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茵红椒芽茶制作工艺探索及其品质分析
1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3 位作者
姚华开
郑元利
杨正凯
罗英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55-59,共5页
为丰富茵红椒风味系列产品,以茵红椒春梢幼嫩椒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对茵红椒芽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探索,并通过顶空固相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氨基酸分析检测技术(AAA)及高效液相检测技术(HPLC)...
为丰富茵红椒风味系列产品,以茵红椒春梢幼嫩椒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对茵红椒芽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探索,并通过顶空固相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氨基酸分析检测技术(AAA)及高效液相检测技术(HPLC)对茵红椒芽茶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茵红椒椒芽常温下摊青5 h,300℃杀青10 min、常温揉捻30 min、100℃烘干45 min时,茵红椒芽茶的感官品质评分最高为82.77分。检测出茵红椒芽茶内含物质64种,其中氨基酸类16种、脂肪酸类12种、黄酮类32种及维生素类4种。质量分数大于1000 mg/kg的有金丝桃苷、杨梅苷、芦丁、表儿茶素、α-亚麻酸、丝氨酸、槲皮苷、棕榈油酸及亚油酸,这些物质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茵红椒芽茶制作工艺的探索及品质分析为茵红椒椒芽的资源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茶
风味品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抑芽控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5 位作者
罗英舰
姚华开
徐青
郑元利
杨秀伟
李小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目的】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控梢保果效果,为遵义红花椒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遵义红花椒树为材料,采用50%噻苯隆(C9H8N4OS)、98%磷酸二氢钾(KH_(2)PO_(4))和8%对氯苯氧乙酸钠(C_(8)H_(6)ClNaO_(3))进行3因...
【目的】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控梢保果效果,为遵义红花椒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遵义红花椒树为材料,采用50%噻苯隆(C9H8N4OS)、98%磷酸二氢钾(KH_(2)PO_(4))和8%对氯苯氧乙酸钠(C_(8)H_(6)ClNaO_(3))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对照(CK),共10个处理,通过对各处理间新梢生长量、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单株产量、单粒直径和百粒重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遵义红花椒抑芽控梢和提升产量的最佳方案。【结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KH2PO4、C_(9)H_(8)N_(4)OS和C_(8)H_(6)ClNaO_(3)不同浓度组合对遵义红花椒新梢生长量抑制效果显著(P<0.05)。C_(9)H_(8)N_(4)OS是抑制花椒新梢生长,导致叶片脱落的主要因素。红花椒新梢生长量随C9H8N4OS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但高浓度C9H8N4OS会导致花椒树势衰弱,宜选用0.25 g/L C_(9)H_(8)N_(4)OS作为遵义红花椒的抑芽控梢浓度。KH2PO4是影响遵义红花椒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和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和单株产量均以处理2(1.33 g/L KH_(2)PO_(4)+0.25 g/L C_(9)H_(8)N_(4)OS+0.05 g/L C_(8)H_(6)ClNaO_(3))最高,分别为0.68%和2.02 kg。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是影响花椒单粒直径和百粒重的主要因素。【结论】遵义红花椒在坐果期喷施1.33 g/L KH_(2)PO_(4)+0.25 g/L C_(9)H_(8)N_(4)OS+0.05 g/L C_(8)H_(6)ClNaO_(3)可有效抑制新梢生长,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及单株产量最高,宜在贵州省遵义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红花椒
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抑芽
控梢
噻苯隆
磷酸二氢钾
对氯苯氧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遵义红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及其风味产品的制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3 位作者
罗英舰
姚华开
郑元利
李小静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57-60,71,共5页
为探究遵义红花椒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遵义红花椒风味产品的制备效率。以遵义红花椒的实生苗、嫁接苗及九叶青花椒的椒皮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不同种源花椒...
