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优化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楷 张楷正 +1 位作者 王蓉 张文学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为了优化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黄曲麸曲用量、发酵用水量、前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最佳条件为:麸曲用量10%、料液比1∶2.0(w... 为了优化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黄曲麸曲用量、发酵用水量、前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最佳条件为:麸曲用量10%、料液比1∶2.0(w/v)、前发酵温度27℃、后发酵时间为7d。在此条件下所产咂酒口感好、酒体醇厚、质量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咂酒 半固态发酵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楷正 刘佳 +2 位作者 曹新志 游见明 谭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6-209,共4页
研究温度、光线、容器材质3个因素对油茶籽油贮藏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测定茶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4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碘值减小,但在冷藏、避光、玻璃包... 研究温度、光线、容器材质3个因素对油茶籽油贮藏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测定茶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4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碘值减小,但在冷藏、避光、玻璃包装条件下的茶油的指标值变化率较小,即酸败得较慢,不容易变质。所以得出茶油较佳的贮藏条件是冰箱、避光、玻璃容器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贮藏 茶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楷正 明红梅 李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菌接种法,对当前我国南方稻区17个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测定和分析了各材料的纹枯病病级(RD)、相对病斑高度(HR)及株高(HP)。通过试验,将17个骨干亲本分为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种类型;筛选出了...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菌接种法,对当前我国南方稻区17个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测定和分析了各材料的纹枯病病级(RD)、相对病斑高度(HR)及株高(HP)。通过试验,将17个骨干亲本分为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种类型;筛选出了3个抗病亲本(明恢63、蜀恢527、广恢128)和3个中抗亲本(绵恢725、珍汕97B和协青早B);供试亲本的平均RD为4.78,平均HR为0.52;通过分析,发现纹枯病病级(RD)和相对病斑高度(HR)呈极显著正相关(y=8.373x+0.435,y=RD;x=HR)、株高和病级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骨干亲本 纹枯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咂酒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楷正 曹新志 肖雄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几种咂酒和参照酒样——黄酒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咂酒和黄酒均至少含有17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咂酒中的氨基酸总量稍低于绍兴黄酒,但是传统咂酒和成品咂酒的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黄酒;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几种咂酒和参照酒样——黄酒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咂酒和黄酒均至少含有17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咂酒中的氨基酸总量稍低于绍兴黄酒,但是传统咂酒和成品咂酒的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黄酒;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咂酒和黄酒的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及分析,发现咂酒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黄酒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胱氨酸或蛋氨酸,成品咂酒中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传统咂酒和小试咂酒,黄酒居末。以新的营养评价方法—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具有相似性,只是黄酒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大于小试咂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咂酒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和气质联用分析新型咂酒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楷正 程驰 +4 位作者 明红梅 陈勇 张文学 李娜 黄海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7,102,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从新型咂酒中鉴定出了4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噻吩、醚类等。酯类和醇类物质较多,共25种,其含量占检测物总量的78.45%,其中乳酸乙酯、琥珀酸乙酯、棕榈...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从新型咂酒中鉴定出了4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噻吩、醚类等。酯类和醇类物质较多,共25种,其含量占检测物总量的78.45%,其中乳酸乙酯、琥珀酸乙酯、棕榈酸乙酯、1,3-丙二酸二乙酯、苯乙醇、异戊醇、2,3-丁二醇、正丁醇的含量较高,它们可能是咂酒的主体风味成分;其他风味化合物包括酸类3种、醛类2种、酮类5种、醚类物质3种和2,5-二氢噻吩等,占检测总量的21.55%,在咂酒风味的协调、修饰和提升上可能具有良好作用。但GC-MS检测发现,新型咂酒中乙酸含量稍微偏高,可能对其风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还需在今后的酿造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咂酒 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 液液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楷正 邹伟 +1 位作者 罗惠波 边名鸿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酿酒工程专业是国家2011年新设专业,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获批建立教育部首批酿酒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专业,5年来,从酿酒行业全产业链出发,创新性地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培养体系,... 