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树突网络的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主要化学成分预测模型
1
作者 段煜 宾俊 +3 位作者 匡鹏飞 张洪霏 潘洪 艾复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目的】实时监测烘烤过程中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利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颜色值构建基于树突网络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基于树突网络的模型,其训练集和验证集均表现良... 【目的】实时监测烘烤过程中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利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颜色值构建基于树突网络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基于树突网络的模型,其训练集和验证集均表现良好,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均较低,决定系数(R2)趋近于1,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和稳定性较好,且优于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该模型在外部预测上表现优异,拟合度较高、预测性能较好。【结论】树突网络可用于烟叶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实时监测,以及时调控烘烤工艺,提高烤后烟叶质量,为未来智能化烟叶烘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过程 颜色值 化学成分 预测模型 树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与不同植物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5
2
作者 艾芳芳 宾俊 +2 位作者 钟丹 杨扬 梁逸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对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SIM方式检测到油茶籽油中19种脂肪酸成分,而全扫描(SCAN)方式仅检测到7种;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接...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对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SIM方式检测到油茶籽油中19种脂肪酸成分,而全扫描(SCAN)方式仅检测到7种;油茶籽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接近,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比为20∶72∶7,油酸相对含量为69.97%;而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5种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26.57%~58.38%,油酸相对含量仅为20.61%~50.04%。该方法简单、快速、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植物油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选择离子检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鑫 周冀衡 +1 位作者 张毅 宾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0-483,共4页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质量比1∶3、1∶1和3∶1)对烤烟根系性状、根系活力及烟株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优于单施硫酸钾和枸溶性钾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质量比1∶3、1∶1和3∶1)对烤烟根系性状、根系活力及烟株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优于单施硫酸钾和枸溶性钾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促进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和分配,烟株的上、中、下3部位烟叶钾素含量较单施硫酸钾的提高7.60%、23.24%和39.95%,总叶钾含量分配率分别提高8.41%、20.91%和42.03%;以75%枸溶性钾肥与25%硫酸钾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枸溶性钾肥 根系性状 根系活力 钾素积累 钾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质密集烤房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承伟 范伟 +3 位作者 宾俊 谭观萍 刘芮 周冀衡 《作物研究》 2017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为减少烘烤能耗,降低烘烤成本,减轻环境污染,探讨烟叶绿色烘烤工艺,从烘烤成本、能耗、烤后烟叶质量及烟囱尾气成分等方面对新型生物质烤房与常规燃煤烤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燃煤烤房,生物质烤房提高了烤后烟叶的质量... 为减少烘烤能耗,降低烘烤成本,减轻环境污染,探讨烟叶绿色烘烤工艺,从烘烤成本、能耗、烤后烟叶质量及烟囱尾气成分等方面对新型生物质烤房与常规燃煤烤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燃煤烤房,生物质烤房提高了烤后烟叶的质量,提高了烤房热效率,每房烤烟减少能耗1.74×10~7k J,降低用工成本150元,降低烘烤总成本50元,且烟囱尾气中CO与SO_2均显著降低,减轻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绿色生态烟草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烤房 密集烘烤 生物质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中微生物特性及氨化、亚硝化菌分离鉴定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梦娇 黄莺 +5 位作者 李春顺 宾俊 李强 范伟 张毅 周冀衡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4-1455,共12页
针对烤烟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后植烟土壤有机态氮素分解速率不易调控的问题,并为配制有机氮分解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良菌株,本研究以化肥、牛粪、玉米秸秆、油枯处理下的烤烟根区土壤为材料,分离筛选出高活性氨化、亚硝化土著菌,并分别测定其... 针对烤烟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后植烟土壤有机态氮素分解速率不易调控的问题,并为配制有机氮分解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良菌株,本研究以化肥、牛粪、玉米秸秆、油枯处理下的烤烟根区土壤为材料,分离筛选出高活性氨化、亚硝化土著菌,并分别测定其对有机氮降解及氨氮分解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旺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菌数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烤烟成熟期,施用有机肥处理,烤烟根区土壤氨化菌、亚硝化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单施化肥。通过各类菌株的土样来源分析,氨化作用强度较高的优势菌株均来源于有机肥处理的土样,植烟土壤施用有机肥较单施化肥能够获得较高活性的氨化细菌。