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炒烘结合工艺对烘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祥 杜亚如 +4 位作者 张德 董智杰 倪德江 郑时兵 余志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06%,以构建评价函数作为评判指标,结合主效应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滚炒环节温度(150±5)℃、投叶量2 kg、炒制后水分质量分数25%;烘青绿茶经滚炒后,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其外形、香气、滋味、叶底得分较未经滚炒处理的样品均有所提高,涩味降低;茶叶条索匀整度、紧细度更好。研究显示,对于烘青绿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加滚炒工艺环节对提升烘青绿茶品质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滚炒环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家台贡茶一级绿针理条做形工艺优化
2
作者 刘俊 张荣祥 +4 位作者 郑时兵 陈玉琼 余志 张德 倪德江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为优化针形绿茶的做形工艺,以鄂茶10号一芽一二叶原料为材料,探讨了理条机做形投叶量、做形程度和加压方式对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贡茶一级绿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伍家台一级绿针适宜采用2次理条做形技术,明显提高了针形绿茶的直度和... 为优化针形绿茶的做形工艺,以鄂茶10号一芽一二叶原料为材料,探讨了理条机做形投叶量、做形程度和加压方式对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贡茶一级绿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伍家台一级绿针适宜采用2次理条做形技术,明显提高了针形绿茶的直度和匀整度,且茶叶品质最佳。优化后的做形工艺为第1次做形使用12槽锅理条机,投叶量3kg/锅,理条含水率约35%;第2次做形使用18槽理条机,加压方式为2根小棒或1根大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家台贡茶 针形绿茶 做形 品质 工艺优化 湖北省宣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热区优良牧草栽培和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3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32-137,共6页
云南热区面积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年来,云南省草食畜产业发展迅速,饲草料需求量逐年加大。文章概括和归纳了云南热区优良牧草在高效生产、种草养殖、饲草加工和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热区优... 云南热区面积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年来,云南省草食畜产业发展迅速,饲草料需求量逐年加大。文章概括和归纳了云南热区优良牧草在高效生产、种草养殖、饲草加工和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热区优良栽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并提出持续开展牧草资源种质创新,强化牧草多元化利用技术、草产品加工和利用技术、种草养殖和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技术的建议,旨在为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优良牧草栽培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优良牧草 栽培 利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微光机电系统安全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笑 谢晋 +2 位作者 熊壮 张德 代俊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引信微小型化和智能化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性要求不断提升,对其安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微光机电系统(MOEMS)技术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集成度高和可批量生产等特点,在引信安全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引信MO... 随着引信微小型化和智能化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性要求不断提升,对其安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微光机电系统(MOEMS)技术的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集成度高和可批量生产等特点,在引信安全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引信MOEMS安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展分析,介绍了引信MOEMS安全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OEMS安全系统驱动方式、加工与封装工艺、激光起爆技术与安全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规律,归纳了当前引信MOEMS安全系统研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动MOEMS安全系统在火炮引信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 引信安全系统 安全与解除隔离装置 激光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与儿童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曹佳璐 张德 +1 位作者 李娜 荆会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感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儿童SLE 98例(观察组),其中初发43例、稳定55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感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儿童SLE 98例(观察组),其中初发43例、稳定55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CMV-IgM、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采用直接法行Coombs实验,采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采用CytoFLEX S流式细胞仪检测CD2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EBV DNA。SLE患儿入院次日评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比较两组CMV-IgM、EBV DNA阳性率以及SLE患儿初发者与稳定者CMV-IgM、EBV DNA阳性率。比较SLE患儿CMV-IgM、EBV DNA阳性者与阴性者ESR、补体C3、SLEDAI及ANuA、抗ds-DNA抗体、抗β2-GP1抗体、Coombs实验或CD23阳性率。分析CMV-IgM、EBV DNA阳性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MV-IgM、EBV D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SLE患儿初发者CMV-IgM阳性率低于其稳定者,EBV DNA阳性率高于其稳定者(P均<0.05)。SLE患儿CMV-IgM阳性者ESR、SLEDAI及ANuA、抗ds-DNA抗体、抗β2-GP1抗体、Coombs实验阳性率均高于其阴性者,而补体C3低于其阴性者(P均<0.05)。SLE患儿EBV DNA阳性者ESR、SLEDAI及ANuA、抗ds-DNA抗体、抗β2-GP1抗体、CD23阳性率均高于其阴性者,而补体C3低于其阴性者(P均<0.05)。SLE患儿CMV-IgM、EBV DNA阳性与ESR、SLEDAI以及ANuA、抗ds-DNA抗体、抗β2-GP1抗体、CD23阳性均呈正相关关系,与补体C3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CMV、EBV感染与儿童SLE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疾病活动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RP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辅助全内重建术在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庆磊 喻红英 +3 位作者 刘慧敏 黄耀斌 朱文刚 张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辅助全内重建术对后交叉韧带(PCL)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4例住院手术治疗的PCL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2例。试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PRP关节腔内精准...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辅助全内重建术对后交叉韧带(PCL)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4例住院手术治疗的PCL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2例。