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爱平作品
1
作者 张爱平 《江苏教育》 2019年第53期56-5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劳动力流动分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兴化垛田为例
2
作者 马逸姣 张爱平 张无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农业文化遗产兼具活态遗产属性与旅游利用价值,旅游发展不仅有利于遗产地农民生计改善,也为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提供了新的路径。劳动力流动关乎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流动分化研究有助于厘清旅游环境下劳动力迁... 农业文化遗产兼具活态遗产属性与旅游利用价值,旅游发展不仅有利于遗产地农民生计改善,也为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提供了新的路径。劳动力流动关乎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流动分化研究有助于厘清旅游环境下劳动力迁移的发展与变化,对于建立遗产旅游地劳动力流动引导机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入村入户调查以获取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劳动力流动经历和就业地点变化识别分化类型,刻画不同类型劳动力的群体特征与职业发展差异,并采用逻辑回归方法评估流动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劳动力分化为留守、进城和回流3类,各类群体的人口特征、家庭结构、资本禀赋和地理区位有所不同,劳动力的职业选择和家庭生计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留守劳动力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且兼业化趋势显现,生计发展的旅游参与特征愈发明显;进城劳动力多从事异地非农工作,其家庭生计以非农主导型为主;回流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业和住宿餐饮业等,生计活动呈现旅游经营化倾向。劳动力流动分化受个体特征、家庭结构、资本禀赋、地理区位和旅游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旅游带来的参与机会和福利待遇能够促进劳动力回流。遗产旅游地应在旅游发展模式、农业生产补偿、资本能力建设和遗产意识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以助力外出农民有序回流,并助推回流劳动力实现遗产保护导向的职业转型,促进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空间转移 就业选择 旅游发展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理:在体验中发展数学思维
3
作者 张爱平 万涛 +1 位作者 吴涛 陈吉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7期17-21,共5页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迁移和推广都需要经历严谨的探理。在初中数学体验教学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困惑、冲突或者矛盾,遇到困境,然后经过操作、联想、对比、抽象、推理、反思、否定和重构等一系列探理过程,实现...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迁移和推广都需要经历严谨的探理。在初中数学体验教学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困惑、冲突或者矛盾,遇到困境,然后经过操作、联想、对比、抽象、推理、反思、否定和重构等一系列探理过程,实现对数学知识由浅层的经验理解到深层的领悟觉知,在体验中发展数学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理 数学体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AIP1、EDIL3表达变化观察
4
作者 马志飞 陈文 +2 位作者 张爱平 沈晓康 郑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相互作用蛋白1(AIP1)、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3(EDIL3)表达变化,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纳入155例NSCLC患者,...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相互作用蛋白1(AIP1)、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3(EDIL3)表达变化,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纳入155例NSCLC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IP1、EDIL3蛋白,Weidner法检测癌组织MVD。比较不同AIP1、EDIL3表达的NSCLC患者MVD值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NSCLC患者癌组织AIP1、EDIL3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AIP1、EDIL3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癌组织中EDIL3阳性表达率高、AIP1阳性表达率低(P均<0.05)。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AIP1、EDIL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P均<0.05。AIP1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癌组织MVD值低于AIP1阴性表达者(P<0.05),EDIL3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癌组织MVD值高于EDIL3阴性表达者(P<0.05)。EDIL3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3年总生存(OS)率低于EDIL3阴性表达者(P<0.05),AIP1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3年OS率高于AIP1阴性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A期、EDIL3阳性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AIP1阳性表达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NSCLC癌组织中AIP1阳性表达率降低,EDIL3阳性表达率升高;癌组织中AIP1、EDIL3阳性表达率与MVD、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是NSCLC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相互作用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3 微血管密度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9
5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5 位作者 高霁 张晴雯 陈哲 惠锦卓 杨世琦 杨正礼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2-1360,共9页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 【目的】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随着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氮肥投入亦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氮素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突显。鉴于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及提高氮肥利用方面的潜在可行性,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该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宁夏灌区具有代表性的集约化水稻田为研究对象,以宁粳4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设常规施氮量(N 300,N 300 kg/hm2)和不施氮(N0)2个水平;生物炭设高量炭(C3,9000 kg/hm2)、中量炭(C2,6750 kg/hm2)、低量炭(C1,4500 kg/hm2)和不施炭(C0)4个水平。旨在明确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基本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添加生物炭种植一季水稻后对灌淤土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p H值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施加氮肥情况下,C3处理较C0处理可显著提高灌淤土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但对速效磷含量没有影响,C2和C3处理下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都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要显著高于C1处理;不施肥情况下,除C3和C2处理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外,其余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影响。