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氧树脂试品局部粗糙度处理对其直流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律方成
宋曼青
+3 位作者
詹振宇
阮浩鸥
闫纪源
谢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9-161,198,共14页
环氧树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出现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导致沿面放电。为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直流绝缘性能,文中对环氧树脂试品表面进行局部粗糙度处理,开展闪络实验,探究局部粗糙度处理在空气、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SF_(6)3种气体环...
环氧树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出现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导致沿面放电。为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直流绝缘性能,文中对环氧树脂试品表面进行局部粗糙度处理,开展闪络实验,探究局部粗糙度处理在空气、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SF_(6)3种气体环境中对环氧树脂试样闪络特性的影响。建立二维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局部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以及陷阱分布。根据闪络实验结果,粗糙面位置不同的环氧树脂试品的沿面闪络电压在3种气体中均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粗糙面位于中心且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仿真结果显示,对于指型电极,环氧树脂材料表面积聚双极性表面电荷,当粗糙面位于试品中心时空穴陷阱和电荷陷阱的密度较小。因此可认为对环氧树脂的局部粗糙度处理能够改变其沿面闪络特性与表面电荷特性,通过合理选择粗糙面的位置以及粗糙度的数值可改善环氧树脂的直流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局部打磨
粗糙度
表面电荷
直流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粗糙度对环氧树脂表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律方成
宋
景萱
+4 位作者
宋曼青
朱玫盈
张亚辉
路修权
谢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直流电场会导致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并引起闪络,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电介质性能。为了探究表面粗糙度引起闪络变化的原因,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特性和陷阱分布。此外,在C_(4)F_(7)N...
直流电场会导致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并引起闪络,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电介质性能。为了探究表面粗糙度引起闪络变化的原因,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特性和陷阱分布。此外,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进行了闪络实验,研究了粗糙度对环氧树脂闪络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荷在指形电极附近的环氧树脂表面聚集;粗糙度的增大会降低电极附近最大电场,增加环氧树脂的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比掺杂Al_(2)O_(3)填料的影响大。实验结果表明,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环氧树脂闪络电压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当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因此,表面粗糙度通过改变电荷特性和局部电场来影响闪络特性,合理地调控粗糙度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闪络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表面粗糙度
电荷特征
闪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环保GIL中微粒运动规律及陷阱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詹振宇
宋曼青
+4 位作者
律方成
李志兵
刘焱
刘伟
谢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8-286,共9页
针对交流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微粒引发的绝缘故障,搭建缩比实验平台。采用铝粉、硅粉模拟实际中可能引入的金属与半导体粉尘微粒,记录微粒运动时的放电、超声信号及图像信息,得到粉尘微粒在腔...
针对交流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微粒引发的绝缘故障,搭建缩比实验平台。采用铝粉、硅粉模拟实际中可能引入的金属与半导体粉尘微粒,记录微粒运动时的放电、超声信号及图像信息,得到粉尘微粒在腔体中的分布规律,建立粉尘微粒在腔体中的受力模型,并揭示两种微粒不同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粒径较小的粉尘微粒在腔体中会受到范德华力作用,由于电荷消散机制不同,半导体微粒会附着在绝缘子表面。根据微粒的分布特征,设计栅格形与条形两种陷阱,根据陷阱捕获系数,提出微粒陷阱设置建议,采用在气室末端隔断设置栅格形陷阱与间隙其他部位全线设置条形陷阱的组合方式,可达到最优的捕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压
C4F7N气体
分布规律
粉尘微粒
微粒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氧树脂试品局部粗糙度处理对其直流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律方成
宋曼青
詹振宇
阮浩鸥
闫纪源
谢庆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9-161,198,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B090250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资助(环保型管道输电关键技术)。
文摘
环氧树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出现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导致沿面放电。为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直流绝缘性能,文中对环氧树脂试品表面进行局部粗糙度处理,开展闪络实验,探究局部粗糙度处理在空气、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SF_(6)3种气体环境中对环氧树脂试样闪络特性的影响。建立二维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局部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以及陷阱分布。根据闪络实验结果,粗糙面位置不同的环氧树脂试品的沿面闪络电压在3种气体中均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粗糙面位于中心且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仿真结果显示,对于指型电极,环氧树脂材料表面积聚双极性表面电荷,当粗糙面位于试品中心时空穴陷阱和电荷陷阱的密度较小。因此可认为对环氧树脂的局部粗糙度处理能够改变其沿面闪络特性与表面电荷特性,通过合理选择粗糙面的位置以及粗糙度的数值可改善环氧树脂的直流绝缘性能。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局部打磨
粗糙度
表面电荷
直流绝缘性能
Keywords
epoxy resin
partial treatment
roughness
surface charge
DC insulation properties
分类号
TM215.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粗糙度对环氧树脂表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律方成
宋
景萱
宋曼青
朱玫盈
张亚辉
路修权
谢庆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福建检修公司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重芳纶材料的纳米改性方法及绝缘特性研究(LAPS202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7036).
文摘
直流电场会导致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积聚并引起闪络,表面粗糙度也会影响电介质性能。为了探究表面粗糙度引起闪络变化的原因,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表面电荷特性和陷阱分布。此外,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进行了闪络实验,研究了粗糙度对环氧树脂闪络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荷在指形电极附近的环氧树脂表面聚集;粗糙度的增大会降低电极附近最大电场,增加环氧树脂的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比掺杂Al_(2)O_(3)填料的影响大。实验结果表明,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环氧树脂闪络电压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当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因此,表面粗糙度通过改变电荷特性和局部电场来影响闪络特性,合理地调控粗糙度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闪络电压。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表面粗糙度
电荷特征
闪络特性
Keywords
epoxy resin
surface roughness
charge characteristics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M4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环保GIL中微粒运动规律及陷阱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
19
3
作者
詹振宇
宋曼青
律方成
李志兵
刘焱
刘伟
谢庆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8-28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902500)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环保型管道输电关键技术).
文摘
针对交流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中微粒引发的绝缘故障,搭建缩比实验平台。采用铝粉、硅粉模拟实际中可能引入的金属与半导体粉尘微粒,记录微粒运动时的放电、超声信号及图像信息,得到粉尘微粒在腔体中的分布规律,建立粉尘微粒在腔体中的受力模型,并揭示两种微粒不同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粒径较小的粉尘微粒在腔体中会受到范德华力作用,由于电荷消散机制不同,半导体微粒会附着在绝缘子表面。根据微粒的分布特征,设计栅格形与条形两种陷阱,根据陷阱捕获系数,提出微粒陷阱设置建议,采用在气室末端隔断设置栅格形陷阱与间隙其他部位全线设置条形陷阱的组合方式,可达到最优的捕获效果。
关键词
交流电压
C4F7N气体
分布规律
粉尘微粒
微粒陷阱
Keywords
AC voltage
C4F7N gas
distribution
dust particles
particle trap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氧树脂试品局部粗糙度处理对其直流绝缘性能的影响
律方成
宋曼青
詹振宇
阮浩鸥
闫纪源
谢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粗糙度对环氧树脂表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律方成
宋
景萱
宋曼青
朱玫盈
张亚辉
路修权
谢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交流环保GIL中微粒运动规律及陷阱抑制措施研究
詹振宇
宋曼青
律方成
李志兵
刘焱
刘伟
谢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