为探究遵义红花椒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遵义红花椒风味产品的制备效率。以遵义红花椒的实生苗、嫁接苗及九叶青花椒的椒皮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不同种源花椒、不同萃取压强及不同萃取温度对遵义红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感官分析对遵义红花椒油树脂风味产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红花椒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实生苗在温度55℃,压力25 MPa下萃取2 h效果最佳,其花椒油树脂得率最高达10.79%。对提取后3种花椒油树脂中的酰胺物质、挥发油物质及脂肪进行检测发现,遵义红花椒实生苗油树脂中的酰胺物质含量和挥发油含量均为最高(160.43 mg/g和58.33%),明显大于遵义红花椒嫁接苗与九叶青花椒中的酰胺物质含量(126.80 mg/g和130.10 mg/g)和挥发油含量(41.80%和50.44%)。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遵义红花椒油树脂风味产品花椒风味酱的综合口感得分随着花椒油树脂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当花椒油树脂的添加量为4 mL时,花椒风味酱的综合口感得分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油树脂
风味产品
极差分析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4
作者
黎礼谦
徐青
+3 位作者
罗英舰
张付豪
郑元利
姚华开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为探讨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方法,检测不同样品中酰胺总含量、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砧木嫁接提高...
为探讨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方法,检测不同样品中酰胺总含量、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砧木嫁接提高了遵义红花椒酰胺总含量,增加了遵义红花椒的麻味;不同样品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醇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含量最高。嫁接后遵义红花椒中烯烃类物质减少,醇类和酯类物质增加;柠檬烯、β-月桂烯、香桧烯和α-蒎烯含量减少,大牻牛儿烯-D、乙酸松油酯、桉叶脑和α-松油醇含量增加。本研究为遵义红花椒的繁育以及嫁接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砧木
遵义红花椒
挥发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苍子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阳
张付豪
+2 位作者
窦敏
许婷
陈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目的】研究优化山苍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的方法,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和生根率,为山苍子良种的工厂化繁育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以山苍子茎段节间(不带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
【目的】研究优化山苍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的方法,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和生根率,为山苍子良种的工厂化繁育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以山苍子茎段节间(不带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以及不定芽的分化、生根的影响,确定山苍子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山苍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2 mg·L^(-1)6-BA+0.3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其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6-BA+1.0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愈伤组织增殖系数达3.43;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6-BA+0.1 mg·L^(-1)I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不定芽分化率为45.59%,平均不定芽数为8.14;生根阶段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IBA+20 g·L^(-1)蔗糖+7 g·L^(-1)琼脂,不定芽生根率高达93.33%,平均根数为6.74;将生长良好的再生植株进行驯化后,移栽至营养土∶珍珠岩=3∶1(V/V)的混合基质中,其成活率达到83.33%。【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山苍子离体再生体系,显著提高了山苍子不定芽的分化率和生根率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可为山苍子良种的工厂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茎段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驯化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苍子春梢和秋梢带芽茎段最适消毒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付豪
李佳洛
+2 位作者
王阳
许婷
陈昊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为给山苍子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山苍子春梢和秋梢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组合处理,并对其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春梢(3月中旬—4月中旬)带芽茎段,经流水冲洗60 min后,用75%的乙醇消毒25 s,...
为给山苍子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山苍子春梢和秋梢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组合处理,并对其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春梢(3月中旬—4月中旬)带芽茎段,经流水冲洗60 min后,用75%的乙醇消毒25 s,随后用0.1%的升汞消毒4 min,接种30 d后其生长状态最好,存活率为80%。山苍子秋梢(9月中旬—10月中旬)带芽茎段,需较长时间的消毒处理,带芽茎段经流水冲洗3~6 h后,用75%的乙醇消毒40 s,随后用0.1%的升汞消毒12 min,接种30 d后其存活率最高为3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外植体
带芽茎段
消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种花椒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3 位作者
罗英舰
郑元利
杨玉霞
姚华开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3,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花椒挥发性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WD)、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9种花椒(编号为ZBM1~ZBM9)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及相对百分比含量的差异性和...