试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PRP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辅助全内重建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全内重建术治疗,两组术后均进行功能锻炼。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及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移植物磁共振成像(MRI)评分及手术前后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踝-后足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正常出院后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查,所有患者均随访超过1年,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自体供腱区相关并发症,未发现胫骨凹陷。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试验组患者患侧膝关节IKDC评分分别为(51.6±3.7)、(78.3±4.1)、(87.5±2.6)、(92.2±2.1)分,对照组分别为(50.5±4.7)、(74.8±4.2)、(82.9±4.0)、(90.2±3.1)分。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同时术后6、12个月较术后3个月显著改善,术后12个月较术后6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6、12个月患侧膝关节IKDC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试验组患者患侧踝-后足AOFAS评分分别为(98.7±1.0)、(98.4±0.8)、(98.5±0.9)、(98.6±0.8)分,对照组分别为(98.2±0.9)、(98.0±0.8)、(98.3±0.9)、(98.4±1.0)分。术后第3、6、12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踝-后足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侧踝-后足AOF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复查膝关节MRI提示两组患者的重建韧带均走行良好,腱骨愈合情况满意。试验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MR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试验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为(13.6±1.4)mm,对照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为(13.9±1.5)mm;术后12个月,试验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为2~7 mm,平均(4.0±1.4)mm;对照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为2~6 mm,平均(3.5±1.2)mm。术后12个月,两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双膝后向松弛度差异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RP关节腔内精准注射辅助全内重建术能够加速P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促进移植物重塑和腱-骨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富血小板血浆 全内重建术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长互作效应及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3 位作者 金杰 樊博 赵秀梅 韩学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22,共8页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禾本科 间作 生长效应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机电引信芯片光纤抗高过载设计方法
8
作者 张笑 谢晋 +2 位作者 曹骏 代俊 张德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6,45,共9页
针对微光机电系统(MOEMS)芯片在中大口径榴弹炮引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MOEMS封装方法。通过在光纤槽部分设计光纤定位结构,实现光纤的被动对准,光纤对准后在芯片外部使用环氧胶对光纤进行轴向的可靠固定。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 针对微光机电系统(MOEMS)芯片在中大口径榴弹炮引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MOEMS封装方法。通过在光纤槽部分设计光纤定位结构,实现光纤的被动对准,光纤对准后在芯片外部使用环氧胶对光纤进行轴向的可靠固定。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光纤定位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力锤试验与高速离心试验完成光纤光路的抗高过载能力测试。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封装后的光纤光路在勤务处理意外跌落环境与正常发射环境中均能实现光能的稳定传输,对于推动MOEMS技术在中大口径榴弹炮引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 引信 光纤 高过载 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碳酸钙与重质碳酸钙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德 杨海涛 沈上越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27-28,51,共3页
碳酸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无机盐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 ,可将碳酸钙粉体分为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 ;本文系统地比较了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形态、理化性能、改性方法。
关键词 轻质碳酸钙 重质碳酸钙 生产方法 制备方法 形态 理化性能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添加对干热河谷柱花草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德 何光熊 +1 位作者 龙会英 史亮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目的】养分添加是牧草生产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为探讨施用磷对豆科牧草生长生产特征及地上—地下资源分配模式的影响。【方法】以优良豆科牧草柱花草为研究对象,设计正常施磷及不施磷对比试验,探讨磷对干热河谷条件下5个柱花草品种地... 【目的】养分添加是牧草生产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为探讨施用磷对豆科牧草生长生产特征及地上—地下资源分配模式的影响。【方法】以优良豆科牧草柱花草为研究对象,设计正常施磷及不施磷对比试验,探讨磷对干热河谷条件下5个柱花草品种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施磷促使5个柱花草品种平均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增加柱花草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表明磷添加对干热河谷柱花草的促生效果明显;伴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柱花草根冠比减小,表明施磷导致柱花草对地下的资源分配减少。(2)5个柱花草品种在土壤正常施磷及不施磷条件下,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关系主要呈现为等速生长关系,即5个柱花草品种地上—地下生物量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的生长模式,表明柱花草具有较好的磷耐受能力。相较而言,热研7号柱花草及热研13号柱花草对磷的施用较为敏感,为非低磷耐受品种。(3)干热河谷气候施磷、不施磷条件下,品种水平柱花草的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关系主要呈现为等速生长关系,但整体水平呈现为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满足ln Umass=ln1.555+0.510ln Bmass,造成生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来自品种的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柱花草具有在正常施磷和不施磷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生长模式的磷适应能力,正常施磷和不施磷对柱花草品种间差异的影响大于对品种内的影响;磷添加对干热河谷柱花草种植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因而磷添加可作为干热河谷柱花草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在生产中应对不同的柱花草品种进行筛选,同时设置相异的施磷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策略 柱花草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的湿法超细粉碎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德 蒋金龙 杨密纯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3-4,14,共3页
石榴石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原料之一 ,其超细粉碎未见报道。本文就石榴石湿法超细粉碎进行了研究 ,对影响粉碎效果的料介比、料浆浓度、研磨时间、助磨剂用量等分别作了探讨 ,并制备出d90 =1.
