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eudomonas sp.W7产低温蛋白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康传红 田亚新 +4 位作者 李秀凉 董义杰 原继红 王运来 韩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63-169,共7页
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影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W7产低温蛋白酶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葡萄糖、蛋白胨和MgSO_4;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应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 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影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W7产低温蛋白酶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葡萄糖、蛋白胨和MgSO_4;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应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4.25 g/L、蛋白胨7.00 g/L、干酪素4.00 g/L、K2HPO_4 5.00 g/L、KH_2PO_4 1.00 g/L、CaCl_2 0.26 g/L、MgSO_4 0.14 g/L,低温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了183.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另外,对Pseudomonas sp.W7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最终确定产酶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3%、装液量为20%、摇床转速为100r/min,在最佳条件时测得的酶活力为193.2 U/mL。通过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确定产酶的培养时间为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蛋白酶 假单胞菌W7 培养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基因组DNA三种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康传红 韩晓云 +2 位作者 关卫夫 郭德栋 王桂芝 《中国糖料》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CTAB法、SDS法、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对得到的DNA进行含量测定、PCR扩增效果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最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PCR结果和酶切结果均比较好;SDS... 采用CTAB法、SDS法、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对得到的DNA进行含量测定、PCR扩增效果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最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低,PCR结果和酶切结果均比较好;SDS法提取的DNA产量也较高,PCR结果不如CTAB法效果好;蛋白酶K法提取的DNA产量最低,且含有较多的RNA,PCR扩增无结果。所以,CTAB法是适合于甜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 甜菜 对比研究 CTAB SDS 蛋白酶K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传红 张元忠 +2 位作者 祝勇 蔡胜 林中青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核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2T低场磁共振对38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T1WI、T2WI及MRC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验证,了解其临床应... 目的:探讨低场核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2T低场磁共振对38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T1WI、T2WI及MRC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验证,了解其临床应用的意义。结果:38例胆道梗阻性疾病T1WI、T2WI能明显显示梗阻部位、病灶特征及扩张的胆管,而MRCP能显示胆管的扩张、闭塞、狭窄的形状及大致部位,但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常规扫描结合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单,能显示梗阻部位,明确梗阻原因等优点,但对定性诊断仍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磁共振 T1WI T2WI M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康传红 熊雷 张元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S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三倍体甜菜(VVC)无融合生殖传递率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康传红 刘丽萍 +3 位作者 李勇 申业 郭德栋 方晓华 《中国糖料》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栽培甜菜( B.vulgaris L.) 与白花甜菜( B.corolliflora Zoss .) 种间杂交及回交, 人工合成了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 27) ,它具有来自白花甜菜的无融合生殖能力,可以稳定传递后... 通过栽培甜菜( B.vulgaris L.) 与白花甜菜( B.corolliflora Zoss .) 种间杂交及回交, 人工合成了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 27) ,它具有来自白花甜菜的无融合生殖能力,可以稳定传递后代。异源三倍体甜菜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能力。经过3 年观察, 异源三倍体甜菜的平均无融合生殖传递率为24.86% ~27 .08% ,其中累计有9 个株系传递率达到80% 以上(83.33% ~86 .66% ) 。根据传递后代染色体分布,将异源三倍体甜菜后代分成两种类型,即无融合生殖型及减数分裂型传递。利用植物生长激素在具有无融合生殖基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无融合生殖 异源三倍体 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种间杂交后代无融合生殖的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康传红 王桂芝 +2 位作者 贾树彪 郭德栋 刘丽苹 《中国甜菜》 1995年第1期3-8,共6页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杂交获得的F_1代以栽培甜菜连续回交产生了B_1F_2代和B_2F_3代 ̄[4].在B_2F_3代中,2n=27的植株达30.19%,推测其中大多数染色体组仍为VVC。具有VVC染色体组的核型中,含...