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施工导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光飞 赵建华 +1 位作者 肖玲 徐仲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针对现阶段施工导流风险评价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施工导流风险,构建了施工导流风险评价模型,并介绍了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施工导流风险的操作步骤,以期为施工导流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神经网络评价 施工导流 风险评价模型 BP NEURAL NETWORK Based 操作步骤 新途径 现阶段 构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原始观音座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光飞 翟书华 苏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682-14683,14692,共3页
利用CO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饱和光强,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 利用CO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饱和光强,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为5.3μmol/(m2.s),饱和光强为500μmol/(m2.s),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092,CO2补偿点为51.8μmol/mol;光合速率在叶温10~20℃内随温度升高上升,20~35℃随温度升高下降,最适温度为16~31℃;相对湿度20%~80%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观音座莲 光合特性 温度 湿度 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招投标串通行为研究及其防治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光飞 赵建华 肖玲 《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文章结合国内外关于串通招投标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工作中遇到的串通招投标现象,总结了串通招投标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并对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串通招投标的原因。文章从提高招投标参与者整体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和调整建筑... 文章结合国内外关于串通招投标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工作中遇到的串通招投标现象,总结了串通招投标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并对我国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串通招投标的原因。文章从提高招投标参与者整体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和调整建筑市场结构3个方面,提出了防治串通招投标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招投标 串通行为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葫白公路设计变更技术经济评价
4
作者 张光飞 肖玲 徐仲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白鹤滩水电站是一座千万千瓦级的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骨干电源点之一。葫白公路是服务于白鹤滩电站建设而修建的对外交通专用公路,该公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拟提出重大设计变更。分析了影... 白鹤滩水电站是一座千万千瓦级的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骨干电源点之一。葫白公路是服务于白鹤滩电站建设而修建的对外交通专用公路,该公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拟提出重大设计变更。分析了影响葫白公路设计变更的质量、工期、经济、安全、功能等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应用价值工程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对葫白公路重大设计变更做了技术经济评价,得出了变更方案优于原设计方案的结论,该结论对类似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评价 设计变更 价值工程 葫白公路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被引量:55
5
作者 郑霞忠 肖玲 张光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04,22,共3页
针对事故隐患,论述了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关系,指出了事故隐患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排查事故隐患与治理整改方案、防范及控制措施,以供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借鉴。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控制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事故隐患 整改方案 形成原因 控制措施 危险源 治理 排查 借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尾桉光合特征与水分消耗的季节适应 被引量:7
6
作者 邓云 张磊 +3 位作者 王冰 苏文华 张光飞 邓晓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90,共7页
使用Li-6400于旱季和雨季分别对云南省澜沧地区种植巨尾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测定。研究发现:雨季巨尾桉光饱和点达1590μmol photon·m-2s-1,而旱季土壤水分不足时光饱和点仅867μmol photon·m-2s-1,光补... 使用Li-6400于旱季和雨季分别对云南省澜沧地区种植巨尾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测定。研究发现:雨季巨尾桉光饱和点达1590μmol photon·m-2s-1,而旱季土壤水分不足时光饱和点仅867μmol photon·m-2s-1,光补偿点亦有下降。旱季气孔导度对蒸腾和光合的限制作用明显强于雨季。旱季巨尾桉气孔限制强度及蒸腾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均与本地植物红木荷类似,而雨季巨尾桉的净光合速率远高于后者。巨尾桉具有与环境水分供应变化相协调的水分利用策略,旱季减少水分消耗以尽量节水,雨季则充分光合以获得更多生长。其类似本地植物季节变化的蒸腾特征和水分利用对策有利于维持群落地段的水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光合速率 蒸腾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果宿存对云南松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孟丽媛 余婷 +4 位作者 张辉红 王玲玲 曹建新 苏文华 张光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7,128,共6页
