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多目标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1
作者 张继成 闫艺璇 +2 位作者 郑萍 谢秋菊 黎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 针对寒区冬季密闭式畜舍内现有的温湿环境调控热量损失大、补温能耗高,以及仅依赖温度或湿度等单一指标调控而导致环境调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寒区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INSGA-Ⅱ)优化该系统保温、除湿和能耗的运行效果。INSGA-Ⅱ采用自适应差分变异算子和改进精英保留策略的方法,增加最优解的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通过Zitzler-Deb-Thiele(ZDT)系列测试函数验证,改进INSGA-Ⅱ算法的反向世代距离(Inverted generational distance,IGD)和世代距离(Generational distance,GD)指标都优于传统NSGA-Ⅱ算法,与真实解更为接近。内循环除湿系统优化调控性能数据表明,空间广泛性评价指标(Spacing,SP)从NSGA-Ⅱ的0.1118降低到INSGA-Ⅱ的0.0202,最优解分布域显著增加,可为系统运行的优化调控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依据,同时求解速度提高106.42%。在除湿系统仿真调控效果方面,INSGA-Ⅱ算法调控平均降温比NSGA-Ⅱ算法减少1.43℃,降幅为23.06%,减少了由除湿带来的舍内降温,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因此,改进INSGA-Ⅱ优化算法有助于提升畜舍内循环除湿系统工作性能,为畜舍温湿环境精准调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舍环境调控 内循环除湿系统 节能 改进NSGA-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分线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研究
2
作者 张继成 李赵晶 《农村电工》 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
10kV分线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紧密相连,该线路结构复杂,涉及用户众多,电能消耗大且消耗机理错综复杂,线损治理较为困难。深刻理解10kV分线线损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全面梳理影响10kV分线线损的因素,深入分析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 10kV分线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与用户紧密相连,该线路结构复杂,涉及用户众多,电能消耗大且消耗机理错综复杂,线损治理较为困难。深刻理解10kV分线线损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全面梳理影响10kV分线线损的因素,深入分析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才能制定针对性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降低10kV分线电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管理 电能损耗 电力系统 电能消耗 线损异常 降损策略 线损理论 线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算法
3
作者 李克潮 张继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2-1749,共8页
为充分利用用户和产品的信息,缓解数据稀疏、冷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MFVF)。引入预训练模型(BERT)提升对产品描述文档、评论文本的语义理解。根据产品类别、社交关系,挖掘基于类别与社交关系的... 为充分利用用户和产品的信息,缓解数据稀疏、冷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阶特征向量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产品推荐(MFVF)。引入预训练模型(BERT)提升对产品描述文档、评论文本的语义理解。根据产品类别、社交关系,挖掘基于类别与社交关系的用户、产品潜在一阶特征向量。连同用户和产品评分的潜在一阶特征向量,经过广义矩阵分解(GMF)层构建二阶特征向量,作为深度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输入。对深度神经网络隐藏层输出的高阶特征向量进行拼接,得到用户对产品的预测偏好。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推荐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描述文档 评论文本 社交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推荐算法 预训练模型 多阶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继成 何晓茹 +2 位作者 周文胜 耿站立 唐恩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可对层间干扰程度造成影响。收集油田数据资料,计算了渗透率级差、厚度级差、层数、地层压力系数级差、生产压差级差、平均黏度、孔隙度级差、流压级差等因素。采用复相关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筛选,根据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筛选后因素与层间干扰系数间的关联度,确定出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分别为渗透率级差、层数、静压系数级差、合测含水率、生产压差级差和流压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层间干扰系数 复相关系数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继成 吴卫东 +1 位作者 许华 唐晓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主要简介了磁控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装置、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多靶磁控溅射技术、磁场扫描法、非平衡磁控溅射、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技术与其它成膜技术相结合等),以及国内外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多层膜和化合物薄膜制备方... 主要简介了磁控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装置、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多靶磁控溅射技术、磁场扫描法、非平衡磁控溅射、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技术与其它成膜技术相结合等),以及国内外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多层膜和化合物薄膜制备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技术 薄膜制备 多靶磁控溅射技术 磁场扫描法 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 脉冲磁控溅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式PID算法的多种固体肥精确施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继成 严士超 +2 位作者 纪文义 朱宝国 郑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为了实现变量施肥过程中多种固体肥的实时自动配比、提高施肥控制系统的排肥量控制准确率,采用增量式PID闭环控制算法设计基于测土配方的多种固体肥精确施肥控制系统及与之配套的施肥装置,实现了氮、磷、钾3种固体肥的适时快速响应和实... 