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弼“贵无论”辩证
1
作者
张慕良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王弼在具体讨论"有"、"关系"之前,首先认定的是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具有规律性及统一性的理性立场,并不能以"贵无论"来定义其本体论思想。同时,"无"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也并不是一存在概念,...
王弼在具体讨论"有"、"关系"之前,首先认定的是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具有规律性及统一性的理性立场,并不能以"贵无论"来定义其本体论思想。同时,"无"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也并不是一存在概念,而是属性概念。王弼只是用"无"来称谓不可命名的"道"、"一"的属性。对王弼本体论思想的再研究,对合理定位"魏晋玄学"的整体学派属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
王弼
名
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心”与“言心”--思考王、湛之别的一个维度
2
作者
张慕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当前学界对王阳明与湛甘泉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多留于文化层面,而缺少对于二人思想的学理实质考察。这就导致了在追问二人所理解"心"、"良知"、"天理"等之间差别的究竟为何上的"语焉不详"。鉴于...
当前学界对王阳明与湛甘泉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多留于文化层面,而缺少对于二人思想的学理实质考察。这就导致了在追问二人所理解"心"、"良知"、"天理"等之间差别的究竟为何上的"语焉不详"。鉴于此,本文拟从二人谈"心"之处为切入点,来考察二人理学思维的建构模式,以求对二人思想之别给出学理上的解释。概言之,王、湛二人面对朱子理学所留下的"心"、"理"二分问题,是分别将"心"作为哲学立场而落于生存实在中以"体察""天理"的模式求其"所存"和将"心"通过语言建构为实体的以知识形式统摄"心"、"理"的答其"所是"。对王、湛之别的学理考察于合理理解宋明理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借鉴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
朱子
孟子
王阳明
湛甘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
3
作者
张慕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阳明传信录》,对该书中刘宗...
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阳明传信录》,对该书中刘宗周评"四句教"、"良知"、《大学》等按语与王阳明本人的思想作比照考察,发现刘宗周对于王阳明思想的"批评",实际是其对于"致良知"的"误读"。总体来看,刘宗周是继承于"湛学"的思维模式,将具有现象学意义上"自明性"前提的自然存在的"良知"理解为可界说的"知识性"存在,这种解读方式在学理上乃是"心学"之倒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或为合理把握刘宗周思想及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王阳明
刘宗周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弼“贵无论”辩证
1
作者
张慕良
机构
吉林大学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编号:(2013)3009]的研究成果
文摘
王弼在具体讨论"有"、"关系"之前,首先认定的是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是具有规律性及统一性的理性立场,并不能以"贵无论"来定义其本体论思想。同时,"无"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也并不是一存在概念,而是属性概念。王弼只是用"无"来称谓不可命名的"道"、"一"的属性。对王弼本体论思想的再研究,对合理定位"魏晋玄学"的整体学派属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无
王弼
名
称
分类号
B235.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心”与“言心”--思考王、湛之别的一个维度
2
作者
张慕良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学》解释史研究”(16AZX008)
吉林大学横向项目“儒家思想的中庸智慧”
吉林大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蕺山学与湛学关系研究”。
文摘
当前学界对王阳明与湛甘泉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多留于文化层面,而缺少对于二人思想的学理实质考察。这就导致了在追问二人所理解"心"、"良知"、"天理"等之间差别的究竟为何上的"语焉不详"。鉴于此,本文拟从二人谈"心"之处为切入点,来考察二人理学思维的建构模式,以求对二人思想之别给出学理上的解释。概言之,王、湛二人面对朱子理学所留下的"心"、"理"二分问题,是分别将"心"作为哲学立场而落于生存实在中以"体察""天理"的模式求其"所存"和将"心"通过语言建构为实体的以知识形式统摄"心"、"理"的答其"所是"。对王、湛之别的学理考察于合理理解宋明理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借鉴性思考。
关键词
心性
朱子
孟子
王阳明
湛甘泉
Keywords
xin-xing
ZHU Xi
Mencius
WANG Yangming
ZHAN Ganquan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
3
作者
张慕良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学》解释史研究”(16AZX008)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蕺山学派理学思想研究”(2016BS023)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生存论视域下的阳明学研究”(2016ZZ017)
文摘
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阳明传信录》,对该书中刘宗周评"四句教"、"良知"、《大学》等按语与王阳明本人的思想作比照考察,发现刘宗周对于王阳明思想的"批评",实际是其对于"致良知"的"误读"。总体来看,刘宗周是继承于"湛学"的思维模式,将具有现象学意义上"自明性"前提的自然存在的"良知"理解为可界说的"知识性"存在,这种解读方式在学理上乃是"心学"之倒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或为合理把握刘宗周思想及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良知
王阳明
刘宗周
《大学》
Keywords
liangzhi
WANG Yangming
LIU Zongzhou
The Great Learning
分类号
B249.9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弼“贵无论”辩证
张慕良
《湖湘论坛》
CSSCI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心”与“言心”--思考王、湛之别的一个维度
张慕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
张慕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