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中部红壤施用石灰对土壤交换性钙、镁及土壤酸度的影响 被引量:119
1
作者 孟赐福 傅庆林 +1 位作者 水建国 吴益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为了确定红壤施用石灰后钙、镁移动和土壤酸化速率,监测了耕层(10~20cm)和底土(20~60cm)的pH和交换性Ca2+、Mg2+、Al3+的长期变化。结果表明,耕层交换性Ca2+在施用石灰后的一年半时间达到最高值... 为了确定红壤施用石灰后钙、镁移动和土壤酸化速率,监测了耕层(10~20cm)和底土(20~60cm)的pH和交换性Ca2+、Mg2+、Al3+的长期变化。结果表明,耕层交换性Ca2+在施用石灰后的一年半时间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急剧减少;而底土的交换性Ca2+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和施用石灰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镁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比钙快;施用石灰后耕层和底土酸度的降低与交换性Ca2+的增加基本同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论施用石灰与否都存在着复酸化过程,但施用石灰后复酸化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石灰 移动 土壤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态系统中的植硅体闭蓄有机碳及其在全球土壤碳汇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3 位作者 徐秋芳 周国模 宋照亮 黄张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1-929,共9页
植硅体闭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carbon,PhytOC)是封存在植硅体中的有机碳。在土壤环境中受到具有高度抗分解能力的植硅体的保护,它可以长期(数千年至万年以上)封存在土壤剖面中,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万年尺度... 植硅体闭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carbon,PhytOC)是封存在植硅体中的有机碳。在土壤环境中受到具有高度抗分解能力的植硅体的保护,它可以长期(数千年至万年以上)封存在土壤剖面中,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万年尺度)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以千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估计全球土壤有机碳的平均积累率为2.4g·m^-2.a^-1,其中PhytOC积累贡献了15.0%~37.0%。通过选择种植高产PhytOC的植物物种来增加短期和长期碳汇的途径是存在的。大多数的农作物如大麦Hordeumvulgare,玉米Zeamays,水稻Oryzasativa,高粱Sorghumvulgare,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已知是植硅体的生产者。估计全球上述作物每年生产的PhytOC高达(5.08~12.01)×10^6t.a^-1。综述了植物生态系统中PhytOC的形成机制与特征、积累率、提高土壤PhytOC积累率的农学措施及其在全球土壤碳汇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植物生态系统 植硅体 植硅体闭蓄有机碳(PhytOC) 全球土壤碳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对土壤酸度、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孟赐福 水建国 +1 位作者 吴益伟 傅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8,共4页
长达15年的田间石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显示:红壤施用3.75~15.00t/hm2石灰石粉降低土壤酸度的后效可以维持4~15年,使油菜增产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所维持的时间则可达15年以上。红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油菜籽粒产量1... 长达15年的田间石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显示:红壤施用3.75~15.00t/hm2石灰石粉降低土壤酸度的后效可以维持4~15年,使油菜增产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所维持的时间则可达15年以上。红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油菜籽粒产量17.5%~29.8%,提高N、P和K肥料利用率的幅度分别为17.6%~33.0%,25.6%~39.7%和6.8%~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施用石灰 土壤酸度 油菜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的硼素营养及施硼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综述了硼在杨梅Myrica rubra营养中的地位,缺硼的营养诊断,施硼对杨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杨梅最佳施硼技术。硼是对杨梅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杨梅缺硼最典型的症状是叶小,新发枝条簇生,梢顶枯萎。缺硼会严重抑制其生长... 综述了硼在杨梅Myrica rubra营养中的地位,缺硼的营养诊断,施硼对杨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杨梅最佳施硼技术。硼是对杨梅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杨梅缺硼最典型的症状是叶小,新发枝条簇生,梢顶枯萎。缺硼会严重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树体的死亡。杨梅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显著提高杨梅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而且还能减轻杨梅结果大小年的现象。杨梅土壤缺硼的临界值为0.3 mg.kg-1,叶片缺硼临界值为17.0 mg.kg-1。可以通过每隔3 a施硼砂50 g.株-1或每年在花芽萌动前叶面喷施2.0 g.L-1硼砂溶液来矫正杨梅缺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学 杨梅 硼素营养 综述 产量 品质 施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养分平衡是养分管理的必要环节,对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硫(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与N或Ca、K、Zn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的,而S与Mg、Mo、Cu、... 