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大果青杄潜在适生区及其分布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立新 张春回 +4 位作者 宫盱彤 马小珍 曹永红 王勃 杨建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大果青作为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利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基于R语言Kuenm包),预测当前大果青的潜在适生区,解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果青分布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大果青种质资源保护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 大果青作为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利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基于R语言Kuenm包),预测当前大果青的潜在适生区,解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果青分布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大果青种质资源保护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经Kuenm包优化,当FC=LQ,RM=0.5时,AUC值为0.937,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精度最高。(2)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海拔(alt)、等温性(bio3)、最暖季降水量(bio18)是影响大果青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贡献率分别为23.2%、21.9%、17.6%、9.2%、6.7%。(3)大果青当前的高适生区主要在秦巴山区一带集中分布;在未来4种排放路径下,潜在适生区分布与当前相比更加破碎零散,适生区极具压缩,物种生存压力和种间竞争力加大,呈现出趋向灭亡的趋势。(4)建议对大果青天然种群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立体保护模式,高适生区就地保护和人工栽培同时开展;中适生区可适当迁入大果青,使其有利于大果青种群的繁衍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青杄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MaxEnt模型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后皮刺性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苗 张春回 +2 位作者 王勃 曹永红 宫盱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109-110,114,共3页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陇南无刺大红袍秋稍皮刺性状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实生大红袍,说明陇南无刺大红袍二次嫁接后皮刺稳定性相对较好。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高于有(稀)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综合皮刺宽度、厚度、高度数据,无刺大红袍秋梢皮刺均小于实生大红袍秋梢皮刺。与接穗皮刺相比,4个组别的秋稍皮刺厚均有下降,说明皮刺在二次嫁接过程中变薄;2组有(稀)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度和高度下降,但2组无刺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和高有所增大,且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秋梢皮刺的宽度、厚度、高度均大于有(稀)刺枝段秋梢皮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刺花椒 嫁接 皮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