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
作者 肖萌 张任菲 刘志成 《古建园林技术》 202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皇家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多集中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处,对清代行宫的系统性研究相对不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部分行宫逐渐消失,对其关注显得至关重要。选取该地区清代巡幸驻跸行宫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对其空间... 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皇家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多集中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处,对清代行宫的系统性研究相对不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部分行宫逐渐消失,对其关注显得至关重要。选取该地区清代巡幸驻跸行宫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展开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巡幸目的主导下,行宫在空间分布格局与客观环境具有耦合关系,整体分布倾向于低海拔平坦地形,向阳且临近水源和主要大道;不同路线分布考量各种侧重,形成“东北密集、西南分散”的分布特征,共同塑造了以紫禁城为中心的“一高三次、带状分布”的集聚空间格局。研究有助于从系统性视角理解巡幸和行宫营建活动,推动三地文化资源保护和规划,为清代皇家园林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行宫 京津冀地区 空间分布格局 巡幸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巡幸驻跸行宫景点题名构成与精神表达
2
作者 肖萌 张任菲 +1 位作者 吴明豪 刘志成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0,共8页
【目的】景点题名是园林营建活动的必要环节。目前关于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研究多聚焦于历史背景、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较少从景点题名切入,对其进行综合梳理有助于深入揭示清代行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方法】选取14座典型清代巡... 【目的】景点题名是园林营建活动的必要环节。目前关于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研究多聚焦于历史背景、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较少从景点题名切入,对其进行综合梳理有助于深入揭示清代行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方法】选取14座典型清代巡幸驻跸行宫的187个景点题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景点题名的构成和精神表达2个方面展开探索。【结果】景点题名以三字格为主流形式,游赏空间题名数量最多。题名通过自然景观奠定情感基调,以人文景观作为具象骨架,描述出山林野趣、水波潋滟、点景构筑、宗教怀古4种主题,呈现出“中心—边缘”的辐射式关联,从不同角度强化巡幸目的。景点题名是驻跸行宫肩负巡幸使命和表征皇权的直接印证。【结论】以巡幸活动为主导,沿途的自然、历史、文化对驻跸行宫景点题名具有重要影响,使之在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上述发现可为当代园林景点题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典园林 景点题名 清代巡幸驻跸行宫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的河流廊道景观风貌综合评价——以永定河(官厅水库至屈家店段)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任菲 苏俊伊 +3 位作者 刘志成 刘璐 李豪 杨瑞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从河流廊道的景观风貌出发,以永定河(官厅水库至屈家店段)为研究对象,借助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22个评价指标、涵盖多类要素的河流廊道景观风貌综合评价体系。对研究区段内具有典型性的25个河段进行数据采集和综... 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从河流廊道的景观风貌出发,以永定河(官厅水库至屈家店段)为研究对象,借助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22个评价指标、涵盖多类要素的河流廊道景观风貌综合评价体系。对研究区段内具有典型性的25个河段进行数据采集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段状态处于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的数量比例分别为12%、28%、12%、40%、8%,其中,较好河段主要集中于山峡段,较差河段集中于平原城市段;河流廊道评价指标中水体充盈度、水流速度、植物丰富度和河岸弯曲度的评分最不理想,超半数以上样地处于较差或非常差的状态,这些应是河流廊道修复中景观风貌构建的关键性控制因子。对各类因子做进一步的解读,发现植被修复是永定河廊道景观修复中最重要的层面,未来应进一步探讨植物景观风貌的优化策略,为后续开展生态恢复与治理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廊道 景观风貌 综合评价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地域主义下本土建筑的表达方式研究——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和宁波博物馆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张任菲 刘志成 《华中建筑》 2021年第11期26-29,共4页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是第45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印度建筑师巴克里西纳·多西的作品,富有原始生命力的造型实现了建筑与艺术和地域文化的结合。宁波博物馆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建筑师王澍的作品,曲折起伏的轮廓...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是第45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印度建筑师巴克里西纳·多西的作品,富有原始生命力的造型实现了建筑与艺术和地域文化的结合。宁波博物馆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建筑师王澍的作品,曲折起伏的轮廓同远处绵延的群山遥相呼应,实现了建筑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共融。该文从外部空间关系、内部形式组织、材料特性、诗性的哲学隐喻四个方面对两个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尝试探索在批判性地域主义下两位建筑师对本土建筑的不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地域主义 本土建筑 洞穴画廊 宁波博物馆 多西 王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官屈段”河流廊道植物景观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瑞莹 刘璐 +3 位作者 刘志成 张任菲 李豪 苏俊伊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永定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临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对永定河河流廊道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能为其植物修复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并对河流廊道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永定河沙质断流区为研究区段,兼顾上游山峡段与平原郊野... 永定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临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对永定河河流廊道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能为其植物修复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并对河流廊道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永定河沙质断流区为研究区段,兼顾上游山峡段与平原郊野段,选取23个样地、96个样方,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和美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山峡段样地的平均得分最高(2.514分),较好地保留了自然生态特征,整体状态最优;平原郊野段样地平均得分次之(2.172分),植物受到一定侵扰,植物景观整体状态一般;平原城市段样地平均得分最低(1.981分),植物近自然生态环境普遍丧失,植物景观状态差。2)超半数以上的样地处于较差与差的状态,生态效应指标中的植物丰富度指数、植被缓冲带宽度、河岸植被带平均高度与层次丰富性指标评分均不理想,美学效应指标普遍较低,这些都是河流廊道植物景观修复中的关键性控制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未来研究可考虑永定河不同区段的客观建设条件,结合各评价指标的优化控制值对植物景观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植物景观评价 河流廊道 AHP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