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规模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慧德 张万桢 刘恩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349-17350,17355,共3页
介绍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合作规模小、经营效益不高、组织功能较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规模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益,发挥规模化合作社组织功能作用,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把分散的农... 介绍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合作规模小、经营效益不高、组织功能较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规模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益,发挥规模化合作社组织功能作用,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和小规模合作社合并为规模化合作社,以有效地提高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合作社 现状 规模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香蕉合作社存在问题的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慧德 张万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354-1355,共2页
介绍了海南香蕉合作社的发展概况,指出海南香蕉合作社存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员素质有待提高、香蕉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扩大香蕉合作社规模、提升香蕉产品质量、强化香蕉合作社管理、加强社员培训、完... 介绍了海南香蕉合作社的发展概况,指出海南香蕉合作社存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员素质有待提高、香蕉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扩大香蕉合作社规模、提升香蕉产品质量、强化香蕉合作社管理、加强社员培训、完善合作社信贷制度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香蕉 合作社 问题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割胶技术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技术变迁 被引量:1
3
作者 占金刚 张万桢 +1 位作者 黄浩伦 黄慧德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77-79 91,91,共4页
割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手工作业,直接影响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植胶区存在两种不同的割胶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经营制度、要素禀赋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技术变迁目标与要素冲突等方面探讨其中缘由,并认为经营制... 割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手工作业,直接影响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植胶区存在两种不同的割胶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经营制度、要素禀赋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技术变迁目标与要素冲突等方面探讨其中缘由,并认为经营制度的不同是我国割胶技术存在的"二元技术结构"的根本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在稳定现有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增强社会化服务,强化统一经营层次,通过家庭经营制度的较为长期的技术变迁实现割胶技术由当前"二元技术结构"状况向"一元技术结构"转变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胶技术 二元结构 技术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经营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浩伦 张万桢 黄慧德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28期5-6,共2页
西双版纳州是我国天然橡胶种植最适宜的地区,植胶面积29.4hm2,干胶产量31.7万t。胶园的经营形式主要有农村农民自主经营、集体承包经营、农垦承包经营、农垦非公经营、公司化经营或租赁种植经营。加强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制定新... 西双版纳州是我国天然橡胶种植最适宜的地区,植胶面积29.4hm2,干胶产量31.7万t。胶园的经营形式主要有农村农民自主经营、集体承包经营、农垦承包经营、农垦非公经营、公司化经营或租赁种植经营。加强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制定新的天然橡胶有效扶持政策,发展和扶持规范的橡胶农民合作社,以持续发展橡胶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天然橡胶 橡胶产业 橡胶种植业 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儋州市橡胶农民合作社分析与发展建议
5
作者 黄浩伦 张万桢 黄慧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378-379,382,共3页
对儋州市橡胶农民合作社在各镇中的分布情况、合作社分类、合作社社员人数结构、合作社社员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适度发展橡胶农民合作社,将现有的橡胶农民合作社进行兼并,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做大做强橡胶农民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 对儋州市橡胶农民合作社在各镇中的分布情况、合作社分类、合作社社员人数结构、合作社社员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适度发展橡胶农民合作社,将现有的橡胶农民合作社进行兼并,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做大做强橡胶农民合作社,扩大合作社的社员数量和橡胶种植面积;引导将购销合作社和加工合作社与产销合作社兼并,调整橡胶农民合作社的产业经营结构;重点扶持橡胶种植合作社,并让其生产的胶水直接销售给大型橡胶加工厂,以提高橡胶干胶质量,提高橡胶产业经济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农民合作社 分析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IRCH算法的Argo剖面数据聚类 被引量:3
6
作者 邬满 张万桢 +1 位作者 孙苗 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68-577,共10页
为解决实时分析处理的海洋Argo浮标剖面观测数据特有的数据密度较高、快速响应且需要识别任意形状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单次扫描数据集进行有效处理的低复杂度聚类算法DBIRCH(Density-Based 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 为解决实时分析处理的海洋Argo浮标剖面观测数据特有的数据密度较高、快速响应且需要识别任意形状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单次扫描数据集进行有效处理的低复杂度聚类算法DBIRCH(Density-Based 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该算法通过使用新引入的参数密度阈值修正因子,动态的更新限制CF(Clustering Feature)树生长的约束系数子空间阈值,同时结合密度关联思想在不同邻域内多次建立CF树且合并,最终以核心CF树子节点为聚类结果输出,避免了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算法对参数的过度依赖,同时因能处理任意形状簇从而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整体鲁棒性,提高了处理Argo剖面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算法的整体吞吐速度。为测试算法的综合性能,使用真实Argo浮标剖面实时监测数据集,并根据不同的参数对算法做出多组对比实验,同时使用不同评价指标对算法从运行时间和聚类准确率上进行综合评估,从全局角度分析该算法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BIRCH及DBIRCH 3种不同算法中综合聚类性能最优。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算法中,BIRCH算法运算速度最快,但准确率最低;DBSCAN算法聚类性能高于BIRCH算法,但运算速度最慢;改进的DBIRCH算法运算效率略低于BIRCH算法,但聚类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浮标 聚类分析 BIRCH算法 DBSCAN算法 DBIRC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