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炉标准加入法测定食品包装纸中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旭辉 徐嵘 +2 位作者 顾浩飞 李泳涛 廖文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1,共3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分析技术,通过对试样的分解方法、基体效应、基体改进剂、共存元素干扰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的研究,确定分析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食品包装纸中镉元素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性强。...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分析技术,通过对试样的分解方法、基体效应、基体改进剂、共存元素干扰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的研究,确定分析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食品包装纸中镉元素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性强。方法的检出限为0.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9%~4.8%之间;回收率在88%~1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加入法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迁移量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成发 李英 +4 位作者 廖文忠 陈旭辉 孙小颖 李泳涛 白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22-330,共9页
目的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12种丙烯酸酯单体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欧盟指令(EU)No.10/2011,采用水性模拟物3%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和油性模拟物异辛烷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将得到的模拟物通过C18色谱柱(150 m... 目的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12种丙烯酸酯单体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欧盟指令(EU)No.10/2011,采用水性模拟物3%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和油性模拟物异辛烷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将得到的模拟物通过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12种单体在0.3~60.0 mg/L(水性模拟物)及0.6~120.0 mg/L(异辛烷模拟物)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3。加标回收率在88.2%~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19%~7.48%,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1~0.12 mg/L和0.03~0.24 mg/L之间。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分离度好,分析灵敏度高,满足食品接触材料中12种丙烯酸酯单体迁移量的分析要求,并用该方法测定了6批次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迁移水平,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单体 迁移量 食品接触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分光光度法测定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的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顾浩飞 周俊辉 +1 位作者 任聪 廖文忠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7,共4页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最主要的定量方法。通过对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和变色酸法等分光光度显色定量法的最佳检测线性范围、准确度、检出限、显色稳定性,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为选择适宜的人造板产品甲...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最主要的定量方法。通过对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和变色酸法等分光光度显色定量法的最佳检测线性范围、准确度、检出限、显色稳定性,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为选择适宜的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的定量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释放量 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法 酚试剂法 变色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同时测定合金工具钢中的Cr、Mo、V 被引量:3
4
作者 梁烽 杨左军 +1 位作者 李泳涛 廖文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7-409,共3页
采用盐酸 -硫酸对以 Cr、Mo、V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工具钢试样进行消化 ,用ICP- AES法同时测定试样中 Cr、Mo、V的含量。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95 .5 %~ 1 0 3.2 % ,相对标准偏差 ( n=9)为 1 .61 %~ 6.64%
关键词 CR MO V ICP-AES法 合金工具钢 同时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云 廖文忠 +2 位作者 李燕华 施钦元 钟声扬 《皮革与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5-12,共8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HRMS)方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萃取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 建立了同时测定皮革及其制品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HRMS)方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皮革及其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萃取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UPLC/Orbitrap HRMS分析,外标法定量。目标分析物的分离在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上进行,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电离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ESI+),利用保留时间和准分子峰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利用提取色谱峰面积进行定量。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其线性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0.9%~9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10.2%(n=9),检出限为0.1~2.0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完全满足皮革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检测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邻苯二甲酸酯类 超声萃取 增塑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包装纸中汞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旭辉 徐嵘 +3 位作者 顾浩飞 李泳涛 白爽 廖文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85-1485,1487,共2页
包装纸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均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各国或各地区纷纷出台了关于包装纸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指令94/62/EC、美国公示法案《包装中的毒物》等都对包装纸中汞含... 包装纸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均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各国或各地区纷纷出台了关于包装纸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指令94/62/EC、美国公示法案《包装中的毒物》等都对包装纸中汞含量做出了规定;我国对于包装纸中汞含量至今还没有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包装纸 汞含量 有害物质 人类健康 法律法规 欧盟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醇食品模拟物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爽 李英 +7 位作者 金文标 廖文忠 陈旭辉 李泳涛 梁烽 李成发 陈麒宇 孙小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醇食品模拟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萃取方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振荡速率等萃取条件,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目的: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醇食品模拟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萃取方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振荡速率等萃取条件,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总离子流和选择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16种多环芳烃在0.01~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 R2大于0.99。在0.1、0.5、1.0μg/L 3个添加水平下,16种多环芳烃的平均回收率为76.52%~119.8%,相对标准偏差为0.99%~15.9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能够满足醇食品模拟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醇食品模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U8RP1001的太阳能衡器应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文忠 《电子产品世界》 2011年第4期52-53,共2页
与传统衡器相比,目前太阳能衡器制造成本偏高,在衡器厂商以低价占领市场的现状下,太阳能衡器还很难替代传统衡器。芯海科技在其太阳能衡器芯CSU1101基础上推出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CSU8RP1001,此款芯片将外围电源管理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 与传统衡器相比,目前太阳能衡器制造成本偏高,在衡器厂商以低价占领市场的现状下,太阳能衡器还很难替代传统衡器。芯海科技在其太阳能衡器芯CSU1101基础上推出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CSU8RP1001,此款芯片将外围电源管理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同时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使太阳能衡器制造成本有明显的下降,使太阳能衡器替代传统衡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U8RP1001 Sigma_deltaADC 太阳能厨房秤 太阳能人体秤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丙烯酸酯单体的热解吸-气质联用法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成发 龚丽雯 +4 位作者 张玉爽 廖文忠 王成云 林君峰 谢堂堂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3年第3期9-13,共5页
采用固体样品直接进样技术,将样品在裂解仪的石英裂解管中进行加热,使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残留的丙烯酸酯单体释放出来,再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进行在线分析,从而建立了1个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的气质联用分析方... 采用固体样品直接进样技术,将样品在裂解仪的石英裂解管中进行加热,使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残留的丙烯酸酯单体释放出来,再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进行在线分析,从而建立了1个同时测定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外标法定量。对方法的热解吸条件和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的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进行了研究。该方法13种丙烯酸酯单体的仪器检出限均为15ng,方法检出限均为3mg/kg。方法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5%~12.56%。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定性可靠并具有较低的检出限,不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即可实现对13种丙烯酸酯的快速分析,满足相关法规的限量要求,可用于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接触材料 丙烯酸酯 热解吸-气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