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继成:文化创造力引爆市场活力
1
作者 张继成 《中国纺织》 2021年第9期24-25,共2页
他说:现在国际时尚界的目光都在锁定中国,所以中国时尚必须要走向国际舞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打造国际时尚话语权,这是中国当代服装与设计师人肩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我们必须要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坚守者、发扬者。
关键词 市场活力 责任与使命 国际时尚 文化创造力 张继成 时尚界 坚守者 文化的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继成 何晓茹 +2 位作者 周文胜 耿站立 唐恩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可对层间干扰程度造成影响。收集油田数据资料,计算了渗透率级差、厚度级差、层数、地层压力系数级差、生产压差级差、平均黏度、孔隙度级差、流压级差等因素。采用复相关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筛选,根据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筛选后因素与层间干扰系数间的关联度,确定出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分别为渗透率级差、层数、静压系数级差、合测含水率、生产压差级差和流压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层间干扰系数 复相关系数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继成 吴卫东 +1 位作者 许华 唐晓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主要简介了磁控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装置、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多靶磁控溅射技术、磁场扫描法、非平衡磁控溅射、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技术与其它成膜技术相结合等),以及国内外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多层膜和化合物薄膜制备方... 主要简介了磁控溅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装置、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多靶磁控溅射技术、磁场扫描法、非平衡磁控溅射、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技术与其它成膜技术相结合等),以及国内外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多层膜和化合物薄膜制备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技术 薄膜制备 多靶磁控溅射技术 磁场扫描法 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 脉冲磁控溅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的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继成 梁文福 +1 位作者 余兴华 姜红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为减缓原油产量递减速度、控制无效注采水量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开发特点 ,采用边际成本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油井压裂、补孔和高含水低产能井关井 3种措施的技术经济界限 .结果表明 :“十五”期间油井压裂有... 为减缓原油产量递减速度、控制无效注采水量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老井开发特点 ,采用边际成本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油井压裂、补孔和高含水低产能井关井 3种措施的技术经济界限 .结果表明 :“十五”期间油井压裂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为 80 0t,压裂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6t以上 ,之后随着压裂效果变差 ,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应在 60 0t以上 ,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5t以上 ;油井补孔累积增油下限可定为 12 0 0t ,初期单井日增油应在 7t以上 ,之后随着补孔效果变差 ,有效期内累积增油下限应在 80 0t以上 ,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应在 5t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特高含水期 边际成本 经济界限 压裂 补孔 关井 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形势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继成 梁文福 +2 位作者 赵玲 宋考平 甘晓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5,121,共4页
针对1997年后喇嘛甸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90.33%,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析并指出了喇嘛甸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储采失衡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挖潜难度增大;液油比高,耗水量大,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各类开发井... 针对1997年后喇嘛甸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90.33%,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析并指出了喇嘛甸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储采失衡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挖潜难度增大;液油比高,耗水量大,无效注采循环严重;各类开发井间差异缩小,靠压裂、堵水等措施和注采系统调整等“结构调整”措施实现“稳油控水”的技术政策不能完全适应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油田开发形势 喇嘛甸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_(60)梯度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1 位作者 吴卫东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7-590,共4页
功能梯度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特别在 ICF研究中 ,梯度靶是一种重要的基础 -基准靶。以Cu2 O和 C60 为原料 ,用真空蒸镀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 Cu2 O/C60 梯度薄膜 ,并用 XPS,AFM,紫外光谱仪对其成份分布、表面形貌、紫外吸收谱进行了测试... 功能梯度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特别在 ICF研究中 ,梯度靶是一种重要的基础 -基准靶。以Cu2 O和 C60 为原料 ,用真空蒸镀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 Cu2 O/C60 梯度薄膜 ,并用 XPS,AFM,紫外光谱仪对其成份分布、表面形貌、紫外吸收谱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表明 ,薄膜的组成沿厚度方向呈连续梯度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薄膜 Cu2o/C60混合膜 ICF 功能材料 梯度靶 真空蒸镀法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系统在微米/纳米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40-43,46,共5页
聚焦离子束系统是微细加工和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是一个完美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平台。简述了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束刻蚀、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注入、微区分析、掺杂和成像... 聚焦离子束系统是微细加工和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是一个完美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平台。简述了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离子束刻蚀、反应离子束刻蚀、离子束辅助沉积、离子注入、微区分析、掺杂和成像以及无掩膜曝光等微米/纳米加工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刻蚀 沉积 离子注入 微区分析与加工 无掩膜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 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技术 (ECR- MP)在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制备 ,尤其是高品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薄膜靶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综述了 ECR- MP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发展现状 ,同时分析了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 微波等离子体 反应装置 应用现状 发展展望 刻蚀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菌膜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产量数据计算封闭气藏地层压力的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继成 高艳 宋考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正常压力系统封闭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基础,建立一种利用累积产气量计算气藏地层压力的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用、计算精度较高,可以减少压力测试工作量.
