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敏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撷英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定平 李清林 宋敏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2期54-56,共3页
宋敏教授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诊治过程中注重辨病与辨证并重、整体与局部并重、治疗与预防并重,以中西结合、内外兼治、防治结合的方式治疗CSA。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三位一体 宋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有关物质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宁曼如 徐柯卉 +1 位作者 杭太俊 宋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用ODS色谱柱和10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流动相(pH6.3)将叶酸有关物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高分辨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荷比和元素组成,通过质谱解析、有机反... 用ODS色谱柱和10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流动相(pH6.3)将叶酸有关物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高分辨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荷比和元素组成,通过质谱解析、有机反应机制分析、或对照品对照鉴定它们的结构。在所建立的LC-ESI-Q-TOF/MS条件下,叶酸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叶酸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23个主要有关物质,其中2个为《欧洲药典》规定的已知杂质,4个与文献报道已知杂质一致,其余17个为新鉴定的未知杂质。鉴定结果可为叶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有关物质 降解产物 结构鉴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芬顿调质污泥耦合煤泥协同处置技术分析
3
作者 赖嘉豪 邓荣 宋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814,共6页
基于类芬顿反应耦合固废策略,构建了2种调理工艺(七水硫酸亚铁+过氧化钙+煤泥和硫化零价铁+过氧化钙+煤泥),考察了调理工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热值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调质污泥燃烧的可行性;采用干化能量衡算... 基于类芬顿反应耦合固废策略,构建了2种调理工艺(七水硫酸亚铁+过氧化钙+煤泥和硫化零价铁+过氧化钙+煤泥),考察了调理工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热值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调质污泥燃烧的可行性;采用干化能量衡算、经济性分析和碳排放核算,开展了污泥-煤泥耦合燃烧协同处置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2种类芬顿耦合煤泥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均低于55%,脱水泥饼的低位热值分别为6538和6346 kJ/kg,均可满足自持燃烧;同时污泥的高挥发分和煤泥的高固定碳含量可保障污泥-煤泥混烧作为脱水泥饼的最终处置方法之一。综合来看,七水硫酸亚铁+过氧化钙+煤泥调理工艺在脱水性能、热量产出和碳排放方面更具优势,为实现污泥-煤泥混合燃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煤泥 协同处置 燃烧 碳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创新与企业韧性——基于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2009—2022年的相关数据
4
作者 王舒颖 宋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基于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2009—202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创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中,企业绿色创新能够增强企业抵抗力和恢复力,进而提升企业韧性。在机制检验中发现: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能够发挥环境效应,增... 基于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2009—202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创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中,企业绿色创新能够增强企业抵抗力和恢复力,进而提升企业韧性。在机制检验中发现: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能够发挥环境效应,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韧性;另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也可能产生同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进而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产生阻碍作用。与此同时,在绿色创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过程中,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为发挥绿色创新对提升企业韧性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着手: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差异化绿色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二是企业应提高绿色技术在市场应用中的转化效率,三是企业应建立提升韧性的多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企业韧性 民营制造业 民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轻骨料酸性烟气碳化固碳机制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胡悦 邱甜静 +3 位作者 剡蓓 还群 姚晓妍 宋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7-773,共7页
为提高工业固废制备轻骨料的碳化吸收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燃煤烟气的常温碳化养护方法。以多源工业固废为原料,使用燃煤烟气中的CO_(2)进行矿化封存,以提高轻骨料的CO_(2)吸收率。优化了多源工业固废的原料配合比和碳化养护条件,考察了烟... 为提高工业固废制备轻骨料的碳化吸收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燃煤烟气的常温碳化养护方法。以多源工业固废为原料,使用燃煤烟气中的CO_(2)进行矿化封存,以提高轻骨料的CO_(2)吸收率。优化了多源工业固废的原料配合比和碳化养护条件,考察了烟气中的酸性杂质气体对碳化养护的影响,通过微观表征和动力学分析,明确了烟气碳化养护过程中多组分气体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会影响轻骨料的碳化反应程度,部分CaO与SO_(2)反应生成硫化产物CaSO_(4),使轻骨料的CO_(2)吸收率下降至9.89%,NO_(2)对轻骨料的碳化反应影响较小,CO_(2)吸收率为11.06%。通过碳化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碳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O_(2)扩散速率,提高气体扩散深度有助于增加碳酸盐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轻骨料 烟气养护 CO_(2)碳化 酸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黄山市民宿集聚区评价研究
