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骨植入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罗聪 安洪 +4 位作者 蒋电明 杨晓兰 叶兰 朱照静 何涣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gelatin microsoheres,SPCPGM),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O4...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gelatin microsoheres,SPCPGM),并对其在振荡磁场作用下,体外药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超顺磁Fe3O4壳聚糖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Fe3O4chitosan nanospheres,SPFCN),再与质粒(pDsVEGF165Red1-N1)组装成磁性壳聚糖质粒微粒(superparamagnetic 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 nanoparticles,SPCPN)。再用交联固化法制备成SPCPGM。将此SPCPGM填入人工多孔骨植入体中,在37℃下,0.01 mol/L PBS中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振荡磁场干预,测定质粒的释放量。结果:振荡磁场能够增加含SPCPGM多孔骨植入体中质粒释放速率,与非磁性的壳聚糖pDsVEGF165Red1-N1质粒明胶微球(chitosan pDsVEGF165Red1-N1 gelatin microspheres,CPGM)相比,25 d时使药物释放量提高4倍。结论:SPCPGM具有药物缓释功能,振荡磁场可重复性增加体系中药物的溶出,此体系药物缓释周期超过3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微粒 振荡磁场 控释 质粒 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经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欧云生 杨洪宇 +2 位作者 蒋电明 权正学 安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1-1083,共3页
七年制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医学教育者所面对的一个问题。现代医学需要具有较高临床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为促进医疗事业发展,七年制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可缺少。明确科研教育意义、充实专业知识、选择... 七年制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医学教育者所面对的一个问题。现代医学需要具有较高临床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为促进医疗事业发展,七年制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不可缺少。明确科研教育意义、充实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课题等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制医学生 科研能力 培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公标 李咸周 +3 位作者 杜琳 邢宝华 权正学 安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无神经损伤、稳定型、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此类手术28例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无神经损伤、稳定型、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此类手术28例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等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测量Beck指数及Cobb角、椎管内骨块占位率,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椎管内骨块位置变化。结果术中骨水泥渗漏3例,一过性血压降低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天及3个月VAS从术前8.29±0.56降至2.43±0.49、1.93±0.40(t=12.812,14.292,P均=0.000),Beck指数从0.49±0.06升至0.62±0.07、0.61±0.08(t=2.501,P=0.015,t=2.219,P=0.031),Cobb角从19.14±3.60降至11.49±2.36、11.98±2.30(t=2.693,P=0.009,t=2.538,P=0.014)。术后3个月椎管内骨块占位率从术前17.39%±5.04%降至9.29%±4.87%(t=2.015,P=0.048),ODI评分从78.29%±7.71%降至31.96%±6.75%(t=7.363,P=0.001)。结论通过全面术前评估,合理把握适应证,改进手术操作,该术式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纠正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不会显著增加椎管内骨块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段椎体 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佳 欧云生 +4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安洪 唐可 沈昌焕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角,术前CT和术中3D-CT测量椎管骨折块占位比。观察术后并发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至30个月,平均16.5±7.8个月。伤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满意,术后、末次随访(87.13±8.36)%、(85.91±9.42)%均较术前(47.78±13.56)%明显恢复(P<0.05)。伤椎Cobb’s角术后、末次随访(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8.96±5.48)°减少(P<0,05)。术中3D-CT测量椎管内骨块占位比为(7.38±2.11)%较术前(35.23±18.63)%减少(P<0.05)。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级至2级的恢复。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短节段固定 椎弓根螺钉 伤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16
5
作者 邓忠良 安洪 +2 位作者 柯珍勇 冉金伟 黄朝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严重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操作技术和止痛效果。 方法 对 7例压缩程度超过 6 5 %的椎体骨折在俯卧位或侧卧位实施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PVP治疗。 结果  7例皆穿刺成功 ,1例椎体... 目的 探讨椎体严重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操作技术和止痛效果。 方法 对 7例压缩程度超过 6 5 %的椎体骨折在俯卧位或侧卧位实施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PVP治疗。 结果  7例皆穿刺成功 ,1例椎体血管造影外漏严重未注射骨水泥 ,余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 0 5ml~ 2ml。术后 2天疼痛强度评分 (VAS)较术前下降 3 5分~ 5 0分 (t=8 4 9,P <0 0 0 0 5 ) ,随访时维持该水平 ;止痛药使用皆降低 1~ 2个阶梯 ,术后随防 2月~ 8月 (平均 6月 ) ,4例活动能力改善。 结论 椎体严重压缩骨折可透视引导下进行PVP治疗 ,并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股骨距的骨水泥型双动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健 安洪 +1 位作者 周爱国 孟纯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行双动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男9例,女7例,年龄67-91岁,平均76.5岁。骨折分类按Evans分型,EvansI型12例,EvansⅡ型4例,手术过程中保留股骨... 目的: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行双动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男9例,女7例,年龄67-91岁,平均76.5岁。骨折分类按Evans分型,EvansI型12例,EvansⅡ型4例,手术过程中保留股骨距,大转子行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后,行分次骨水泥双动人工关节置换。结果:手术时间最短52分钟~72分钟,平均68分钟;术中出血210ml^400ml,平均326ml;术后6月手术疗效评价按Harris评分,76分~93分,平均78.5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8.4月,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磨损。