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K55电铲回转控制与登机梯联动系统优化
1
作者 张永成 徐志鹏 《露天采矿技术》 2025年第2期96-98,共3页
为了解决WK55电铲登机梯因异常下落而遭到损坏的问题,结合登机梯升降原理,全面分析了登机梯损坏现象及原因,提出了回转控制与登机梯下放联动系统的改进方案,并将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极大改善回转控制与登机梯的联... 为了解决WK55电铲登机梯因异常下落而遭到损坏的问题,结合登机梯升降原理,全面分析了登机梯损坏现象及原因,提出了回转控制与登机梯下放联动系统的改进方案,并将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极大改善回转控制与登机梯的联动水平,可以有效解决WK55电铲登机梯异常下落被回转平台挤压变形的现象,提高了设备出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K55电铲 登机梯 异常下落 挤压变形 回转控制 联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K55电铲提升失控铲斗下落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2
作者 张永成 徐志鹏 《露天采矿技术》 202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针对解WK-55电铲提升失控铲斗下落这一问题,介绍了电铲提升制动器主要组成部件,基于提升制动原理以及提升失控故障分析,提出了对提升制动器加装动态监测与静态隔离功能的提升失控处理方法。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监控提升制... 针对解WK-55电铲提升失控铲斗下落这一问题,介绍了电铲提升制动器主要组成部件,基于提升制动原理以及提升失控故障分析,提出了对提升制动器加装动态监测与静态隔离功能的提升失控处理方法。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监控提升制动器运行状态,可以极大缓解WK-55电铲提升失控故障,提高设备出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K-55电铲 制动器 动态监测 静态隔离 提升失控 铲斗下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过程中的防团聚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永成 陈沙鸥 +3 位作者 栾伟娜 李达 邵渭泉 张莎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44-46,53,共4页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4HCO3和Al(NO3)3水溶液浓度分别为3.0mol/L和0·3mol/L时,借助超声分散和微波干燥,得到的纳米Al2O3粉体粒度均匀、分散良好,1100℃煅烧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团聚 化学沉淀法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三厂硫化氢形成机理及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永成 王洪辉 +2 位作者 李应祥 赵海平 池晓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5,21-22,共5页
对油气田硫化氢生成机理进行归类分析,结合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硫化氢井的分布及成藏特征、地质因素,认为该地区油井硫化氢是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形成的。根据三厂硫化氢浓度及现场工况进行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油田采油三... 对油气田硫化氢生成机理进行归类分析,结合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硫化氢井的分布及成藏特征、地质因素,认为该地区油井硫化氢是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形成的。根据三厂硫化氢浓度及现场工况进行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硫化氢对钢材20#和N80的腐蚀属于轻度到中度,腐蚀产物以Fe、Cl、S、Mn元素为主,腐蚀机理为氯离子破坏腐蚀产物膜以及硫化氢的电化学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腐蚀形貌 能量色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模板支撑架质量控制关键项目选择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永成 余群舟 +1 位作者 骆汉宾 李政博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现场质量数据,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定量分析施工现场质量与标准规范的差异程度。基于聚类分析法对施工质量偏差度进行质量控制项目的聚类,并与质量等级结合得到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项目和一般项目。为加强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引入检查... 基于现场质量数据,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定量分析施工现场质量与标准规范的差异程度。基于聚类分析法对施工质量偏差度进行质量控制项目的聚类,并与质量等级结合得到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项目和一般项目。为加强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引入检查和试验计划方法进行模板支撑架施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 支撑架 质量控制 聚类分析法 偏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教育驱动下的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6
作者 张蕾 王焱 +2 位作者 范钦满 卢曦 张永成 《时代汽车》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工程教育已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需求。文章探讨了通过数字化教育提升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研究结合南通理工学院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案例,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工程教育已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需求。文章探讨了通过数字化教育提升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研究结合南通理工学院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案例,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强化班与虚拟仿真系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国家与省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并在自主创业项目中取得初步成果。这些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其他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尽管如此,研究发现复杂技能培训和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汽车类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U弹性体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影响的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康茂青 王心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研究了分别以微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为交联剂的微化学交联TPU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微量化学交联的TPU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TMP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会导致TPU软、硬微区相... 研究了分别以微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为交联剂的微化学交联TPU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微量化学交联的TPU中化学交联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TMP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会导致TPU软、硬微区相容性的增强,从而使其Tg和力学损耗值都上升;而当以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为交联剂时,交联程度的增加仅仅只会加强TPU软、硬微区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因而其Tg和力学损耗值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化学交联 动态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外延薄膜中两种分解失配位错的HRTEM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成 叶万能 +1 位作者 夏临华 卢朝靖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在(001)LaAlO3上生长钙钛矿型Ba0.3Sr0.7TiO3外延薄膜近界面层,用HRTEM观察到多种新型的分解失配位错,其中两种较复杂的分解失配位错已见报道。本文介绍在该薄膜中观察到的另外两种有趣的分解失配位错。这两种失配位错都分解成两个柏格... 在(001)LaAlO3上生长钙钛矿型Ba0.3Sr0.7TiO3外延薄膜近界面层,用HRTEM观察到多种新型的分解失配位错,其中两种较复杂的分解失配位错已见报道。本文介绍在该薄膜中观察到的另外两种有趣的分解失配位错。这两种失配位错都分解成两个柏格斯矢量b=(1/2)〈110〉的不全位错,都与(1/2)〈110〉层错相伴。这些不全位错对薄膜应变松弛都有贡献,其发生与Ba0.3Sr0.7TiO3薄膜的岛状成核和莫扎克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结构 外延薄膜 失配位错 位错分解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水基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成 赵雨花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7-49,共3页
