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采煤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陈宇豪 张文清 《煤炭技术》 202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为研究采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淮南潘二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调研,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体、设备、环境、管理4项主因素和18项子因素,并建立采煤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层次模型,同... 为研究采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淮南潘二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调研,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体、设备、环境、管理4项主因素和18项子因素,并建立采煤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层次模型,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通过对采煤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煤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作业人员 不安全行为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王未来 张文清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264-267,共4页
为了研究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提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以验证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指标进行筛选。2轮咨询中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均表现出积极的评价态度,其... 为了研究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提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以验证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指标进行筛选。2轮咨询中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均表现出积极的评价态度,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2,第1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82~0.335(P<0.05),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4~0.418(P<0.05)第2轮较第1轮均有所提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确定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农林废弃物的热值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树永 朱亚先 +2 位作者 张文清 王玉枝 陆靖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燃烧热测定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将燃烧热测定与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接,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让学生了解燃烧热测定对保障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 燃烧热测定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案例将燃烧热测定与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接,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让学生了解燃烧热测定对保障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对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对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挥了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热 农林废弃物 热电厂 环境保护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计划”分析化学核心知识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宦双燕 蒋健晖 +14 位作者 李攻科 张文清 李娜 杨屹 胡斌 田阳 吴硕 张四纯 岳永海 江德臣 陈增萍 卢忠林 崔承 王玉枝 谭蔚泓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22-26,共5页
教育部启动了化学等8个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以来,湖南大学作为“101计划”分析化学课程的牵头单位,凝聚国内27所获批化学领域“拔尖计划2.0”基地高校,开展课程、教材建设,推动课堂提升计划实施。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团队面向化学... 教育部启动了化学等8个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以来,湖南大学作为“101计划”分析化学课程的牵头单位,凝聚国内27所获批化学领域“拔尖计划2.0”基地高校,开展课程、教材建设,推动课堂提升计划实施。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团队面向化学拔尖人才培养系统凝练的分析化学核心课程知识体系,11个模块48个核心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和建设进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101计划” 分析化学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菜经营者告知义务的完善路径
5
作者 张文清 《食品界》 2025年第6期70-72,共3页
近年来,预制菜在食品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赵皖平和政协委员李宝聚在采访中提出,餐厅应明确标注预制菜信息,并加强相关标识的管理措施。预制菜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高效、便捷... 近年来,预制菜在食品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赵皖平和政协委员李宝聚在采访中提出,餐厅应明确标注预制菜信息,并加强相关标识的管理措施。预制菜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高效、便捷饮食的需求,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农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在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监管标准,也引发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餐馆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顾客,这是否将受到法律的制约。