结论:以双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有效、可行的方法;合适的手术适应症选择及正确的假体选择和手术操作是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双动人工关节置换术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人工肱骨头体内成骨中BMP-2及其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健 陈婷梅 +2 位作者 安洪 蒋电明 周爱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对新型纳米晶骨修复和重建复合材料(n-HA/PA66)人工肱骨头的成骨能力及将其作为人工关节替代品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双侧肱骨头切除,以nHA/PA人工肱骨头进行双侧肱骨头置换术。术后1、2、3、4、6、12、24周... 目的:对新型纳米晶骨修复和重建复合材料(n-HA/PA66)人工肱骨头的成骨能力及将其作为人工关节替代品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双侧肱骨头切除,以nHA/PA人工肱骨头进行双侧肱骨头置换术。术后1、2、3、4、6、12、24周处死周分别处死动物。对假体与受体骨界面先行大体观察,然后分别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作硬组织切片,甲苯胺兰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对n-HA/PA人工肱骨头与受体骨界面进行BMP-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原位杂交BMP-2基因表达检测。结果:人工肱骨头在动物体内成骨的BMP—2及其基因表达研究显示,假体植入第3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MP—2即有弱阳性表达,至6、12周为强阳性;第24周,BM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程度均有所降低。此外,原位杂交观察假体植入第1、2周,成骨细胞中BMP-2mRNA表达呈弱阳性,第3周成骨细胞中BMP-2mRNA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周,成骨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有所下降。研究显示人工肱骨头体内成骨的BMP-2及其基因表达高峰时间较文献报道的骨折模型晚。结论:n-HA/PA66人工肱骨头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作为新型人工关节材料为可与受体骨发生生物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人工肱骨头柄界面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健 安洪 周爱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人工肱骨头柄界面结合能力。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nHA/PA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3、6、12、24周分别处死动物。标本进行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X线观察可见各期假体柄表面周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人工肱骨头柄界面结合能力。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nHA/PA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3、6、12、24周分别处死动物。标本进行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X线观察可见各期假体柄表面周围界面模糊,密度随时间增加,各周肱骨头假体无碎裂。组织学观察术后3周,围绕假体形成的界膜组织中可见成骨细胞呈镶边状排列,大量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延长,界膜中纤维组织逐渐由类骨质代替。骨组织结合率:3周组<6周组<12周组<24周组(P<0.05),其中12周组和24周组更高达91%、97%。结论:nHA/PA植入体柄具有一定的界面骨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
9
作者 郑佳状 张亨闰 +2 位作者 康小平 蒋电明 安洪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采用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87例,所有患者行减压或病灶清除术后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其中单椎体71例,双椎9例,椎间隙植骨融... 目的探讨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8月,采用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87例,所有患者行减压或病灶清除术后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其中单椎体71例,双椎9例,椎间隙植骨融合7例。将术后第一次X线片与最后一次随访时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融合节段高度和颈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13例于术后5~11个月内死亡,68例患者术后获得14~51个月随访,平均28.6个月。随访病例植骨均于术后6~9个月骨性融合,融合率100%,融合节段高度平均降低(0.65±0.12)mm(P>0.01),颈椎曲度角平均降低(2.6°±0.4°)(P>0.01)。结论前路保留终板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能较好地维持融合节段高度和颈椎曲度,是前路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 脊柱融合 颈前路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骨软骨瘤1例报告
10
作者 权正学 谭富生 安洪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第2期63-63,共1页
患者,女,61岁,教师。因发现左大腿中段内侧包块四月就诊,摄片提示股骨中段骨软骨瘤.于1994年7月16日入院。
关键词 股骨上段骨软骨瘤 病理 手术切除 治疗 诊断
全文增补中
踝关节伴腓骨肌腱鞘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一例报告
11
作者 严为棣 安洪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5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节或精膜、腱鞘精膜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有不少文献报导,而关节与腱鞘精膜同时患病者较为罕见,国内迄今未见报导,我科于1994年12月收治一例现报导如下。
关键词 踝关节 腓骨肌腱鞘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治疗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坤亮 安洪 蒋电明 《酿酒科技》 2009年第6期47-49,共3页
探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选用9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采用给予灌胃法实验组家兔含乙醇50%的烈性白酒8mL/kg·d,药物干预组等量白酒加氨鲁米特25mg/kg·d,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6个... 探讨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选用9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采用给予灌胃法实验组家兔含乙醇50%的烈性白酒8mL/kg·d,药物干预组等量白酒加氨鲁米特25mg/kg·d,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6个月。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含量,原位杂交检测GCRmRNA表达,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家兔血清中皮质醇变化为:实验组(5.49±1.38)μg/dL>干预组(2.15±0.49)μg/dL>对照组(0.73±0.24)μg/dL,3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股骨头骨细胞2个月时GCRmRNA弱表达,3个月弱表达或不表达,6个月时不表达;干预组1~3个月时中等表达,6个月时GCRmRNA弱表达;对照组为中等表达。实验组出现大量骨细胞凋亡,以软骨下区最为明显,2个月时实验骨组细胞凋亡数为(107.6±25.87)×10-3,明显高于干预组(60.83±25.34)×10-3和对照组(46.23±23.00)×10-(3P<0.05,P<0.01),但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随着时间推移,凋亡细胞逐渐增多,3、6个月时实验组分别为(195.53±15.72)×10-3和(392.56±26.39)×10-3、干预组分别为(99.20±20.64)×10-3和(144.70±27.63)×10-3、对照组分别为(41.56±22.85)×10-3和(44.09±24.26)×10-3,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表明,饮酒后可明显增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在酒精性ANFH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坏死 酒精 糖皮质激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