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尺度特征和多重注意力的棉田杂草检测研究
1
作者 帖军 龙吕佳 +2 位作者 郑禄 刘娇 巴桑顿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145,共8页
针对现有棉田杂草检测方法识别杂草类别少、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和多重注意力的棉田杂草检测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不增加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其次,在头部网络... 针对现有棉田杂草检测方法识别杂草类别少、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和多重注意力的棉田杂草检测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模块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不增加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其次,在头部网络添加渐进特征金字塔,进一步增强特征融合效果;最后,通过改进框回归损失函数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在CottonWeedDet12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94.6%,F1分数为0.754。相比于原始模型,mAP提高2.62%,召回率提高3.16%,同时检测时间为65.359 ms,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自然环境下棉田杂草的精确检测问题,为棉田智能除草设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杂草检测 YOLOv8算法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沥青路面裂缝温度疲劳扩展寿命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巴桑顿珠 黄晓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为了研究温度收缩对沥青路面开裂的影响规律,在考虑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温缩系数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温度型表面裂缝及反射裂缝的扩展进行动态分析,并预估2种温度裂缝疲劳断裂寿命.结果表明:不同变... 为了研究温度收缩对沥青路面开裂的影响规律,在考虑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温缩系数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断裂力学有限元模型对温度型表面裂缝及反射裂缝的扩展进行动态分析,并预估2种温度裂缝疲劳断裂寿命.结果表明:不同变温条件下,裂缝扩展的应力强度因子K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温降越大,裂缝扩展越快;基准温度越低,裂缝扩展越快.其中表面裂缝温度疲劳扩展寿命要远远小于反射裂缝的温度疲劳扩展寿命,路面结构参数对反射裂缝温度疲劳扩展的影响则要明显高于对表面裂缝温度疲劳扩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裂缝 反射裂缝 温度疲劳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对大洋演化和地壳增厚的指示 被引量:10
3
作者 强巴扎西 吴浩 +4 位作者 格桑旺堆 次仁欧珠 巴桑顿珠 琼达 女达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8-666,共19页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岩浆作用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在辉绿岩中获得138.7±1.0Ma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在流纹岩中获得了110.4±0.4Ma的谐和年龄,表明区内岩浆作用具有2期成因。地球化学研...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岩浆作用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在辉绿岩中获得138.7±1.0Ma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在流纹岩中获得了110.4±0.4Ma的谐和年龄,表明区内岩浆作用具有2期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辉绿岩是地幔熔融的产物,花岗闪长岩为岩石圈地幔熔融的产物,而流纹岩显示2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低Sr流纹岩为古老岩石圈地幔熔体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高Sr流纹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为增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综合已有的研究,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在缝合带两侧均有展布,其中早期岩浆岩为班公湖-怒江洋双向俯冲的产物,末期岩浆岩是碰撞后俯冲洋壳前缘断离形成的。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经历了双向俯冲到大洋闭合的演化过程,并在早白垩世末期发生了俯冲洋壳的断离事件。同时,高Sr流纹岩的发现表明,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地壳增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早白垩世 双向俯冲 板片断离 地壳增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36例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武金虎 李仁勇 +3 位作者 格桑次登 胡根德 巴桑顿珠 李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研究提高胆囊癌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1 988— 1 998年间收治 36例胆囊癌患者 ,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36例行探查手术 ,30例切除病变胆囊 ,切除率为 83 3% ,其中行根治性切除 4例 ,根治率为 1 1 1 %。结论 :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 研究提高胆囊癌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1 988— 1 998年间收治 36例胆囊癌患者 ,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36例行探查手术 ,30例切除病变胆囊 ,切除率为 83 3% ,其中行根治性切除 4例 ,根治率为 1 1 1 %。结论 :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对高危人群的掌握 ,广泛普查 ,术中常规剖开胆囊标本检查 ,做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影像学检查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