为了实现变量施肥过程中多种固体肥的实时自动配比、提高施肥控制系统的排肥量控制准确率,采用增量式PID闭环控制算法设计基于测土配方的多种固体肥精确施肥控制系统及与之配套的施肥装置,实现了氮、磷、钾3种固体肥的适时快速响应和实时精量施入。施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从控制器模块、处方图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测速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施控电机模块和施肥量监测模块等。主控制器主要完成人机交互指令接收、北斗卫星定位信息获取、处方图施肥量查询、车速和施控电机的工作状态监测、从控制器工作指令下达等任务,人机交互模块实现主控制器和手机APP的通信;从控制器主要实现主控制器指令接收和施控电机工作控制。根据播种环节普遍采用中小型播种机的实际情况,模拟播种施肥机具行进速度为3.5~6.5 km/h,进行了实验室单一肥料排肥试验,试验表明,控制系统最大响应时间1.85 s,平均响应时间1.45 s。在设定施肥量50、100、200、300 kg/hm^(2)下,模拟行进速度为4、5、6 km/h时,控制系统的排肥量准确率达97.16%,监测准确率98.56%。进行了田间试验,制作了哈尔滨市双城区东海村测土配方施肥的处方图,在车速为4、5、6 km/h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排肥量准确率分别达97.22%、98.60%和97.73%,满足精确施肥系统的施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施肥 施肥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APP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的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继成 梁文福 +1 位作者 余兴华 姜红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为减缓原油产量递减速度、控制无效注采水量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开发特点 ,采用边际成本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油井压裂、补孔和高含水低产能井关井 3种措施的技术经济界限 .结果表明 :“十五”期间油井压裂有... 为减缓原油产量递减速度、控制无效注采水量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开发特点 ,采用边际成本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油井压裂、补孔和高含水低产能井关井 3种措施的技术经济界限 .结果表明 :“十五”期间油井压裂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为 80 0t,压裂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6t以上 ,之后随着压裂效果变差 ,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应在 60 0t以上 ,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5t以上 ;油井补孔累积增油下限可定为 12 0 0t ,初期单井日增油应在 7t以上 ,之后随着补孔效果变差 ,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应在 80 0t以上 ,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5t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特高含水期 边际成本 经济界限 压裂 补孔 关井 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形势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继成 梁文福 +2 位作者 赵玲 宋考平 甘晓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5,121,共4页
针对1997年后喇嘛甸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90.33%,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析并指出了喇嘛甸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储采失衡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挖潜难度增大;液油比高,耗水量大,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各类开发井... 针对1997年后喇嘛甸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90.33%,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析并指出了喇嘛甸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储采失衡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挖潜难度增大;液油比高,耗水量大,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各类开发井间差异缩小,靠压裂、堵水等措施和注采系统调整等“结构调整”措施实现“稳油控水”的技术政策不能完全适应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油田开发形势 喇嘛甸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_(60)梯度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1 位作者 吴卫东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7-590,共4页
功能梯度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特别在 ICF研究中 ,梯度靶是一种重要的基础 -基准靶。以Cu2 O和 C60 为原料 ,用真空蒸镀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 Cu2 O/C60 梯度薄膜 ,并用 XPS,AFM,紫外光谱仪对其成份分布、表面形貌、紫外吸收谱进行了测试... 功能梯度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特别在 ICF研究中 ,梯度靶是一种重要的基础 -基准靶。以Cu2 O和 C60 为原料 ,用真空蒸镀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 Cu2 O/C60 梯度薄膜 ,并用 XPS,AFM,紫外光谱仪对其成份分布、表面形貌、紫外吸收谱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表明 ,薄膜的组成沿厚度方向呈连续梯度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薄膜 Cu2o/C60混合膜 ICF 功能材料 梯度靶 真空蒸镀法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系统在微米/纳米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40-43,46,共5页