关键词 物质平衡 产气量 封闭气藏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脱出物悬浮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继成 陈海涛 +1 位作者 纪文艺 侯守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应用东北农业大学自制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试试验台,对5TZY-60型育种脱粒机脱出物的悬浮速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脱出物中饱满籽粒、颖壳、40mm茎秆、80mm茎秆和120mm茎秆的悬浮速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1~17m/s,5~6m/s,7~13m/s,8... 应用东北农业大学自制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试试验台,对5TZY-60型育种脱粒机脱出物的悬浮速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脱出物中饱满籽粒、颖壳、40mm茎秆、80mm茎秆和120mm茎秆的悬浮速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1~17m/s,5~6m/s,7~13m/s,8~14m/s和10~17m/s。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了对清选系统的影响,初步得到最佳清选风速范围小于11m/s,同时确定单一风选作为清选系统的局限性,为该机配套清选系统定型提供试验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脱出物悬浮速度 清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含水率最低值及其出现时间的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继成 宋考平 +1 位作者 寿根 邓庆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3-104,共2页
针对聚合物驱中影响含水率最低值及含水率最低值出现时间的因素 ,即渗透率、注入速度、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初含水率、井距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含水率 多元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定向含铁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继成 马康夫 +4 位作者 付志兵 周民杰 李佳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1165,共5页
采用无模板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茂铁为催化剂,二甲苯为碳源,利用单温炉加热装置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阵列。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成分和物相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表征。结... 采用无模板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茂铁为催化剂,二甲苯为碳源,利用单温炉加热装置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阵列。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成分和物相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碳纳米管阵列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和多壁管状结构,并且石墨化程度高;碳纳米管中除碳元素外,管中包含有少量以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形式存在的铁及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化铁。结合碳纳米管的制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征结果,认为超长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模式为底部生长方式,即经历催化剂分解、催化、成核、长大、中毒、凝聚成粒和连接成线的循环过程,正是由于碳源和催化剂的连续供应促成了碳纳米管阵列的快速定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快速生长 生长机制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开发指标计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继成 宋考平 邓庆军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 2 0个聚合物注入...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 2 0个聚合物注入区块含水率和产油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 ,月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12 %以内 ,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在 3%以内 ,累积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5 %以内 ,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开发指标 数学模型 现场应用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反射法测量α:CH薄膜的密度和厚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继成 唐永建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7-1320,共4页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不同的非晶碳氢薄膜,采用X射线反射法测量了非晶碳氢薄膜的密度和厚度。实验中分别采用曲线拟合法和周期估算法计算薄膜的厚度,两种方法测得的厚度平均差别为5.5%,一致性较好。利用X射线反射谱...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不同的非晶碳氢薄膜,采用X射线反射法测量了非晶碳氢薄膜的密度和厚度。实验中分别采用曲线拟合法和周期估算法计算薄膜的厚度,两种方法测得的厚度平均差别为5.5%,一致性较好。利用X射线反射谱的临界角计算所得的7个样品的密度差别较小,在8%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反射法 非晶碳氢薄膜 密度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分辨电镜分析Cu掺杂聚-4-甲基-1-戊烯泡沫材料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继成 周民杰 +1 位作者 罗炫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49-3352,共4页
