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结果表明,酵母单杂交技术,在鉴定特定DNA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质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操作简单的特点,而亚细胞定位技术则为理解蛋白质功能及其在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病基因 金铁锁 酵母单杂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安全行为决策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8
作者 张舒 杨齐玉 +2 位作者 余欣柔 王双 史秀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 为从神经层面深究不同偶然情绪对低感觉寻求者的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使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筛选低感觉寻求者和中感觉寻求者(对照组)。采用视频片段作为情绪刺激材料在试验前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并设置风险情景任务进行风险决策试验。结果表明:不考虑情绪变量时,低感觉寻求组与感觉寻求对照组在安全行为决策上无显著差异;正性情绪下,低感觉寻求个体保持风险规避倾向;负性情绪下,在行为表现上,低感觉寻求者更倾向作出不安全行为决策;负性情绪下,在ERPs成分上,低感觉寻求者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P)潜伏期更晚,表明负性情绪的干扰导致个体在风险分类与评价时难度增大,故此从神经层面解释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总之,情绪在感觉寻求影响安全行为决策过程中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低感觉寻求 安全行为决策 事件相关电位(ERPs) 晚期正成分(L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基于CHARLS的横断面与纵向动态研究
9
作者 张舒 朱顺 +8 位作者 倪敬年 魏明清 李婷 李傅尧 肖伟 王团结 代玲玲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目的 探讨疼痛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评估疼痛管理对这一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动态分析。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广义加性模型评估疼痛与认知的关系,并通过... 目的 探讨疼痛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评估疼痛管理对这一风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动态分析。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广义加性模型评估疼痛与认知的关系,并通过中介分析探讨间接路径。纵向动态分析采用潜在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认知评分以及疼痛部位数量变化轨迹,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疼痛多维特征对认知损害的动态影响。结果 在4 957例4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中,27.7%报告存在基线疼痛。横断面分析显示,慢性疼痛与认知评分显著负相关(β=-0.62,P<0.001),其影响程度因疼痛特定部位及部位数量而异。中介分析表明,活动受限、抑郁及其交互作用分别可以解释疼痛与认知评分之间9%、27%和5%的关联。纵向动态分析显示,持续性疼痛(OR=2.35,P<0.001)和多部位疼痛(OR=2.28,P<0.001)均增加了认知下降风险。此外,多次镇痛治疗(尤其是≥3次)也增加了认知损害的风险(OR=1.89,P=0.022)。结论频繁疼痛通过抑郁和活动受限的中介作用导致认知损害。疼痛管理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这一风险,而过度使用镇痛药物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认知功能 CHA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亮 常向前 +4 位作者 郭蕾 王佐乾 杨小林 龚林忠 张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4,219,共6页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实测小区产量等);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表明,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所有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的葡萄着色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TA)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夏黑”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 mg/kg,用水量为833.3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 葡萄 着色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5 位作者 郑正安 王晶 邓颍骏 杨小林 王佐乾 张舒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源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药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药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桶混助剂 植物源农药 毒力 增效作用 解毒酶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向前 张舒 +5 位作者 刘冬碧 赵越 王佐乾 杨小林 夏颖 吕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在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3种种植模式稻田采集土壤样品86个。调查了土壤样品中滴滴涕(DDTs,包括o,p′-DDT、p,p′-DDT、p,p′-DDE、p,p′-DDD)、六六六(HCHs,包括α-HCH、β-HCH、γ-HCH、δ-HCH)、甲胺... 在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3种种植模式稻田采集土壤样品86个。调查了土壤样品中滴滴涕(DDTs,包括o,p′-DDT、p,p′-DDT、p,p′-DDE、p,p′-DDD)、六六六(HCHs,包括α-HCH、β-HCH、γ-HCH、δ-HCH)、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三环唑、戊唑醇、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乙草胺及异丙甲草胺等25种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3种农药为当前常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87.21%),杀菌剂三环唑(91.86%)及戊唑醇(72.09%),其残留均值分别为0.0397、0.0734 mg/kg及0.0276 mg/kg;已经禁用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o,p′-DDT、p,p′-DDT、p,p′-DDE、p,p′-DDD)仍能检出,检出率为36.05%~66.28%。3种模式田块中检出的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滴滴涕的使用。杀虫剂吡蚜酮及杀菌剂三环唑在再生稻田的残留量均值显著高于中稻-油菜/小麦轮作田及一季中稻田;但其他农药在不同种植模式稻田中的残留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江汉平原农药残留的治理及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中稻-油菜/小麦轮作 一季中稻 再生稻 稻田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伏岭A型花岗岩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特征
13
作者 郑伟 陈天虎 +3 位作者 杜建国 陈芳 丁宁 张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6,共18页
