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色LED补偿白光LED技术的模拟太阳光谱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广强 于慧媛 +4 位作者 张竞辉 曹冠英 韩磊 李德胜 于晶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7-112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色LED补偿白光LED技术,模拟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实际调研了大功率单色LED现状,采用光子在二维空间内联合态密度函数作为单色LED的光谱辐射模型,建立LED模拟仿真数据库。通过求解超定方程组的非负最小二乘解,优化... 提出一种基于单色LED补偿白光LED技术,模拟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实际调研了大功率单色LED现状,采用光子在二维空间内联合态密度函数作为单色LED的光谱辐射模型,建立LED模拟仿真数据库。通过求解超定方程组的非负最小二乘解,优化选择不同峰值波长以及半高宽的单色LED与白光LED组合,实现对目标光谱的匹配及太阳光谱的再现。对比研究了白光LED补偿技术和纯单色LED组装技术,并分析了不同种类LED组合对太阳光谱的模拟情况。结果表明,白光LED补偿技术拟合太阳光谱相关指数达到90.74%,优于纯单色LED组装技术。并且当单色LED种类减少时,白光LED补偿技术相比纯单色LED组装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模拟效果。该方法对实现基于LED类日光照明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单色LED 太阳光谱模拟 最小二乘法 相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y棱镜光谱仪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曹冠英 张竞辉 杨轶 邹念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89,共3页
Fery棱镜是一种变化的棱镜。利用Fery棱镜作为主要色散元件,设计了具有宽光谱波段的太阳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系统采用Fery棱镜与反射镜分离的方法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使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实现了宽光谱范围的光谱... Fery棱镜是一种变化的棱镜。利用Fery棱镜作为主要色散元件,设计了具有宽光谱波段的太阳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系统采用Fery棱镜与反射镜分离的方法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使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实现了宽光谱范围的光谱分析。系统的光谱范围为0.3~2μm,数值孔径为0.03,焦距为218mm,Fery棱镜的材料为SiO2。该棱镜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宽,相对传统棱镜光谱仪具有器件个数少、质量轻、结构紧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Fery棱镜 光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透镜移动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曹冠英 张竞辉 杨轶 邹念育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3-445,共3页
结构简单、视场变化范围大的红外双视场系统在红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具有大变倍比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波段3.7~4.8μm,变倍比为10:1,F数为4,双视场分别为0.6°×1.7°... 结构简单、视场变化范围大的红外双视场系统在红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具有大变倍比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波段3.7~4.8μm,变倍比为10:1,F数为4,双视场分别为0.6°×1.7°和5.4°×15.9°,透镜总数为6片。系统的透镜数量少,成像质量高,移动单个透镜实现视场的转换,系统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 光学设计 衍射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压型DC/DC MAX756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英明 邹念育 +3 位作者 张环月 曹冠英 张竞辉 金仁成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3,57,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应用升压型DC/DC MAX756设计了具有输出电压选择与电池监视功能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供电单元。给出了供电单元的原理图设计与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要点;得到了供电单元的转换效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转换效...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供电问题,应用升压型DC/DC MAX756设计了具有输出电压选择与电池监视功能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供电单元。给出了供电单元的原理图设计与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要点;得到了供电单元的转换效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转换效率随输入电压升高而升高,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测试了供电单元的负载瞬态响应能力。结果显示,负载发生突变时输出电压有较大噪声,说明电源的滤波设计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供电单元 升压型DC DC 负载瞬态响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用距离的红外成像系统光学参数确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杨轶 曹冠英 张竞辉 邹念育 《红外》 CAS 2009年第8期18-20,40,共4页
