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欢虎 王娟玲 +3 位作者 马步州 王裕智 靖华 逯腊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9-483,共5页
为高效利用水分资源以及不同茬口冬小麦栽培提供合理的灌水制度,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茬口3个灌水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以玉米茬口>油葵茬口>休闲茬口>... 为高效利用水分资源以及不同茬口冬小麦栽培提供合理的灌水制度,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茬口3个灌水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以玉米茬口>油葵茬口>休闲茬口>大豆茬口,水分利用效率则为油葵茬口>玉米茬口>大豆茬口>休闲茬口;各茬口均随灌水量的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大豆茬口的灌浆水、其他3个茬口的拔节水分别较拔节水、灌浆水更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明确了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各茬口在不同生育时段贮水和耗水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茬口 灌水制度 生长时期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欢虎 王娟玲 +3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马爱平 张红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18,共5页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其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雨产流带覆盖面积与种植带面积比例为1:1.5和1:1的种植方式平均...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及其播种行距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雨产流带覆盖面积与种植带面积比例为1:1.5和1:1的种植方式平均产量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显著增产,1:1.5、1:1和露地种植的播种行距分别以11.3cm、15cm和15cm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1:1.5和1:1种植方式在拔节期的个体生物学性状株高、单株分蘖和单株绿叶数优于露地栽培;1:1.5、1:1和露地栽培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9.8kg·mm-1·hm-2、17.4kg·mm-1·hm-2、14.3kg·mm-1·hm-2。该项研究同时明确了不同田间微集雨种植方式在各生育时段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田间微集雨 种植方式 播种行距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茬口和施氮水平对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欢虎 靖华 +2 位作者 王裕智 逯腊虎 马爱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90-1094,共5页
通过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建立夏季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油葵、玉米和夏季休闲4个茬口,进行不同茬口、施N水平对下季种植的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容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及湿面筋品质性状等各茬口间... 通过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建立夏季小麦收获后复播大豆、油葵、玉米和夏季休闲4个茬口,进行不同茬口、施N水平对下季种植的小麦品质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容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及湿面筋品质性状等各茬口间存在差异,大豆茬口可较好地协调各品质性状。千粒重和容重在休闲茬口中均以高N水平(E、F)较高,而在其他茬口中则以低N水平较高;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3个性状在4个茬口中的平均值则以高N水平(E)较高;茬口和施氮水平对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分别为沉降值>湿面筋>蛋白质含量、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该项研究为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性状 茬口 施氮水平 小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崔欢虎 王娟玲 +3 位作者 王裕智 靖华 逯腊虎 高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4,共4页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降低,且灵活轻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中耕 苗期追肥 追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欢虎 王娟玲 +3 位作者 王裕智 靖华 逯腊虎 亢秀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针对目前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机具缺乏及现有机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器主要包括底板、疏松装置和牵引装置3部分,可满足同一作物的不同播种行距及不同作物同... 针对目前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机具缺乏及现有机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出苗板结表土破解器主要包括底板、疏松装置和牵引装置3部分,可满足同一作物的不同播种行距及不同作物同一行距的需求,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破板结提高功效10~15倍,并克服了牲畜带耙破板结伤苗重的缺点;经多种作物应用效果良好,灵活轻便,无需配套动力,生产和作业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破解器 出苗板结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欢虎 靖华 +2 位作者 赵海桢 张俊灵 王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对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的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年型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冬小麦产量达2188.5kg/hm2,较对照增产17.95%;水分利用效率达0.78kg/m3,较对照提高22.26%。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黑色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沟坝地小麦套玉米吨粮栽培技术
7
作者 崔欢虎 高银奎 马爱萍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9-9,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爱平 亢秀丽 +3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刘建华 崔欢虎 《农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对春季低温的抗冻性,笔者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春季低温冻害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序列为:底施磷(P2O5)量...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对春季低温的抗冻性,笔者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春季低温冻害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序列为:底施磷(P2O5)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底施纯氮量>播种密度或播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底施钾(K2O)量>灌浆期灌水量或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正互作效应对产量的贡献序列为:播种密度与播前灌水量>底施纯氮量与起身期追施纯氮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与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与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对产量存在负互作效应的为底施纯氮量与底施钾(K2O)量;研究还明确了春季低温冻害小麦的最高产量(3692.34kg/hm2)的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该项研究为春季低温冻害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因子 冬小麦 产量 冻害 春季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被引量:7
9
