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宁官保 牛艺儒 +11 位作者 张鼎 李宏全 马海利 高荣琨 郝卫芳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诗敏 李桂兰 李建慧 闫芳 田文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8-1025,共8页
研究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选择22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对山西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致病性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分析和耐药质粒转化试验,并分析多种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 研究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选择22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对山西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致病性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分析和耐药质粒转化试验,并分析多种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20株试验菌对测试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5耐及5耐以上的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0%,试验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0%),其次为恩诺沙星(85%),而对黏杆菌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最低;分离出12种质粒谱型,同一地区、同一鸡场菌株的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不同地区菌株的质粒图谱不同,仅有部分相同或相近的流行质粒共存;对其中5株菌株进行耐药质粒的转化试验,发现同一质粒可编码1个至数个耐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的耐药性基因;中药单剂或合剂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其中黄芩的消除效果最好,中药处理后部分菌株质粒图谱无变化,只有黄连和双黄连造成2条质粒带丢失;对中药提取物作用后的消除子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研究结果提示联合使用中药治疗鸡源大肠杆菌病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 质粒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V感染B19、B21单倍型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BLec1、BNK及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宁官保 田文霞 +3 位作者 张园华 张鼎 张晓娜 韩凌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4-11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BLec1、BNK及细胞因子在B21和B19两种单倍型鸡对马立克病(MD)抗性差异中的可能机制。分别对B21和B19单倍型1日龄鸡腹腔接种马立克病毒(MDV)超强毒株,在攻毒后不同时间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Lec1、BNK及IFN-γ、IL-4、IL... 本研究旨在揭示BLec1、BNK及细胞因子在B21和B19两种单倍型鸡对马立克病(MD)抗性差异中的可能机制。分别对B21和B19单倍型1日龄鸡腹腔接种马立克病毒(MDV)超强毒株,在攻毒后不同时间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Lec1、BNK及IFN-γ、IL-4、IL-10和IL-18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第4、7天,两种鸡BNK、BLec1和4种细胞因子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第10天,B21单倍型鸡中BNK、BLec1、IFN-γ、IL-4和IL-18基因转录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而B19单倍型鸡中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有所下降。在第13天,B21单倍型鸡中BNK、BLec1、IL-18和IL-10基因转录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而B19单倍型鸡中则有所下降。以上结果总体表明,MD耐受型鸡在感染沉默期BNK、BLec1和细胞因子转录量高于敏感型,不同遗传基因型鸡对MD的抗性差异与耐受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转录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BLec1 BNK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宁官保 刘国莉 +11 位作者 张鼎 李宏全 马海利 高荣琨 郝卫芳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诗敏 李建慧 李桂兰 闫芳 田文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研制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鸡毒支原体(MG)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直径20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MG多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和质检线分别喷加纯化的MG多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G抗体,制作胶体金试纸条。试纸条检测MG阳性显示两条... 为研制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鸡毒支原体(MG)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直径20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MG多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和质检线分别喷加纯化的MG多克隆抗体和兔抗鸡IgG抗体,制作胶体金试纸条。试纸条检测MG阳性显示两条红色反应条带;阴性为一条红色反应带。本试纸条可检测到1∶1 280倍稀释的MG抗原,即颜色变化单位为8×104 CCU/mL,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用试纸条检测衣原体、滑液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鸡大肠埃希菌和鸡白痢沙门菌等均呈阴性,表明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试纸条检测呈MG阳性的38只病鸡进行MG培养验证,所得结果一致;同时对MG培养检测的另外95份病鸡样品进行试纸条测试比对,符合率为96.84%,证明该试纸条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该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MG操作简单,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等均符合要求,可以用于养殖场批量M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胶体金 免疫层析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清瘟败毒散和泄痢康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宁官保 郑明学 +1 位作者 马海利 温伟业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清瘟败毒散 泄痢康 中药制剂 体外抑菌试验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气喘病的预防及其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宁官保 邢海云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5年第1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猪气喘病 治疗 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猪肺炎支原体 猪支原体肺炎 疾病控制 猪场管理 霉形体肺炎 生长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ot-ELISA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6
