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信息产业教育服务外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模式及其风险 被引量:2
1
作者 尹秋玲 杨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65-71,共7页
现代信息产业的产教融合内生动力强、成本和门槛低,推动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育服务外包校企合作模式的流行。但与企业主导的生产服务外包模式不同,教育服务外包是职业院校向教育培训公司购买服务,将部分教育职能外包给企业,以此提升学... 现代信息产业的产教融合内生动力强、成本和门槛低,推动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育服务外包校企合作模式的流行。但与企业主导的生产服务外包模式不同,教育服务外包是职业院校向教育培训公司购买服务,将部分教育职能外包给企业,以此提升学校专业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种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它通过项目制购买的校企利益对接机制、专业共建的校企组织互嵌机制和企业主导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了现代信息产业的产教融合。然而,在教育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教育服务外包也存在公立学校的教育职能外溢、社会职能弱化、校企监督评估和信任难的风险。基于此,未来发挥教育服务外包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应坚持人才培养的教育本位,规范外包程序和教育培训市场,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服务外包 现代信息产业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育竞争兴起的逻辑--从“读书的料”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被引量:18
2
作者 尹秋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109,95,共8页
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竞争现象兴起且日趋激烈化,在实践形式上表现为择校报班、母职陪读、父职配合与家校关系经营,可从教育责任伦理变迁视角来解释其兴起逻辑。教育责任伦理意旨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类主体在教育服务资源供给、... 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竞争现象兴起且日趋激烈化,在实践形式上表现为择校报班、母职陪读、父职配合与家校关系经营,可从教育责任伦理变迁视角来解释其兴起逻辑。教育责任伦理意旨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类主体在教育服务资源供给、教育过程与学生学业成就上的责任归属秩序,可通俗理解为:谁应为学生教育发展负主要责任?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开放化、教育资源质量结构等级化的“推力”与家庭教育发展任务刚性化的“拉力”中,教育责任伦理朝着家庭化方向发生变迁,从传统“读书的料”变成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它为家长全面参与教育提供了价值合理性,并在县域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刺激家长教育竞争实践,由此推动农村教育竞争兴起。教育责任伦理家庭化也意味着农民子女教育阶层流动模式日渐从学生个体奋斗转变为家庭组织化动员,家庭成了新时期教育不平等扩大和再生产的前沿阵地,亟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竞争 责任伦理 阶层流动 农民分化 教育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约黄昏”: 农村老年人搭伴养老 现象研究--基于代际关系变迁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尹秋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9,共11页
伴随现代化转型,农村老年人黄昏恋呈兴起态势,立足北方农村小样本的质性研究,通过对黄昏恋兴起特征及其规范“字据”的分析,发现黄昏恋金钱交换、权责脱卸的实践规则,由此印证了农村老年人的黄昏恋不是个体主义发展带来的现代自由恋爱,... 伴随现代化转型,农村老年人黄昏恋呈兴起态势,立足北方农村小样本的质性研究,通过对黄昏恋兴起特征及其规范“字据”的分析,发现黄昏恋金钱交换、权责脱卸的实践规则,由此印证了农村老年人的黄昏恋不是个体主义发展带来的现代自由恋爱,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婚姻,而是功能性搭伴养老,它通过需求互补和需求互助两种搭伴形式,实现了男性老人生活照料、女性老人赚钱养老和精神慰藉的自养功能。而探析农村老年人黄昏恋的兴起逻辑,需从代际关系变迁视角予以分析,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家庭代际关系逐渐失衡并走向代际剥削,具体表现为资源交换失衡、权力让渡失范和伦理失序,这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子代退养和老人自养并起,这构成黄昏恋兴起的内在逻辑。农村黄昏恋的兴起是家庭伦理危机的映射,农民家庭的神圣性趋于瓦解,亟须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昏恋 搭伴养老 代际关系失衡 伦理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层匹配: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阶层分化——基于佛山市L镇的田野调研 被引量:5
4
作者 尹秋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6,共6页
学界聚焦于一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与融入问题研究,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基于佛山市L镇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阶层分化,这带来了不同阶层家庭在教育投资、竞争能力、择校偏好的差异... 学界聚焦于一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与融入问题研究,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基于佛山市L镇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阶层分化,这带来了不同阶层家庭在教育投资、竞争能力、择校偏好的差异,形成了随迁子女教育的阶层分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受阶层筛选的积分入学政策机制,以及阶层差距扩大的民办学校市场机制的持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不断分化并趋向阶层匹配,即阶层地位高低与所享受教育服务好坏具有高度趋同性,由此产生非户籍生群体内部的教育起点不公平和社会不平等。