养分平衡是养分管理的必要环节,对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硫(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与N或Ca、K、Zn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的,而S与Mg、Mo、Cu、、Se、Fe、Sb、Cd、B、Br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拮抗的。然而,S与P或Se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还是拮抗取决于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养分的浓度。N、S配施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由于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的这种拮抗作用,因此施用S肥可以减轻污染土壤重金属对蔬菜的毒害作用或加剧缺S土壤上蔬菜B和Mo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素 交互作用 作物 养分吸收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铝毒机制和耐铝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6,共6页
铝(A1)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和森林大面积退化的重要原因。文章综述了植物的铝毒症状与作用部位、铝毒机制、耐铝机制及耐铝植物的鉴定和选育。
关键词 植物 铝毒 耐铝 耐铝植物鉴定 耐铝植物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和油菜施硫的增产效应及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孟赐福 吕晓男 +1 位作者 曹志洪 胡正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硫肥 增产效应 土壤有效硫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内硫的运输与同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7-432,共6页
硫作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4个重要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必须元素。硫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同化代谢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耐逆性和抗病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体内硫的运输与同化以及硫酸盐吸... 硫作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4个重要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必须元素。硫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同化代谢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耐逆性和抗病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体内硫的运输与同化以及硫酸盐吸收和同化通道的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运输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石灰对红壤旱地土壤酸度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孟赐福 吴益伟 +1 位作者 水建国 周梅芳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9-43,共5页
在施石灰石粉的长期定位试验中,种植了5季油菜.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使土壤pH升高和交换性铝含量下降,其降酸作用与石灰施用量呈正相关.亩施250、500、750及1000kg石灰石粉的降酸作用分别可维持2、6、7及... 在施石灰石粉的长期定位试验中,种植了5季油菜.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使土壤pH升高和交换性铝含量下降,其降酸作用与石灰施用量呈正相关.亩施250、500、750及1000kg石灰石粉的降酸作用分别可维持2、6、7及10年.(2)施用石灰显著增加了每株荚数而提高油菜籽产量,增产幅度为19.7%-2.9.6%.过量施用石灰并未引起油菜产量的降低.(3)施用石灰能显著抑制菌核病(连作二年)和田间杂草。(4)施用石灰使土壤pH>5.8,交换性铝含量<0.7me/100g,油菜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红壤 油菜 土壤酸度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08-212,共5页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综述了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酸雨对森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减轻酸雨危害的对策。
关键词 酸雨 植物 危害机理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硼矫正杨梅缺硼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赐福 曹志洪 +2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7,共5页
杨梅Myrica rubra是对硼最敏感的果树之一。叶面施硼是矫正果树缺硼最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杨梅叶面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叶面施硼的最佳时间在花前或盛花期。不同施硼方法... 杨梅Myrica rubra是对硼最敏感的果树之一。叶面施硼是矫正果树缺硼最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杨梅叶面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叶面施硼的最佳时间在花前或盛花期。不同施硼方法对当年杨梅的枝梢生长、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以土施加叶面喷施最好,叶面喷施其次,土施最差。与单喷施硼砂溶液相比,在硼砂溶液中加入尿素或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不但可以增加杨梅对硼的吸收,而且增强硼肥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杨梅 缺硼 叶面喷肥 喷硼浓度 喷硼时期 施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石灰石粉后红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39
12