各类菌活性研究显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巨大芽孢菌(B.megaterium)培养液有机氮含量降幅最大,较初始有机氮含量分别降低84.74%、92.74%、79.52%;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兼具有亚硝化作用及硝化作用,培养7 d后,培养液中硝态氮含量增加了0.617 mg·L^(-1);嗜麦芽寡单胞菌(S.maltophilia)亚硝化作用最强,培养7 d后,培养液中亚硝态氮含量为0.518 mg·L^(-1)。氨化菌培养48 h后有机氮分解速率降低,具有亚硝化及硝化作用的菌株培养到第7 d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试验分离出的不同功能细菌在配制解氮复合微生物菌剂时需在不同时间加入菌株进行发酵,以获得高活性微生物菌剂。根据分解有机氮、解氨试验及相关文献中各菌株作用功能分析,筛选出纳西杆菌(Naxibacter sp.)、寡养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纤维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高地芽孢杆菌(B.altitudinis)和巨大芽孢菌8株高效氮素功能菌株用于有机氮分解微生物菌剂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微生物菌剂 氨化菌 亚硝化菌 分离鉴定 解氮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形态烟叶样品的模型转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观萍 易克 +5 位作者 段志超 张发明 宾俊 范伟 周冀衡 王子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整烟叶、卷烟丝和烟叶粉末光谱数据,并采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碱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烟叶烟碱的光谱预测模型,再通过斜率截距算法(SBC)、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PDS)和典型相关分析算法(CCA)3种模型转移算法,将整...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整烟叶、卷烟丝和烟叶粉末光谱数据,并采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碱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烟叶烟碱的光谱预测模型,再通过斜率截距算法(SBC)、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PDS)和典型相关分析算法(CCA)3种模型转移算法,将整烟叶、卷烟丝和烟叶粉末便携式近红外光谱转移到粉末状烟叶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模型上,比较分析预测均方根误差值(RMSEP)。结果表明:烟叶粉末烟碱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经SBC、PDS和CCA算法模型转移后的RMSEP值分别为0.741 0、0.736 5、0.298 2,卷烟丝的RMSEP值分别为0.725 0、0.513 2、0.222 2,整烟叶的RMSEP值分别为0.712 6、0.446 6、0.333 9,CCA算法模型转移优于SBC与PD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近红外光谱 模型转移 典型相关分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法快速测定烟叶含水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严秀芳 王光伟 +1 位作者 宾俊 莫如宣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快速准确测定烟叶含水率,降低能耗,提高测定效率,试验采用普通家用微波炉为微波干燥仪器,探索优化试验条件,完成烟样含水率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在使用中高火、间歇加热4次、每次加热90 s的条件下测得的烟叶含水率与烟草行业标准方法... 为快速准确测定烟叶含水率,降低能耗,提高测定效率,试验采用普通家用微波炉为微波干燥仪器,探索优化试验条件,完成烟样含水率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在使用中高火、间歇加热4次、每次加热90 s的条件下测得的烟叶含水率与烟草行业标准方法(烘箱干燥法)所测得的烟样含水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相对于传统的烘箱干燥法,微波干燥法可明显地降低能耗,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测定单个样本来说,微波干燥法仅需30 min即可完成单个样本水分测定过程,而烘箱干燥法需耗时100 min;另外,微波干燥法仅需消耗0.12 kWh的能量,而烘箱干燥法需耗费2.67 kWh的能量。综上所述,使用微波干燥法测定烟叶水分可获得与烘箱干燥法无显著性差异的结果,但相比于传统烘箱干燥法,微波干燥法具有耗时少、耗能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 烟叶含水率 水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图像识别技术融合的烟叶成熟度的判别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睿 宾俊 +5 位作者 苏家恩 汪华国 王文伦 何承刚 陈颐 邹聪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6-411,418,共7页
为提高鲜烟叶成熟度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图像识别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烟叶成熟度判别方法:利用随机森林(RF)方法分别建立近红外光谱判别模型、图像判别模型和多源信息融合判别模型,对烟叶成熟程度进行检测。近红外光谱模... 为提高鲜烟叶成熟度的识别精度,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图像识别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烟叶成熟度判别方法:利用随机森林(RF)方法分别建立近红外光谱判别模型、图像判别模型和多源信息融合判别模型,对烟叶成熟程度进行检测。近红外光谱模型对红花大金元、K326和云烟87等3个烤烟品种烟叶成熟度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1.27%、90.43%、89.44%,图像模型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86.20%、86.96%、81.23%,融合模型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4.08%、94.78%和92.96%。与近红外光谱模型相比,融合模型的判别正确率平均提高了3.93%;与图像模型相比,融合模型的判别正确率平均提高了1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成熟度 近红外光谱 图像识别 数据融合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军 刘晓颖 +4 位作者 李强 周冀衡 陈丽娟 宾俊 邱永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9-724,共6页