作者 宁官保 刘晋平 +1 位作者 赵宇君 杨铁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4期37-38,44,共3页
本文建立了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Dot-ELISA法。用该法检测自然发病鸡群的粪便样品和脾组织匀浆各82份,鸡新城疫病毒的检出率(51.2%、74.4%)高于血球凝集试验(36.6%、61.0%),且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平... 本文建立了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的Dot-ELISA法。用该法检测自然发病鸡群的粪便样品和脾组织匀浆各82份,鸡新城疫病毒的检出率(51.2%、74.4%)高于血球凝集试验(36.6%、61.0%),且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该法操作简单,结果明显、直观,适用于基层检测鸡新城疫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DOT-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性及水包油型佐剂对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解海东 熊祺琰 +4 位作者 刘茂军 韦艳娜 王佳 宁官保 邵国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8-2033,共6页
旨在为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研发水性的或水包油型佐剂,降低疫苗的副作用。利用小鼠为模型动物评价几种不同佐剂配合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时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将不同佐剂与灭活疫苗配合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检... 旨在为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研发水性的或水包油型佐剂,降低疫苗的副作用。利用小鼠为模型动物评价几种不同佐剂配合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时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将不同佐剂与灭活疫苗配合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检测脾淋巴细胞对猪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增殖应答情况及特异性的血清IgG抗体水平。试验分两批次进行,共评价11种佐剂。结果表明,卡波姆974+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混合物佐剂和壳聚糖+左旋咪唑混合物佐剂强烈地诱导产生高水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P<0.01);卡波姆974+左旋咪唑混合物佐剂、卡波姆974+左旋咪唑+黄芪多糖混合物佐剂和ISA 11R VG佐剂次之(P<0.05);β-葡聚糖+左旋咪唑混合物佐剂、DEAE-dextran+左旋咪唑+黄芪多糖混合物佐剂和β-葡聚糖+左旋咪唑+黄芪多糖混合物佐剂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作用显著(P<0.01),但体液免疫应答作用稍弱;而GEL 01ST佐剂在体液免疫应答方面作用显著(P<0.01),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稍弱。通过分析认为卡波姆974+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混合物佐剂、壳聚糖+左旋咪唑混合物佐剂的效果最好,可同时显著增加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本试验结果将为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佐剂研发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佐剂 水包油佐剂 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软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宁 李欣 +13 位作者 宁官保 张鼎 Ali Raza Jahejo 李宏全 马海利 郝卫芳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诗敏 李桂兰 李建慧 闫芳 高荣琨 田文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1-2428,共8页
为研究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软骨细胞的凋亡分布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将8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基础日粮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饲喂添加100mg·kg-1福美双的日粮,采用HE染色和TUNEL法分别对肉鸡胫骨生长板... 为研究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软骨细胞的凋亡分布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将8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基础日粮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饲喂添加100mg·kg-1福美双的日粮,采用HE染色和TUNEL法分别对肉鸡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和凋亡情况进行观察,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软骨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福美双诱发TD后第1、2、4和6天,肉鸡生长板软骨栓形成逐渐增大,异常软骨细胞增加,TD病变区软骨细胞,尤其是肥大区软骨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增加。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D生长板促凋亡基因Bax在试验第1、2、4和6天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Caspase-3在第1、2和4天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基因BAG-1表达下调,在试验第1和2天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1和4天处理组Bax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提示肉鸡TD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与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对肉鸡胫骨生长板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田文霞 李家奎 +7 位作者 王瑞 覃平 宁官保 乔建钢 李宏全 毕丁仁 潘思轶 郭定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5-971,共7页
本研究拟研究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福美双)对肉鸡胫骨生长板超微结构的时序性影响。7日龄AA肉鸡饲喂含100mg·kg-1福美双的饲料48h,分别在8、9、13日龄剖杀试验鸡,迅速采取胫骨生长板放入2.5%戊二醛溶液于4℃固定,制备超薄切片,用... 本研究拟研究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福美双)对肉鸡胫骨生长板超微结构的时序性影响。7日龄AA肉鸡饲喂含100mg·kg-1福美双的饲料48h,分别在8、9、13日龄剖杀试验鸡,迅速采取胫骨生长板放入2.5%戊二醛溶液于4℃固定,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做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8日龄鸡增殖软骨细胞变圆、坏死,线粒体增多、稍肿胀、出现致密颗粒,内质网断裂扩张呈泡状,而9日龄时更为严重;在8、9日龄时,前肥大软骨细胞多数无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质溶解、有疑似凋亡细胞,13日龄时,前肥大软骨细胞已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细胞器仍呈坏死状、分泌旺盛。由此可见,福美双在短时间内可导致胫骨生长板增殖细胞、前肥大软骨细胞坏死,且前肥大软骨细胞更易受损,影响了软骨细胞的正常发育,推测其可能引发能量代谢障碍,并干扰了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引发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肉鸡胫骨生长板 超微结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企业(户)如何才能规避免疫风险并提高免疫应答——猪病免疫预防的关键点