综述了离子型水基聚氯酯的类型和合成工艺、形态结构及其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指出离子型水基聚氨酯的发展趋势为单经组分型、功能化型和复合型。
关键词 离子型水基聚氨酯 PU 外乳化法 自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法凿井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小型钻井试验40周年纪念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永成 刘志强 《建井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阐述了煤矿钻井法凿井从1963年小型试验开始到目前为止40年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钻井工艺、钻井设备、钻井泥浆和井壁结构等方面在煤矿、铜矿、冶金、水电等部门钻井法凿井过程中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钻井技术 发展历程 问题 钻井法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大庆油田设计院发展三次采油地面工艺技术情况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成 李学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关键词 大庆油田设计院 科技创新 三次采油 地面工艺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定量识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成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14,172,共4页
利用传统定性的方法识别沉积微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经验,识别效率低。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首先确定出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 利用传统定性的方法识别沉积微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经验,识别效率低。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首先确定出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然后根据目的层段的分层数据表提取测井曲线,并计算反映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及模糊C均值聚类识别;最后在主干剖面相控制下,结合测井相(抽稀井)绘制各个研究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法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井信息,提高识别精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模糊C均值 定量识别 扶余油层 三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炸片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永成 阮建平 《青海农林科技》 2005年第1期53-54,61,共3页
对32个马铃薯品种的薯块性状、炸片品质、口味等综合性状,按照炸片的具体要求,与国外引进的炸片品种"大西洋"作对照,进行试炸、观察与比较,从中筛选适于炸片的优良品种,为食品加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品种筛选 马铃薯品种 薯块 综合性状 “大西洋” 优良品种 品质 对照 观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微胶囊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成 方岩雄 +2 位作者 范会强 张昆 吕建 《河北化工》 CAS 2002年第6期6-8,10,共4页
综述了医药微胶囊的结构、制备和应用。介绍了喷雾干燥法、喷雾冻凝法、空气悬浮法、相分离法、粉末床法。
关键词 微胶囊 医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饲料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永成 李德发 邢建军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4期30-30,32,共2页
新型饲料血浆蛋白粉、有机铬、寡聚糖、益生素、酸化剂、调味剂,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动物营养保健有其特殊功效。本文以断奶仔猪中的应用为例,分别进行阐述,以其推动新型饲料的生产和应用。
关键词 血浆蛋白粉 断奶仔猪 新型饲料 仔猪日粮 酸化剂 益生素 仔猪饲料 蛋白质 应用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3号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成 纳添仓 +1 位作者 阮建平 孙海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 青薯3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7号选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成 纳添仓 +2 位作者 师理 孙海林 阮建平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通过有性杂交选择了早熟菜用型马铃薯青薯7号,该品种黄皮黄肉、产量高、薯型好、商品薯率高,适于在我省各类地区种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青著7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0卷阅读随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成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油气田地面工程》 科技期刊 科技成果 科技理论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永成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对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了青海省马铃薯育种和生产现状及优势,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并确立了育种目标,为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执行... 对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了青海省马铃薯育种和生产现状及优势,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省马铃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并确立了育种目标,为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执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育种现状 发展前景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干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永成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1期5-8,65,共4页
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含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全株的干重和块茎的干重变化趋于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内干重的变化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茎叶干重的变化在生育前期增长速度较快,同时遵循着由低到高... 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含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全株的干重和块茎的干重变化趋于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内干重的变化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茎叶干重的变化在生育前期增长速度较快,同时遵循着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而茎叶于物质的分配规律则为高一低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物质 变化 分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