关键词 石榴石 超细粉碎 料介比 料浆浓度 研磨时间 助磨剂 无机非金属材料 粉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晶石表面改性及其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德 梅劲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9-11,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重晶石粉的干法表面改性及改性重晶石粉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并通过测定改性重晶石粉的活化指数 ,确定了改性剂的种类、用量和最佳改性温度。选定改性效果好的重晶石粉充填于丁苯橡胶中 ,通过测定制品拉伸率与扯断强度 。
关键词 重晶石 表面改性 丁苯橡胶 活化指数 改性效果 拉伸率 扯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德 陈金磊 +3 位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梁培 余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3期4187-4193,共7页
茶叶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消费和饮用遍布全球各地,因此,茶叶的质量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农药残留是茶叶质量安全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具有步骤复杂,耗费时间长,成本高且不能现场检测的缺点而无法完全满足现实检... 茶叶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消费和饮用遍布全球各地,因此,茶叶的质量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农药残留是茶叶质量安全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具有步骤复杂,耗费时间长,成本高且不能现场检测的缺点而无法完全满足现实检测的需求。愈来愈高的贸易壁垒迫切需求新的检测方法的出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因其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无损检测等优点吸引着研究者们的目光。茶叶农药残留的SERS检测前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同的茶叶农药需要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良好的衬底能够大大提高拉曼增强检测的灵敏度。先进的算法可以优化拉曼光谱的处理,提高检测准确度。因此,本文主要总结了SERS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概况,阐述相关技术难点、解决方案及发展趋势,为茶叶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表面增强拉曼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石英粉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德 郭帅彬 杨密纯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5-6,40,共3页
用湿法机械粉碎制备了d90 为 2 μm左右的超细石英粉 ,该方法工艺简单 ,效率高。研究了研磨时间、矿浆浓度、料介比。
关键词 超细粉碎 助磨剂 石英 研磨时间 矿浆材料 料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间相互作用对牧草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39,共6页
为了揭示种间相互作用对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试验设计三个处理,分别是单作柱花草、单作黑籽雀稗、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观测了三个不同种植模式作物整个生育的物候期、整个植株生长量、生物量、生物量的当量比及不同... 为了揭示种间相互作用对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试验设计三个处理,分别是单作柱花草、单作黑籽雀稗、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观测了三个不同种植模式作物整个生育的物候期、整个植株生长量、生物量、生物量的当量比及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差异。结果表明:1种植牧草270天后,间作体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的当量比分别是3.05和3.52,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柱花草/黑籽雀稗间种具有间作优势。2与单作相比,间作体系黑籽雀稗物候期推迟5天;其生长量、生物量均高于单作,株高、根长、干草产量和根系产量分别高于单作9.67 cm、7.33 cm、345.50 g·株^(-1)、131.67 g·株^(-1)。与柱花草单作对比,间作的分枝期、现蕾期、花期比单作分别推迟5天、15天、5~15天;其生长量和生物量低于单作,柱花草株高、根系深、根冠比、根瘤量、干草产量和根系产量分别低于单作10.64 cm、0.54 cm、0.08、0.84粒·株^(-1)、14.29 g·株^(-1)和1.48 g·株^(-1);3间作体系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比种植前增加的量分别为0.039%、0.003%、0.001%。单作柱花草样地有机质、全氮比种植前增加的量分别为0.063%、0.006%,磷比种植前减少0.001%;单作黑籽雀稗样地有机质、全氮比种植前减少0.017%、0.002%。表明,柱花草的间作提高了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柱花草在生物固氮过程中,以磷固氮,消耗磷素致使单作柱花草样地全磷量减少,全氮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相互作用 牧草 间作体系 生产力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铝粉末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德 张志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32-34,共3页