伏岭花岗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的皖浙相邻区,岩浆岩沿着近北东向的宁国—绩溪深大断裂断分布。笔者等对伏岭岩体鱼龙川(γ_(5)^(3-2))单元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地... 伏岭花岗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的皖浙相邻区,岩浆岩沿着近北东向的宁国—绩溪深大断裂断分布。笔者等对伏岭岩体鱼龙川(γ_(5)^(3-2))单元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31.8±0.9 Ma,富硅、富碱、贫钙、贫铁,具有较高的Rb、Th、U、Ga、Zr和Y含量,较低的Sr、Ba和Nb含量,稀土配分曲线呈现典型的“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明显的Ba、Sr、Nb的负异常。其高SiO_(2)含量和Rb/Sr值、低Ba、Sr含量具备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地区A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岩体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源区可能存在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而辉石类的分离较少。伏岭岩体主要来源于地壳中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地球化学特征继承于源岩。锆石ε_(Hf)(t)变化范围较小,均在-7.0~-4.6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478~1630 Ma,伏岭花岗岩可能由中元古代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伏岭岩体的形成可能受到碰撞作用的影响,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期,中元古代的基底岩石被大范围的熔融,从而产生了伏岭A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岭 A型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构造环境 江南造山带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seg的樱桃叠果与瑕疵实时分割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晓瑶 张佳琪 +1 位作者 李功燕 张舒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0-317,共8页
针对分选线上樱桃叠果和表面瑕疵难以准确实时分割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seg的多分支实时分割模型,命名SemIns-YOLOv8。该模型在YOLOv8n-seg的PAN-FPN(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feature pyramid network)模块后... 针对分选线上樱桃叠果和表面瑕疵难以准确实时分割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seg的多分支实时分割模型,命名SemIns-YOLOv8。该模型在YOLOv8n-seg的PAN-FPN(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feature pyramid network)模块后引入基于上下文集成的语义分割模块,并采用交叉熵损失与Dice Loss联合的损失函数,替代原始实例分割模块对果梗和瑕疵进行识别,既提升了尺寸较小及特征不明显瑕疵的识别精度,又缩短了图像的识别时间。同时,通过提高特征图分辨率并引入豪斯多夫距离损失(Hausdorff distance loss,HD Loss)构建边界特征增强的实例分割模块,实现了樱桃重叠果体的精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SemIns-YOLOv8在樱桃分割任务中果体mAP50-95(mean average precision a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thresholds from 0.50 to 0.95)、果梗IoU和瑕疵mIo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分别为98.20%、92.15%和65.97%,与YOLOv8n-seg相比,提升了2.10、2.33和14.35个百分点,并且在模型输入尺寸为1024×384像素时,单帧推理时间为23 ms,可为线上水果外观品质实时分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樱桃 品质 YOLOv8n-seg 叠果分割 瑕疵分割 实时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及免疫T细胞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15
作者 杨咸之 张舒 +5 位作者 顾雪轩 魏明清 李婷 倪敬年 时晶 田金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免疫、慢性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24年6~1...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免疫、慢性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24年6~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阿尔茨海默病门诊就诊的101例患者,均主诉记忆力下降。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延迟故事回忆量表(delayed story recall task,DSR)进行认知评估,分为观察组(伴认知障碍)60例和对照组(不伴认知障碍)41例,比较2组外周血CD8~+T细胞、CD4~+T细胞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及各子项目、D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外周血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细胞和体质量指数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OR=0.998,95%CI:0.996~1.000,P=0.038;OR=0.843,95%CI:0.719~0.990,P=0.037),外周血hs-CRP水平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04,95%CI:1.215~3.306,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CD4~+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P=0.011),与CD8~+T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炎症与免疫失衡协同驱动认知衰退,hs-CRP可作为基层认知障碍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CD8阳性T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土石坝渗流量预测模型
16
作者 李诗婉 袁明道 +1 位作者 徐云乾 张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02-9108,共7页
渗流分析是大坝安全与稳定的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构建高精度的土石坝渗流量预测模型对于大坝灾害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土石坝渗流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卷积神经网络... 渗流分析是大坝安全与稳定的重点研究内容,通过构建高精度的土石坝渗流量预测模型对于大坝灾害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土石坝渗流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ttention)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CNN挖掘数据的深层特征,然后通过LSTM提取渗流量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最后将注意力机制添加到池化层和全连接层中,确定不同时间特征的重要性并分配权重。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分析,与CNN、LSTM、CNN-LSTM模型相比,CNN-LSTM-Attention模型预测效果更好,其可决系数R2高达0.98以上,并且能够同时捕捉到渗流量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序依赖性,在土石坝渗流量预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渗流量 CNN-LSTM 注意力机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多模态特征的深层煤岩气产量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子熙 张舒 +6 位作者 马骉 康芸玮 李曙光 陈东 陈怡羽 陈博文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深层煤岩气生产在井型、压裂工艺、排采方式等方面显著区别于浅层煤层气,针对浅层煤层气建立的产量预测模型无法处理多元异构的深层煤岩气数据,且难以适应深层煤岩气的生产方式。为此,基于卷积自编码结合空间金字塔池化提取深层煤岩气... 深层煤岩气生产在井型、压裂工艺、排采方式等方面显著区别于浅层煤层气,针对浅层煤层气建立的产量预测模型无法处理多元异构的深层煤岩气数据,且难以适应深层煤岩气的生产方式。为此,基于卷积自编码结合空间金字塔池化提取深层煤岩气二维地质特征,采用PointNet++提取深层煤岩气缝网三维特征,拼接得到的完整数据矩阵再经近邻传播法(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后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将注意力机制融入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建模,建立了预测深层煤岩气产量的深度学习新模型并通过不同算法和消融实验对比分析了新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深层煤岩气数据多元异构、多尺度等问题。②对比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LSTM、数值模拟、BP神经网络,融入三维特征提取及注意力机制的AP-LSTM预测产量的准确率最高。③融入三维特征提取,AP-LSTM预测产量的数据波动得到有效抑制;融入注意力机制,AP-LSTM预测产量的趋势得到改善。