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常春龙 杨树青 +2 位作者 刘德平 符鲜 杜丽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19,共5页
为探明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互作效应,以磴口县坝楞为研究区,采用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研究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埋深与土壤EC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灌溉季节,地下水平均埋深2.2m,而灌溉期地下水埋... 为探明河套灌区上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互作效应,以磴口县坝楞为研究区,采用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研究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埋深与土壤EC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灌溉季节,地下水平均埋深2.2m,而灌溉期地下水埋深变浅,平均为1.3m。区域整体地下水埋深纵向自南向北逐渐变浅,横向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区域土壤EC空间分布呈南低北高,区域中部相对较大的趋势。土壤盐分与地下水埋深满足指数关系,相关性较好。合理控制灌区浅层地下水埋深是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埋深 土壤EC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春龙 王士霞 +1 位作者 翟军军 倪宏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试验以pHH43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含噬菌体Phi X174裂解基因E和CI857-PL-PR温控系统的温敏裂解盒CI857-PL-PR-E,再将该裂解盒插入到pPBA1100穿梭载体中,构建裂解质粒pPBA1100-E。利用细菌接合转化法将其转入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中,通过... 试验以pHH43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含噬菌体Phi X174裂解基因E和CI857-PL-PR温控系统的温敏裂解盒CI857-PL-PR-E,再将该裂解盒插入到pPBA1100穿梭载体中,构建裂解质粒pPBA1100-E。利用细菌接合转化法将其转入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中,通过溶菌动力学试验检测裂解质粒pPBA1100-E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裂解效果并计算裂解效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裂解质粒pPBA1100-E,并将其成功地转入到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溶菌动力学试验说明裂解质粒pPBA1100-E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中具有很高的溶菌效率,裂解效率为99.997%。因此,试验成功地制备了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为进一步成功研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 菌影 裂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氮、磷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德平 杨树青 +3 位作者 史海滨 郑晓波 孙玲玉 常春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常规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供试材料,采取“3414”部分实施方案,对氮、磷肥的施用效应及养分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进一步削减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用量的施肥技术。结果...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常规作物小麦和玉米为供试材料,采取“3414”部分实施方案,对氮、磷肥的施用效应及养分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进一步削减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用量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套作条件下,作物产量与氮、磷肥施用量之间满足二次型回归模型,氮肥、磷肥及氮磷交互效应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氮磷交互作用〉氮〉磷。在施肥水平较低时,氮、磷肥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在达到产量的极限值后,则表现为无效及拮抗作用;中氮中磷处理能够较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和磷的需求,提高作物对氮、磷的利用率。但随着施肥量的进一步增加,作物植株吸肥量也随之增加,施肥效益降低,肥料利用率持续下降。通过对氮、磷单因素及二因素肥料效应的分析,对施肥水平做进一步优化,得出小麦最佳施氮量为167.67~196.61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30.43~186.64 kg·hm-2;玉米最佳施氮量为222.10~299.14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6.14~188.00 kg·hm-2。这将为进一步削减氮、磷配施量,改善当地土壤养分平衡,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套作 氮磷肥 肥料效应 养分交互作用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土壤条件下枸杞咸淡水轮灌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苏瑞东 杨树青 +2 位作者 唐秀楠 刘瑞敏 常春龙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研究盐渍化土壤条件下枸杞的微咸水灌溉模式,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红卫试验场进行了枸杞田间微咸水灌溉试验。以当地常规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组合咸淡水灌溉模式(咸咸淡(T1)、咸淡咸(T2)、淡咸咸(T3)和咸咸咸(T4))对土壤水盐及枸杞... 为研究盐渍化土壤条件下枸杞的微咸水灌溉模式,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红卫试验场进行了枸杞田间微咸水灌溉试验。以当地常规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组合咸淡水灌溉模式(咸咸淡(T1)、咸淡咸(T2)、淡咸咸(T3)和咸咸咸(T4))对土壤水盐及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生育末期不同处理土壤含水率都有所增加,T1处理和T4处理发生了积盐,其余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脱盐,T3处理的脱盐率达到12.1%。T3处理的枸杞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生育期内土壤盐分最低,对枸杞产量影响较小,且不会导致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综合土壤盐分状态和枸杞产量分析,T3处理为适合当地枸杞的最优灌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 咸淡水轮灌 水盐动态 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交互效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玲玉 杨树青 +2 位作者 李凤军 刘德平 常春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中反距离加权差值模块对地下水埋深及TN浓度进行插值,绘制并分析了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图... 为了深入了解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中反距离加权差值模块对地下水埋深及TN浓度进行插值,绘制并分析了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秋浇前地下水埋深达到最大值,平均埋深为2.38m。秋浇后由于大量水渗到地下,地下水埋深达到年内最小值,平均地下水埋深为0.64m;地下水TN浓度总体分布较分散,五水前与秋浇前地下水总氮浓度均值相近,秋浇后略小。秋浇后期试验区西南部的总氮浓度明显偏低,东北部总氮浓度相对较高;试验区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相性关系不明显,但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可以定性的表征地下水TN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地下水埋深 总氮 反距离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军 邢思毅 +4 位作者 常春龙 齐晓雪 常敬伟 毕莹 倪宏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了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危害性,采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APP-7)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常用实验动物,筛选出易感实验动物和最佳感染条件,构建感染动物模型。结果表明: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7×10^7CFU,... 为了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危害性,采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APP-7)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常用实验动物,筛选出易感实验动物和最佳感染条件,构建感染动物模型。结果表明: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7×10^7CFU,成功建立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小鼠动物模型;小鼠感染细菌后表现出一系列病理变化,如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与自然发病的典型病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半数致死量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7