6
作者 彭寅 宋敏 张泉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黄山市民宿集聚区依据规模可划分为大、中、小、微四类,对其网络文本评价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切入:(1)物质层面的需求评价显示,不同规模的民宿集聚区对于客源的接纳差异性并不显著。(2)文化层面的地域评价显示,小微规模民宿集聚区的地域性... 黄山市民宿集聚区依据规模可划分为大、中、小、微四类,对其网络文本评价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切入:(1)物质层面的需求评价显示,不同规模的民宿集聚区对于客源的接纳差异性并不显著。(2)文化层面的地域评价显示,小微规模民宿集聚区的地域性表征较弱;(3)情感层面的服务评价显示,不同规模民宿集聚区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运营需要做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区规模 空间分布 地域表现 人群行为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O算法的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优化研究
7
作者 王文胤 谭立新 +1 位作者 宋敏 胡程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动态种群收缩策略,在迭代过程中缩减种群规模,减少计算成本,使用末位淘汰机制及对算法结构改良提升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个体多样性,并引入动态调整因子λ_t改进第一防御策略,平衡算法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优化比例。通过Lindenmayer系统及UR5机械臂构建茶叶采摘仿真场景,进行仿真路径规划实验。在10个不同环境中,改进CPO算法相比原算法,平均计算时间减少4.7%,平均路径长度缩短0.78%;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等算法相比,平均耗时相较GWO、DBO分别下降25%、24%,路径长度相较RRT算法减少23%、平均规划成功率高28%。改进CPO算法相较其他算法耗时更短,同时具有更好的路径质量及规划成功率,验证了其在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路径规划 改进冠豪猪优化器 群智能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何雨沛 杨广君 +5 位作者 宋敏 郭成龙 刘建军 陈一新 齐鑫 左利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6-40,I0002,共6页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最重要的疾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有关其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者发现葛根、杜仲、黄芪等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元、减轻氧化应激反...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最重要的疾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有关其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者发现葛根、杜仲、黄芪等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元、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缓解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来发挥控制血糖以及抗骨质疏松作用。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受到关注,许多研究指标证明了中药有效成分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通路机制及其潜力。文章将探讨中草药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深入认识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能为其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炎症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型靶向驱油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9
作者 董雯 巩锦程 +1 位作者 宋倩 宋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15,共6页
针对聚合物驱油剂存在硫铁离子氧化自由基降解和炮眼剪切降解导致黏度损失高、严重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利用微流控技术,以聚氨酯微胶囊为壳层包裹聚合物,制备了胶囊型靶向增黏聚合物。通过优化单体质量分数为35%、AMPS占单体质量分数的... 针对聚合物驱油剂存在硫铁离子氧化自由基降解和炮眼剪切降解导致黏度损失高、严重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利用微流控技术,以聚氨酯微胶囊为壳层包裹聚合物,制备了胶囊型靶向增黏聚合物。通过优化单体质量分数为35%、AMPS占单体质量分数的3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外壳质量分数为0.6%,得到百纳米级靶向增黏聚合物。评价了靶向增黏聚合物的抗剪切性能、抗硫铁性能和靶向释放时间。结果表明:靶向增黏聚合物剪切后和硫铁自由基氧化后的黏度保留率为常规聚合物的2~4倍,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抗硫铁性能;靶向释放时间2~72 h可控,具有目的层靶向增黏扩波及的作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00 mg/L的靶向增黏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达28.7%,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靶向驱油 制备 抗剪切 抗硫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均值聚类算法下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数据动态检测方法
10
作者 宋敏 代倩文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为有效捕捉异常流量的特征,引进K-均值聚类算法,开展异常流量数据动态检测研究。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处理数据,设定滑动窗口的大小,补偿通信网络流量数据的偏差值,并引进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关键特征,结合源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 为有效捕捉异常流量的特征,引进K-均值聚类算法,开展异常流量数据动态检测研究。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处理数据,设定滑动窗口的大小,补偿通信网络流量数据的偏差值,并引进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关键特征,结合源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随机映射技术,进行异常流量的动态检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可以提取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数据的特征,精确检测异常流量数据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聚类算法 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动态检测 通信网络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新场景