④基于研究区块建立的模型迁移到新的区块预测产量,仍具备较高的准确率。结论认为,缝网特征是影响深层煤岩气产量的重要因素,注意力机制有助于AP-LSTM区分自喷和抽吸,融入三维特征提取及注意力机制的AP-LSTM适应了深层煤岩气的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普适性,能够为深层煤岩气规模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三维特征提取 注意力机制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油气产量预测中的研究进展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子熙 马骉 +5 位作者 张帅 张舒 邓慧 陈东 陈怡羽 周嵩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8,共11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数字和智能化的油气产量预测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度学习与油气产量预测的有效结合为解决非常规油气和复杂场景下的产量预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与策略。为此,在系统回顾油气产...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数字和智能化的油气产量预测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度学习与油气产量预测的有效结合为解决非常规油气和复杂场景下的产量预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与策略。为此,在系统回顾油气产量预测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油气产量预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流程,归纳了油气产量预测领域的特征工程以及不同场景下的神经网络构建方法,最后深入探讨了智能油气产量预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产量预测技术发展历程主要划分为传统油气产量预测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3个阶段;(2)深度学习方法已大量应用于油气产量预测研究中,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非常规油气领域,该技术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3)多样化的神经网络构建方法能够解决不同场景下的精细化油气产量预测需求;(4)需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与油气领域跨学科理论技术研究,促进两者在理论技术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深入融合;(5)智能油气产量预测技术未来可在实时预测与优化、数据融合与增强、物理约束与解释和模型更新与适应等方面开展深度攻关研究。结论认为,深度学习模型可显著提高油气产量预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复杂气藏及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建议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油气行业应用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推动油气行业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产量预测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调控miR-138-5p/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红艳 张舒 +1 位作者 孟珊珊 魏盈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2,共7页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PPP)调控miR-138-5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FHC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SW 480、HCT 116、Caco-2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PPP)调控miR-138-5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FHC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SW 480、HCT 116、Caco-2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表达水平;以SW 480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模拟物阴性对照(mimics NC)组、miR-138-5p模拟物(miR-138-5p mimics)组、不同剂量(0.5、1、2 mg/mL)PPP组、2 mg/mL PPP+抑制剂阴性对照(inhibitor NC)组、2 mg/mL PPP+miR-138-5p抑制剂(miR-138-5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凋亡及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迁移侵袭增强子因子1(MIEN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变化,验证miR-138-5p与HIF-1α的靶向关系;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8-5p、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38-5p表达在FHC细胞最高,在SW 480细胞中最低;HIF-1αmRNA表达在FHC细胞最低,在SW 480细胞中最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不同剂量PPP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上调miR-138-5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下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且组间存在差异(P<0.05);与mimics NC组相比,miR-138-5p mimics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上调miR-138-5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下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P<0.05);与2 mg/mL PPP+inhibitor NC组相比,2 mg/mL PPP+miR-138-5p inhibitor组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下调miR-138-5p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上调HIF-1αmRNA、Bcl-2、MIEN1、CyclinD1、HIF-1α蛋白表达(P<0.05),miR-138-5p与HIF-1α存在靶向关系(P<0.05)。结论PPP上调miR-138-5p/HIF-1α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miR-138-5p/HIF-1α通路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大陈岛2树种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 马秀 +2 位作者 张舒 孙伟韬 宋仁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 利用大陈岛的地面实测数据,以优势树种木麻黄和滨柃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枝、干、根、叶及全株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为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生物量的精确估算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木麻黄和滨柃各项生物量与树高(H)、胸径/地径(D)、冠幅(G)以及胸径-树高的组合因子D^(2)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取在0.01水平显著相关的前3个测树因子作为自变量,以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4种数学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2个指标,筛选出每个树种各项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结果显示,木麻黄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2)均在0.928以上,RMSE都在0.291以下;滨柃树种以胸径D为自变量,以幂函数为数学模型得到的各项生物量模型最优,其各项模型的RMSE均在0.413以下,枝、干、全株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911以上,根、叶生物量模型的R^(2)均在0.824以上。本研究构建的大陈岛木麻黄和滨柃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模型表现出较高的拟合精度,能够为2树种各项生物量提供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陈岛 木麻黄 滨柃 生物量估算 测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