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KP酶催化L-岩藻糖生成的GDP-L-岩藻糖
1
作者 张亦鸣 李文凯 +3 位作者 马旋 刘洹铱 冯喆 张娅玲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KP酶催化L-岩藻糖生成的GDP-L-岩藻糖。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2.72 g/L磷酸二氢钾(含0.2%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pH值为4.0)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KP酶催化L-岩藻糖生成的GDP-L-岩藻糖。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2.72 g/L磷酸二氢钾(含0.2%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pH值为4.0)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GDP-L-岩藻糖峰单一,无其它杂峰干扰。GDP-L-岩藻糖、二磷酸腺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05~21.100、0.05~0.2μg/mL范围内与各自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16、0.3μg/m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4%(n=6)。该方法适用于FKP酶催化L-岩藻糖生成的GDP-L-岩藻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 GDP-L-岩藻糖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木糖-脯氨酸美拉德反应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亦鸣 谢晶 +4 位作者 薛斌 周冬香 邵则淮 胡月华 孙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低聚木糖作为羰基供体与脯氨酸进行美拉德反应,监测反应过程中p H、紫外-可见吸收值以及荧光值,提取反应5 h、15 h以及30 h的低聚木糖衍生物XP-5h、XP-15h和XP-30h。对3种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 以低聚木糖作为羰基供体与脯氨酸进行美拉德反应,监测反应过程中p H、紫外-可见吸收值以及荧光值,提取反应5 h、15 h以及30 h的低聚木糖衍生物XP-5h、XP-15h和XP-30h。对3种衍生物进行红外表征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并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木糖衍生物对DPPH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均较低聚木糖得到显著提高;XP-30h的抗氧化性最强,XP-15h次之,XP-5h最弱,即随着反应的进行低聚木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脯氨酸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糖与精氨酸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慧伦 张亦鸣 +3 位作者 关曼 江海云 谢晶 孙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181,190,共4页
菊糖与精氨酸(菊糖与精氨酸的羰氨比为1∶5)在100℃的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反应10、40和70 h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分别标记为IR10、IR40以及IR70,考察其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的进程指标(p H、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值、荧光值)并对产物进行红... 菊糖与精氨酸(菊糖与精氨酸的羰氨比为1∶5)在100℃的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反应10、40和70 h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分别标记为IR10、IR40以及IR70,考察其美拉德反应过程中的进程指标(p H、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值、荧光值)并对产物进行红外表征,然后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p H呈现下降的趋势;紫外-可见光谱在296 nm处的吸收峰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在323 nm的激发波长和408 nm的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值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各衍生物均保留有菊糖本身的特征吸收峰;衍生物对DPPH、O_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均低于茶多酚对照组,但较之于菊糖(对DPPH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几乎为0)均有提高,且抗氧化性能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糖 进程指标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酮与谷胱甘肽对食源性非酶糖基化的抑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涛 张亦鸣 +1 位作者 谢晶 薛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研究了竹叶黄酮与谷胱甘肽对食源性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糖基化反应产生的果糖胺,Girard-T实验检测二羰基化合物,295nm处的紫外吸收检测小分子醛类物质,荧光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检测,... 研究了竹叶黄酮与谷胱甘肽对食源性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糖基化反应产生的果糖胺,Girard-T实验检测二羰基化合物,295nm处的紫外吸收检测小分子醛类物质,荧光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检测,以及用HPLC法检测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结果显示,竹叶黄酮可抑制果糖胺、二羰基化合物、有效抑制荧光性终产物;而谷胱甘肽可抑制二羰基化合物、小分子醛类及5-H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谷胱甘肽 食源性非酶糖基化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视听语言在《滚蛋吧!肿瘤君》中的情感表达