3)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并随生物炭用量(4500 9000 kg/hm2)增加而增高,增产率在15.26%44.89%之间,水稻籽粒产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2),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同时,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处理较C0处理提高66.27 kg/hm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4500 9000kg/hm2)对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C1和C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地上部总吸氮量,但C3处理对总吸氮量影响不明显,同时各施炭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4)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时,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C3较C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提高10.87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2.09个百分点。【结论】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可以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用9000kg/hm2(C3)的生物炭产量最高(增产率达44.89%),同时水稻株高和穗粒数也随生物炭用量增多而增加,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肥情况下,添加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淤土 水稻产量 氮素利用率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66
6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3 位作者 杨世琦 张晴雯 李友宏 杨正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562,共8页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索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索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H;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0i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i-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14.86kg·hm。)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kg·hm。)减少8.57kg·hm。。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条施肥技术 缓释肥 氮流失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灌淤土氮素流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6 位作者 高霁 张晴雯 肖建南 陈哲 杨世琦 惠锦卓 杨正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95-2403,共9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氮素流失严重的现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施于灌淤土对水稻产量、水稻生育期内氮素运移特征及氮素流失量的影响。在常规施肥条件下设置高量炭(C3N300:9000 kg·hm-2);中量炭(C2N300:6750 kg·hm-2);低量炭(C...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氮素流失严重的现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施于灌淤土对水稻产量、水稻生育期内氮素运移特征及氮素流失量的影响。在常规施肥条件下设置高量炭(C3N300:9000 kg·hm-2);中量炭(C2N300:6750 kg·hm-2);低量炭(C1N300:4500 kg·hm-2)和不施炭(C0N300:0 kg·hm-2)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氮肥配合施用,对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中氮素动态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总氮(TN)和硝态氮(NO-3-N)浓度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铵态氮(NH+4-N)浓度升高;在对各层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上,表现为20 cm处渗漏水中氮素浓度受生物炭用量影响明显,但100 cm处氮素浓度受影响较小。对水稻生育期内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表现为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田面水TN和NO-3-N径流流失风险下降,但NH+4-N径流流失风险增加;本研究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NO-3-N和NH+4-N淋失没有表现出影响,TN淋失表现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其中TN淋失量最小的是C3N300处理,整个生育期内淋失量为26.28 kg·hm-2,与常规施肥处理C0N300相比,减少9.45%。另外,添加生物炭增加水稻穗粒数和穗数,使水稻理论产量显著增加15.3%~44.9%,其中C3N300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生物炭用于灌淤土对水稻产量有促进作用,对降低稻田氮素淋失也表现出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淤土 氮淋失 水稻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水体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爱平 杨世琦 +1 位作者 易军 杨正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5-1301,共7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因子。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的高投入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黄河宁夏段监...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主要因子。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业的高投入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黄河宁夏段监测断面和引黄灌区典型排水沟的水质情况,发现黄河宁夏段水质受农田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较大,境内沿程断面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质出境断面比入境断面平均降低1个等级,说明黄河流经宁夏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宁夏引黄灌区水体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NH4+-N、CODMn和BOD5,2002~2007年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污染形势仍然严重。2007年宁夏引黄灌区主要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污染水质,断面超标率100%,主要污染物为NH4+-N、CODCr、BOD5。针对黄河宁夏段水体污染状况,对宁夏引黄灌区水体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TN、NH4+-N污染主要来自种植业,其次是养殖业和黄河取水;TP污染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与养殖业,COD主要来自养殖业。农田退水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是导致灌区水体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黄河水质 非点源污染 污染源 农田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灌区农田退水污染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爱平 杨世琦 +2 位作者 张庆忠 杨淑静 杨正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37-1042,共6页