聚焦离子束系统是微细加工和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是一个完美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平台。简述了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束刻蚀、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注入、微区分析、掺杂和成像... 聚焦离子束系统是微细加工和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是一个完美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平台。简述了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束刻蚀、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注入、微区分析、掺杂和成像以及无掩膜曝光等微米/纳米加工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刻蚀 沉积 离子注入 微区分析与加工 无掩膜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析了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 微波等离子体 反应装置 应用现状 发展展望 刻蚀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菌膜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大豆液肥施肥机变量施控系统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继成 孟繁峰 +2 位作者 郑萍 侯守印 纪文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123,共8页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以实现减肥增效为目标,设计基于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的大豆液肥施肥机精确变量施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采集系统和变量施肥系统,以Raspberry Pi微...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以实现减肥增效为目标,设计基于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 unit,ECU)的大豆液肥施肥机精确变量施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采集系统和变量施肥系统,以Raspberry Pi微型计算机作为电子控制单元,采用北斗+GPS双重定位技术。系统依据作业区域内处方施肥数据、作业机具行进速度等信息,并通过实时监测施肥量数据和作业状态数据,建立闭环反馈环节;依据变量施控系统的作业流程,生成施控指令,向基于压力调节阀的液肥施肥系统下达作业指令,施肥装置根据作业指令调整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液肥按需变量施入的目的。结果表明:基于ECU的施控系统,各组成部分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工作流程设计合理,响应速度快,系统从开启到施入流速稳定所需时间一般在7 s以内,试验台和田间试验的施肥精度不低于97. 3%,各喷药口实际流速的平均差较小,均分器效果显著。该变量施控系统可行性强,能满足变量施肥作业精度需求,适合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农艺需求,为我国农业精确生产和实现减肥增效提供一种实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肥 施控系统 电子控制单元 变量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产量数据计算封闭气藏地层压力的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继成 高艳 宋考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正常压力系统封闭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基础,建立一种利用累积产气量计算气藏地层压力的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用、计算精度较高,可以减少压力测试工作量.
关键词 物质平衡 产气量 封闭气藏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脱出物悬浮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继成 陈海涛 +1 位作者 纪文艺 侯守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应用东北农业大学自制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试试验台,对5TZY-60型育种脱粒机脱出物的悬浮速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脱出物中饱满籽粒、颖壳、40mm茎秆、80mm茎秆和120mm茎秆的悬浮速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1~17m/s,5~6m/s,7~13m/s,8... 应用东北农业大学自制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试试验台,对5TZY-60型育种脱粒机脱出物的悬浮速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脱出物中饱满籽粒、颖壳、40mm茎秆、80mm茎秆和120mm茎秆的悬浮速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1~17m/s,5~6m/s,7~13m/s,8~14m/s和10~17m/s。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了对清选系统的影响,初步得到最佳清选风速范围小于11m/s,同时确定单一风选作为清选系统的局限性,为该机配套清选系统定型提供试验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脱出物悬浮速度 清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含水率最低值及其出现时间的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继成 宋考平 +1 位作者 寿根 邓庆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3-104,共2页
针对聚合物驱中影响含水率最低值及含水率最低值出现时间的因素 ,即渗透率、注入速度、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初含水率、井距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含水率 多元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定向含铁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继成 马康夫 +4 位作者 付志兵 周民杰 李佳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1165,共5页
