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易栓症筛查及相关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尹黎 李歌 +1 位作者 沈健 刘震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遗传性易栓症的相关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为中国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积累资料。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遗传性易栓症疑似患者25例进行血清蛋白C、蛋白S,抗凝因子... 目的:检测和分析遗传性易栓症的相关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为中国人群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积累资料。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遗传性易栓症疑似患者25例进行血清蛋白C、蛋白S,抗凝因子相关基因蛋白C(基因名PROC)、蛋白S(基因名PROS1)和抗凝血酶Ⅲ(基因名SERPINC1),凝血因子相关基因凝血因子Ⅴ(基因名F5)、凝血因子Ⅱ(基因名F2)、凝血因子Ⅷ(基因名F8)、高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因子(CBS、MTHFR)第二代测序分析。利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ESP6500数据库、Genoma数据库、HGMD突变数据库比对突变位点,根据SIFT、Polyphen、MutationTaster、CADD数据库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25例患者中,发现抗凝因子相关基因PROC突变患者8例,PROS1突变患者2例,SERPINC1突变患者3例;凝血相关基因F5突变1例,F2突变1例,F8突变1例,CBS突变2例,MTHFR突变1例。结论:应用第二代基因测序分析有助于诊断遗传性易栓症相关静脉血栓,指导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遗传学 血栓形成倾向/遗传学 血液凝固 抗凝血酶类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L或TICL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左志高 尹黎 +6 位作者 刘苏冰 侯莹 聂晓丽 买志彬 汪洋 马宁 江红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或T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我院手术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27例(186眼),均在球周麻醉下经3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或TICL,术前及术后1d、...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或T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我院手术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27例(186眼),均在球周麻醉下经3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或TICL,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TICL轴向、等效球镜值、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等。结果术后97.85%患者裸眼视力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度数均在-1.000.25D,柱镜度数均在-1.000D。术后眼压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术后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2615.6±144.92)mm-2、(2603.40±146.30)mm-2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夜晚眩光和光晕、高眼压、TICL轴向偏差和继发性白内障等。结论植入ICL或TICL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ICL TI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2nm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曾庆广 刘苏冰 +5 位作者 孟晓 曾妍 马恩普 尹黎 陶晨雯 汪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99-1700,共2页
目的:研究532nm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532nm激光泪道治疗机,患眼局部常规消毒后,充分扩张泪小点,用带针芯的泪道探针由泪小点插至泪道阻塞处,拔出针芯,将532nm激光导光纤维插至泪道阻塞处,激发激光至泪... 目的:研究532nm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532nm激光泪道治疗机,患眼局部常规消毒后,充分扩张泪小点,用带针芯的泪道探针由泪小点插至泪道阻塞处,拔出针芯,将532nm激光导光纤维插至泪道阻塞处,激发激光至泪道阻塞处疏通,并同时接冲左氧氟沙星液,术后隔日泪道冲洗。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各种泪道阻塞630例(717眼),5眼未疏通,疏通率为99.3%。术后0.5a再阻塞;复打激光者32例(32眼),复打率为4.5%。680眼一次性治愈,治愈率为94.8%。结论:532nm激光泪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泪道阻塞效果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NM激光 泪道成形术 治疗 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后对比敏感度及像差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聂晓丽 刘苏冰 +3 位作者 左志高 尹黎 马宁 江红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1.20,屈光度数为(-13.25±2.05)D(-11.25~-20.00D),术前和术后...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1.20,屈光度数为(-13.25±2.05)D(-11.25~-20.00D),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5者79眼(90.80%),≥1.0者22眼(25.29%),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69眼(79.31%)。高阶像差均方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66±0.24)μm、(0.60±0.16)μm和(0.56±0.12)μm,与术前的(0.41±0.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ICL 像差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胺防沾色剂的合成及性能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尹黎 沈安京 车映红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2,共5页
采用丙烯酸甲酯(MA)与二乙烯基三胺(DTA)为主要原料,采用Michael(麦克尔)加成和熔融聚合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超支化聚合物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HPAMAM—NH2)。选用10种水溶性染料,配成染液,加入该超支化聚合物后可使染料絮凝,阻... 采用丙烯酸甲酯(MA)与二乙烯基三胺(DTA)为主要原料,采用Michael(麦克尔)加成和熔融聚合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超支化聚合物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胺(HPAMAM—NH2)。选用10种水溶性染料,配成染液,加入该超支化聚合物后可使染料絮凝,阻止染料与纤维结合,从而达到去除浮色和防沾色效果。以活性橙K-GN为代表,在30℃,pH值为5~6的条件下用少量HPAMAM(<10 g/L)处理15~30 min,能达到良好的防沾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水溶性染料 超支化聚合物 防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黄燕 尹黎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2期91-92,共2页
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学生英语听力是最重要的英语技能之一,该文基于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无人机实战应用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尹黎 任壮 《河南科技》 2020年第32期60-62,共3页
本文针对消防无人机实战案例,剖析消防无人机研发弊端、应用短板、人才培养等问题,按照“全灾种、大应急”消防应急救援需要,指出消防无人机使用、管理等注意事项,并对消防无人机实战应用与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消防 无人机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段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新路径——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
8
作者 徐晓虹 尹黎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5-107,136,共4页
在区域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的过程中,海曙区创新开展"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区域社会资源,围绕"全实景、浸润型"的职场工作场景体验,需求与岗位对接、实景与安全并重、标准与制度配套,实现中小学暑期... 在区域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的过程中,海曙区创新开展"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区域社会资源,围绕"全实景、浸润型"的职场工作场景体验,需求与岗位对接、实景与安全并重、标准与制度配套,实现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优质化、实效性、可持续,推动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以培养义务段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职场体验 学生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ZOC智能化测压系统
9
作者 梁经才 黄增洪 +1 位作者 周培好 尹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74,共7页
介绍一种国内最新的智能测压系统,这是一个模块化、小型化的电子压力自动扫描系统。它包括电子扫描阀、工作传感器组合、标准传感器、自动校准单元、放大电路、A/D转换、采样接口及单片微机系统。用它可以实现多点压力的实时数据采集与... 介绍一种国内最新的智能测压系统,这是一个模块化、小型化的电子压力自动扫描系统。它包括电子扫描阀、工作传感器组合、标准传感器、自动校准单元、放大电路、A/D转换、采样接口及单片微机系统。用它可以实现多点压力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对传感器的零点(Z)、工作点(O)、及标准点(C)等状态进行自动转换,并实时地对传感器的零点、灵敏度、线性度、温漂、时漂等误差进行自动补偿与修正。 对该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实验结果分析进行了简要叙述。这种系统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试车台及风洞试验中的压力测量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测量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