10
作者 宁官保 《中国动物保健》 2007年第10期68-69,共2页
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了养猪业迫在眉睫的问题。其中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猪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防制中,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因而免疫预防显得更... 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了养猪业迫在眉睫的问题。其中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猪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防制中,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因而免疫预防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疫苗的免疫接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比如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只仍然可能表现猪瘟临床症状或剖检后可见到明显的猪瘟病变;免疫过蓝耳病疫苗的猪只还会患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专家就此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并给出了答案,希望能对读者走出误区并及时发现、排除干扰免疫接种疫苗效果的环节、因素有切实的帮助。专家提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只用于健康猪,不应用于发病和感染猪群,对妊娠母猪应慎用,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屠宰前21日不得进行接种;疫苗预防能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待免猪本身是健康的,同时还应保证良好清洁的饲养环境、安全的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预防 猪病 免疫应答 养殖企业 持续健康发展 猪瘟疫苗 传染性疾病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细菌的产生和预防
11
作者 宁官保 《中国动物保健》 2011年第10期3-5,共3页
细菌的耐药性是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微生物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从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引起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细菌的耐药机理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细菌的耐药性是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微生物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从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引起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细菌的耐药机理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机理、超级细菌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几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超级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鸡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文霞 王颖 +5 位作者 刘红霞 喻进 宁官保 高荣琨 高文伟 赵宇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130,共4页
研究鸡马立克病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72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与攻毒组(V),C组每只鸡腹腔注射0.2mL灭菌Hanks液,V组每只鸡腹腔注射用灭菌Hank’s液稀释20倍的马立克病毒强毒京-1株血毒稀释液0.2mL。分别于3、6、10、1... 研究鸡马立克病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72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与攻毒组(V),C组每只鸡腹腔注射0.2mL灭菌Hanks液,V组每只鸡腹腔注射用灭菌Hank’s液稀释20倍的马立克病毒强毒京-1株血毒稀释液0.2mL。分别于3、6、10、15、20、26、35、45、60d对2组各取4只鸡进行心脏采血,剖检,观察病理变化,析出血清,分别采用IFCC速率法、酶法和直接法测定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攻毒后血清中GGT活性在35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阶段偏低,且差异不明显;HDL含量低于对照组,15d时差异极显著(P<0.01);LDL含量高于对照组,且15d时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提示,鸡血清GGT,HDL与LDL含量变化可作为预测马立克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动脉粥样硬化 Γ-谷氨酰转肽酶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棘沟赖利绦虫病的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鼎 刘晶英 +6 位作者 宁官保 高文伟 马海利 闫芳 赵宇军 高诗敏 田文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6,共4页
从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病原形态学鉴定等方面对一起鸡棘沟赖利绦虫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鸡生长缓慢,消化道增粗、肿大,肠内充满大量黄褐色液体。十二指肠有凸起的白色结节和散在出血斑,HE染色显示肠黏膜层脱落并伴有大量红细... 从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病原形态学鉴定等方面对一起鸡棘沟赖利绦虫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鸡生长缓慢,消化道增粗、肿大,肠内充满大量黄褐色液体。十二指肠有凸起的白色结节和散在出血斑,HE染色显示肠黏膜层脱落并伴有大量红细胞浸润。病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发现大量绦虫虫体,体长5cm^10cm,头节四周有4个圆形吸盘,中央有1个突起的顶突,顶突上分布有两圈小钩。颈节节片生殖系统未发育成熟,染色不明显。成节节片有一组生殖系统,生殖孔交替开口于节片外缘上1/3处。雄茎囊位于排泄孔外侧,睾丸数目30个~40个。孕节子宫退化,被大量卵囊所取代,散在分布于节片中,每个卵囊内有1个已胚化的六钩蚴。综合以上结果判定病鸡所患寄生虫病为棘沟赖利绦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绦虫 病理学变化 病原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Ⅰ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雪 王磊 +1 位作者 宁官保 王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8期57-59,共3页
作者从Ⅰ型鸭肝炎的发生和分布、病原特性、流行病学、症状及病变、诊断和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雏鸭 Ⅰ型鸭肝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中药对其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亢继俊 宁官保 牛艺儒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11期37-40,共4页
