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傅玲琳 帅江冰 +1 位作者 Jha Rajeev Kumar 许梓荣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5期22-26,共5页
众多研究表明,病毒的抗原决定簇及细菌毒素亚单位均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现有的疫苗生产体系相比,植物生产疫苗具有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等优势。本文概述了利用不同受体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 众多研究表明,病毒的抗原决定簇及细菌毒素亚单位均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与现有的疫苗生产体系相比,植物生产疫苗具有安全、经济、稳定、高效等优势。本文概述了利用不同受体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免疫原性评价及免疫原基因的优化表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疫苗 优化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宗照 帅江冰 Mudasser Habib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11期23-28,共6页
RNA干扰(RNA i)技术是把与内源mRNA编码区同源的小片段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导入细胞中,导致特定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技术。本文简要描述了RNA i的起源、原理、在动物方面的应用领域;主要叙述了RNA i技术的机制以及siRNA试验... RNA干扰(RNA i)技术是把与内源mRNA编码区同源的小片段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导入细胞中,导致特定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技术。本文简要描述了RNA i的起源、原理、在动物方面的应用领域;主要叙述了RNA i技术的机制以及siRNA试验步骤,包括siRNA的设计、合成、检测方法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SIRNA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实验条件研究
3
作者 李肖梁 刘刚 +2 位作者 张彦明 帅江冰 方维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为确定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条件,对脾淋巴细胞浓度和培养时间、丝裂原种类和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2×106cells?mL-1的脾淋巴细胞用10μg?mL-1Con A(伴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120 h或用5μg... 为确定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条件,对脾淋巴细胞浓度和培养时间、丝裂原种类和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2×106cells?mL-1的脾淋巴细胞用10μg?mL-1Con A(伴刀豆蛋白A)诱导培养120 h或用5μg?mL-1PHA(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144 h,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研究表明,采用MTT法测定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方便可行,可为中华鳖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脾淋巴细胞 转化 丝裂原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迪卡 陈雪燕 +2 位作者 帅江冰 陈宁 方维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4,共8页
本研究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探讨了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通过多功能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的OD600和eGFP在大肠杆菌和减毒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GFP在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依赖于... 本研究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探讨了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原核表达宿主菌和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通过多功能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的OD600和eGFP在大肠杆菌和减毒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GFP在沙门氏菌中的表达量依赖于IPTG的浓度,最佳浓度为0.5 mmol?L-1,增加浓度至0.75 mmol?L-1不能增加eGFP的表达量;而该现象在大肠杆菌中不明显.当IPTG浓度等于或大于0.5 mmol?L-1时,沙门氏菌中eGF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若以相对荧光度(1个OD600单位的荧光值,即eGFP相对表达量)表示,两种宿主菌的最佳诱导时间均为3 h.Hela细胞侵袭力试验表明该减毒沙门氏菌仍具有侵袭力,同时以脂质体转染为对照,将携带重组质粒pcDNA3-eGFP的减毒沙门氏菌转染Hela细胞,48 h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了该菌可作为载体将重组质粒携带到细胞内,并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此外,利用基于微孔板的多功能分光光度仪可直接检测荧光强度和OD值,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多样本检测,可用于GFP在不同宿主菌或相同宿主菌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甚至不同表达载体在相同宿主菌中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重组质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8年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帅江冰 张晓峰 +2 位作者 徐晶靓 陈宁 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7-104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将其用于分析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群的HEV感染状况。首先人工合成并原核表达了HEV ORF2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免疫印迹显示表达产物对HEV抗体阳性的猪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将其用于分析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群的HEV感染状况。首先人工合成并原核表达了HEV ORF2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免疫印迹显示表达产物对HEV抗体阳性的猪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以此纯化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猪血清中HEV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其与商品化HEV抗体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符合率达91.5%。对2005-2008年采集自浙江省不同地区46个猪场的1330份血清进行了检测,有741份血清检测为猪HEV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5.7%。其中2005和2006年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175/279)和61.4%(301/490),明显高于2007年的43.1%(59/137)和2008年的48.6%(206/424)。