为探明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烤烟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运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276份土样,测定其有效锌含量,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其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为探明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烤烟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运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276份土样,测定其有效锌含量,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其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93 mg/kg,变幅为0.20~8.17 mg/kg,变异系数为70.4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全烟区有70.12%的区域土壤有效锌在适宜范围内(1.00~5.00 mg/kg)。(2)县域间植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麻栗坡>西畴县>文山县>马关县>砚山县>丘北县>广南县。(3)土壤中有效锌含量随着有机质增加而增大,随海拔升高呈抛物线变化;不同海拔组和有机质组间有效锌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有效锌含量在土壤p H为6.5~7.5时最低,在偏酸和偏碱的环境中含量较高。(4)文山烟区分布最广的是红壤,其次是黄壤。不同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含量最高的是水稻土,最低的是紫色土。因此,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总体满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求,部分缺锌区域应加强锌肥、有机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中有效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 植烟土壤 有效锌 有机质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醇化过程潜香物降解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雪峰 康超 宾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3期21-26,共6页
烟草潜香物质是影响香气品质的重要指标,烟叶关键的潜香物质主要来源美拉德反应物、类胡萝卜素、赖百当类、西柏烷类和糖苷类。在烟叶及卷烟生产过程中,醇化是烟叶产生香气的最关键步骤,综述了上述几种潜香物质的醇化降解规律,对未来烟... 烟草潜香物质是影响香气品质的重要指标,烟叶关键的潜香物质主要来源美拉德反应物、类胡萝卜素、赖百当类、西柏烷类和糖苷类。在烟叶及卷烟生产过程中,醇化是烟叶产生香气的最关键步骤,综述了上述几种潜香物质的醇化降解规律,对未来烟草醇化过程研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香物 降解 分析方法 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烟农自画像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德仑 罗扬 +2 位作者 许明江 宾俊 王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60-261,共2页
针对传统烟农服务模式单一、烟农无法客观了解自身经营短板等问题,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烟农自画像服务平台,通过集聚烟农在合同、生产、收购、质检等各个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对烟农的种植水平、技术能力、合作态度做出... 针对传统烟农服务模式单一、烟农无法客观了解自身经营短板等问题,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烟农自画像服务平台,通过集聚烟农在合同、生产、收购、质检等各个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对烟农的种植水平、技术能力、合作态度做出综合判断,为每个烟农勾勒经营自画像,提供更丰富完整的个性化服务,让烟农适时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不足。基于"互联网+"的烟农自画像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烟农服务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烟农技术落实的积极性,促进烟农种植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烟叶生产经营 烟农自画像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烟田养分精准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喜旺 阳国发 +1 位作者 宾俊 王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254-255,共2页
由于传统烟叶生产的粗放性,很难对田间施肥实行精准控制。探讨"互联网+"烟叶田间养分精准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分析每块土地的养分背景值、种植年限、种植品种等历史数据与关联性,... 由于传统烟叶生产的粗放性,很难对田间施肥实行精准控制。探讨"互联网+"烟叶田间养分精准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分析每块土地的养分背景值、种植年限、种植品种等历史数据与关联性,构建田间养分走势与规律模型,按地块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实现对养分的精准测算并调配出针对性的配方肥料,从而实现精准施肥。应用效益表明基于"互联网+"的烟田养分精准管理平台能有效减少农户施肥时间、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烟农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生产 “互联网+” 田间养分 精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烟叶生产资金结算中心建设与应用
13
作者 罗扬 金惠 +3 位作者 许明江 陈雪 宾俊 王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63-264,266,共3页
借助互联网平台技术,将各资金流聚接汇总于平台,实施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是烟叶生产过程中一种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支付效率的新方案。本文在介绍资金结算中心构建及运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其2015—2017年在毕节市烟草公司的应用效益,使结... 借助互联网平台技术,将各资金流聚接汇总于平台,实施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是烟叶生产过程中一种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支付效率的新方案。本文在介绍资金结算中心构建及运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其2015—2017年在毕节市烟草公司的应用效益,使结算成本降低,结算效率提高,节约人工费用57.77万元,节约结算费用752.92万元。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资金结算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使资金结算业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视可控,能有效实现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对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控力度,确保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烟叶生产 结算模式 资金结算中心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烟草农业”:思维与应用
14
作者 王丰 宾俊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战略的内涵,分析了互联网系列思维与技术在提升烟草农业技术水平、重构商业模式、优化组织方式等方面的融合作用,提出了"互联网+烟草农业"的9大思维和20种应用,同时对应用的探索和推广方式提出...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战略的内涵,分析了互联网系列思维与技术在提升烟草农业技术水平、重构商业模式、优化组织方式等方面的融合作用,提出了"互联网+烟草农业"的9大思维和20种应用,同时对应用的探索和推广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农业 烟草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