为探究不同品种花椒挥发性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WD)、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9种花椒(编号为ZBM1~ZBM9)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及相对百分比含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果显示,9种花椒中有1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26种,非共有成分111种。主要成分包含烃类(55种)、醇类(36种)、酯类(21种)、醛类(7种)、酮类(10种)以及其他(8种)。ZBM9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ZBM5和ZBM6次之,ZBM2最少。在共有挥发性成分中,ZBM1和ZBM2的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ZBM3~ZBM9的反式-4-侧柏醇相对含量最高。非共有挥发性成分中ZBM2的D-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达32.54%,ZBM4、ZBM6、ZBM8中D-柠檬烯含量分别为13.69%,18.08%和15.89%,其余品种中未检测出;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醇乙酸酯仅在ZBM1、ZBM3中检测出(23.22%和0.09%),罗勒烯和胡椒酮仅在ZBM3和ZBM6中存在。通过主成分分析寻找潜在标记特征物质,结果表明,芳樟醇、反式-4-侧柏醇、(1R,3R,4R,5S)-1-异丙基-4-甲基双环[3.1.0]己烷-3-乙酸乙酯、乙酸松油酯、大根香叶烯对花椒香气贡献相对较大。芳樟醇、反式-4-侧柏醇、乙酸松油酯的相对含量在9种花椒中差别较大,对花椒的香气影响最显著,这些化合物可能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花椒的关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性成分
聚类分析
相对含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种花椒麻味物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罗英舰
杨玉霞
+3 位作者
张付豪
姚华开
郑元利
黎礼谦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4期17-24,共8页
以9个不同花椒品种的果皮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感官评价法对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花椒麻味物质相对含量差异显著,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主要有羟基-ε-山椒素、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
以9个不同花椒品种的果皮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感官评价法对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花椒麻味物质相对含量差异显著,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主要有羟基-ε-山椒素、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和羟基-γ-山椒素4类,其含量分别为33 085.31~322 171.66 mg/kg、32 439.24~67 905.09 mg/kg、675.17~4 961.04 mg/kg和2.08~15 152.10 mg/kg,其中,羟基-ε-山椒素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麻味物质。9种花椒麻味物质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遵义红花椒4号(ZBM6)、韩城狮子头(ZBM9)、遵义红花椒3号(ZBM5)、遵义红花椒1号(ZBM3)、遵义红花椒2号(ZBM4)、贵定红花椒(ZBM7)、江津九叶青(ZBM1)、汉源大红袍(ZBM8)、四川藤椒(ZBM2)。ZBM6麻味物质总量及羟基-ε-山椒素含量均为最高。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感官评价及麻味物质结构与花椒麻味特征差异分析,9种花椒麻味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9种花椒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均为羟基-ε-山椒素,对花椒麻感的影响最大,高含量的羟基-ε-山椒素可以作为区分这几种花椒的麻味特征物质。在9种花椒中,ZBM6的麻味强度最强、感官效果最佳,麻香味显著优于其他8种花椒,其次为ZBM9,其中羟基-ε-山椒素对ZBM6和ZBM9的麻味和麻香味特征风味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茵红椒芽茶制作工艺探索及其品质分析
1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姚华开
郑元利
杨正凯
罗英舰
机构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55-5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服企〔2024〕008-1,黔科合服企〔2024〕008-2)。
文摘
为丰富茵红椒风味系列产品,以茵红椒春梢幼嫩椒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对茵红椒芽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探索,并通过顶空固相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氨基酸分析检测技术(AAA)及高效液相检测技术(HPLC)对茵红椒芽茶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茵红椒椒芽常温下摊青5 h,300℃杀青10 min、常温揉捻30 min、100℃烘干45 min时,茵红椒芽茶的感官品质评分最高为82.77分。检测出茵红椒芽茶内含物质64种,其中氨基酸类16种、脂肪酸类12种、黄酮类32种及维生素类4种。质量分数大于1000 mg/kg的有金丝桃苷、杨梅苷、芦丁、表儿茶素、α-亚麻酸、丝氨酸、槲皮苷、棕榈油酸及亚油酸,这些物质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茵红椒芽茶制作工艺的探索及品质分析为茵红椒椒芽的资源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花椒
茶
风味品质
感官评价
Keywords
Zanthoxylum bungeanum
tea
flavor quality