同时,66-100日龄中猪的血清HEV抗体阳性率(58.2%,110/189)显著高于30-65日龄小猪(39.7%,73/184)和101-160日龄大猪(44.1%,83/188)。从猪场水平来看,仅有3个猪场未检测到HEV抗体,场阳性率93.2%。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切实可行,检测结果显示浙江省猪场中HEV感染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病毒 间接ELISA ORF2蛋白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华 帅江冰 +4 位作者 李舟 袁淑辉 吴绍强 吕继洲 赵治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8-1665,共8页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 为快速和准确检测炭疽杆菌,本研究以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BA5345基因和pXO1质粒上的P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炭疽杆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特异性强,与蜡样芽胞杆菌群中其他芽胞杆菌无交叉反应;对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8.0和7.8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35份污染皮毛样品检测显示BA5345基因和P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0.0%和82.9%,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炭疽杆菌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BA5345基因 PA基因 双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性杂交方法的猪-肠道微生物特异性互作靶点发掘 被引量:1
7
作者 樊丽华 莫虹斐 +2 位作者 张晓峰 帅江冰 陈青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动物肠道中存在着一些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基因,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利用其设计分子标记能准确识别粪便污染来源。该文共采集6个物种(猪、牛、羊、鸡、鸭、鹅)的145个粪便样品,提取其DNA后利用竞争性杂交的基因片段富集方... 动物肠道中存在着一些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基因,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利用其设计分子标记能准确识别粪便污染来源。该文共采集6个物种(猪、牛、羊、鸡、鸭、鹅)的145个粪便样品,提取其DNA后利用竞争性杂交的基因片段富集方法(genome fragment enrichment,GFE),靶向筛选参与猪肠道微生物互作的特异性基因。经BLASTX分析发现,82%的猪特异性非冗余DNA片段存在相似序列,以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43.2%)、梭菌纲(Clostridia)(19.5%)、芽孢杆菌纲(Bacilli)(8.6%)相似序列为主。从蛋白质功能方面分析,61.5%的非冗余序列功能明确,有7.6%的序列与信息贮存及加工有关,12.8%的序列与细胞加工及信息传导有关,22%的序列与代谢有关,其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转移代谢相关序列含量最为丰富,均占总特异性序列的6.3%。研究发现,能够编码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和梭菌纲(Clostridials)等表面蛋白、膜分泌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的相关基因可作为猪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竞争性杂交 特异性基因组片段富集 功能注释 猪特异性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素华 王忠才 +5 位作者 黄凌哲 莫虹斐 吴绍强 吕继洲 赵治国 帅江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75-1982,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无交叉反应;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对pCS20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7.4拷贝·μL^(-1)和1.74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420只钝眼蜱样本的检测显示,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分别为25.48%和29.29%,与套式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埃立克体 pCS20基因 TaqMan荧光定量PCR Eva Green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王素华 闫宝龙 +3 位作者 吴绍强 帅江冰 张晓峰 吕继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讨来自南非不同蜱种的系统进化关系,建立南非截获蜱虫的套式PCR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蜱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从南非进口生牛皮上截获寄生蜱,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应用... 为探讨来自南非不同蜱种的系统进化关系,建立南非截获蜱虫的套式PCR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中蜱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蜱虫套式PCR鉴定方法。从南非进口生牛皮上截获寄生蜱,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后,应用所建立的套式PCR扩增获得10种南非蜱虫(T1-T10)的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与NCBI中已公布的蜱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应用MEGA5.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T1、T2、T3、T4、T7、T8是花蜱属的亚种,T5和T6分别是牛蜱属的不同种或亚种;T9和T10是扇头蜱属的不同种或亚种。说明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能够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鉴定不同形态的蜱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SrRNA基因 套式PCR 鉴定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PCR-DHPLC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婧 周向阳 +4 位作者 张晓峰 帅江冰 张静 沈飚 胡兴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9-203,共5页
