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应用于腰椎病变的早期结果和适应证探讨 |
曾忠友
赵兴
俞伟
宋永兴
范顺武
方向前
裴斐
范时洋
宋国浩
|
《中国骨伤》
|
2025 |
1
|
|
2
|
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
宋永兴
俞伟
张建乔
曾忠友
范顺武
赵兴
马维虎
何登伟
倪文飞
范时洋
籍剑飞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0 |
5
|
|
3
|
面向暖通空调系统的数字孪生应用研究 |
宋志晨
赵琰杰
张弛
宋永兴
刘强
于明
|
《暖通空调》
|
2025 |
0 |
|
4
|
新型反射塔底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建模与性能研究 |
宋永兴
王君
杜侠明
曲燕
姜希彤
|
《太阳能》
|
2013 |
1
|
|
5
|
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的并发症分析 |
曾忠友
吴鹏
宋永兴
张建乔
唐宏超
籍剑飞
|
《中国骨伤》
CAS
|
2016 |
24
|
|
6
|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
曾忠友
吴鹏
孙德弢
毛克亚
张建乔
籍剑飞
宋永兴
韩建福
宋国浩
唐宏超
|
《中国骨伤》
CAS
|
2015 |
22
|
|
7
|
两种手术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
曾忠友
严卫锋
宋永兴
毛克亚
籍剑飞
张建乔
吴鹏
裴斐
宋国浩
韩建福
俞伟
|
《中国骨伤》
CAS
|
2017 |
18
|
|
8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应用于下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
曾忠友
吴鹏
毛克亚
孙德弢
严卫锋
陈国军
宋永兴
张建乔
唐宏超
韩建福
|
《中国骨伤》
CAS
|
2015 |
11
|
|
9
|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手术治疗选择 |
曾忠友
吴鹏
张建乔
唐宏超
宋永兴
严卫锋
韩建福
金才益
|
《中国骨伤》
CAS
|
2014 |
14
|
|
10
|
斜外侧椎间融合在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腰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的应用 |
陈平泉
曾忠友
赵兴
范时洋
吴宏飞
俞伟
张建乔
宋永兴
范顺武
方向前
裴斐
宋国浩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3 |
5
|
|
11
|
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固定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曾忠友
张建乔
毛克亚
宋永兴
范时洋
俞伟
裴斐
王海峰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1 |
7
|
|
12
|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原因分析 |
曾忠友
陈平泉
赵兴
吴宏飞
张建乔
方向前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范顺武
宋国浩
范时洋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4 |
2
|
|
13
|
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术后再手术原因与策略 |
曾忠友
何登伟
倪文飞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吴宏飞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裴斐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4 |
3
|
|
14
|
腰椎两种不同椎间融合方式终板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
曾忠友
吴宏飞
范时洋
范顺武
方向前
赵兴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宋国浩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2 |
2
|
|
15
|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移位的发生特点与处理策略 |
曾忠友
赵兴
何登伟
张玙
陈平泉
吴宏飞
俞伟
宋永兴
范顺武
裴斐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4 |
0 |
|
16
|
通道下联合固定并椎间不同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疾患的病例对照研究 |
王正安
曾忠友
张建乔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金辉
宋国浩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0 |
7
|
|
17
|
传热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与反思 |
宋永兴
崔萍
|
《制冷与空调(四川)》
|
2021 |
8
|
|
18
|
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方案设计的思考 |
汪文华
宋永兴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9 |
6
|
|
19
|
反射塔底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及镜场分析 |
宋永兴
杜侠鸣
王君
曲燕
|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体骨折的原因和临床结果分析 |
曾忠友
赵兴
张玙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范顺武
裴斐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
《中国骨伤》
CAS
CSCD
|
202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