对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污染现状分析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0条大小排水沟中,13条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氟化物、COD、BOD等,且均超标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落后的排灌工程体系... 对宁夏引黄灌区退水污染现状分析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0条大小排水沟中,13条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氟化物、COD、BOD等,且均超标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落后的排灌工程体系以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导致灌区农田退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黄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这种现状提出了加强灌区退水污染综合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等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为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灌溉退水 污染 影响因子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引导下腹透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爱平 朱江帆 +5 位作者 丁尧海 涂晓文 张颖玮 张磊 陈海英 王艳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 :以往需行腹膜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置放腹膜透析管需做一腹部切口 ,定位不够准确。本文介绍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腹膜透析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 1 2例慢性肾衰患者 ,在腹腔镜引导下 ,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放置腹腔膀胱 (子宫 )直肠... 目的 :以往需行腹膜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置放腹膜透析管需做一腹部切口 ,定位不够准确。本文介绍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腹膜透析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 1 2例慢性肾衰患者 ,在腹腔镜引导下 ,将Tenckhoff腹膜透析管放置腹腔膀胱 (子宫 )直肠窝 ,井经皮下隧道引出。结果 :所有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 ,手术时间 1 0min~ 2 0min ,患者术后即顺利进行腹膜透析 ,术后 2~ 7d出院。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放置腹膜透析管定位准确 ,无手术切口。和常规开腹技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腹膜透析管 置管 慢性肾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查尔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爱平 郝娟 +2 位作者 黄茜 高晓亚 文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查尔酮、4′-甲氧基查尔酮和4′-氯查尔酮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实验表明:三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均...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查尔酮、4′-甲氧基查尔酮和4′-氯查尔酮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实验表明:三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均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K分别为2.50×104、0.697×104和0.277×104 L.moL-1,结合距离r分别为3.78、3.93和4.25nm,其作用力均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查尔酮类化合物中取代基的不同对其与HSA的结合产生影响,其作用力大小依次为查尔酮>4′-甲氧基查尔酮>4′-氯查尔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 4’甲氧基查尔酮 4’-氯查尔酮 人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磷肥对春小麦产量与吸氮特性及土体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爱平 刘汝亮 +3 位作者 李友宏 杨世琦 杨淑静 杨正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通过宁夏引黄灌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kg/hm2对春小麦产量、磷肥利用率、吸氮特性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不同影响,旨在明确该区合理施磷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60~120kg/hm2)能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 通过宁夏引黄灌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kg/hm2对春小麦产量、磷肥利用率、吸氮特性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不同影响,旨在明确该区合理施磷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60~120kg/hm2)能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当施磷量为120kg/hm2,小麦籽粒产量最高,为6 215kg/hm2。春小麦氮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小麦吸氮量,但到成熟期春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出现损失,损失量达7.7%~13.4%。当施磷量分别为60、120、180kg/hm2时,0~150 cm土层中的NO3--N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0.6、58.5、62.9 kg/hm2。综合考虑磷肥利用率、小麦产量和降低土体中NO3--N残留等方面的因素,磷肥当季施用量应该控制在60~12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磷肥 吸氮特性 硝态氮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爱平 王华 +2 位作者 张文国 王红卫 王超颖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建立了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衍生气相色谱法。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01ng/mL。本法在0~0.8p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9/6~100.2%。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2 4-二硝基苯肼(DNPH) 衍生物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好氧矿化垃圾去除渗滤液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爱平 刘丹 +1 位作者 苏艳萍 刘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用室内埋龄为3 a的准好氧矿化垃圾填充生物反应床,分别在自然通风和封闭填埋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灌注处理,以探讨准好氧矿化垃圾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矿化垃圾去除最多的是渗滤液中含量最多的分子量小于2&#... 用室内埋龄为3 a的准好氧矿化垃圾填充生物反应床,分别在自然通风和封闭填埋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灌注处理,以探讨准好氧矿化垃圾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准好氧矿化垃圾去除最多的是渗滤液中含量最多的分子量小于2×10^3的有机物.当水力负荷为40 L/(m^3.d)时,在自然通风和封闭填埋条件下总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2%和87%;当水力负荷为50 L/(m^3.d)时,总溶解性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34%和21%.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当水力负荷从50 L/(m^3.d)减小到25 L/(m^3.d)时,相应的容积负荷从600 g/(m^3.d)减小到300 g/(m^3.d),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从85%提高到93%以上.