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慢性肾衰竭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耀全 冯兵 +3 位作者 李芙蓉 杨旭 周剑锋 袁发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498-501,I0003,共5页
目的:通过结扎兔肾动脉分支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为慢性肾衰竭组(CRF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CRF组结扎左肾动脉分支同时切除右肾,术后动态观察兔主动脉、残余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功... 目的:通过结扎兔肾动脉分支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为慢性肾衰竭组(CRF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CRF组结扎左肾动脉分支同时切除右肾,术后动态观察兔主动脉、残余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功能等指标。结果:CRF组兔术后血清BUN、Scr逐渐升高,肾脏病理逐渐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主动脉逐渐出现内皮细胞脱落、脂纹、粥样斑块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结论:通过结扎兔左肾外动脉分支和切除右肾一次完成的方法可成功建立CRF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耀全 张英姿 +5 位作者 胡宏 余堂宏 陆文良 刘金洪 薛颖芝 夏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2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断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ESRD患者按标准入选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n=30)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n=30)。选择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断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ESRD患者按标准入选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n=30)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n=30)。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彩色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变化。同时观察2年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及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 independent dilation,EID)、反应性充血血流量及含服用硝酸甘油后血流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者,血清CRP、TNFα、sICAM-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间治疗前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2组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EDD、EID、反应性充血血流量、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D/HDF组治疗后与HD组相同时间点比较,EDD、EID、反应性充血血流量、含服硝酸甘油血流量均高,sICAM-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HD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HD/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12),HD与HD/HDF2组病死率分别为16.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8,P=0.073)。结论 ESR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间断血液透析滤过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减少ESR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耀全 李川 +1 位作者 龚运兵 邓永明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3期158-159,共2页
肝素钠抗凝主要是通过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起作用。我们发现,高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平原患者一样,均存在贫血,且血小板数量也未见增多,但在每次透析过程中,肝素钠用量常常是平原患者的2~3倍,其原因尚不清楚。为... 肝素钠抗凝主要是通过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起作用。我们发现,高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平原患者一样,均存在贫血,且血小板数量也未见增多,但在每次透析过程中,肝素钠用量常常是平原患者的2~3倍,其原因尚不清楚。为此我们检测了高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水平,并和平原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其与患者肝素用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抗凝血酶Ⅲ活性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高原 血浆抗凝血酶Ⅲ 肝素用量 血小板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肾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肾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耀全 王代红 +2 位作者 周剑锋 郭丽萍 袁发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8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延肾胶囊抑制慢性肾炎患者肾脏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随机编码分为苯那普利组、延肾胶囊组、延肾胶囊+苯那普利组,每组30例。治疗24周,观察尿蛋白、肾功能的动态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清Ⅲ型... 目的:观察延肾胶囊抑制慢性肾炎患者肾脏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随机编码分为苯那普利组、延肾胶囊组、延肾胶囊+苯那普利组,每组30例。治疗24周,观察尿蛋白、肾功能的动态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Ⅲ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肾组织TGF-β1、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和肾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3组尿蛋白、肾功能和血清PⅢP、TGF-β1、AngⅡ浓度均较前明显好转,延肾胶囊组和苯那普利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延肾胶囊+苯那普利组效果最好(P<0.05);(2)治疗后肾组织TGF-β1、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光密度(IOD)值和病变肾小管间质面积百分比均较前降低,其中IOD值以延肾胶囊+苯那普利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病变肾小管间质面积百分比下降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延肾胶囊能明显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减轻肾组织纤维化,与苯那普利合用效果更佳。(2)延肾胶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AngⅡ和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延肾胶囊 苯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全 冯兵 袁发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肾脏疾病 蛋白降解通路 细胞内蛋白质 细胞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过程 细胞胞浆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静波 张耀全 +8 位作者 刘敏 杨惠标 黄唯麟 梁莉 郭晓霞 王代红 郭艳红 陈枫 黄拥军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1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进行32例次血液灌流。观察相关症状及蛋白尿改善情况;ANA、ds-DNA清除效果;血...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1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进行32例次血液灌流。观察相关症状及蛋白尿改善情况;ANA、ds-DNA清除效果;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等影响程度。结果吸附后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减轻;ANA水平显著下降(P=0.0001),ds-DNA抗体完全清除;血中有形成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无明显影响。结论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的净化疗法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相对较强、疗效好、无明显毒副反应的一种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吸附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肾胶囊对部分肾切除大鼠肾脏C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丽萍 袁发焕 张耀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延肾胶囊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手术组和延肾胶囊治疗组。采用生物化学、形态计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术后60 d肾功能、肾组织形... 目的:探讨延肾胶囊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手术组和延肾胶囊治疗组。采用生物化学、形态计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术后60 d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肾组织蛋白酶B(CB)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延肾胶囊治疗组比手术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比手术组大鼠CB表达增多,Ⅳ型胶原表达减少。