作者 马莉莉 常春龙 +1 位作者 常敬伟 倪宏波 《猪业科学》 2017年第1期78-79,共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暴发猪病,临床主要表现猪体温升高、腹泻、日渐消瘦等症状。为了确诊该猪场的发病原因,实验室无菌提取病猪肺脏的DNA、RNA,经分离纯化进行PCR检测,同时进行细菌鉴定,生化试验等,最终PCR扩增结果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 黑龙江省大庆市某猪场暴发猪病,临床主要表现猪体温升高、腹泻、日渐消瘦等症状。为了确诊该猪场的发病原因,实验室无菌提取病猪肺脏的DNA、RNA,经分离纯化进行PCR检测,同时进行细菌鉴定,生化试验等,最终PCR扩增结果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分离菌对畜炎宁(克拉维酸+阿莫西林注射液)、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和头孢噻呋高度敏感,并给猪场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猪场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枸杞微咸水利用模式模拟及环境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唐秀楠 杨树青 +2 位作者 苏瑞东 刘瑞敏 常春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6,59,共6页
为寻求内蒙古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枸杞的微咸水利用模式,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运用SWAP模型对枸杞不同咸淡水轮灌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环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淡1咸轮灌模式中,淡淡咸模式在枸杞盛果期盐分较低,对枸杞产量影响较小;2... 为寻求内蒙古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枸杞的微咸水利用模式,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运用SWAP模型对枸杞不同咸淡水轮灌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环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淡1咸轮灌模式中,淡淡咸模式在枸杞盛果期盐分较低,对枸杞产量影响较小;2咸1淡轮灌模式中,淡咸咸模式在枸杞盛果期盐分较低,对枸杞产量影响较小。本着最大限度节约淡水资源的原则,选定淡咸咸为最优轮灌模式。淡咸咸5a预测显示,5a后土壤盐分增幅不大,能够达到盐分进出平衡。因此,淡咸咸模式为该地区枸杞较好的咸淡水轮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淡水轮灌 枸杞 轮灌模式 SWAP模型 环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群爆发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邢思毅 倪宏波 +4 位作者 周玉龙 常春龙 常敬伟 李田田 王士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6-49,86,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恶性卡他热能引起牛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很难鉴别诊断。2014年8月,大庆市某牛场爆发了以口腔黏膜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通过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上述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 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恶性卡他热能引起牛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很难鉴别诊断。2014年8月,大庆市某牛场爆发了以口腔黏膜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通过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上述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恶性卡他热的病例进行了鉴别诊断,结果确诊牛恶性卡他热是造成该牛群爆发疫病的主要病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牛恶性卡他热 鉴别诊断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敬伟 邢思毅 +5 位作者 常春龙 毕莹 王士霞 李田田 周玉龙 倪宏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74-78,共5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并纯化,使用纯化后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6μg·m L-1,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80,最佳包被液为碳酸缓冲液,... 为建立一种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并纯化,使用纯化后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6μg·m L-1,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80,最佳包被液为碳酸缓冲液,最佳盐封闭液为5%脱脂乳,最佳血清作用时间为60 min,酶标抗体作用最佳浓度为1∶10 000;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5 min,阳性临界值为D450 nm≥0.282。与IDEXX的BVDV间接ELISA试剂盒比较,总符合率为91.5%,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副流感病毒Ⅲ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冠状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因此,该ELISA诊断方法可用于大批量样本抗体水平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乐对三种猪源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11
作者 王彬 邢思毅 +3 位作者 齐晓雪 毕莹 常春龙 张建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0-32,共3页
应用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用临床分离得到的猪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对海正药业生产的菌乐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菌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μg·mL-1×2=5μg·mL-1;对大肠杆... 应用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用临床分离得到的猪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对海正药业生产的菌乐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菌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μg·mL-1×2=5μg·mL-1;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μg·mL-1×8=40μg·mL-1;对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5μg·mL-1×60=3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乐 最小抑菌浓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尾测算法在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春龙 于春瑞 《吉林水利》 2017年第12期54-56,66,共4页
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反映了灌区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平,是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已逐渐完善,引黄水量削减、节水技术实施的大背景下,灌溉水利用效率成为... 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反映了灌区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平,是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已逐渐完善,引黄水量削减、节水技术实施的大背景下,灌溉水利用效率成为新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首尾测算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计算得到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干渠尺度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09,此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了干渠尺度下灌排系统状况、管理情况、气象条件等因素,与该灌域工程规模、工程管理水平基本相符,说明首尾测算法在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中较为可靠,可为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尾测算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21FM模型在跨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新伟 常春龙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36期111-112,共2页
本文研究使用MIKE21 FM模型来研究H河新建桥梁的防洪影响评价中的相关分析计算,在壅水计算和二维水力分析计算两部分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成果数值上与传统方法相差甚微,但是分析的水力因素远远多于传统算法,使用MIKE21FM模型来进行桥... 本文研究使用MIKE21 FM模型来研究H河新建桥梁的防洪影响评价中的相关分析计算,在壅水计算和二维水力分析计算两部分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成果数值上与传统方法相差甚微,但是分析的水力因素远远多于传统算法,使用MIKE21FM模型来进行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是非常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FM模型 防洪影响评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