作者 靖华 亢秀丽 +3 位作者 马爱平 王裕智 刘建华 崔欢虎 《农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有效提升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水平,提高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对山西农业的贡献,以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山西旱作节水农业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所涉及的农艺节水、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制约山西旱作节水... 为有效提升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水平,提高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对山西农业的贡献,以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山西旱作节水农业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山西旱作节水农业所涉及的农艺节水、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制约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山西旱作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措施。对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山西农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 农机 旱作节水 战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轻便土壤悬虚镇压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爱平 靖华 +3 位作者 亢秀丽 王裕智 崔欢虎 王娟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99,共3页
针对目前旋耕机大面积应用造成的农作物播前或播后土壤悬虚现状,提出了农田轻便土壤悬虚镇压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镇压器主要包括牵引装置、轴承、压辊装置3部分,可满足不同农田所需镇压深度的要求,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 针对目前旋耕机大面积应用造成的农作物播前或播后土壤悬虚现状,提出了农田轻便土壤悬虚镇压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镇压器主要包括牵引装置、轴承、压辊装置3部分,可满足不同农田所需镇压深度的要求,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克服了以住镇压辊质量固定、携带不便等缺点,灵活轻便、无需配套动力、生产和作业成本低、作业效率高,经不同农田镇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悬虚 镇压器 表土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裕智 靖华 +4 位作者 亢秀丽 马爱平 崔欢虎 刘玲玲 朱杏梅 《农学学报》 2018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和喷灌设施微喷带,在山西临汾开展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的探讨,其具体方法为: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安装引水带,在与引水带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在与输水管相垂直... 为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和喷灌设施微喷带,在山西临汾开展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微喷带高效节本喷灌方法的探讨,其具体方法为:在与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种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安装引水带,在与引水带相垂直方向上安装输水管;在与输水管相垂直方向上安装微喷带,在微喷带终端的卡套后方插入微喷带U型固定卡;当一季作物喷灌完成后,将引水带移出农田,拔出微喷带U型固定卡,将每个四通连接的一对微喷带沿着输水管的方向折叠捆绑置于搁置带;当下茬作物播种完成后,将引水带移入农田安装,解开微喷带绑绳拉开微喷带并插入微喷带U型固定卡。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微喷带沿作物种植行向铺设于行间)方法改善了窄行距条播密植作物中、后期喷灌的效果,节水效果显著,耕地利用率提高16.5%,每茬作物每公顷可节约搬运、安装、拆卸劳动力费用525~600元。该项研究为微喷带节水灌溉设施的节本高效利用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微喷带 喷灌 密植作物 行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盆地夏播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亢秀丽 靖华 +3 位作者 王裕智 刘建华 马爱平 崔欢虎 《农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为确定‘郑单958’玉米品种在晋南盆地夏播的合理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效能,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正常年份,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和单穗... 为确定‘郑单958’玉米品种在晋南盆地夏播的合理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效能,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正常年份,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和单穗重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存在差异,而出粒率、穗行数和收获指数不存在差异;种植密度对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单穗重>籽粒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出粒率>收获指数;穗长、穗粗和穗轴重对单穗重(籽粒)的贡献大小为:穗长>穗粗>穗轴重。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其籽粒产量是随干物质积累的增加而协同提高,对收获指数性状影响较小。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夏播玉米增加种植密度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干物质产量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家有机肥抛撒装置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亢秀丽 马爱平 +3 位作者 崔欢虎 靖华 王裕智 张建诚 《农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3-66,共4页
为有效解决人工抛撒农家有机肥不均匀、成本高的问题,拓宽农家有机肥应用机械装备技术,研究提出了农家有机肥抛撒装置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家有机肥抛撒装置,主要包括支架、连接构件、传动构件和撒肥构件4部分,该装置抛撒农家肥的距离... 为有效解决人工抛撒农家有机肥不均匀、成本高的问题,拓宽农家有机肥应用机械装备技术,研究提出了农家有机肥抛撒装置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家有机肥抛撒装置,主要包括支架、连接构件、传动构件和撒肥构件4部分,该装置抛撒农家肥的距离可通过调节曲面抛撒板在曲面撒板底座的位置调控,可适应于不同面积的农田;该装置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具有安装、拆卸简便且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每台每个工作日可均匀抛撒农家有机肥约130~150 t,其作业效率是人工抛撒的15~18倍。该装置的研制与开发为大量农家有机肥进入农田消减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有机肥 机械装置 抛撒 有机农业 绿色种植 作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临汾)水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亢秀丽 靖华 +2 位作者 马爱平 王裕智 崔欢虎 《农学学报》 2019年第7期62-67,共6页