结论:延肾胶囊可能通过促进CB表达增加,降解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而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组织蛋白酶B 残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UPP组分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兵 杨旭 +3 位作者 张耀全 叶自林 袁发焕 杨惠标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蛋白酶体组分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单肾切除、对侧肾动脉部分结扎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RT-PCR检测Ub、E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Ub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泛素化蛋白含量,并用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蛋白酶体组分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单肾切除、对侧肾动脉部分结扎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RT-PCR检测Ub、E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Ub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泛素化蛋白含量,并用图像分析定量。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慢性肾衰竭大鼠术后4个月和6个月时主动脉Ub mRNA(灰度值)分别为(1.436±0.142)、(1.480±0.124),E2 mRNA(灰度值)分别为(2.253±0.689)、(2.002±0.383),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大鼠比较,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Ub蛋白表达(积分光密度)在4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为(8.20±1.15)、(9.48±2.80),也显著升高(P<0.01)。而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化蛋白含量在术后4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为(积分光密度)(1.46±0.26)、(2.32±0.83),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P<0.01)。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明显抑制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Ub和E2 mRNA和蛋白质表达,泛素化蛋白积聚增多。结论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泛素-蛋白酶体信号通路显著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主动脉 泛素(Ub) 泛素活化酶(E2) 泛素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旱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蒲宁 罗珠珠 张耀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161,共10页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22—2023年)设置不施氮(0 kg·hm^(-2))和施氮(180 kg·hm^(-2))2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水氮效率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氮水...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22—2023年)设置不施氮(0 kg·hm^(-2))和施氮(180 kg·hm^(-2))2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水氮效率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氮水平和品种×氮水平都对晚熟马铃薯产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而氮水平×品种对中熟品种无显著影响。连续2 a供氮条件下中熟品种产量变幅为8289.39~22011.61 kg·hm^(-2),晚熟品种产量变幅为8192.57~20308.58 kg·hm^(-2)。基于2 a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各品种块茎产量,将不同马铃薯品种按照不同氮效率划分为4种类型,即双高型(‘京张薯1号’、‘陇薯20号’、‘青薯9号’、‘陇薯15号’、‘陇薯16号’)、低氮高效型(‘V7’、‘陇薯14号’)、高氮高效型(‘陇薯10号’)和双低型(‘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定薯3号’、‘陇薯22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素吸收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4438**,R^(2)=0.4211**),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含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5302**,R^(2)=0.4357**),说明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含氮量越高则其产量越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中熟品种‘京张薯1号’(D i=0.90)、晚熟品种‘青薯9号’(D i=0.90)和‘陇薯10号’(D i=0.87)具有较高的综合水氮效率和产量表现,可作为水氮高效品种在陇中旱作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编码蛋白对TGF-β_1刺激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ColⅣ与FN分泌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程悦 鲁利群 +3 位作者 乔丽 李芙蓉 张耀全 袁发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32-35,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编码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所致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用重组PTEN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 目的:观察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编码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所致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用重组PTEN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检测PTEN mRNA表达。转染36h后TGF-β1体外刺激,TGF-β1刺激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olⅣ、FN水平。结果:PTEN腺病毒转染36h后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TEN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PTEN腺病毒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组较单纯TGF-β1刺激组平均光密度值(OD)显著降低(P<0.01),PC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ColⅣ、FN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PTEN基因编码蛋白能抑制TGF-β1刺激所致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PCNA表达及ColⅣ、FN分泌,可能具有抑制残肾纤维化、延缓残肾毁损速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硝化潜势和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耀全 马欣 +4 位作者 罗珠珠 牛伊宁 李玲玲 蔡立群 谢军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4,共6页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种植年限(L2003、L2005和L2012)苜蓿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并分析揭示了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随苜蓿种植...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种植年限(L2003、L2005和L2012)苜蓿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并分析揭示了影响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逐渐下降,其中,L2012、L2005和L2003处理的硝化潜势分别为0.05、0.04、0.04μg·g^-1·h-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氮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逐渐增加,其中,L2012、L2005和L2003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为1.02、1.14、1.18 g·kg^-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L2003和L2005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比L2012高15.69%和11.76%;土壤硝态氮含量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延长显著增加(P<0.05),L2003处理和L2005处理硝态氮含量分别比L2012处理提高59.73%和33.62%。高通量测序发现,AOA amoA基因拷贝数为9.75×10^6~12.68×10^6个·g^-1,明显高于AOB的5.01×10^6~7.70×10^6个·g^-1,AOA丰度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显著增加(P<0.05),但AOB丰度表现出随种植年限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以AOA占主导地位。相关分析表明,AOA丰度与土壤全氮(r=0.853)和硝态氮(r=0.833)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硝化潜势(r=-0.802)呈极显著负相关,AOB丰度与土壤氮素含量和硝化潜势没有明显相关性。由此可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以AOA为优势类群,且对苜蓿种植年限有更强烈的响应,但其并未主导土壤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植年限 氨氧化微生物丰度 硝化潜势 土壤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雨养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生态功能预测 被引量:42