以无定形A12 O3 和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AlN粉末 ,重点探讨了原料摩尔比及粒度、催化剂的种类及含量、保温时间等因素对AlN粉末合成的影响 ,合成出粒径约为 1μm的纯AlN粉末。原料粒度越细越有利于AlN的生成 ,C/A12 O3 摩... 以无定形A12 O3 和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AlN粉末 ,重点探讨了原料摩尔比及粒度、催化剂的种类及含量、保温时间等因素对AlN粉末合成的影响 ,合成出粒径约为 1μm的纯AlN粉末。原料粒度越细越有利于AlN的生成 ,C/A12 O3 摩尔比以略大于 3为适宜 ,价廉的重质碳酸钙的催化效果优于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粉末 碳热还原法 合成 催化剂 重质碳酸钙 无定形 三氧化二铝 石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和施磷对2种牧草生物量及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1 位作者 曾丽萍 刘屹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2,共6页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和间作)和2个磷水平(不施P:P0;P:P75),研究柱花草与扭黄茅间作和施磷对牧草生物量、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行距均为50 cm条件下,施磷提高了间作体系中扭黄茅生物量的30.10...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模式(单作和间作)和2个磷水平(不施P:P0;P:P75),研究柱花草与扭黄茅间作和施磷对牧草生物量、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株行距均为50 cm条件下,施磷提高了间作体系中扭黄茅生物量的30.10%和氮吸收量的21.51%,但减少了柱花草地上部生物量5.53%和氮、磷吸收量的3.73%和3.18%。2015年,相对扭黄茅地上部生物量,P75水平下,与柱花草间作显著高于扭黄茅单作31.00%(P<0.05)。与未施磷对比,施磷条件下,柱花草和扭黄茅间作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增加41.31%和52.68%。2个磷水平下的土地当量比(LER)、间作系统生产力(SP)及牧草种间竞争能力(A)无明显差异(P>0.05)。在间作系统中,相对柱花草,其与扭黄茅种间竞争能力小于0,说明柱花草在间作系统中为弱竞争作物。氮磷吸收方面,2015年,P0和P75水平下,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氮、磷吸收量显著低于柱花草单作67.74%(P0)和67.19%(P75)(P<0.05),扭黄茅氮吸收量高于扭黄茅单作5.79%(P0)和44.28%(P75),而磷吸收量高于单作13.80%(P0)和6.61%(P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扭黄茅 间作 施磷 生物量 氮磷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行距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德 龙会英 曾丽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干热河谷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播种量为45 kg/hm^(2)条件下,比较种植行距在20、30和40 cm时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生产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三得利紫... 为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干热河谷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播种量为45 kg/hm^(2)条件下,比较种植行距在20、30和40 cm时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生产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物候期的影响不大,生育期205~210 d。3个种植行距下紫花苜蓿的生长量、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间均没有差异(P>0.05)。种植行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的株高和一级分枝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2.90 cm和21.60枝/株;行距为20 cm时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最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9600.14、43730.90和33529.22 kg/hm^(2);行距为20 cm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全钙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20.17%、1.00%、8.23%、45.23%、0.17%和0.96%。综上,在干热河谷区,当播种量为45 kg/hm^(2)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适宜种植行距为20~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行距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含量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化竹、木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德 徐建梅 蔡水洲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37-38,共2页
以马尾松和桂竹为例 ,研究了竹、木的真空碳化及碳化后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 :竹、木真空碳化后仍保留原料的显微结构原形 。
关键词 真空碳化 显微结构 收缩 尺寸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I总线的测控卡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德 马淑芬 吴嗣亮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测控板卡的设计,使用PCI9054实现总线控制,利用FPGA实现测控板卡的发送逻辑、接收逻辑和数据缓冲功能,并采用了乒乓FIFO;最后给出了用WinDriver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
关键词 基于PC 总线控制 板卡 PCI9054 数据缓冲 设备驱动程序 测控 接收 FPGA实现 FI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