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杂交获得的F_1代以栽培甜菜连续回交产生了B_1F_2代和B_2F_3代 ̄[4].在B_2F_3代中,2n=27的植株达30.19%,推测其中大多数染色体组仍为VVC。具有VVC染色体组的核型中,含9个白花甜菜校长的染色体和18个较短的栽培甜菜染色体,差别明显,易于区分。我们通过对B_1F_2(B14,2n=27)和B_2F-3(2n=27)植株间形态特征相似性比较、两个世代植株有丝分裂特异核型比较、两类植株减粉分裂行为比较、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相似性比较,有力地证明了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种间杂交后代中,从B_1F_2(B14)到B_2F_3之间传递上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白花甜菜 种间杂交 无融合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类型啤酒风味成分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康传红 吴国峰 +1 位作者 韩晓云 李震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6,共2页
对超干啤酒、超鲜啤酒、冰啤酒及普通啤酒的风味成分双乙酰、苦味质及总酸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普通型啤酒双乙酰含量最低 ,超干型啤酒总酸含量最低 ,而冰啤酒的苦味质含量最低。
关键词 啤酒 风味成分 对比研究 双乙酰 总酸 苦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蝶鞍的CT及MRI诊断与临床
8
作者 康传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128-128,133,共2页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临床表现、CT及MRI征象、病因机理及临床应用,评价CT及MRI诊断SAH的意义。方法本文分析了我院37例空蝶鞍的CT及MRI征象和临床表现,并进行交互对比式归纳和总结,其中采用颅底薄层螺旋CT扫描、轴矢状位T1WI/T2WI、FLAIR...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临床表现、CT及MRI征象、病因机理及临床应用,评价CT及MRI诊断SAH的意义。方法本文分析了我院37例空蝶鞍的CT及MRI征象和临床表现,并进行交互对比式归纳和总结,其中采用颅底薄层螺旋CT扫描、轴矢状位T1WI/T2WI、FLAIR、冠状位T1WI扫描。结果空蝶鞍的CT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垂体窝壁骨质变薄,垂体窝内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填充,且与鞍上池沟通,增强扫描无强化。空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脑脊样信号,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柄后移。结论 CT诊断空蝶鞍有一定局限性,但经过薄层螺旋CT扫描后二维重建后处理亦可明确诊断;MRI因其检查的多方位性、多成像方法性,故可以准确诊断空蝶鞍。因而CT为临床检查的主要筛查手段,MRI应成为其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蝶鞍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均匀设计法和Microsoft Excel优化沙棘籽原花色素提取工艺(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田亚新 韩晓云 +1 位作者 王运来 康传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91-95,共5页
提出一个基于均匀设计方法和Microsoft Excel的LINEST函数进行试验设计优化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沙棘籽原花色素提取工艺,然后通过LINEST函数计算多元回归方程,该方法可避免因为使用其他专业数据处理软件的花费和固定算... 提出一个基于均匀设计方法和Microsoft Excel的LINEST函数进行试验设计优化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沙棘籽原花色素提取工艺,然后通过LINEST函数计算多元回归方程,该方法可避免因为使用其他专业数据处理软件的花费和固定算法限制。验证实验表明:沙棘籽原花色素的提取率提高了16.43%,该方法可应用到其他实验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均匀设计 LINEST 回归方程 原花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杂种后代无融合生殖系的形态和同工酶变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勇 许庆兰 +3 位作者 刘威 康传红 贾树彪 郭德栋 《中国糖料》 1997年第2期6-9,T001,共5页
本文报导了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及回交后代B_4F_5(VVC2n=3x=27)无融合生殖株系的共同形态、生化特征以及其变异情况。观察了叶片形态、颜色、株型、抽薹、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的变异。结果显示,无融合生殖株... 本文报导了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及回交后代B_4F_5(VVC2n=3x=27)无融合生殖株系的共同形态、生化特征以及其变异情况。观察了叶片形态、颜色、株型、抽薹、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的变异。结果显示,无融合生殖株系间及株系内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异,株系间的变异大于株系内的变异,同时讨论了不同变异产生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白花甜菜 无融合生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γ射线照射甜菜M14产生染色体易位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晓云 康传红 +2 位作者 刘丽萍 郭德栋 刘洋 《中国糖料》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γ射线处理甜菜无融合生殖品系M14种子,在温室中播种,调查不同照射剂量种子的成活率,并进行细胞学观察。对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株系,利用白花甜菜特异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共得到13株易位系,易位系发生率为2.3%,比自然产生易位系频率0... 利用γ射线处理甜菜无融合生殖品系M14种子,在温室中播种,调查不同照射剂量种子的成活率,并进行细胞学观察。对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株系,利用白花甜菜特异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共得到13株易位系,易位系发生率为2.3%,比自然产生易位系频率0.3%明显增加,其中照射剂量60kR产生易位系的频率最高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射线处理 斑点杂交 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和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种间杂交的研究Ⅱ.种间杂种回交后代染色体分布及形态变异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德栋 王桂芝 +2 位作者 康传红 贾树彪 刘丽萍 《中国甜菜》 1994年第3期2-7,F003,共6页