11
作者 宋敏 《中国传媒科技》 2025年第2期86-89,共4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目的】通过借力各种先进技术的红利,不断升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渠道,从而提升其传播力与影响力。【方法】系统论述“直播+”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带...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目的】通过借力各种先进技术的红利,不断升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渠道,从而提升其传播力与影响力。【方法】系统论述“直播+”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太湖县融媒体中心直播实践的案例,分析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直播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直播+”的创新发展路径。【结论】新时期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与时俱进,利用“直播+”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新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县级融媒体中心 新场景 多场景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影响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晶 施彦龙 +2 位作者 李红专 宋敏 李彦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0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法建立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O)、TFE低(T_(L))、中(T_(M))、高(T_(H))剂量组,β-雌...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0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法建立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O)、TFE低(T_(L))、中(T_(M))、高(T_(H))剂量组,β-雌二醇(E)组各10只,灌胃干预90d。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TRACP-5b含量,用小动物分析软件测定活体全身骨密度。结果:(1)TRACP-5b水平O组明显高于N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_(L)、T_(M)、T_(H)和E组TRACP-5b水平明显低于O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与N组比较,O、T_(L)、T_(M)、T_(H)和E组腰椎骨密度均下降,唯有O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O组比较,T_(M)、T_(H)组腰椎骨密度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5),E组腰椎骨密度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与N组比较,O、T_(L)、T_(M)、T_(H)和E组全身骨密度均下降,唯有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T_(L)、T_(M)、T_(H)和E组全身骨密度均升高,唯有E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FE可以降低去势大鼠血清中TRACP-5b的含量,并与去势大鼠腰椎骨密度、全身骨密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去势大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漂处理对菠萝果酒发酵性能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王新颖 赵志云 +3 位作者 宋敏 徐康 王晓军 郭萌萌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3,共7页
以新鲜菠萝为试材,采用恒温(22±1)℃发酵工艺制备菠萝果酒。以未经烫漂处理的菠萝果浆发酵酒为对照,通过测定菠萝发酵过程中糖、酸、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探讨果浆烫漂处理(95℃,120 s)对菠萝果酒品质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 以新鲜菠萝为试材,采用恒温(22±1)℃发酵工艺制备菠萝果酒。以未经烫漂处理的菠萝果浆发酵酒为对照,通过测定菠萝发酵过程中糖、酸、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探讨果浆烫漂处理(95℃,120 s)对菠萝果酒品质指标、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果酒发酵过程中糖含量降低至4.0 g/L以下,总酸、总酚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先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烫漂处理导致菠萝果酒的降糖速率滞后,发酵时间延长4 d,且发酵过程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菠萝果酒样品中共检出2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醇类11种,酯类5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1种),其中对照组未检出甲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烫漂处理组未检出糠醛和3-羟基-2-丁酮。烫漂处理可增加菠萝果酒中酯类物质种类,但导致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含量分别降低26.1%和91.8%。菠萝果浆烫漂处理使菠萝果酒酒体更协调,口感更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烫漂处理 发酵过程 果酒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微创治疗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斯伟 宋敏 +2 位作者 范凯 王凯 巩彦龙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微创治疗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包括脊柱内窥镜技术、显微内窥镜技术、微创融合技术、介入技术、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针刀治疗技术等,并针对微创手术的优缺点、手术适应症、并发症与管理、是否需要... 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微创治疗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包括脊柱内窥镜技术、显微内窥镜技术、微创融合技术、介入技术、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针刀治疗技术等,并针对微创手术的优缺点、手术适应症、并发症与管理、是否需要融合、术后护理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以期为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 手术 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臭素的产生、代谢及其体外降解研究进展
15