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铜掺杂聚-4-甲基-1-戊烯(PMP)低密度泡沫材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及微区成分分布。结果表明:与PMP泡沫相比,铜掺杂PMP泡沫的孔洞直径和网络骨架尺寸变... 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铜掺杂聚-4-甲基-1-戊烯(PMP)低密度泡沫材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及微区成分分布。结果表明:与PMP泡沫相比,铜掺杂PMP泡沫的孔洞直径和网络骨架尺寸变大;铜颗粒镶嵌在PMP泡沫的有机骨架上且有团聚现象;泡沫材料中除碳、铜外,还残留有杂质元素氧;铜颗粒被PMP泡沫包裹,与碳网络骨架之间接触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 泡沫材料 铜掺杂 高分辨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ICF制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继成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为了提高ICF精密制靶的质量,提出用微波等离子体(MP)技术,包括等离子体薄膜制备、等离子体反应性离子束刻蚀、聚焦离子束刻蚀、掺杂纳米金属粉末制备和掺杂纳米金属粉末的表面包覆改性等技术,去加以改进和解决。此方法与其它成膜技术...  为了提高ICF精密制靶的质量,提出用微波等离子体(MP)技术,包括等离子体薄膜制备、等离子体反应性离子束刻蚀、聚焦离子束刻蚀、掺杂纳米金属粉末制备和掺杂纳米金属粉末的表面包覆改性等技术,去加以改进和解决。此方法与其它成膜技术相结合,在ICF精密制靶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薄膜制备 离子束刻蚀 掺杂纳米金属粉末 表面包覆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继成 尹旭东 +2 位作者 董波 卢福生 杨晶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对萨东过渡带南 5 -2 -水 41井组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 ,并且对其做了全面评价 .结果表明 ,采用调剖、堵水、压裂等综合措施后 ,改善了南 5 -2 -水 41井组的注水结构 ,挖掘了差油层的潜力 ,减缓了含水上升速度及产量递减速度 ,截至含水 98... 对萨东过渡带南 5 -2 -水 41井组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 ,并且对其做了全面评价 .结果表明 ,采用调剖、堵水、压裂等综合措施后 ,改善了南 5 -2 -水 41井组的注水结构 ,挖掘了差油层的潜力 ,减缓了含水上升速度及产量递减速度 ,截至含水 98%时 ,累计增油 1.663 5× 10 4 t ,提高采收率 0 .4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东过渡带 南5-2-水41井组 综合治理 试验 油气井 调剖 压裂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继成 羊秋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175,179,共5页
由于无法真实模拟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全过程。考虑到Agent的智能性、交互性、自主性,引入多Agent技术,对应急疏散模型进行建模,通过算法设计并在超市布局图下实现。对无引导、有固定指示、有引导者这三种情况下的人员疏散的过... 由于无法真实模拟在突发事件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全过程。考虑到Agent的智能性、交互性、自主性,引入多Agent技术,对应急疏散模型进行建模,通过算法设计并在超市布局图下实现。对无引导、有固定指示、有引导者这三种情况下的人员疏散的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引导信息特别是引导员通过获得各路径上的人员分布状况的动态信息,来实时地对Agent做出方向指引,能够极大地提高疏散效率。研究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疏散预案,减少灾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 应急疏散模型 算法设计 路径规划 疏散效率 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水影响的蒸汽吞吐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继成 李清清 +2 位作者 刘莉 陈新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XQ-45区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阶段后,受边水、断层、储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复杂,吞吐效果越来越差。结合油藏动态数据,依据剩余油饱和度参数的不同将该区块79口油井划分为不同类型稠油井。其中,受边水影响的稠油井较多(22口),... XQ-45区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阶段后,受边水、断层、储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复杂,吞吐效果越来越差。结合油藏动态数据,依据剩余油饱和度参数的不同将该区块79口油井划分为不同类型稠油井。其中,受边水影响的稠油井较多(22口),边水沿高渗层向油井推进过程中,油井含水率上升较快易造成水淹。为进一步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针对边水影响型油井中未水淹层段,采取单层蒸汽吞吐的方式来研究边水影响的蒸汽吞吐参数优化。通过提取单井地质模型,对比不同注汽方案,优选出最佳方案,即:注汽强度为100 t/m,油汽比将保持在0.2 t/t以上,可获得最大采油量。结果表明,周期注汽强度为100 t/m时,周期产油量在第3轮次达到峰值,蒸汽波及半径达到最大值。吞吐5个轮次后,累注汽量3 700 t,累产液量4 500 t,累产油量738.65 t,方案实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边水 单层开采 稠油 剩余油 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约束聚变靶中硅支撑冷却臂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继成 罗跃川 +5 位作者 马志波 杨苗 周民杰 李佳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51-3254,共4页
论述了基于反应离子深刻蚀技术加工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的硅支撑冷却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视觉显微系统等对所制备的硅支撑冷却臂的形貌、侧壁陡直度和卡爪径向形变量等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硅支撑冷却臂... 论述了基于反应离子深刻蚀技术加工惯性约束聚变(ICF)靶的硅支撑冷却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视觉显微系统等对所制备的硅支撑冷却臂的形貌、侧壁陡直度和卡爪径向形变量等参数进行了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硅支撑冷却臂的侧壁陡直度大于88°,卡爪径向形变量大于20μm,符合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靶 硅支撑冷却臂 反应离子深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