预制菜与传统现场烹饪的菜肴在制作流程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由于目前预制菜行业尚未建立明确的监管标准,许多消费者对预制菜仍持保留态度。因此,是否为预制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对于那些期望在餐厅享用现场制作菜肴的消费者来说,商家未明确告知预制菜的行为将严重违背他们的预期。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路径 法律规范 经营者告知义务 预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捻纺的嵌入式低扭矩复合纱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瑞成 张文清 +3 位作者 吕哲 许多 刘可帅 徐卫林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 为解决复合纱捻度高、残余扭矩大、扭结较多的问题,采用羊毛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结合自捻纺纱与低扭矩纺纱技术,制备了嵌入式同相自捻纱和异相自捻纱,对同相自捻纱进行受力分析,探究了嵌入长丝的角度/间距对复合自捻纱自捻扭矩的影响,分析了长丝与粗纱在不同间距下对2种自捻纱成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式异相自捻纱性能普遍优于同相自捻纱;随着长丝与粗纱间距增大,长丝包缠角度变大,对短纤维的束缚作用增强,提高了纤维强度利用率和成纱均匀度;当长丝与粗纱间距过大时,长丝对短纤维内外转移的调控作用减弱,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条干均匀度恶化;在2 mm间距时嵌入式自捻纱综合性能更优,异相自捻纱与同相自捻纱的断裂强度分别为9.79和6.63 cN/tex,条干CV值分别为19.16%和20.93%,3 mm毛羽数量分别为119根/(10 m)和102根/(10 m);嵌入式自捻纱充分利用长丝连续性和受力均匀性平衡退捻力矩,有效降低了复合纱线的残余扭矩(≤1个扭结/(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捻纺 嵌入式复合纱 低扭矩 纱线结构模型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有机合成实验苯佐卡因的课程思政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沙风 伍新燕 +3 位作者 胡坪 张文清 栾晓洋 马云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将传统的合成路线和条件都给定的综合有机实验“苯佐卡因的合成”,改造成路线可设计、条件可优化的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文献调研、综合分析以及评估合成策略和具体实验条件,提出兼顾宏观(路线)和微观(具体条件)的改进实验方案,规避原... 将传统的合成路线和条件都给定的综合有机实验“苯佐卡因的合成”,改造成路线可设计、条件可优化的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文献调研、综合分析以及评估合成策略和具体实验条件,提出兼顾宏观(路线)和微观(具体条件)的改进实验方案,规避原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根据学生专业和培养方案的不同,开放部分或全部“权限”给学生,从不同层级原料出发,设计绿色、高效的合成路线,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或根据建议路线,调整和优化实验条件,使学生在得到基础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其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合成理念也得到进一步升华。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将学科前沿成果引入实验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佐卡因 合成路线设计 反应条件优化 绿色合成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期间北部湾近岸观测海浪特征研究
8
作者 朱冬琳 徐福敏 +2 位作者 孙建 陈波 张文清 《水道港口》 2024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极端天气下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浪特性的精细研究有利于沿岸防灾减灾和工程建设。台风“马鞍”和台风“奥鹿”为2022年8~10月影响北部湾的两个具有典型路径的台风,其在北部湾近岸引起的海浪特征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北部湾近岸海域观测数... 极端天气下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浪特性的精细研究有利于沿岸防灾减灾和工程建设。台风“马鞍”和台风“奥鹿”为2022年8~10月影响北部湾的两个具有典型路径的台风,其在北部湾近岸引起的海浪特征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北部湾近岸海域观测数据发现,不同路径、不同距离的台风对北部湾近岸波浪场的影响在持续时间、波浪参数以及海浪谱变化上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距离较近的西北路径型台风“马鞍”经过测站时,强风浪的作用使得海浪谱在短时间内形成尖锐的单峰谱,台风过境11 h后,测站方向谱受外海涌浪影响出现双峰;在北部湾以南距离较远的西向路径型台风“奥鹿”引起的风速、波高增大幅度均弱于“马鞍”,但影响时间更久,其方向谱的双峰特征表明涌浪的影响更为显著。尽管台风“马鞍”、“奥鹿”过境前后北部湾内海浪变化剧烈、性质各异,但其均为宽谱且与标准化一维谱具有很强相似性;与平均频率相比,以谱峰频率进行标准化得到的无因次一维谱形状更为收敛一致,且均可用TMA谱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台风“马鞍” 台风“奥鹿” 台风浪 海浪谱 TMA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杂合四芳烯光控分子开关的设计合成与性能测试
9
作者 高睿 周颖 +4 位作者 胡一凡 陈思远 徐首红 罗千福 张文清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125-133,共9页
围绕分子开关及聚集诱导发光的科研热点领域进行本科教学实验设计,将光致变色二芳烯巧妙嵌合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芳烯体系中,制备得到兼具变色和发光功能的新型杂合四芳烯光控荧光分子开关,科教融合,将科研前沿引入到本科实验教... 围绕分子开关及聚集诱导发光的科研热点领域进行本科教学实验设计,将光致变色二芳烯巧妙嵌合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芳烯体系中,制备得到兼具变色和发光功能的新型杂合四芳烯光控荧光分子开关,科教融合,将科研前沿引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从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实验探索。本实验分子设计简练新颖,内容丰富,现象明显,在综合运用和巩固本科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和突破创新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分子开关 本科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粒径对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冬冬 张文清 《广东建材》 2024年第2期27-29,共3页