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运动力检查、全血平板凝集试验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死亡麻鸡组织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确定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通过药敏试验证明,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卡那霉素、氟苯尼考... 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运动力检查、全血平板凝集试验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死亡麻鸡组织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确定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通过药敏试验证明,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拉啶、头孢曲松纳、庆大霉素、泰乐菌素、硫红霉素、粘杆菌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恩诺沙星不敏感。麻鸡白痢沙门氏菌分别与双黄连和三黄片两种中药作用后,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抑菌环都扩大0.6~6.3mm,部分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鸡 鸡白痢沙门氏菌 鉴定 药敏试验 中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牛艺儒 宁官保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5年第12期30-33,共4页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毒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早期钙黏蛋白1(CDH1)差异表达研究
17
作者 田文霞 李家奎 +7 位作者 王瑞 覃平 宁官保 乔建钢 李宏全 毕丁仁 潘思轶 郭定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6,共5页
为研究福美双诱发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早期钙黏蛋白1(CDH1)的差异表达,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在试验第1、2、6天,对试验鸡进行剖杀,迅速采取胫骨生长板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于4℃固定,做CDH1免疫组化分析;... 为研究福美双诱发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早期钙黏蛋白1(CDH1)的差异表达,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在试验第1、2、6天,对试验鸡进行剖杀,迅速采取胫骨生长板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于4℃固定,做CDH1免疫组化分析;提取对照组和饲喂福美双组的生长板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对CDH1基因进行差异表达验证。结果钙黏蛋白1(CDH1/E-cadherin)基因在TD生长板表达上调,在对照和TD软骨生长板,其蛋白合成主要在前肥大、肥大区软骨细胞质,增殖区软骨细胞无表达,钙化区软骨细胞表达少,在饲喂福美双第1、2、6天其表达增加与定量PCR变化结果相一致,且在饲喂福美双第2、6天呈明显高表达。结果表明CDH1参与细胞黏附、血管入侵及调节Wnt/β-cat的信号传递,和其它分子共同调节软骨内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钙黏蛋白1(CDH1)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毒强毒感染和疫苗免疫鸡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
18
作者 田文霞 王颖 +6 位作者 喻进 卢晓晓 宁官保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荣琨 闫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6-39,共4页
为研究马立克病毒强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鸡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差异,试验采用108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马立克病毒CVI988疫苗株腹腔注射免疫组(IA组)和京-1株攻毒组(V组)。在接种后3、6、10、15、20、26、35、45、60d,对... 为研究马立克病毒强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鸡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差异,试验采用108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马立克病毒CVI988疫苗株腹腔注射免疫组(IA组)和京-1株攻毒组(V组)。在接种后3、6、10、15、20、26、35、45、60d,对3组各取4只鸡进行剖检,分别取肺脏、胸腺、骨骼肌、肾脏、睾丸、肝脏、心肌、腺胃、脾脏、法氏囊、坐骨神经等组织于100mL/L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制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组在接种6d时,无明显病理变化,IA组淋巴器官内出现淋巴细胞增多;接种10d后,V组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内淋巴细胞数量减少;15d后胸腺小体消失,出现肿瘤细胞,其他组织均出现增生性团块,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IA组可见脾脏中淋巴细胞增多,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结增多,胸腺小体中淋巴细胞增多,其他组织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由此可见,鸡感染马立克病毒后免疫器官损伤,各组织器官都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鸡接种疫苗后免疫器官淋巴细胞逐渐增多,但以后也出现免疫器官损伤与其他组织器官淋巴细胞增多,由此表明了CVI988疫苗的免疫毒性,为研究无免疫毒性且有较好免疫力的马立克病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毒强毒 CVI988疫苗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
19
作者 牛艺儒 宁官保 +1 位作者 杜娟 刘娟 《北方牧业》 2006年第5期18-18,共1页
鸡的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本病分布于全世界,由于感染的产蛋鸡产蛋减少10%~40%.生长鸡增重停滞及淘汰鸡数增加,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 鸡的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本病分布于全世界,由于感染的产蛋鸡产蛋减少10%~40%.生长鸡增重停滞及淘汰鸡数增加,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各地不同程度的暴发了鸡的传染性鼻炎,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各地鸡的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新特点、流行新情况以及防治新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供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防治 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 鸡副嗜血杆菌 经济损失 研究人员 产蛋鸡 发病率 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卫峰 闫芳 +8 位作者 王盼 赵宇军 高文伟 马海利 李绪英 宁官保 田文霞 梁慧霞 刘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3-1388,共6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血清学方法,本试验以IBV为检测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IB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9.2μg/mL,最佳包被条件为37℃1h后4℃过夜;血... 为建立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血清学方法,本试验以IBV为检测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IB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9.2μg/mL,最佳包被条件为37℃1h后4℃过夜;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800,37℃孵育60min;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7 000,37℃孵育60min;底物显色为37℃避光作用10min。经特异性、重复性、敏感性试验证明,该方法与鸡常见病原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较好及血清稀释至1∶12 800时仍可检测到IBV抗体。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