酿酒工程专业是国家2011年新设专业,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获批建立教育部首批酿酒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专业,5年来,从酿酒行业全产业链出发,创新性地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培养体系,取得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应用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酯化酶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楷正 黄海 《酿酒科技》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酯化酶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上的重要酶类。概述了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酯化酶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酯化酶的反应特性、酯化酶技术在酿酒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当前酯化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酯化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和气质联用分析新型咂酒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风味物质
8
作者 张楷正 程驰 +4 位作者 明红梅 陈勇 张文学 李娜 黄海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共6页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从新型咂酒中鉴定出了 45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噻吩、醚类等。酯类和醇类物质较多,共 25 种,其含量占检测物总量的 78.45 %,其中乳酸乙酯、琥珀...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从新型咂酒中鉴定出了 45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有机酸类化合物以及噻吩、醚类等。酯类和醇类物质较多,共 25 种,其含量占检测物总量的 78.45 %,其中乳酸乙酯、琥珀酸乙酯、棕榈酸乙酯、1,3-丙二酸二乙酯、苯乙醇、异戊醇、2,3-丁二醇、正丁醇的含量较高,它们可能是咂酒的主体风味成分;其他风味化合物包括酸类 3 种、醛类 2 种、酮类 5 种、醚类物质 3 种和 2,5-二氢噻吩等,占检测总量的 21.55 %,在咂酒风味的协调、修饰和提升上可能具有良好作用。但 GC-MS 检测发现,新型咂酒中乙酸含量稍微偏高,可能对其风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还需在今后的酿造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咂酒 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 液液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米曲霉糖化酶活及其红薯酒质量指标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郝萍萍 吴发萍 +3 位作者 张文学 张楷正 郑天力 邹光友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5期35-37,共3页
该文对由3株曲霉(黄曲霉QJ、黄曲霉JP和白曲霉ZZH)制得的米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利用3种米曲制得的红薯酒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筛选得出酿造红薯酒的最佳糖化菌种为黄曲霉QJ。
关键词 半固态发酵 红薯白酒 米曲霉 糖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利口酒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伟 章霞 张楷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4,共4页
利口酒是以蒸馏酒等为酒基配制各种调香物料,经过甜化处理的酒精饮料。目前我国每年的利口酒产量约为641 k L。文章综述了我国利口酒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生产工艺(包括浸渍法、发酵法、发酵结合蒸馏法、配制法)、风味物质分析等的主要研... 利口酒是以蒸馏酒等为酒基配制各种调香物料,经过甜化处理的酒精饮料。目前我国每年的利口酒产量约为641 k L。文章综述了我国利口酒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生产工艺(包括浸渍法、发酵法、发酵结合蒸馏法、配制法)、风味物质分析等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利口酒生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后期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口酒 浸渍 发酵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酒抗氧化活性及其酚类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萍萍 吴发萍 +3 位作者 张文学 张楷正 郑天力 邹光友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以总抗氧化能力、还原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比较了紫薯酒和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并对其多酚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总体上紫薯酒具有较葡萄酒更强的抗氧化能力,紫薯酒的总酚和花青素含量也要明显高于葡萄酒。
关键词 紫薯酒 抗氧化性 还原性 总酚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与紫薯清酒中花青素的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发萍 郝萍萍 +3 位作者 张楷正 张文学 郑天力 邹光友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利用pH示差法,探讨了紫薯及紫薯清酒中花青素的含量变化和花青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在料液比为1∶15、盐酸浓度为0.4 mol/L、提取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2 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色素对光照、温度、酸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利用pH示差法,探讨了紫薯及紫薯清酒中花青素的含量变化和花青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在料液比为1∶15、盐酸浓度为0.4 mol/L、提取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2 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色素对光照、温度、酸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氧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紫薯酒的贮存条件应尽量做到低温、隔绝氧气和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紫薯酒 花青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清酒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郝萍萍 黄玉莲 +4 位作者 张楷正 张文学 宋宝珠 郑天力 邹光友 《酿酒科技》 2011年第10期21-24,共4页