根据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sea基因、编码耐热核酸酶的nuc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PCR-DHPLC检测方法。以30株参考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 根据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sea基因、编码耐热核酸酶的nuc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PCR-DHPLC检测方法。以30株参考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除所试8株金葡菌出现目的片段和阳性吸收峰外,其余菌株均未检测到目的片段与阳性吸收峰,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达到菌液浓度50CFU/mL,比普通的凝胶电泳高一个数量级。利用建立的双重PCR-DHPLC检测方法对240份水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2%,其中含有肠毒素基因有8株,占总样本的3.3%,与国标法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实验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DHPLC方法不仅可以特异、灵敏、简便快速且高通量的实现对水产品中金葡菌的检测,而且也可通过对肠毒素基因的分析,方便地判断出该菌株致病性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双重PCR-DHPLC 水产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志珍 张霞 +4 位作者 柴铭骏 陈小金 贾赟 肇慧君 帅江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毒株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DCo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标准品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达102copies/μL,与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国内...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毒株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DCoV纳米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标准品检测的最低浓度可达102copies/μL,与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国内猪场62份腹泻粪便样品,相比常规PCR方法,该纳米PCR方法的检出率更高,而两种方法对268份进境活猪粪拭子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纳米PCR检测方法适用于国内猪场的PDCoV检测和进境活猪的监控检测,可作为PDCoV实验室检测的有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纳米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快速鉴定化妆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可 张晓峰 +3 位作者 吴姗 方莹 帅江冰 杨兰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铜绿假单胞菌的16S r RNA序列设计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探针PA-16S-1,并对其探针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建立并优... 目的建立一种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铜绿假单胞菌的16S r RNA序列设计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探针PA-16S-1,并对其探针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建立并优化固相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peptide nucleic acid-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PNA-FISH)检测方法。结果采用PNA-FISH法对300份化妆品样本进行检测,检测到2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与传统生化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PNA-FISH方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致病菌检测技术,对控制和提高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 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弧菌的双重肽核酸原位荧光杂交检测
13
作者 吴姗 李可 +5 位作者 方云 楼成杰 虞惠贞 张明哲 帅江冰 张晓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9-666,共8页
为了同步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弧菌,建立了它们的双重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 PNA)原位荧光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方法。在用单重PNA探针分别检测单增李斯特菌... 为了同步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弧菌,建立了它们的双重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 PNA)原位荧光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方法。在用单重PNA探针分别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弧菌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同步检测它们的双重PNA荧光检测方法,优化了适合这2种菌同步双重杂交的固相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参数。在标记的荧光为FAM和Cy3的情况下,使用Leica DM 6000B荧光显微镜对4种荧光滤光模块I3、L5、N21和Y3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进行双重荧光检测时,建议选择L5和Y3的组合分别观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比较2种菌液体积比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表明:当比例从1∶1调至1∶9时,2种菌可同时在2个检测通道中被检测到;当比例调至1∶19时,量少的菌则很难被观察到。综上表明:2种PNA探针分别被标记上FAM和Cy3荧光后,可使用Leica DM 6000B荧光显微镜在L5和Y3滤镜模块下分别进行绿光和红光的观察。说明若选择合适的荧光及荧光滤光模块,可使用普通荧光显微镜完成单增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弧菌的PNA-FISH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肽核酸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曲霉毒素真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4
作者 陈冠果 李可 +7 位作者 陆金虎 金晨晨 王龑 帅江冰 鲍维琪 程昌勇 宋厚辉 张晓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实现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针对aflR基因和nor-l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对间的有效性实验各筛选出1对最优的aflR... 为实现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针对aflR基因和nor-l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对间的有效性实验各筛选出1对最优的aflR引物探针和nor-1引物探针,随后建立并优化双重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构建标准曲线,测定该方法的重复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出aflR-2和nor1-2 2组引物/探针组合,并优化和确定了引物/探针的最佳反应终浓度。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仅对产黄曲霉毒素真菌的aflR基因和nor-1基因呈现特异性扩增,对黑曲霉、碳黑曲霉、赭曲霉和镰刀菌等常见产毒真菌的核酸样品均无扩增曲线。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3%,双重反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均低至1×10^(2)copies/μL。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与ELISA试剂盒分别对80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双重荧光定量PCR共检测出9份阳性样品,而ELISA试剂盒只检测出了7份阳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曲霉毒素真菌 双重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