为探讨云南松球果宿存时间对其幼苗出土及生长的影响,以具有延迟开放果实特征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年生、宿存1年及2年的球果,利用其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宿存时间下的云南松球果内的种子在其田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100d和300d... 为探讨云南松球果宿存时间对其幼苗出土及生长的影响,以具有延迟开放果实特征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年生、宿存1年及2年的球果,利用其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宿存时间下的云南松球果内的种子在其田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100d和300d时的地上及地下部分各生长指标及其生物量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当年生种子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宿存1年、2年球果内种子的出苗率(P<0.05),各宿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幼苗生长100d时,随球果宿存时间的增加,幼苗的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差异不大;幼苗生长300d时,除地下部分生物量之外,幼苗各指标均随宿存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其幼苗除株高和地下部分干重外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云南松当年生球果内的种子其出苗率及幼苗在生长100d及300d时的生长指标均优于宿存球果内的种子,而各宿存间的差异不大。云南松的非严格植冠种子库有助于林火等不利因素干扰后云南松实生苗的及时更新,但若进行采种育苗,为保证其较高的成苗率应尽量采集当年生球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果宿存 云南松 延迟开放 植冠种子库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盘松火后自然更新能力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辉红 黄博强 +4 位作者 余婷 孟丽媛 曹建新 张光飞 苏文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地盘松是云南松的一个灌木状变种,常生长在土壤贫瘠干旱地段,是易发生林火的群落之一。2016年5月6-10日,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棋台社区利者村后山地盘松火烧林地阴坡、阳坡和坡顶3种立地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掌握其自然更新能... 地盘松是云南松的一个灌木状变种,常生长在土壤贫瘠干旱地段,是易发生林火的群落之一。2016年5月6-10日,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棋台社区利者村后山地盘松火烧林地阴坡、阳坡和坡顶3种立地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掌握其自然更新能力。结果表明,在样地火烧前,不同立地之间地盘松原植株的枝条数和株丛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火烧对地盘松原植株损害严重;由于具有萌生能力和植冠种子库,火烧后地盘松通过萌生与实生2种途径进行恢复,并且更新植株的株丛数和枝条数均高于原植株,其中坡顶更新植株的株丛数和枝条数均显著高于原植株(P<0.05);火烧后地盘松萌生枝的长势明显优于实生苗,萌生枝的高生长量和地径均大于实生苗。地盘松群落过火时都为林冠火,地上部分甚至全株死亡。过火地段可通过萌生和实生更新很快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盘松 火后更新 萌生 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元蛟 苏文华 +2 位作者 张光飞 崔凤涛 周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593-3594,3598,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方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雨季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已经完成的旱季土样水分的研究,将雨季、旱季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其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结果]雨季土壤水分总体呈现含水率随... [目的]研究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方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雨季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已经完成的旱季土样水分的研究,将雨季、旱季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其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结果]雨季土壤水分总体呈现含水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在根系层向下1.0 m以内含水率会下降;草地土壤含水率高于林地,稀树草地则高于林地而低于草地。此外,对比旱季土壤含水率可知,为了避免形成永久性的土壤干化,在元谋的土壤水文条件下,在恢复工程中栽种林木是不合适的,草本植物是更好的选择。[结论]该研究对在干热河谷中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进行生态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季节动态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药海枫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书华 张光飞 +2 位作者 王德斌 刘开庆 苏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59-2361,共3页
[目的]分析海枫藤在野生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成熟的野生海枫藤植株为材料,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结果]海枫藤最大荧光(Fm’)、最大光... [目的]分析海枫藤在野生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成熟的野生海枫藤植株为材料,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结果]海枫藤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均与光强有关,其中,Fv/Fm、ΦPS II、qP的日变化随光强变化呈单谷曲线,NPQ及E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0-65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范围内,ETR随光强增加而增大,之后随光强增加明显下降;NPQ随光强增加而增大,ΦPS II、qP随光强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高光强不利于海枫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海枫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额回归法的导流洞工程赶工费用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乐 刘潋 +2 位作者 黄建文 刘敏 张光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导流隧洞施工受水文、地质、施工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常出现工期延误需进行赶工。针对水电站导流洞施工过程中的单一工期延误事件,分析了常见的变更方案及对应的理论延误工期确定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定额回归法的导流洞工程赶工费用... 