采用无模板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茂铁为催化剂,二甲苯为碳源,利用单温炉加热装置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阵列。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成分和物相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表征。结... 采用无模板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茂铁为催化剂,二甲苯为碳源,利用单温炉加热装置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阵列。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成分和物相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碳纳米管阵列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和多壁管状结构,并且石墨化程度高;碳纳米管中除碳元素外,管中包含有少量以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形式存在的铁及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化铁。结合碳纳米管的制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结果,认为超长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模式为底部生长方式,即经历催化剂分解、催化、成核、长大、中毒、凝聚成粒和连接成线的循环过程,正是由于碳源和催化剂的连续供应促成了碳纳米管阵列的快速定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快速生长 生长机制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开发指标计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继成 宋考平 邓庆军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 2 0个聚合物注入...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 2 0个聚合物注入区块含水率和产油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 ,月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12 %以内 ,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在 3%以内 ,累积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5 %以内 ,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开发指标 数学模型 现场应用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反射法测量α:CH薄膜的密度和厚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7-1320,共4页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不同的非晶碳氢薄膜,采用X射线反射法测量了非晶碳氢薄膜的密度和厚度。实验中分别采用曲线拟合法和周期估算法计算薄膜的厚度,两种方法测得的厚度平均差别为5.5%,一致性较好。利用X射线反射谱...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不同的非晶碳氢薄膜,采用X射线反射法测量了非晶碳氢薄膜的密度和厚度。实验中分别采用曲线拟合法和周期估算法计算薄膜的厚度,两种方法测得的厚度平均差别为5.5%,一致性较好。利用X射线反射谱的临界角计算所得的7个样品的密度差别较小,在8%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反射法 非晶碳氢薄膜 密度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仔猪局部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继成 刘洪贵 +2 位作者 郑萍 包军 谢秋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
针对目前仔猪小环境加热装置无法满足仔猪生理需求、温度可控性差、能耗高等特点,设计开发一种规模化养猪场仔猪小环境智能加热保温系统,能够预设哺乳仔猪生长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结合仔猪日龄实现自动精准控温,满足仔猪生长对温度的需... 针对目前仔猪小环境加热装置无法满足仔猪生理需求、温度可控性差、能耗高等特点,设计开发一种规模化养猪场仔猪小环境智能加热保温系统,能够预设哺乳仔猪生长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结合仔猪日龄实现自动精准控温,满足仔猪生长对温度的需求,降低耗电量,节约生产成本。智能加热装置在黑龙江省阿城区滨圣种猪养殖场仔猪舍进行冬季和夏季两个阶段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温度可以控制在仔猪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内;在夏季,当舍内温度处于或高于仔猪生长适宜温度时,智能加热灯泡无需开启,与传统的非智能控制方式相比,降低了能耗。通过计算,在测试的冬季和夏季两个阶段,该智能加热装置电能消耗分别是使用灯泡持续加热的63.60%和39.35%,节省电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智能加热 控制器 节能减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定向螺旋碳纳米管阵列的大量合成(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4 位作者 易勇 马康夫 周民杰 吴卫东 王朝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8-573,共6页
以二甲苯作为碳源、二茂铁作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催化裂解法大规模合成了具有不同螺距和螺旋直径、垂直于基底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拉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阵列分布均匀、石墨化程度高,且沿其... 以二甲苯作为碳源、二茂铁作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催化裂解法大规模合成了具有不同螺距和螺旋直径、垂直于基底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拉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阵列分布均匀、石墨化程度高,且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不同的螺距和螺旋直径。由于在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碳五环、碳七环与碳六环的生成,而碳六环是形成石墨晶格的基本结构单元。当碳六环网络结构中出现碳五环和碳七环时,螺旋形的碳纳米管就会形成。实验中螺旋形碳纳米管的产率约为4.5 mg/cm^2·h。螺旋形碳纳米管在高性能传感器、谐振器、纳米机械弹簧、电感等纳米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碳纳米管 螺距 碳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