5
作者 张亦鸣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讲述了漫画家熊顿在罹患癌症之后始终积极乐观地应对疾病的故事。虽然是一部以癌症为关键词的影片,但整个片子传达出来的情感基调并非是沉痛、哀伤、悲凉,相反,一种乐观、自信、明媚、豁达的情感价值贯穿全片。韩...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讲述了漫画家熊顿在罹患癌症之后始终积极乐观地应对疾病的故事。虽然是一部以癌症为关键词的影片,但整个片子传达出来的情感基调并非是沉痛、哀伤、悲凉,相反,一种乐观、自信、明媚、豁达的情感价值贯穿全片。韩延用幽默的喜剧表现和精心的细节设置,在镜头语言、象征式场景、色彩造型等方面把《肿瘤君》打造成了一部视听效果俱佳与情感内涵充沛的优质影片,向观众传达出了一种饱满的情绪和浓厚的正能量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表达 乐观 镜头语言 场景 色彩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发电的并网逆变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秀芝 张亦鸣 +4 位作者 侯晨曦 关付生 王磊 刘越 刘邦邦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6期27-29,共3页
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利用率和并网控制为研究目的,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升压与逆变2个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采用双闭环形式对并网控制进行了设计,其控制方式包括2个环路,电压外回路保证了直流母线的稳压,避免了波动干扰;电流内回路控制系统... 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利用率和并网控制为研究目的,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升压与逆变2个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采用双闭环形式对并网控制进行了设计,其控制方式包括2个环路,电压外回路保证了直流母线的稳压,避免了波动干扰;电流内回路控制系统使并网电流与给定基准电流同步,并通过Simulink仿真软件得到验证。对并网电流进行傅里叶分析,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为2.62%,畸变率低于5%,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逆变器 双闭环 锁相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NN算法的步态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亦鸣 王秋轶 +3 位作者 吴梓睿 李文琳 朱鹏宇 丁浩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为解决传统步态识别模型训练时间长、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文章构建了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行走时步态特征数据库,通过对所选取特征的特定性、关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建立步态特征矩阵,利用Tensorflow设计CNN算法进行深度学习,使其能够自动... 为解决传统步态识别模型训练时间长、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文章构建了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行走时步态特征数据库,通过对所选取特征的特定性、关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建立步态特征矩阵,利用Tensorflow设计CNN算法进行深度学习,使其能够自动实现基于行走时步态特征的个人识别。在27名实验者情况下,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9%以上,且训练时间较短,优于目前已发表的其他模型,对构建更大数据库的识别系统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CNN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刚玉磨料砂带磨削木材的磨损机制及其寿命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雅琦 汪生莹 +2 位作者 张亦鸣 张健 罗斌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分析砂带磨削过程中的砂带磨损机理及其对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完善木材切削理论,推动新型砂带研发制造。以红松为试验材料,结合试件材料去除率、磨削过程中砂带的砂带表面算术平均高度Sa、磨粒峰度Sku以及表面形貌... 分析砂带磨削过程中的砂带磨损机理及其对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完善木材切削理论,推动新型砂带研发制造。以红松为试验材料,结合试件材料去除率、磨削过程中砂带的砂带表面算术平均高度Sa、磨粒峰度Sku以及表面形貌的变化,以试件表面算术平均高度Sa以及试件界面的展开面积比Sdr为考察指标,探究砂带的磨损机制及砂带磨损对红松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综合评判砂带寿命。同等工艺参数下,横纹磨削时材料去除率整体大于顺纹,其对砂带的磨损消耗整体小于顺纹。横纹磨削过程中,磨粒前期发生较多破碎与脱落,中期以磨粒不断更新自锐保持砂带的有效切削,后期磨粒脱落、磨损的占比大于破碎,最终砂带寿命趋于极限。顺纹磨削时,磨粒在前期破碎和磨钝占比更大,在磨削中期磨粒顶端逐渐磨钝,沿前期磨痕推除材料实现有效切削,在后期的磨粒除脱落外,再次发生破碎勾起木纤维,最终失效。砂带寿命在材料去除率达到5%左右时已达到使用极限,在实际木材磨削加工生产中判定砂带寿命时需综合考察砂带的材料去除率及试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材料去除率 砂带磨损 表面粗糙度 砂带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