作者 林衍之 邓盾 +4 位作者 马现永 余苗 卢钰升 宋敏 江青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50-2661,共12页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造成的臭气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粪臭素是体内色氨酸经后肠厌氧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吲哚类物质,其嗅觉阈值浓度低,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是畜禽粪便排放的主要恶臭化...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造成的臭气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粪臭素是体内色氨酸经后肠厌氧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吲哚类物质,其嗅觉阈值浓度低,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是畜禽粪便排放的主要恶臭化合物之一。研究表明,粪臭素的产生具有时间-空间效应,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密切相关。粪臭素不仅对畜禽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影响肉品品质,且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在粪臭素的体外降解方面,非生物降解法如光催化降解、臭氧氧化和Fenton反应展现了一定的降解效率,但存在局限性。相比之下,微生物降解法因其环境友好性和高效性而显示出更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筛选出多种具有粪臭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包括假单胞菌、红球菌和不动杆菌等,它们通过不同的生化途径将粪臭素转化为较低毒性或无毒性的物质。然而,粪臭素的微生物降解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且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聚焦于筛选更高效的粪臭素降解菌株、解析降解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深入研究肠道中产生粪臭素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影响因素,以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粪臭素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敏 齐鹏 +5 位作者 蔡立群 Stephen Yeboah 张军 张仁陟 武均 谢军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5-1195,共11页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春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排放通量进行全生育期连续观测,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个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处理下[0 t·hm^(-2)(CK)、10 ...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春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排放通量进行全生育期连续观测,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6个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处理下[0 t·hm^(-2)(CK)、10 t·hm^(-2)、20 t·hm^(-2)、30 t·hm^(-2)、40 t·hm^(-2)、50 t·hm^(-2)],旱作农田土壤在春小麦全生育期内均表现为CH_4弱源、N_2O源和CO_2源。全生育期各处理CH_4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005 7 mg·m^(-2)·h^(-1)、0.0047 mg·m^(-2)·h^(-1)、0.003 6 mg·m^(-2)·h^(-1)、0.003 3 mg·m^(-2)·h^(-1)、0.002 7 mg·m^(-2)·h^(-1)和0.000 4 mg·m^(-2)·h^(-1),N_2O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230 5 mg·m^(-2)·h^(-1)、0.144 1 mg·m^(-2)·h^(-1)、0.135 3 mg·m^(-2)·h^(-1)、0.098 9 mg·m^(-2)·h^(-1)、0.125 0 mg·m^(-2)·h^(-1)和0.151 3mg·m^(-2)·h^(-1),CO_2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0.449 2μmol·m^(-2)·s^(-1)、0.447 0μmol·m^(-2)·s^(-1)、0.430 3μmol·m^(-2)·s^(-1)、0.391 4μmol·m^(-2)·s^(-1)、0.408 0μmol·m^(-2)·s^(-1)和0.416 4μmol·m^(-2)·s^(-1)。土壤CH_4排放通量随生物质炭输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生物质炭输入量小于30 t·hm^(-2)时,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随其输入量增加而显著减小,但当其输入量超过30 t·hm^(-2)时,N_2O、CO_2排放通量则呈显著增大趋势。各处理在5~1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差异显著(P<0.05),在5~1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受生物质炭影响明显;且CK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及含水量波动最大,生物质炭输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同土层土壤的水热变化幅度;N_2O、CO_2排放通量与1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20~25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CH_4平均排放通量与5~10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其含水量呈显著性正相关;N_2O平均排放通量与15~20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CH_4、N_2O、CO_2平均排放通量与0~5 cm土层土壤水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生物质炭的输入能够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且会因其输入量的不同而异,因此适量应用生物质炭有利于旱作农田生育期内增汇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生物质炭 排放通量 CH4 N2O CO2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压法阻止PICC异位入颈静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敏 霍平 +4 位作者 姚辉 刘洪岩 李佳 张静 谢晓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阻止PICC异位入颈静脉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71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1例和对照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当导管即将进入锁骨下静脉中段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观察组采用指压法,由助手用示指、... 