sens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抑芽控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姚华开
徐青
郑元利
杨秀伟
李小静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37)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61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服企〔2021〕5号)
贵州省林业特色产业科研项目(贵〔2022〕TSLY08)。
文摘
【目的】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控梢保果效果,为遵义红花椒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遵义红花椒树为材料,采用50%噻苯隆(C9H8N4OS)、98%磷酸二氢钾(KH_(2)PO_(4))和8%对氯苯氧乙酸钠(C_(8)H_(6)ClNaO_(3))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对照(CK),共10个处理,通过对各处理间新梢生长量、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单株产量、单粒直径和百粒重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遵义红花椒抑芽控梢和提升产量的最佳方案。【结果】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KH2PO4、C_(9)H_(8)N_(4)OS和C_(8)H_(6)ClNaO_(3)不同浓度组合对遵义红花椒新梢生长量抑制效果显著(P<0.05)。C_(9)H_(8)N_(4)OS是抑制花椒新梢生长,导致叶片脱落的主要因素。红花椒新梢生长量随C9H8N4OS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但高浓度C9H8N4OS会导致花椒树势衰弱,宜选用0.25 g/L C_(9)H_(8)N_(4)OS作为遵义红花椒的抑芽控梢浓度。KH2PO4是影响遵义红花椒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和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和单株产量均以处理2(1.33 g/L KH_(2)PO_(4)+0.25 g/L C_(9)H_(8)N_(4)OS+0.05 g/L C_(8)H_(6)ClNaO_(3))最高,分别为0.68%和2.02 kg。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是影响花椒单粒直径和百粒重的主要因素。【结论】遵义红花椒在坐果期喷施1.33 g/L KH_(2)PO_(4)+0.25 g/L C_(9)H_(8)N_(4)OS+0.05 g/L C_(8)H_(6)ClNaO_(3)可有效抑制新梢生长,单穗座果率变化量及单株产量最高,宜在贵州省遵义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遵义红花椒
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抑芽
控梢
噻苯隆
磷酸二氢钾
对氯苯氧乙酸钠
Keywords
red Zanthoxylum bungeanum in Zunyi
yiel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bud inhibition
branch control
C9H8N4OS
KH2PO4
C8H6ClNaO3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遵义红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及其风味产品的制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姚华开
郑元利
李小静
机构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57-60,7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2022YFD1601711-3)
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2022年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22]TELY08)
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市科合HZ字[2022]119号)。
文摘
为探究遵义红花椒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遵义红花椒风味产品的制备效率。以遵义红花椒的实生苗、嫁接苗及九叶青花椒的椒皮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不同种源花椒、不同萃取压强及不同萃取温度对遵义红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感官分析对遵义红花椒油树脂风味产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红花椒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实生苗在温度55℃,压力25 MPa下萃取2 h效果最佳,其花椒油树脂得率最高达10.79%。对提取后3种花椒油树脂中的酰胺物质、挥发油物质及脂肪进行检测发现,遵义红花椒实生苗油树脂中的酰胺物质含量和挥发油含量均为最高(160.43 mg/g和58.33%),明显大于遵义红花椒嫁接苗与九叶青花椒中的酰胺物质含量(126.80 mg/g和130.10 mg/g)和挥发油含量(41.80%和50.44%)。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遵义红花椒油树脂风味产品花椒风味酱的综合口感得分随着花椒油树脂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当花椒油树脂的添加量为4 mL时,花椒风味酱的综合口感得分达到最高。
关键词
花椒
油树脂
风味产品
极差分析
感官分析
Keywords
Zanthoxylum bungeanum
oleoresin
flavory product
extremum difference analysis
organoleptic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4
作者
黎礼谦
徐青
罗英舰
张付豪
郑元利
姚华开
机构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科研项目(贵[2022]TSLY08)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服企[2021]5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1711-3)。
文摘
