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建设 被引量:10
1
作者 尚爱军 白小燕 +1 位作者 孙兆敏 贾志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分析了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有限范围和适度规模上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4大特色产业:制种及玉米产业、设施蔬菜产业、羊产业、小杂粮产业等,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陕北 荒漠化地区 农业资源优势 特色产业 水资源 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 玉米产业 设施蔬菜产业 小杂粮产业 羊产业 制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尚爱军 栾爱梅 +1 位作者 张雄 孙兆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针对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 ,资源浪费严重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 ,通过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以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栽培管理为核心的农林牧协调... 针对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 ,资源浪费严重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 ,通过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以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高效节水、设施农业、栽培管理为核心的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陕北荒漠化地区 可持续发展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尚爱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1-243,共3页
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优势资源现状的调查,阐明了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的思路与主要途径,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为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科学利用途径的选择提供科... 通过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优势资源现状的调查,阐明了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的思路与主要途径,促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为该区农业自然资源科学利用途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 农业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荞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尚爱军 张雄 柴岩 《榆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荞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适播期含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则提高,晚播尤甚,但早播和晚播由于籽粒产量较低,蛋白质产量也相应较低。在荞麦优质栽培中,播期以比当地最适播期略早为宜,以使籽粒产量... 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荞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适播期含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则提高,晚播尤甚,但早播和晚播由于籽粒产量较低,蛋白质产量也相应较低。在荞麦优质栽培中,播期以比当地最适播期略早为宜,以使籽粒产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蛋白质产量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播期 籽粒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生态足迹与苜蓿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兆敏 贾志宽 +2 位作者 尚爱军 廖允成 龙明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阐明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足迹及该区生态足迹承载力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该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生态足迹承载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足迹 苜蓿草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向条件下小叶杨光合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富刚 徐伟洲 +2 位作者 亢福仁 尚爱军 张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2,共6页
为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条件下人工栽培灌木小叶杨林(Populus simonii)的光合生理特征,测定了地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和阳坡条件下小叶杨光合光响应曲线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不同坡向条件下小叶... 为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条件下人工栽培灌木小叶杨林(Populus simonii)的光合生理特征,测定了地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和阳坡条件下小叶杨光合光响应曲线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不同坡向条件下小叶杨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均无光饱和现象;阳坡条件下的小叶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均显著低于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且均以7月下旬最高;5月下旬,阳坡和半阳坡条件下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显著高于阴坡和半阴坡条件,而7月下旬和9月中旬的AQE分别以阳坡和阴坡显著最高;不同坡向条件下的光饱和点(LSP)以7月下旬和9月中旬显著最高,而光补偿点(LCP)与暗呼吸速率(Rd)均以9月中旬显著最低;5月下旬,小叶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以阴坡条件下显著最高,7月下旬以半阴坡条件下显著最高,9月中旬以阴坡和半阴坡条件下显著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黄土丘陵区种植小叶杨的最适宜坡向顺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响应曲线 水分利用效率 坡向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亢福仁 朱铭强 +2 位作者 胡兵辉 尚爱军 卜耀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榆阳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其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演变规律。得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 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榆阳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其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演变规律。得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典型县域农牧耦合度的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互补增效阶段、联动增殖阶段、平衡稳定阶段;榆阳区在1995年之前处于互补增效阶段,1995至2005年之间处于联动增殖阶段,2005年以后处于平衡稳定阶段。提出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概念以及农业生态系统进化和生产潜力的解放,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方法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农业生态系统 耦合生产力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风沙区发展沙产业的优势、途径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卜耀军 郭寒芳 +1 位作者 尚爱军 张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6-219,224,共5页
通过分析榆林风沙区发展沙产业的优势,论述了该区发展沙产业的途径,在系统阐述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沙产业对策与建议。总之,"沙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必将给榆林沙区带来比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 通过分析榆林风沙区发展沙产业的优势,论述了该区发展沙产业的途径,在系统阐述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沙产业对策与建议。总之,"沙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必将给榆林沙区带来比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风沙区 沙产业 沙地利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结构光的大型曲面三维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尚爱军 苑惠娟 秦国辉 《信息技术》 2008年第7期74-77,共4页
介绍了采用结构光彩色编码技术实现大型曲面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将由RGB三原色及其补色组成的彩色条纹进行组合,生成编码图案,并由投影仪投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解码,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利用被测物体上的标志特... 介绍了采用结构光彩色编码技术实现大型曲面测量的一种新方法。将由RGB三原色及其补色组成的彩色条纹进行组合,生成编码图案,并由投影仪投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解码,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利用被测物体上的标志特征点,对物体进行分块测量。结合边缘检测及圆心检测确定分割线,对物体三维坐标进行分割、组合,实现了对大型曲面的三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 彩色编码 圆心检测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编码的大型物体表面三维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苑惠娟 于佳 尚爱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2-165,共4页
如何获得蕴含了深度信息的深度图像是发展机器视觉的关键。因为结构光空间编码方法只需要一幅图像就可以获得被测物体上可测点的三维信息,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一种颜色编码方案被用于大型物体表面的... 如何获得蕴含了深度信息的深度图像是发展机器视觉的关键。因为结构光空间编码方法只需要一幅图像就可以获得被测物体上可测点的三维信息,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一种颜色编码方案被用于大型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这种编码方案以红、绿、蓝三原色以及它们的补色黄、品、青6种颜色作为基本颜色,按着任意相邻的3个条纹颜色排列顺序是唯一的方式组合,构成了颜色编码图案,并由投影仪投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解码,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利用被测物体上的标志特征点,对物体进行分块测量。结合边缘检测及圆心检测确定分割线,对图像进行分割、拼接,实现了对大型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编码 三维测量 大型物体 圆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建宏 薛吉全 尚爱军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1-25,共5页
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该区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藏资源的特点。认为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陕北 长城沿线风沙区 农业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榛子在毛乌素沙地的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涛 尚爱军 +5 位作者 史社强 蔺雨阳 王海鹰 罗竹梅 吴锦艳 晁遵淇 《农学学报》 2020年第7期76-81,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规律研究,并对其物候期、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果榛子品种在2个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从树高和冠幅指标看,其中‘达维’和‘辽榛3号’显著优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P<0.05);从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新梢数量指标看,‘达维’显著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其次为‘辽榛3号’;从结实指标看,除‘平欧15号’性状较其他品种差,其余4个树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结实日期看,‘达维’和‘辽榛3号’早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这4个引种品种均显著优于‘平欧15号’。综合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看,5个树种都可在榆林引种种植,但‘达维’和‘辽榛3号’更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种植,‘平欧15号’生长表现最差,不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榛子 毛乌素沙地 引种试验 适应性研究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兆敏 尚爱军 姚学慧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对绿洲生态系统环境特点及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为从控制人口、环境立法、合理和有偿使用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治理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和发展... 在对绿洲生态系统环境特点及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为从控制人口、环境立法、合理和有偿使用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治理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等六个方面贯彻实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千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划的思考
14
作者 刘永继 尚爱军 +1 位作者 柴萍 孙兆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关键词 千阳县 农业发展区划 农村经济区划 农业产业化经营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15
作者 尚爱军 《甘肃林业》 1993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林业 扦插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