作者 孟赐福 傅庆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0-307,共8页
红壤施用石灰10年的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能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中交换性Ca和Mg含量,从而导致作物产量的提高;(2)底土酸度的降低随时间的推移和石灰用量的增大而增强,每公顷施用3.25-15... 红壤施用石灰10年的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能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中交换性Ca和Mg含量,从而导致作物产量的提高;(2)底土酸度的降低随时间的推移和石灰用量的增大而增强,每公顷施用3.25-15.0吨石灰石粉的降酸和增产效应至少可维持10年以上;(3)每公顷施用7.5吨石灰石粉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4)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随pH升高而增加,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5(n=5)和r=0.887(n=5)。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锌及有效铜的含量随上层深度增加而减少;(5)缺磷的酸性土壤,磷肥与石灰配施对增产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PH值 石灰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硫素营养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赐福 姜培坤 +2 位作者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3-717,共5页
作物缺S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作物和土壤的S素分析有助于作物获得高产。本文综述了植物可见症状、植物组织分析和土壤分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技术包括全S、硫酸盐-S、N/S比、苹果酸盐/硫酸盐比、种子含... 作物缺S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作物和土壤的S素分析有助于作物获得高产。本文综述了植物可见症状、植物组织分析和土壤分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技术包括全S、硫酸盐-S、N/S比、苹果酸盐/硫酸盐比、种子含S量及小麦籽粒戊二醛浸泡比色法。分析种子的S含量是诊断大豆S素状况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诊断植物S素营养状况的新方向,因为它可以在作物播种前确定作物的S素状况。土壤分析作为诊断土壤S状况时,还应考虑深层土壤的S含量、硫酸盐淋溶指数、环境条件及田间管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素营养 诊断技术 可见症状 植物组织分析 土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红壤性水稻土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磷矿粉的管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赐福 曹志洪 +1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9-604,共6页
为了探明磷矿粉在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的有效施用方法,在一个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黏土的酸性水稻土上进行了3 a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显著比水稻大。当将过磷酸钙P 120 kg hm-2分施于油菜、早稻和晚稻,而将... 为了探明磷矿粉在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的有效施用方法,在一个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黏土的酸性水稻土上进行了3 a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显著比水稻大。当将过磷酸钙P 120 kg hm-2分施于油菜、早稻和晚稻,而将磷矿粉P120 kg hm-2集中施于油菜时,油菜的增产效应: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过磷酸钙;早稻的增产效应: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过磷酸钙;晚稻的增产效应:过磷酸钙>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Gafsa磷矿粉和昆阳磷矿粉对油菜、早稻和晚稻的相对农学有效性分别为108.7%、105.0%、99.6%和89.4%、104.8%、97.1%。增加磷矿粉用量或将磷矿粉与过磷酸钙混合分施于3季,并未增加油菜和水稻的产量。油菜收获后的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水稻收获后的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相对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水稻相对产量之间则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有效性 磷矿粉 水稻 油菜 产量 轮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粉与硫磺配施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赐福 曹志洪 +1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1-83,共3页
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磺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突尼斯Gafsa磷矿粉、中国昆阳磷矿粉和普钙处理油菜分别比对照增产22.2~23.2倍、13.7~13.9倍和21.2倍,硫磺与磷矿粉混施进一步提高了磷矿粉的增产作用;昆阳磷矿粉、Ga... 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磺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突尼斯Gafsa磷矿粉、中国昆阳磷矿粉和普钙处理油菜分别比对照增产22.2~23.2倍、13.7~13.9倍和21.2倍,硫磺与磷矿粉混施进一步提高了磷矿粉的增产作用;昆阳磷矿粉、Gafsa磷矿粉和普钙各处理P总吸收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7倍、15.8倍和13.8倍,硫磺与昆阳磷矿粉和Gafsa磷矿粉配施分别使油菜P总吸收量提高69.2%和11.4%;单施磷矿粉处理或磷矿粉与硫磺混施处理增加了油菜收获时土壤有效硫含量,但未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油菜 磷矿粉 硫磺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施用石灰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赐福 水建国 方承先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3-27,共5页