12
作者 马欣 罗珠珠 +3 位作者 张耀全 刘家鹤 牛伊宁 蔡立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7,共14页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农田土壤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以上3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格局与演替特征,并借助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农田土壤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以上3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格局与演替特征,并借助冗余分析等方法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系,最后利用PICRUSt方法预测了土壤细菌群落生态功能。结果表明,黄绵土区门水平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20.34%~32.40%)、变形菌门(18.99%~23.14%)、酸杆菌门(12.50%~13.39%)和绿弯菌门(11.41%~12.55%)。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表现为农田土壤高于苜蓿土壤,且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苜蓿种植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随苜蓿种植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在农田和苜蓿地无明显差异。黄绵土属水平优势类群包括Gaiella属(1.65%~3.33%)、硝化螺菌属(1.52%~2.34%)、假节杆菌属(1.36%~2.61%)和Solirubrobac⁃ter属(1.03%~2.24%)。与农田相比,苜蓿土壤Solirubrobacter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全磷(P=0.002)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PICRUSt功能预测表明,黄绵土细菌菌群共有46个子功能,其中代谢为最主要的功能,占比为69.20%~70.22%;苜蓿土壤代谢、生物体系统功能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农田土壤,具体表现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外源物质降解及代谢、萜类和酮类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物质依赖功能基因中。苜蓿种植年限可影响黄绵土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该结果可为西部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黄绵土细菌代谢潜力及功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PICRUSt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雨养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欣 罗珠珠 +5 位作者 张耀全 牛伊宁 李玲玲 蔡立群 蔡雪梅 刘家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170,共9页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田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分布与演替特征,为黄土高原苜蓿人工草地的...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田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分布与演替特征,为黄土高原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微生物参数。结果表明:黄绵土共检测到真菌6门24纲73目156科313属,主要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苜蓿土壤和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升高,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L2003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2005处理12.42%(P<0.05),接合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2005处理153.54%(P<0.05)。农田土壤优势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绿僵菌属(Metarhizium)和腐质霉属(Humicola),苜蓿土壤共有优势真菌属为刺孢属(Phaeomycocentrospora)、白僵菌属(Beauveria)和被孢霉属。农田土壤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苜蓿土壤62.38%~73.48%(P<0.05),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促生菌(白僵菌属和绿僵菌属)丰度下降,部分病原菌(镰刀菌属、赤霉菌属)丰度增加。主成分分析发现,丛赤壳属(Nectria)、土赤壳属(Ilyonect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第一主成分(PC1)具有较高的相关性,Lectera菌属、支顶孢属(Acremonium)和赤霉菌属(Gibberella)与第二主成分具有较高相关性,与第一、第二主成分相关性较高的菌属均为植物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植年限 真菌群落丰度 ITS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方治疗黄牛前胃弛缓病例报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德立 刘定富 +1 位作者 张耀全 龚文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病因 症状 土方治疗 黄牛 前胃弛缓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BMP-7 and its receptors in renal tubo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uced with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in rats
15
作者 周剑锋 袁发焕 +1 位作者 李娜 张耀全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express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 and its receptors(BMPR-Ⅱ,ALK2,ALK3 and ALK6) in the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uced with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express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 and its receptors(BMPR-Ⅱ,ALK2,ALK3 and ALK6) in the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uced with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in rats. Methods: Sixty Wistar male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normal control,sham-operation and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 groups and the rats were killed on the 1st,3rd,7th and 14th postoperative days respectively.The mRNA level of BMP-7,BMPR-Ⅱ,ALK2,ALK3 and ALK6 was determined with RT-PCR.The site and level of protein expression of BMP-7 were observ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he mRNA level of BMP-7,BMPR-Ⅱ,ALK2 and ALK3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rats of UUO group than in those of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but the mRNA level of ALK6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s in all the rat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protein of BMP-7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renal tubules and interstitial tissue of the kidneys in normal rats but it was decreased gradually along with the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Conclus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loss of BMP-7 and its receptors including BMPR-Ⅱ,ALK2 and ALK3 occurs in the early phase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other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kidney an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RECEPTOR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FIBR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蜜冰矾磺苏膏治疗牛口炎的体会
16
作者 石德立 刘定富 张耀全 《湖北畜牧兽医》 2001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蜜冰矾磺苏膏 口炎 症状 方药 方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黄牛积食性瘤胃臌气诊治报告
17
作者 石德立 刘定富 +1 位作者 张耀全 龚文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02年第3期32-32,34,共2页
瘤胃积食性臌气,是牛羊等反刍家畜前胃疾病中的一种多发病。是瘤胃内积滞过多难于消化容易膨胀的食物,食团在胃内不能运化,致使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收缩力减弱、前胃机能紊乱的疾病。
关键词 黄牛 积食性瘤胃臌气 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