为探讨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方法,检测不同样品中酰胺总含量、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砧木嫁接提高了遵义红花椒酰胺总含量,增加了遵义红花椒的麻味;不同样品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烯烃类、醇类和酯类,其中烯烃类含量最高。嫁接后遵义红花椒中烯烃类物质减少,醇类和酯类物质增加;柠檬烯、β-月桂烯、香桧烯和α-蒎烯含量减少,大牻牛儿烯-D、乙酸松油酯、桉叶脑和α-松油醇含量增加。本研究为遵义红花椒的繁育以及嫁接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同砧木
遵义红花椒
挥发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Keywords
different rootstocks
Zunyi red Zanthoxylum bungeanum
volatile substance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分类号
TS26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苍子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阳
张付豪
窦敏
许婷
陈昊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NK2044)。
文摘
【目的】研究优化山苍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的方法,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和生根率,为山苍子良种的工厂化繁育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以山苍子茎段节间(不带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以及不定芽的分化、生根的影响,确定山苍子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山苍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2 mg·L^(-1)6-BA+0.3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其诱导率为100%;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6-BA+1.0 mg·L^(-1)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愈伤组织增殖系数达3.43;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6-BA+0.1 mg·L^(-1)IBA+30 g·L^(-1)蔗糖+7 g·L^(-1)琼脂,不定芽分化率为45.59%,平均不定芽数为8.14;生根阶段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1)IBA+20 g·L^(-1)蔗糖+7 g·L^(-1)琼脂,不定芽生根率高达93.33%,平均根数为6.74;将生长良好的再生植株进行驯化后,移栽至营养土∶珍珠岩=3∶1(V/V)的混合基质中,其成活率达到83.33%。【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山苍子离体再生体系,显著提高了山苍子不定芽的分化率和生根率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可为山苍子良种的工厂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山苍子
茎段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驯化移栽
Keywords
Litsea cubeba
stem segments
callus
plant regeneration
domestic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苍子春梢和秋梢带芽茎段最适消毒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付豪
李佳洛
王阳
许婷
陈昊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4-209,共6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NK2044)
文摘
为给山苍子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山苍子春梢和秋梢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和消毒剂组合处理,并对其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春梢(3月中旬—4月中旬)带芽茎段,经流水冲洗60 min后,用75%的乙醇消毒25 s,随后用0.1%的升汞消毒4 min,接种30 d后其生长状态最好,存活率为80%。山苍子秋梢(9月中旬—10月中旬)带芽茎段,需较长时间的消毒处理,带芽茎段经流水冲洗3~6 h后,用75%的乙醇消毒40 s,随后用0.1%的升汞消毒12 min,接种30 d后其存活率最高为38.37%。
关键词
山苍子
外植体
带芽茎段
消毒方法
Keywords
Litsea cubeba
explants
stem segment with buds
disinfection methods
分类号
S604.3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种花椒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郑元利
杨玉霞
姚华开
机构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3,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61号)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37)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服企[2021]5号)
贵州省林业特色产业科研项目(贵[2022]TSLY08)。
文摘