经过40 d连续运行,生物反应床出水中的COD质量浓度稳定在400-900 m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好氧 矿化垃圾 渗滤液 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爱平 刘丹 +1 位作者 刘咏 王玉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在用实验室矿化垃圾填充的准好氧生物反应床上,对渗滤液进行了1次过流处理.结果表明,当每立方米矿化垃圾的水力负荷为40L/d、有机负荷(以化学需氧量计)为480g/a、氨氮负荷约为12g/d时,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为92%以上,... 在用实验室矿化垃圾填充的准好氧生物反应床上,对渗滤液进行了1次过流处理.结果表明,当每立方米矿化垃圾的水力负荷为40L/d、有机负荷(以化学需氧量计)为480g/a、氨氮负荷约为12g/d时,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为92%以上,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有机物由26种减少到10种,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8%和96%以上.随着氨氮负荷的增大,当进水TN为523~2611mg/L时,去除率保持在75%~96%之间.因此,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同时实现了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物的处理,能承受较大氮负荷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好氧 矿化垃圾床 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氮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进口石油焦中氟、氯、硫和氮的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爱平 王红卫 +5 位作者 施锦辉 熊伟 江涛 李建军 封亚辉 范崇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4,共5页
采用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进口石油焦中氟、氯、硫和氮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高温燃烧温度为1 100℃;(2)氧气流量为500 mL·min^(-1);(3)水蒸气蒸发量约2mL·min^(-1);(4)过氧化钠的用量为0.12g。以30mmol·... 采用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进口石油焦中氟、氯、硫和氮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高温燃烧温度为1 100℃;(2)氧气流量为500 mL·min^(-1);(3)水蒸气蒸发量约2mL·min^(-1);(4)过氧化钠的用量为0.12g。以30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4种离子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44~0.33mg·L^(-1)。加标回收率为80.0%~96.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高温水解 石油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苯丙胺类药物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爱平 黄茜 +2 位作者 郝娟 文雯 高晓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苯丙胺类药物(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3种药物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可对溶菌...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苯丙胺类药物(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3种药物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可对溶菌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作用,其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均形成1∶1复合物,在308 K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5.11×103、4.04×103、2.80×103L.mol-1,结合距离r分别为0.241、0.350、0.422 nm,与溶菌酶结合的焓变分别为-123、-126、-52.1 kJ.mol-1,熵变分别为-329、-339、-103 J.mol-1.K-1。研究结果表明,苯丙胺类药物的构型和取代基对其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3种苯丙胺类药物与溶菌酶的作用力顺序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体系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溶菌酶与3种药物的同步荧光光谱也表明,溶菌酶的构象在作用前后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伪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 溶菌酶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阀七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进口天然气的组分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爱平 陆彩霞 +6 位作者 王红卫 李建军 赵秀娟 熊伟 江涛 侯晋 范崇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4-888,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仪,通过5个转动阀,7根色谱柱和3个检测器,建立了五阀七柱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实现了进口天然气中多种组分的同时测定。方法用于天然气标准物质和样品的分析,分析天然气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比,误差在-0.015%... 利用气相色谱仪,通过5个转动阀,7根色谱柱和3个检测器,建立了五阀七柱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实现了进口天然气中多种组分的同时测定。方法用于天然气标准物质和样品的分析,分析天然气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比,误差在-0.015%~0.020%之间,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02000~2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进口天然气 五阀 七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爱平 汪广茂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论述了全民健身的内涵、意义 ,指出了全民健身事业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观念 ,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生终身健身的楷模。在高校体育中提倡健身教育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健身知识、技能 ,将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 论述了全民健身的内涵、意义 ,指出了全民健身事业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新的观念 ,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生终身健身的楷模。在高校体育中提倡健身教育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健身知识、技能 ,将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健身教育 高校体育 教育观念 终身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三维模型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爱平 齐振熙 陈日齐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3期18-19,64,共2页
本文采用先进的三维光弹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别研究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不同体位(中立位、内收、外展)与不同固定位置(等腰、等边、倒三角、扇形)的三针内固定法进行电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股... 本文采用先进的三维光弹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别研究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对不同体位(中立位、内收、外展)与不同固定位置(等腰、等边、倒三角、扇形)的三针内固定法进行电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股骨颈和三针的力学性质及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光弹性实验 电测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