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8年8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67例,女351例;年龄65~97岁。根据是否发生髋螺钉切出,...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8年8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67例,女351例;年龄65~97岁。根据是否发生髋螺钉切出,将其分为愈合组508例和切出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再按照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切出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4的比例,匹配出愈合组40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愈合组和切出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AO分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复位质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在尖顶距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差[OR=23.138,95%CI(2.163,247.551),P=0.009]和尖顶距≥25 mm[OR=30.538,95%CI(2.935,317.770),P=0.004]是导致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位质量差和尖顶距≥25 mm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时发生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尖顶距的最佳数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建植年限(16、21、27、44和52a)人工植被区中发育藻结皮的净光合速率、年固碳量和累计固碳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结皮生物学参数(盖度和生物量)和土壤表层0-3 cm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建植年限(16、21、27、44和52a)人工植被区中发育藻结皮的净光合速率、年固碳量和累计固碳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结皮生物学参数(盖度和生物量)和土壤表层0-3 cm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从植被建植16a藻结皮的1.63μmol m^-2s^-1增加至植被建植52a的2.81μmol m^-2s^-1;藻结皮的最大光合速率与结皮生物量和结皮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藻结皮的年固碳量随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延长呈指数增加,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年固碳量显著增加,从建植16a藻结皮的C 0.2 g m^-2a^-1增加到52a的C 2.78 g m^-2a^-1;3)植被区建植后,藻结皮的固碳总量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建植16a到27a,藻结皮固碳总量在C 2.2-6.2 g m^-2,建植44a后,固碳总量增加到C 23.9 g m^-2;并且,藻结皮的固碳总量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随着人工植被固沙区的演替,藻结皮发育成熟度逐渐提高,其光合固碳能力显著提高,有利于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的累计。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髋螺钉切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8年8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167例,女351例;年龄65~97岁。根据是否发生髋螺钉切出,将其分为愈合组508例和切出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再按照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对切出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按照1∶4的比例,匹配出愈合组40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愈合组和切出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AO分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复位质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在尖顶距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差[OR=23.138,95%CI(2.163,247.551),P=0.009]和尖顶距≥25 mm[OR=30.538,95%CI(2.935,317.770),P=0.004]是导致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位质量差和尖顶距≥25 mm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时发生髋螺钉切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尖顶距的最佳数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摘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建植年限(16、21、27、44和52a)人工植被区中发育藻结皮的净光合速率、年固碳量和累计固碳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结皮生物学参数(盖度和生物量)和土壤表层0-3 cm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从植被建植16a藻结皮的1.63μmol m^-2s^-1增加至植被建植52a的2.81μmol m^-2s^-1;藻结皮的最大光合速率与结皮生物量和结皮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藻结皮的年固碳量随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延长呈指数增加,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年固碳量显著增加,从建植16a藻结皮的C 0.2 g m^-2a^-1增加到52a的C 2.78 g m^-2a^-1;3)植被区建植后,藻结皮的固碳总量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建植16a到27a,藻结皮固碳总量在C 2.2-6.2 g m^-2,建植44a后,固碳总量增加到C 23.9 g m^-2;并且,藻结皮的固碳总量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随着人工植被固沙区的演替,藻结皮发育成熟度逐渐提高,其光合固碳能力显著提高,有利于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的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