为了探究粗骨料粒径对珊瑚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性能,采用RMT-150实验机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对连续级配粗骨料粒径为5~16mm(J0)及单一级配粗骨料粒径为5~10mm(J1)、10~16mm(J2)、16~20mm(J3)和20~25mm(J4)进行静态抗压抗拉试验,并且对... 为了探究粗骨料粒径对珊瑚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性能,采用RMT-150实验机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对连续级配粗骨料粒径为5~16mm(J0)及单一级配粗骨料粒径为5~10mm(J1)、10~16mm(J2)、16~20mm(J3)和20~25mm(J4)进行静态抗压抗拉试验,并且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探究不同粗骨料粒径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粗骨料粒径为5~10mm的时候珊瑚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达到最佳,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珊瑚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适当的粗骨料粒径能够提升粗骨料混凝土的静态抗压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抗拉强度 粗骨料粒径 珊瑚混凝土 RMT-150实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中岩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文清 左萍萍 +3 位作者 徐辰 杨蕾 张玉龙 夏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色谱反复柱层析,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检测,从提取的海带岩藻多糖中得到了均一多糖TC-1,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IR)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测定。...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色谱反复柱层析,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检测,从提取的海带岩藻多糖中得到了均一多糖TC-1,并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包括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IR)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C-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3.7×105,主要由岩藻糖构成,此外还伴有少量的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硫酸酯多糖。其中岩藻糖糖基以1,4-、1,3-连接方式存在;木糖以1,3-连接方式存在;甘露糖以1,3-、1,6-连接方式存在;葡萄糖以1,3,4-、1,2,4,6-连接方式存在;半乳糖以1,6-、1,3,6-、1,3,4,6-连接方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岩藻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Cl/H_2O_2协同氧化制备壳寡糖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文清 柴平海 +1 位作者 夏玮 张亚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研究了 Na OCl/ H2 O2 协同氧化制备壳寡糖的适宜工艺条件 ,即用 0 .6 mol摩尔配比为0 .2 5的 Na OCl/ H2 O2 协同氧化剂氧化降解 6 0 g壳聚糖 ,反应 p H为 6 ,温度为 55℃ ,时间 8h,可使98%的壳聚糖转化为壳寡糖。通过对降解产物的氨... 研究了 Na OCl/ H2 O2 协同氧化制备壳寡糖的适宜工艺条件 ,即用 0 .6 mol摩尔配比为0 .2 5的 Na OCl/ H2 O2 协同氧化剂氧化降解 6 0 g壳聚糖 ,反应 p H为 6 ,温度为 55℃ ,时间 8h,可使98%的壳聚糖转化为壳寡糖。通过对降解产物的氨基含量及红外图谱分析 ,证明该氧化反应主要是以开裂壳聚糖的β( 1 ,4 )糖苷键来进行的 ,并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壳寡糖 协同氧化 制备 NaOCL/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文清 沈方红 +2 位作者 丁卯 蒋鑫 夏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5,共5页
壳聚糖(CTS)是一种碱性多糖,其氨基能结合溶液中的质子,形成的铵正离子与羰基发生希夫碱反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良好的吸湿材料,二氧化锰可以催化甲醛发生化学反应。以CTS和CMC为基质,同时复合一定量无机盐(K2CO3),在外层包裹... 壳聚糖(CTS)是一种碱性多糖,其氨基能结合溶液中的质子,形成的铵正离子与羰基发生希夫碱反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种良好的吸湿材料,二氧化锰可以催化甲醛发生化学反应。以CTS和CMC为基质,同时复合一定量无机盐(K2CO3),在外层包裹二氧化锰得到功能材料。30 g的功能材料可以将0.08 m3密闭环境箱内初始质量浓度为1 000μg/m3的甲醛在24 h内降至216μg/m3,连续使用3次吸附效果明显。在70%湿度下吸湿量达45%,且吸湿后的功能材料吸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钠 无机盐 吸湿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煤的动态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文清 穆朝民 李重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8-204,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软硬程度煤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分别制取了型煤与原煤2种不同煤样,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冲击破坏试验,获得了2种煤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相关动态力学参数,并分析得到2... 为了研究不同软硬程度煤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分别制取了型煤与原煤2种不同煤样,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其进行了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冲击破坏试验,获得了2种煤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相关动态力学参数,并分析得到2种煤的破坏变形特征及能量耗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2种煤在冲击荷载下的变形在初始阶段即表现出非线性;总体上,其破坏变形过程均可概括为:初始非线性阶段、屈服阶段、应变强化阶段和卸载破坏阶段。在试验应变率70~280 s^-1内,2种煤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具有应变率强化的特性,随应变率呈指数增加,且原煤的应变率硬化特性更为显著,说明原煤比型煤具有更好的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由于材料受热活化机制和惯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相同,2种煤的动态应力增长因子DIF随应变率呈2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存在一个转折应变率(130 s^-1);在高应变率下,型煤比原煤体现出更高的应变率硬化和动态增韧效应。2种煤的破碎功密度随应变率均呈指数增长,体现出显著的率相关性,但在相同荷载下,原煤破碎功密度高于型煤,破坏需要耗散更多的能量。原煤和型煤的能量吸收率均无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平均分别为10.1%和19.3%,说明型煤的能量吸收能力更强,体现出更为显著的率敏感性。研究结论表明,2种煤均是率敏感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型煤比原煤体现出更高的应变率硬化、动态增韧效应和能量吸收能力。2种煤在更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煤 型煤 岩石动力学 霍普金森压杆 应变率 动态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法在丹参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文清 金鑫荣 +1 位作者 杜晨捷 明建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制备丹参口服液。结果表明,絮凝法工艺在指标成分、稳定性和经济指标等方面均优于水提醇沉法,它可代替水提醇沉工艺用于部分中药制剂的提纯。