导流隧洞施工受水文、地质、施工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常出现工期延误需进行赶工。针对水电站导流洞施工过程中的单一工期延误事件,分析了常见的变更方案及对应的理论延误工期确定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定额回归法的导流洞工程赶工费用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导流洞施工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定各延误事件与工序影响的对应关系,判别非承包商责任的工期延误和赶工事实,并计算出完整的赶回工期、赶工工序及赶工费用,为工程索赔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洞 赶工费 定额回归法 索赔 水电站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林抗肿瘤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书华 岑晓江 +2 位作者 郭庆 王定康 张光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45-4950,共6页
经过5年多的调查并结合采集的5000余份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研究,首次报道了石林县有抗肿瘤植物72个科,123个属,132种(含变种);主要讨论了抗肿瘤植物的生境、药用部位、主要化学成分、性状、药性、功效与药理和主治癌症等内容... 经过5年多的调查并结合采集的5000余份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研究,首次报道了石林县有抗肿瘤植物72个科,123个属,132种(含变种);主要讨论了抗肿瘤植物的生境、药用部位、主要化学成分、性状、药性、功效与药理和主治癌症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对抗肿瘤植物资源加强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石林 抗肿瘤植物资源 利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资源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建文 刘凯丽 +3 位作者 姜海龙 李朝全 袁华 张光飞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0,104,共5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因资源配置策略而导致的进度偏差问题,在综合考虑劳动力、物料、机械以及资金的相互制约基础上,整合系统动力学(SD)和挣值法,构建碾压混凝土坝多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资源配置策略...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因资源配置策略而导致的进度偏差问题,在综合考虑劳动力、物料、机械以及资金的相互制约基础上,整合系统动力学(SD)和挣值法,构建碾压混凝土坝多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资源配置策略对实际施工进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资源的库存数量以及匹配程度直接影响了进度偏差,仿真确定的劳动力和机械匹配数量可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系统动力学(SD) 进度控制 碾压混凝土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建新 苏文华 +2 位作者 张磊 张光飞 马赛宇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量、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石灰土上苦楝的生长比酸性土上要好,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说明苦楝能够适应石灰岩土壤,可作为云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
关键词 苦楝 生物量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霞忠 肖玲 +1 位作者 肖俊 张光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特大型起吊设备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设备。结合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事故的特点,根据影响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的因素,建立包括安装许可、安装管理、安装技术3个单元11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模糊... 特大型起吊设备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设备。结合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事故的特点,根据影响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的因素,建立包括安装许可、安装管理、安装技术3个单元11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特大型起吊设备安装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起吊设备 安全评价 模糊理论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条件对旱冬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苏文华 张光飞 +4 位作者 庞慧仙 张毅宁 马骏 王晋 施荣林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实验的结果表明 ,旱冬瓜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 ,黑暗中即使种子处在适于萌发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 ,种子仍保持休眠状态 ,需接受光照刺激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 ,故播种育苗时种子不宜盖土。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初期光补偿... 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实验的结果表明 ,旱冬瓜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 ,黑暗中即使种子处在适于萌发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 ,种子仍保持休眠状态 ,需接受光照刺激才能解除休眠而萌发 ,故播种育苗时种子不宜盖土。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初期光补偿点为 12 μmol/m2 s,光饱和点为 10 0 0 μmol/m2 s,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 ,适宜在5 0 %遮荫条件下生长。随着月龄的增加 ,耐阴能力下降。 6月龄苗光合补偿点上升到 2 1μmol/m2 s,光饱和点超过 2 0 0 0 μmol/m2 s ,只有在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 ,遮荫会降低幼苗高生长量和基径粗生长量。晴天 ,旱冬瓜幼苗光合作用存在“午睡现象” ,当植株处于缺水状态时 ,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会更加强烈。