为有效提供气候变化未来情景相适应的栽培途径,对1987—2017年区域(临汾)与水分相关的降水量、气温、10cm地温、蒸发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7个气象因子开展了动态变化、因子间相关性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年小... 为有效提供气候变化未来情景相适应的栽培途径,对1987—2017年区域(临汾)与水分相关的降水量、气温、10cm地温、蒸发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7个气象因子开展了动态变化、因子间相关性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年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动态变化特征为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10cm地温呈递增趋势,而蒸发量、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则呈递减趋势;小麦生产年度各季节蒸发量为夏>春>秋>冬,各月份蒸发量为6>7>5>8>4>3>9>10>2>11>1>12。各年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间相关性为平均气温与蒸发量呈负相关,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与蒸发量呈正相关,相关气象因子间的变异系数为降水量>蒸发量>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地温>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小麦生产年度各季节、月份平均气温与蒸发量呈正相关。各气象因子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为各年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10cm地温、日照时数与产量呈负相关,而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平均风速则与产量呈正相关,降水量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不同阶段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生产年度>生育期>休闲期。该项研究可为小麦生产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因子 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复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免间苗播种量调控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爱平 亢秀丽 +4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崔欢虎 刘玲玲 苏年贵 《农学学报》 2016年第8期45-49,共5页
为有效解决麦茬复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免间苗农艺技术所需的播种量配套调控装置,降低研制、生产与购买麦茬复播谷子播种机具成本,提升其播种效率和种植效益。通过制定技术方案进行田间小试、中试及生产试制;研制开发出了与"小麦旋耕... 为有效解决麦茬复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免间苗农艺技术所需的播种量配套调控装置,降低研制、生产与购买麦茬复播谷子播种机具成本,提升其播种效率和种植效益。通过制定技术方案进行田间小试、中试及生产试制;研制开发出了与"小麦旋耕(免耕)播种镇压一体机"配套使用的播种量调控装置即排种盒盖A和排种盒盖B,其所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取材广泛、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该装置具有与"小麦旋耕(免耕)播种镇压一体机"安装拆卸简捷、生产成本低、作业效率高及机手易操作等特点,同时增加了"小麦旋耕(免耕)播种镇压一体机"作业功能;经生产示范应用,符合麦茬复播谷子大群体小个体农艺技术要求。该项研究可为黄淮麦区麦茬复播谷子实现节本简易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播种量 麦茬复播 机械装置 大群体小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爱平 崔欢虎 +2 位作者 史忠良 靖华 谢福来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2002~2004年在山西临汾就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可较好地协调旱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其最佳处理18A×2每公顷... 2002~2004年在山西临汾就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可较好地协调旱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其最佳处理18A×2每公顷产量达41955kg,较对照增产116%,该项研究将为旱地小麦增产技术开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处理 等离子体 生物学效应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爱平 王娟玲 +3 位作者 崔欢虎 王裕智 靖华 张红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141,145,共3页
针对目前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播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主要包括开沟和划行装置,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开沟提高功效4~6倍,并克服了已有进... 针对目前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播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主要包括开沟和划行装置,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开沟提高功效4~6倍,并克服了已有进口机具试验开沟播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3年10余种作物应用效果良好,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低,且灵活轻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沟器 小区试验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爱平 王娟玲 +3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张红芳 崔欢虎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种行密(行距与密度,下同)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前气温偏高、小麦生长中后期较为干旱的年型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行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行密D>A>B>C,水分利用... 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种行密(行距与密度,下同)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冬前气温偏高、小麦生长中后期较为干旱的年型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行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行密D>A>B>C,水分利用效率则以行密A>D>C>B;对各处理的麦田水分动态研究表明,在0-200 cm土层,拔节期的贮水量大小依次为行密A、D、B和C,小麦成熟期贮水量大小依次为行密A、D、C和B,而拔节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则以行密B>D>C>A;在拔节至成熟期100-200 cm土层的耗水量以行密D的耗水量最大,其次为行密A、B和C;该项研究将为土壤肥力提高、品种矮化和栽培措施的优化升级开展小麦播种行距与密度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行距 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靖华 崔欢虎 +2 位作者 王裕智 马爱平 亢秀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对不同茬口的8个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的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适宜大豆茬口的品种1个,玉米茬口2个,油葵茬口3个,休闲茬口2个。8个品种在各茬口的平均产量以...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对不同茬口的8个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的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适宜大豆茬口的品种1个,玉米茬口2个,油葵茬口3个,休闲茬口2个。8个品种在各茬口的平均产量以玉米茬最高5 985.0kg/hm2,大豆茬最低5 602.5kg/hm2。茬口之间的平均籽粒密度最大相差0.22粒/cm,品种间平均相差2.39粒/cm。茬口之间平均小穗密度相差0.13个/cm,品种间平均小穗密度相差0.84个/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茬口 专用小麦品种 产量 穗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麦穗粒数测定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亢秀丽 马爱平 +3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崔欢虎 郑彩萍 《农学学报》 2015年第9期27-30,共4页
旨在准确测定小麦穗粒数,为制定高产技术方案和总结高产经验提供技术支撑。其具体方法为:在测定麦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多个,在每个样点(面积1 m2)内连续取样本≥100穗;烘干样本、脱粒并称重;在样本籽粒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籽粒≥... 旨在准确测定小麦穗粒数,为制定高产技术方案和总结高产经验提供技术支撑。其具体方法为:在测定麦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多个,在每个样点(面积1 m2)内连续取样本≥100穗;烘干样本、脱粒并称重;在样本籽粒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的籽粒≥3份,作为每个样本穗粒数的重复;依据每个重复的粒数对应的重量与样本重量换算出样本的总粒数,样本的总粒数除以样本穗数测得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每个重复对应的样本穗粒数之和除以重复数则得到每个样本的穗粒数;每个样本的穗粒数之和除以样点数量则得到取样麦田的穗粒数。结果表明:新的穗粒数测定方法,在不同产量群体麦田中,其取样率较传统方法提高约4倍,可较好反映总体样本的参数值,相对提高准确率。该项研究有效减少了传统方法由于遗传、栽培及环境因素造成穗部不整齐而形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数 测定方法 样本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