关键词 水提醇沉法 絮凝法 聚凝净 丹参口服液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性诱导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文清 徐欢 +1 位作者 夏玮 张元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壳聚糖经α-淀粉酶水解并用乙醇溶液纯化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用重均分子量为20ku和1ku的壳聚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可以诱导黄瓜植株产生过氧化物酶和β-1,3-葡聚糖酶。壳聚糖的这种诱导效应对剂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依赖,... 壳聚糖经α-淀粉酶水解并用乙醇溶液纯化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用重均分子量为20ku和1ku的壳聚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可以诱导黄瓜植株产生过氧化物酶和β-1,3-葡聚糖酶。壳聚糖的这种诱导效应对剂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依赖,并有一定的滞后期。壳聚糖对黄瓜菌核病的抗病性随喷施次数增加而增加。在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时,重均分子量为20ku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更为明显;在对黄瓜叶片喷洒处理时,1ku的壳聚糖的诱导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过氧化物酶 Β-1 3-葡聚糖酶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场强化和常规提取罗汉果甜苷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清 马少妹 +3 位作者 谢威 吴胜富 黄增尉 袁爱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27-5729,共3页
[目的]获得从罗汉果中提取甜苷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通过比较超声波辅助法和常规提取法的甜苷提取效果,并采用2种超声波动力学模型和1种常规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化试验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的效率比常规提取高,该过程符合动... [目的]获得从罗汉果中提取甜苷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通过比较超声波辅助法和常规提取法的甜苷提取效果,并采用2种超声波动力学模型和1种常规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化试验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的效率比常规提取高,该过程符合动力学方程:lnC=γlnt+λ,而常规提取符合ln C∞C∞-C=Kt+ln C∞C-∞C0方程。[结论]超声波频率过高,提取温度过高,提取时间过长时超声波提取过程将不受动力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甜苷 超声波提取 常规提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纺纱线结构的演化与创新发展
18
作者 卢馨蕊 李潇 +4 位作者 张文清 张瑞成 唐华伟 彭昊 刘可帅 《纺织导报》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性能需求的增加,作为纺织品基础材料的纱线在环锭纺生产技术创新方面发展迅速,在原料适应性、生产效率和纱线品质上均优于其他纺纱技术。基于此背景,文章主要介绍并分析了传统环锭纺和新型环锭纺纱技术的原理...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纺织品性能需求的增加,作为纺织品基础材料的纱线在环锭纺生产技术创新方面发展迅速,在原料适应性、生产效率和纱线品质上均优于其他纺纱技术。基于此背景,文章主要介绍并分析了传统环锭纺和新型环锭纺纱技术的原理及纱线结构,指出加强对加捻三角区的控制为主流环锭纺纱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新型环锭纺的装置加装、纱线结构和多物理场提升成纱质量。最后,文章对环锭纺纱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工艺研发和改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纱线结构 新型环锭纺 加捻三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突深孔控制爆破松动半径考察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清 刘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了合理确定深孔控制爆破孔的间距,从而有效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瓦斯流量指标法、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法、钻屑量指标法、瓦斯压力指标法、示踪气体法及弹性波法等考察深孔控制爆破松动半径的方法的... 为了合理确定深孔控制爆破孔的间距,从而有效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瓦斯流量指标法、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法、钻屑量指标法、瓦斯压力指标法、示踪气体法及弹性波法等考察深孔控制爆破松动半径的方法的原理和不足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突出煤层的复杂性,各种方法测试得出的深孔控制爆破松动半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偏差,应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和潘三矿现场实际,采用瓦斯流量指标法考察潘三矿的深孔控制爆破松动半径为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深孔控制爆破 松动半径 瓦斯抽采 爆破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文清 徐首红 +3 位作者 徐志珍 胡坪 罗千福 王成云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1985年成立以来,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综合改革措施等方面总结了专业改革的思路、实...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1985年成立以来,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综合改革措施等方面总结了专业改革的思路、实践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专业建设的不足和持续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