表明旱冬瓜适宜种植在次生裸地或撂荒地 ,种植后应及时除草进行透光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条件 旱冬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文华 金白杨 张光飞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对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 :林木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 6~ 7个月内 ,由于遭受鼠、虫危害 ,大部分已损失或丧失发芽率 ,在自然条件下没有种子萌发 ;受种壳的抑制 ,滇石栎种子有休眠现象 ,新鲜种子不会很快萌发 ;沙藏可解除种子的休... 对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 :林木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 6~ 7个月内 ,由于遭受鼠、虫危害 ,大部分已损失或丧失发芽率 ,在自然条件下没有种子萌发 ;受种壳的抑制 ,滇石栎种子有休眠现象 ,新鲜种子不会很快萌发 ;沙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沙藏时间以 15 0天以上为宜。种子直播造林 ,应在 10月直接从树上采收绿色种子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石栎 种子 萌发特性 种壳 温度 成熟度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过火类型对云南松林损伤及火后自然更新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司宏敏 余娇娥 +4 位作者 吴雪涛 马筱 曹建新 张光飞 苏文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1,17,共6页
火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干扰因素,过火对生境中的植物个体生存发展以及种群的动态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自然保护区鲁溪冲林区火烧迹地中的云南松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地表火林冠针叶呈绿色、针叶变黄脱落和发生林冠火... 火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干扰因素,过火对生境中的植物个体生存发展以及种群的动态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自然保护区鲁溪冲林区火烧迹地中的云南松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地表火林冠针叶呈绿色、针叶变黄脱落和发生林冠火地段的云南松受损程度和火后自然更新,以及未过火地段林内更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种过火类型地段中云南松受损呈现两极分化,林冠火地段的云南松死亡率为100%,地表火过火地段则没有全株死亡的现象。3个过火样地云南松植冠种子库种子活力均显著下降,其中林冠火样地种子萌发率最低,仅为(40±21.21)%。不同过火强度林区自然更新的幼苗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量排序为地表火针叶绿>地表火针叶变黄脱落>林冠火。跟踪调查发现,过火地段云南松幼苗的地上部分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明显地高于其它地段。林火后3年,林冠火区幼苗高生长达到(22.13±5.75)cm,而未过火林区幼苗高生长仅为(8.33±4.16)cm。林冠火地段云南松自然更新后幼苗生长没有出现蹲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冠火 地表火 受损 火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连栎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闭鸿雁 徐清 +6 位作者 王兵 林素汀 付靖媛 李昭华 曹建新 苏文华 张光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以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锥连栎为试材,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光合参数日进程以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全光照环境下,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M'... 以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锥连栎为试材,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光合参数日进程以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全光照环境下,锥连栎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M'形双峰曲线,且当年生叶光合作用能力明显强于一年生叶,第1个峰值出现在1000,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较为一致;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与Pn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反,呈'W'形,中午Ci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2)相关性分析显示,当年生叶Pn与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一年生叶Pn与Gs、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锥连栎当年生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都较高且均高于一年生叶,表明当年生叶对强光有更高的适应能力,而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的光补偿点(LCP)都较低且表现为一年生叶的LCP低于当年生叶,一年生叶表现出更强的耐荫性,更接近于阴生植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连栎 叶龄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当年生叶 一年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桉树人工林内坡柳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娇娥 司宏敏 +5 位作者 吴雪涛 马筱 曹建新 张光飞 苏文华 周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典型脆弱区,过去开展了种植桉树林为主的植被恢复,但其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本地典型物种坡柳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桉树林和自然群落2个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测量了坡柳的比叶面积(SLA)和叶片...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典型脆弱区,过去开展了种植桉树林为主的植被恢复,但其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本地典型物种坡柳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桉树林和自然群落2个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测量了坡柳的比叶面积(SLA)和叶片饱和水分亏缺(WSD)等9项植物功能性状指数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WSD、LRWC、LDMC、LMP等功能性状指标以及土壤水分含量都表征出在人工桉树林的生境更加干旱;(2)桉树林下坡柳的LA、LT以及SLA增大,LD减小,这些指标的增大并不利于物种耐受干旱环境。本研究表明,生长于人工桉树林下坡柳的生境更加干旱,且产生了不耐旱的性状,对其生长极其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物功能性状 河谷型萨瓦纳 桉树 坡柳 不耐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