目的探讨阻止PICC异位入颈静脉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71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1例和对照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当导管即将进入锁骨下静脉中段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观察组采用指压法,由助手用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并拢后在锁骨上缘内1/2段用力按压锁骨上窝,阻断导管入颈静脉的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置管异位率低,操作时间短(均P<0.01)。结论指压法可以减少PICC异位入颈静脉的概率,且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异位 颈静脉 指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敏 蔡立群 +5 位作者 齐鹏 Stephen Yeboah 张仁陟 罗珠珠 潘占东 卢廷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0-1309,共10页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水平(0 t·hm^(-2)、10 t·hm^(-2)、20 t·hm^(-2)、30 t·hm^(-2)、40 t·hm^(-2)、50 t·hm^(-2))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日...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水平(0 t·hm^(-2)、10 t·hm^(-2)、20 t·hm^(-2)、30 t·hm^(-2)、40 t·hm^(-2)、50 t·hm^(-2))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的日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确定1 d中不同生物质炭处理水平下的最佳观测时间。结果表明:6个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处理下,春小麦地土壤CH_4、N_2O和CO_2通量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轨迹大体一致,均表现为白天排放量大于夜间,并在4:00—5:00时,出现对CH_4通量的吸收峰,以及N_2O与CO_2的排放低谷;全天内各处理CH_4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10.14mg·m^(-2)·h^(-1)、7.82mg·m^(-2)·h^(-1)、6.57mg·m^(-2)·h^(-1)、-0.10mg·m^(-2)·h^(-1)、1.05mg·m^(-2)·h^(-1)和2.89mg·m^(-2)·h^(-1),N_2O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288.79mg·m^(-2)·h^(-1)、201.78mg·m^(-2)·h^(-1)、157.14mg·m^(-2)·h^(-1)、112.06mg·m^(-2)·h^(-1)、154.60mg·m^(-2)·h^(-1)和164.02mg·m^(-2)·h^(-1),CO_2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85.44 mg·m^(-2)·h^(-1)、80.91 mg·m^(-2)·h^(-1)、76.49 mg·m^(-2)·h^(-1)、65.29 mg·m^(-2)·h^(-1)、67.19 mg·m^(-2)·h^(-1)和69.10 mg·m^(-2)·h^(-1);当生物质炭输入量小于30 t·hm^(-2)时,土壤CH_4、N_2O、CO_2排放通量随其输入量增加而显著减小,但当其输入量超过30 t·hm^(-2)时,3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则呈显著增大趋势;当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为30 t·hm^(-2)时,春小麦土壤全天表现为CH_4的吸收汇,其余各水平处理下的土壤表现为CH_4的弱排放源;6种处理水平下,全天春小麦地土壤表现为N_2O、CO_2的排放源。0~5 cm的土壤温度及水分(y)与生物质炭输入量(x)回归方程分别为y=-0.017 6x+16.585(R^2=0.302 6,r=-0.55,P<0.05)和y=0.056 5x+13.626(R^2=0.815 1,r=0.903,P<0.05),生物质炭输入量与0~5 cm的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无生物质炭输入处理下3种温室气体的吸收或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及5 cm地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他各处理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当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为30 t·hm^(-2)时,更有利于CH_4、N_2O和CO_2 3种温室气体的增汇减排;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差异引起的土壤温度及水分差异可能是不同生物质炭处理CH_4、N_2O和CO_2日排放通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矫正系数及最佳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累积排放量回归分析可得,3种温室气体的最佳同期观测时间为8:00—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春小麦 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日变化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压器与指压法预防PICC异位颈静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宋敏 李佳 +3 位作者 刘洪岩 谢晓冬 胡倩 周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上颈静脉按压器(以下简称按压器)在PICC置入过程中防止其异位入颈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将706例拟行留置PICC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354例和对照组352例,观察组在送管时让助手采用按压器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对照组在送管... 目的探讨锁骨上颈静脉按压器(以下简称按压器)在PICC置入过程中防止其异位入颈静脉的可行性。方法将706例拟行留置PICC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354例和对照组352例,观察组在送管时让助手采用按压器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指压法,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由锁骨下静脉入头臂静脉的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器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PICC异位入颈部静脉的发生,且安全、简便,尤其适用于老年韧带僵硬、颈部疾患、急危重症等不能做转头配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颈部异位 按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敏 李清林 +4 位作者 孙定平 巩彦龙 刘涛 柴居堂 董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旷场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对3种CSA大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明显增高(P<0.05);与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比较,混合造模组能更好的还原CSA发病特征。结论 3种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复制CSA动物模型,其中混合造模法更为优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造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