为探究不同品种花椒挥发性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WD)、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9种花椒(编号为ZBM1~ZBM9)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及相对百分比含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果显示,9种花椒中有1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26种,非共有成分111种。主要成分包含烃类(55种)、醇类(36种)、酯类(21种)、醛类(7种)、酮类(10种)以及其他(8种)。ZBM9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ZBM5和ZBM6次之,ZBM2最少。在共有挥发性成分中,ZBM1和ZBM2的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ZBM3~ZBM9的反式-4-侧柏醇相对含量最高。非共有挥发性成分中ZBM2的D-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达32.54%,ZBM4、ZBM6、ZBM8中D-柠檬烯含量分别为13.69%,18.08%和15.89%,其余品种中未检测出;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醇乙酸酯仅在ZBM1、ZBM3中检测出(23.22%和0.09%),罗勒烯和胡椒酮仅在ZBM3和ZBM6中存在。通过主成分分析寻找潜在标记特征物质,结果表明,芳樟醇、反式-4-侧柏醇、(1R,3R,4R,5S)-1-异丙基-4-甲基双环[3.1.0]己烷-3-乙酸乙酯、乙酸松油酯、大根香叶烯对花椒香气贡献相对较大。芳樟醇、反式-4-侧柏醇、乙酸松油酯的相对含量在9种花椒中差别较大,对花椒的香气影响最显著,这些化合物可能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花椒的关键物质。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性成分
聚类分析
相对含量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Zanthoxylum bungeanum
volatile componentss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relative cont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种花椒麻味物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罗英舰
杨玉霞
张付豪
姚华开
郑元利
黎礼谦
机构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4期17-24,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61号)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22]4037)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服企[2021]5号)
贵州省林业特色产业科研项目(贵[2022]TSLY08)。
文摘
以9个不同花椒品种的果皮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感官评价法对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花椒麻味物质相对含量差异显著,9种花椒的麻味物质主要有羟基-ε-山椒素、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和羟基-γ-山椒素4类,其含量分别为33 085.31~322 171.66 mg/kg、32 439.24~67 905.09 mg/kg、675.17~4 961.04 mg/kg和2.08~15 152.10 mg/kg,其中,羟基-ε-山椒素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麻味物质。9种花椒麻味物质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遵义红花椒4号(ZBM6)、韩城狮子头(ZBM9)、遵义红花椒3号(ZBM5)、遵义红花椒1号(ZBM3)、遵义红花椒2号(ZBM4)、贵定红花椒(ZBM7)、江津九叶青(ZBM1)、汉源大红袍(ZBM8)、四川藤椒(ZBM2)。ZBM6麻味物质总量及羟基-ε-山椒素含量均为最高。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感官评价及麻味物质结构与花椒麻味特征差异分析,9种花椒麻味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9种花椒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均为羟基-ε-山椒素,对花椒麻感的影响最大,高含量的羟基-ε-山椒素可以作为区分这几种花椒的麻味特征物质。在9种花椒中,ZBM6的麻味强度最强、感官效果最佳,麻香味显著优于其他8种花椒,其次为ZBM9,其中羟基-ε-山椒素对ZBM6和ZBM9的麻味和麻香味特征风味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花椒
麻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感官评价
Keywords
Zanthoxylum bungeanum
spicy component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sens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茵红椒芽茶制作工艺探索及其品质分析
黎礼谦
张付豪
姚华开
郑元利
杨正凯
罗英舰
《农产品加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遵义红花椒抑芽控梢及产量的影响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姚华开
徐青
郑元利
杨秀伟
李小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遵义红花椒油树脂提取工艺及其风味产品的制备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姚华开
郑元利
李小静
《农产品加工》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种不同砧木对遵义红花椒麻味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黎礼谦
徐青
罗英舰
张付豪
郑元利
姚华开
《特产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山苍子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王阳
张付豪
窦敏
许婷
陈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苍子春梢和秋梢带芽茎段最适消毒方法的筛选
张付豪
李佳洛
王阳
许婷
陈昊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9种花椒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黎礼谦
张付豪
罗英舰
郑元利
杨玉霞
姚华开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9种花椒麻味物质比较分析
罗英舰
杨玉霞
张付豪
姚华开
郑元利
黎礼谦
《耕作与栽培》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