这启示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城乡二元框架,未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治理及政策要考虑阶层分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随迁子女 教育阶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扶持与小微扶持:民办公助学校两种政策实践模式及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秋玲 黄丽芬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从中部两县民办公助学校政策实践中提炼出"强扶持"与"小微扶持"两种模式。"强扶持"模式下,政策动力是促进多元教育、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县政府通过大力的师资、生源、土地等帮扶机制扶持民办学校,义务教... 从中部两县民办公助学校政策实践中提炼出"强扶持"与"小微扶持"两种模式。"强扶持"模式下,政策动力是促进多元教育、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县政府通过大力的师资、生源、土地等帮扶机制扶持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服务供给形成"政府相对主导,市场重要补充"的样态,但由此产生校际不公平竞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义务教育公平性受到挑战的风险;"小微扶持"模式下,政策动力是满足有限需求,政府通过有限师资、政策帮扶机制支持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服务供给形成"政府绝对主导,市场边缘补充"的样态,县域教育系统较为稳定。从义务教育供给中政府基础性作用和教育起点公平出发,政府应明确民办教育的补充定位,注意政策行为的合法性和潜藏公平风险,不能过度干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公助学校 政策实践 政府和市场关系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鱼类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宝林 梅迎春 +7 位作者 高星爱 尹秋玲 李明 胡卓伟 王笑倩 窦文爽 邵子珣 李忠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47,共6页
为探究松花江鱼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采集松花江干流9种经济鱼类,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鱼体内均能检测出Cu、Zn、Cd、Pb、Cr,平均含量分别为Cu 2.04mg/kg,Zn 27.97mg/kg,Cd ... 为探究松花江鱼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采集松花江干流9种经济鱼类,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鱼体内均能检测出Cu、Zn、Cd、Pb、Cr,平均含量分别为Cu 2.04mg/kg,Zn 27.97mg/kg,Cd 0.06mg/kg,Pb 2.55mg/kg,Cr 2.23mg/kg,鱼体中重金属平均含量Zn>Pb>Cr>Cu>Cd.参考国家水产品及食品中重金属的相关限量标准,鱼体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1,已达重污染水平.利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估得出松花江鱼体中5种重金属危害系数(Qt,h)值均<1,说明均不存在单一重金属食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重金属 鱼类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初冬季节大气PM_(10)的微观形貌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宝林 刘珈鹭 +3 位作者 窦文爽 尹秋玲 王笑倩 邵子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248-252,共5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长春市区初冬季节(2015年10月)可吸入粒子(PM_(10))的微观形貌并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长春市区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有: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及未知颗粒,其中雾霾天气下以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为...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长春市区初冬季节(2015年10月)可吸入粒子(PM_(10))的微观形貌并探讨其来源。结果表明,长春市区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有: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及未知颗粒,其中雾霾天气下以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为主。长春市周边及邻近省份地区农业生物质燃烧是初冬季节雾霾天气下PM_(10)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微观形貌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家庭影子教育投入的逻辑——家庭功能的分析视角
8
作者 尹秋玲 《中国青年研究》 2025年第10期92-100,共9页
在教育减负背景下,农村家庭购买影子教育日趋普遍,其动力不限于培优或补差的教育竞争刺激,更来源于家庭教育功能运行的内生需要。在家庭功能的分析视角下,一方面,伴随着社会转型,农村家庭教养目标升级、教养任务加重与家长责任全面化,... 在教育减负背景下,农村家庭购买影子教育日趋普遍,其动力不限于培优或补差的教育竞争刺激,更来源于家庭教育功能运行的内生需要。在家庭功能的分析视角下,一方面,伴随着社会转型,农村家庭教养目标升级、教养任务加重与家长责任全面化,青年父母不得不广泛参与到子女教育中来,教育再家庭化构成了家庭教育功能运行的系统环境;另一方面,在拆分型家庭生产体制下,家庭教育功能运行冲突且家长教养能力受限,青年父母只能借助影子教育完成教养任务,家庭教育市场化构成了家庭教养功能运行的策略实践。影子教育投入普遍化反映了家庭教育功能扩张与功能过载,教育减负与教育公平的治理方向并非完全取缔影子教育或对农村家庭展开影子教育补贴,而是应建构政府、学校与家庭合理的教育责任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减负 农村家庭 影子教育 家庭教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