栽培甜菜(B.vulgarisL.,PT6、2n=19)与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2n=36)杂交获得VC88~1杂种F_1,其染色体组为VVCC,2n=36.VC88─1类似于异源多倍体,... 栽培甜菜(B.vulgarisL.,PT6、2n=19)与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2n=36)杂交获得VC88~1杂种F_1,其染色体组为VVCC,2n=36.VC88─1类似于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以其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或与其它物种如B.maritinaL.杂交,皆获大量后代(B10,B14等),其染色体组为VMC、VVC等,2n=27.以B10~B14(B_1F_2)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产生许多形态变异及各种染色体分布的后代(B_2F_3),其中以2n=18染色体的植株最多达41.58%,推测它们当中可能含有代换系及易位系;2n=27的个体出现频率高达30.19%,预示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2n=18+1的植株以10.39%的频率出现,它们是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附加2~8个染色体的植株频率为5.的%,低于前人报道数字;嵌合体频率达8.93%,表现不稳定;极少数为2n=36、2n=45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交 无融合生殖 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属(Beta Genus)种间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德栋 李盛贤 +2 位作者 贾树彪 康传红 李勇 《中国糖料》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总结了我们在甜菜属一些物种的种间杂交工作,涉及物种有栽培甜菜(BetavulgarisL)、沿海甜菜(B.maritimaL.)、叶用甜菜(B.ciclaL.)、白花甜菜(B.corolifloraZos.)、小... 本文总结了我们在甜菜属一些物种的种间杂交工作,涉及物种有栽培甜菜(BetavulgarisL)、沿海甜菜(B.maritimaL.)、叶用甜菜(B.ciclaL.)、白花甜菜(B.corolifloraZos.)、小碗状花甜菜(B.patelarisMoq.)、平匐甜菜(B.procumbensChr.Sm.)等。杂交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各种有价值的材料,如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系列,具有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不同染色体组的各种异源多倍体(VVC,VVVC及VVCC)的无融合生殖材料,具有栽培甜菜、白花甜菜和平匐甜菜染色体组的三种间杂种(VCP),这些都为世界首创。通过对杂种后代的选择,已选择出抗褐斑病、根腐病的高产后代,正在进行比较试验,必将对甜菜糖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甜菜 白花甜菜 单体附加系 甜菜 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甜菜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系列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东杰 康传红 +2 位作者 刘丽萍 郭德栋 方晓华 《中国糖料》 2001年第4期5-9,共5页
通过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种间杂交获真实杂种VC88-1(VVCC,2n=36),用栽培甜菜回交产生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27),进一步用栽培甜菜回交,后代分离出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完整系列(VV+1~9,2n=19)。从形态上将9种单体附... 通过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种间杂交获真实杂种VC88-1(VVCC,2n=36),用栽培甜菜回交产生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27),进一步用栽培甜菜回交,后代分离出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完整系列(VV+1~9,2n=19)。从形态上将9种单体附加系区分为莴苣型、匍匐型、大叶型、多叶型、小叶抽薹型、长叶型、玻璃型、卷叶型及栽培型。细胞学上构成单体附加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测量出外加染色体长度与栽培甜菜最长染色体长度的比值(简称染色体比值),用以鉴别单体附加系类别,此比例变化在1.224~0.96之间,白花甜菜染色体是比较长的。将形态学鉴定和细胞学上的染色体鉴定结合起来,构成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完整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甜菜 白花甜花 异单体附加系 染色体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属(Genus Beta L.)种间亲缘关系的同工酶研究
15
作者 刘东辉 王雪 +2 位作者 王淑梅 康传红 郭德栋 《中国甜菜》 1992年第3期1-7,F003,共8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甜菜属3个不同组的5个野生种和两个栽培种进行酯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分析,并计算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同工酶相似值,初步确定了其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给果表明:1.碗状花甜菜组与普通甜菜组的亲缘关系较...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甜菜属3个不同组的5个野生种和两个栽培种进行酯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分析,并计算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同工酶相似值,初步确定了其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给果表明:1.碗状花甜菜组与普通甜菜组的亲缘关系较远,白花甜菜组介于上述两组之间;2.普通甜菜组中B.patu.与B.mari.相比,前者与栽培甜菜的亲缘关系较远;3.组间物种差别大于组内物种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属 同工酶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甜菜×平匍甜菜种间杂交的研究
16
作者 李勇 王桂芝 +1 位作者 康传红 郭德栋 《中国甜菜》 1993年第1期4-7,共4页
把甜菜(Beta vulgaris L.)雄性不育系202和平匍甜菜(B.procumbensChr.sm.)进行种间杂交。人工授粉后13天取受精胚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大量杂种试管苗,将其做为接穗嫁接于202×B.maritima杂种苗砧木上,获得两株嫁接苗移栽田间,正常开... 把甜菜(Beta vulgaris L.)雄性不育系202和平匍甜菜(B.procumbensChr.sm.)进行种间杂交。人工授粉后13天取受精胚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大量杂种试管苗,将其做为接穗嫁接于202×B.maritima杂种苗砧木上,获得两株嫁接苗移栽田间,正常开花。杂种F_1植株株型偏向于B.procumbens,蔓生,高度不育。减数分裂染色体大都呈单价体,只有1.97%构成二价体。各时期均存在不正常现象,如: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后期染色体桥、不正常四分体及大小花粉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种间杂交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