以紫薯和大米为原料,日本清酒曲霉为糖化菌种,液体三级培养法培养酒母,采用分批投料方式进行糖化发酵,研究紫薯清酒生产工艺。按该研究工艺酿制成的紫薯清酒酒精度为14%vol,酸度为3.14 g/L,总酯为0.96 g/L,固形物为22.28 g/L,还原糖为4.... 以紫薯和大米为原料,日本清酒曲霉为糖化菌种,液体三级培养法培养酒母,采用分批投料方式进行糖化发酵,研究紫薯清酒生产工艺。按该研究工艺酿制成的紫薯清酒酒精度为14%vol,酸度为3.14 g/L,总酯为0.96 g/L,固形物为22.28 g/L,还原糖为4.72 g/L。(晓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清酒曲霉 花青素 分批投料 感官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邹伟 张楷正 +1 位作者 边名鸿 罗惠波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期125-127,共3页
酿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既能开展酿酒基础理论研究,又能解决酿酒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四川理工学院通过酿酒工程专业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培养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 酿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既能开展酿酒基础理论研究,又能解决酿酒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四川理工学院通过酿酒工程专业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培养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产业 酿酒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白酒的制备工艺及甲醇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萍萍 黄玉莲 +4 位作者 张楷正 张文学 宋宝珠 郑天力 邹光友 《酿酒科技》 2011年第11期97-99,109,共4页
介绍了红薯白酒的主要制作工艺,并总结了红薯酒生产中甲醇产生的原因,同时阐述了控制和减少甲醇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红薯白酒 制备工艺 酒母 感官评定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工程专业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伟 张楷正 +1 位作者 边名鸿 罗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257-258,共2页
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宽泛,不能体现酿酒工程的专业特色等问题,通过调整教学重点,增加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引入文献案例教学和网络资源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加深了学生对酿酒工程相关工艺原理、工艺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酿酒工程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紫薯种质原料的酿酒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发萍 郝萍萍 +3 位作者 张文学 张楷正 郑天力 邹光友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3,共3页
分别以紫薯王、紫青2号、紫金3号、南紫008、渝紫263 5种紫薯种质材料和大米为原料,采用米曲糖化、分批投料的方式进行发酵生产紫薯清酒。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质材料的原料特点和酿酒特性,以确定适于酿酒生产的紫薯种质。结果表明,不同种... 分别以紫薯王、紫青2号、紫金3号、南紫008、渝紫263 5种紫薯种质材料和大米为原料,采用米曲糖化、分批投料的方式进行发酵生产紫薯清酒。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质材料的原料特点和酿酒特性,以确定适于酿酒生产的紫薯种质。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材料所具有的酿酒特性不一样,紫金3号、渝紫263和紫薯王3个种质材料的品质优良,营养物质含量较高,适于酿酒;紫金3号的酿酒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酒 原料特性 酿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海 杨官荣 张楷正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从白酒国家标准角度分析了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从个性分析到共性分析;通过列表方式比较十大香型白酒的理化指标,从安全角度和风味角度作详尽的比较,同时对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作了前瞻性的展望。
关键词 白酒 科学指标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海 杨官荣 张楷正 《酿酒》 CAS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从白酒国家标准角度分析了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从个性分析到共性分析;通过列表方式比较十大香型白酒的理化指标,从安全角度和风味角度作详尽的比较,同时对中国白酒的科学指标作了前瞻性的展望。
关键词 白酒 科学指标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酒机制及解酒产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卓鑫鑫 邓丽萍 +5 位作者 何冰浩 高洪霞 王诗琪 吴欣芮 黄晓滢 张楷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酒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意义,也是聚会、餐饮、宴席上的常用饮品。但是我国饮酒人群数量庞大,酒精对人体健康、社会安全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解酒产品的研发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外的解酒产品种类多样,其... 酒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意义,也是聚会、餐饮、宴席上的常用饮品。但是我国饮酒人群数量庞大,酒精对人体健康、社会安全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解酒产品的研发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外的解酒产品种类多样,其主要功效不仅能通过提高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加速酒精的代谢速率,还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该文介绍了体内酒精的分解代谢过程及醉酒、解酒机制,重点阐述了解酒效果的评判指标,此外,综述了国内外解酒保健产品的研发情况,对具有解酒护肝作用的食品、中药材、微生物进行了介绍,并对解酒产品的研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解酒机理 乙醛脱氢酶 抗氧化 解酒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