作用距离是决定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影响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基于作用距离的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探测器与作用距离、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对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例确定了红外成像... 作用距离是决定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影响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基于作用距离的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探测器与作用距离、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对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例确定了红外成像系统光学的主要参数,采用非制冷凝视型长波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为8μm~12μm),在特定的作用距离下,利用该方法确定的红外光学系统通光口径为90mm,F数值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光学设计 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云翠 邹念育 +2 位作者 曹冠英 杨轶 张竞辉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年第10期62-64,共3页
基于半导体照明灯具的特点,结合目前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的实际情况,从光、色、电、寿命等方面分析了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与传统照明产品检测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半导体照明 检测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铕掺杂氯硅酸镁钙体系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色坐标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木 刘文华 +3 位作者 张竞辉 李长敏 林海 赵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铈铕掺杂氯硅酸镁钙系列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晶体结构加以鉴定,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通过光谱功率校准曲线,推演出样品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进而对粉体发光色坐标进行计算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铈铕掺杂氯硅酸镁钙系列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晶体结构加以鉴定,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通过光谱功率校准曲线,推演出样品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进而对粉体发光色坐标进行计算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粉体为面心立方晶体Ca8Mg(SiO4)4Cl2,铈铕单掺氯硅酸镁钙样品在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出蓝紫光和绿光,对应色坐标为(0.1573,0.0528)和(0.1540,0.4663)。在铈铕共掺杂体系中,Ce3+的加入使样品发光颜色发生明显改变,随着Ce3+浓度的增大而进入蓝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和铕离子 氯硅酸镁钙 光谱功率分布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宽带接入网路由算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卉 杨轶 +2 位作者 高英明 张竞辉 曹冠英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3,共4页
介绍了多种应用在无线光宽带接入网中的路由算法,通过对路由算法进行仿真,对多重性能参数进行综合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时延感知型路由算法尤其是同时考虑光纤与无线延迟的路由算法,可以提高WOBAN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 无线光宽带接入网 路由算法 平均延迟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离子交换型铝锗酸盐波导玻璃中钬离子的1.2μm近红外荧光发射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佳心 赵昕 +1 位作者 张竞辉 林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9-1526,共8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适用于钾钠离子交换波导的钬离子掺杂铝锗酸盐玻璃,并对热离子交换玻璃样品的波导折射率分布和红外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390℃的KNO_3熔盐中热离子交换4 h时,波导玻璃折射率最大改变量为0.006 9,K^+...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适用于钾钠离子交换波导的钬离子掺杂铝锗酸盐玻璃,并对热离子交换玻璃样品的波导折射率分布和红外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390℃的KNO_3熔盐中热离子交换4 h时,波导玻璃折射率最大改变量为0.006 9,K^+-Na^+热离子交换有效扩散深度为7.802μm,有效扩散系数达0.063μm^2/min。K^+-Na^+离子交换有效扩散系数比磷酸盐玻璃低,与MP19硅酸盐玻璃相当,但明显高于BK7玻璃和硼硅酸盐玻璃,其热离子交换过程易于控制。在644 nm泵浦光下可观察到Ho^(3+)归属于~5I_6→~5I_8的1.196μm近红外有效发射,最大受激发射截面为2.30×10^(#21)cm^2。当Ho^(3+)在~5I_6能级的分数因子超过0.6时,增益截面达10^(#21)cm^2量级以上。有效的近红外荧光发射和稳定的波导性能表明钬掺杂铝锗酸盐玻璃是~1.2μm波导激光器潜在的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离子 钾钠热离子交换 铝锗酸盐波导玻璃 近红外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态稳定型光纤激光器的仿真与实验
10
作者 王镜清 张竞辉 +2 位作者 杨轶 王东 邹念育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提出了一种以价格较为经济的非保偏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新型结构的Sigma谐振腔光纤激光器。使用Jones矩阵对该光纤激光器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的验证。实验表明Sigma腔光纤激光器能够提供偏振状态稳定... 提出了一种以价格较为经济的非保偏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新型结构的Sigma谐振腔光纤激光器。使用Jones矩阵对该光纤激光器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的验证。实验表明Sigma腔光纤激光器能够提供偏振状态稳定的输出光,因而可应用于光网络测量系统和光纤传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偏振态 JONES矩阵 sigma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