经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石灰不但能降低土壤酸度,并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盆栽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量提高59.8%~156.5%;1989和1995年,大田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8.2%~14.6%... 经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壤施用石灰不但能降低土壤酸度,并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盆栽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量提高59.8%~156.5%;1989和1995年,大田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8.2%~14.6%和19.1%~43.1%,N、P、K的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1.2%~16.1%和21.2%~47.3%、27.6%~39.5%和16.5%~30.0%、6.8%~19.1%和4.8%~55.9%。要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土壤pH须提高至6.0以上,而交换性铝降至1.0cmol(+)/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施用石灰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红砂土施用硫肥对芝麻和油菜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赐福 吕鲜花 +3 位作者 朱炳良 计小江 李超英 王正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红砂土施用不同硫肥品种和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红砂土施用硫肥能增加芝麻和油菜的籽粒产量,每hm2施40kgS的普钙处理增产达5%显著水平,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6%和11.3%;(2)3种硫源对芝麻和油菜籽粒... 红砂土施用不同硫肥品种和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红砂土施用硫肥能增加芝麻和油菜的籽粒产量,每hm2施40kgS的普钙处理增产达5%显著水平,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6%和11.3%;(2)3种硫源对芝麻和油菜籽粒的增产效应顺序如下:普钙40>石膏40>硫磺40;(3)每hm2施20和40kgS的石膏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4)施用硫肥能提高红砂土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普钙处理的土壤在芝麻收获后其有效硫含量增加达5%显著水平;(5)红砂土施用硫肥显著提高了芝麻籽粒的N,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土 硫肥 施肥 芝麻 油菜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杨梅施肥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孟赐福 吴益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6-267,共2页
浙江省杨梅施肥若干问题的探讨孟赐福,吴益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果树。而浙江省又是全国最大的产杨梅省份。据统计,1991年杨梅栽植面积已逾50万亩,投产面积也达44、3万亩,成为我省仅次于... 浙江省杨梅施肥若干问题的探讨孟赐福,吴益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果树。而浙江省又是全国最大的产杨梅省份。据统计,1991年杨梅栽植面积已逾50万亩,投产面积也达44、3万亩,成为我省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水果。杨梅的管理历来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施肥 施肥量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灌溉稻田起源与演变及相关古今水稻土的质量》评述 被引量:7
19
作者 孟赐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8-260,共3页
我国水稻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居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一带的先民就完成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实践,逐步开发了水稻栽培和稻米主食。水稻土是中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耕地土壤类型... 我国水稻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居住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一带的先民就完成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实践,逐步开发了水稻栽培和稻米主食。水稻土是中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耕地土壤类型。目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 300多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桔园施用磷钾肥和石灰对温州蜜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赐福 周梅芳 周俊三 《中国柑桔》 1991年第4期3-6,共4页
在以前已有一定施磷水平的红壤桔园,施磷无增产作用,但可显著降低果实总酸含量。施钾两年平均增产28.5%,并使果实增大,但使可食率降低,果汁总酸含量增加。施钾对果实品质的这些不良影响,可以通过配施磷肥和石灰得到部分克服。红壤桔园... 在以前已有一定施磷水平的红壤桔园,施磷无增产作用,但可显著降低果实总酸含量。施钾两年平均增产28.5%,并使果实增大,但使可食率降低,果汁总酸含量增加。施钾对果实品质的这些不良影响,可以通过配施磷肥和石灰得到部分克服。红壤桔园施用石灰石粉的后效至少可以维持3年以上。亩施150公斤石灰石粉的处理3年平均增产37.2%,果实可食率及果汁率提高,固酸比增大。成年红壤桔园撒施石灰,以施用石灰需要量理论计算值的一半左右,柑桔产量最高,此时土壤pH值在6.0以上,而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在0.8毫克当量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产量 品质 磷钾肥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