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低纬高原不同类型紫甘薯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凡来 白磊 +4 位作者 郭华春 赵大伟 王应梅 李玉祥 滕娟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4-32,共9页
为了探讨低纬高原生境下不同类型紫甘薯品种(系)对UV-B辐射增强的耐受性,以地上部全绿型品种滇紫甘薯54(DZS54)和全紫型品系1625为试材,以自然光为对照,设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T1=3.6 kJ/(m2·d),T2=7.2 kJ/(m2·d)],测定其农... 为了探讨低纬高原生境下不同类型紫甘薯品种(系)对UV-B辐射增强的耐受性,以地上部全绿型品种滇紫甘薯54(DZS54)和全紫型品系1625为试材,以自然光为对照,设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T1=3.6 kJ/(m2·d),T2=7.2 kJ/(m2·d)],测定其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下2个紫甘薯品种(系)的叶面积和地下部产量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且同一辐射强度下DZS54的降幅大于1625,节间长和主蔓长都小幅降低,但均与CK无显著差异,DZS54的叶片厚度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小幅增加,但与CK无显著差异,1625的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DZS54的分枝数与CK无显著差异,1625的显著增加,DZS54的地上部产量小幅降低,1625的显著增加,累积胁迫响应指数综合评价表明,1625的耐辐射能力明显强于DZS54。综上所述,UV-B辐射增强下地上部颜色不同的2个紫甘薯品种(系)间存在种内差异,全紫型紫甘薯更适宜在高辐射环境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紫甘薯 UV-B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含量及组织状态对镍基高温合金晶格常数及错配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素贵 夏丹 +3 位作者 李唐 孟凡来 王明罡 于兴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2-16,共5页
通过对镍基合金的组织形貌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元素W及组织状态对镍基合金晶格常数及错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5%W镍基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立方γ′相以共格方式嵌镶并均匀分布在γ基体相中。随元素W含量增加,合金中γ′和γ两相... 通过对镍基合金的组织形貌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元素W及组织状态对镍基合金晶格常数及错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5%W镍基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立方γ′相以共格方式嵌镶并均匀分布在γ基体相中。随元素W含量增加,合金中γ′和γ两相的合成衍射峰值略有左移,使γ′和γ两相的晶格常数增加,其中γ′相晶格常数增加幅度较大的原因是元素W较大比例地分布在γ′相中,并由此使合金中两相的晶格错配度由负值转变为正值。经完全热处理后,合金中γ和γ′两相有较小的晶格错配度,在高温拉伸蠕变期间外加应力的作用下,γ基体相的晶格常数值增加幅度较大,致使合金中γ′和γ两相晶格错配度的绝对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元素W X射线衍射分析 晶格常数 错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含量对单晶镍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素贵 杜洪强 +3 位作者 王春涛 孟凡来 水丽 胡壮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对两种成分单晶镍基合金进行蠕变曲线测定,长期时效处理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元素W含量对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 i-A l-Cr-Ta-Co-x%W-5.5%Mo系单晶合金中,4wt%W合金在982℃,200MPa条件下,具有较长的蠕变寿命,随W... 通过对两种成分单晶镍基合金进行蠕变曲线测定,长期时效处理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元素W含量对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 i-A l-Cr-Ta-Co-x%W-5.5%Mo系单晶合金中,4wt%W合金在982℃,200MPa条件下,具有较长的蠕变寿命,随W含量增加到6wt%,合金的蠕变寿命明显降低。高W合金在有/无应力时效期间,析出针状μ相,使合金基体出现难溶元素的贫化区,是导致合金蠕变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μ相在(001)晶面沿<110>方向呈相互平行、或垂直的针状形貌析出,沿{111}晶面呈片状方式生长,且与γ′相相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镍基合金 元素W 蠕变 时效 TCP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八角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兴华 杨艳梅 +4 位作者 李玉祥 孟凡来 陶永宏 滕娟 王春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72-80,共9页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u、Cr、Pb、Hg、Zn和Ni的含量,应用单项和...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u、Cr、Pb、Hg、Zn和Ni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7.11%~18.75%之间,Hg、As、Pb、Cr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As、Pb、Cu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1.99,为警戒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Cd生态风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Hg和As在1~2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u、Zn、Hg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和Ni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林地 重金属 污染指数 生态风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八角林地土壤养分诊断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兴华 杨艳梅 +4 位作者 李玉祥 滕娟 孟凡来 徐加翠 王春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为探明云南八角林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对八角林地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共8个养分指标,对林地土壤养分指标进行诊... 为探明云南八角林地的土壤养分现状,对八角林地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共8个养分指标,对林地土壤养分指标进行诊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种植地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八角林地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8.85%~64.44%,其中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土壤pH值为4.47~4.80,呈酸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均达到丰富等级,速效钾为一般等级,全磷和全钾为贫瘠等级。(2)养分指标共提取到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以有机质、氮和磷元素为主,第二主成分以钾元素为主,第三主成分以pH值为主,3个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4.67%。不同八角种植地的综合得分表明,文山县和砚山县的土壤综合指数为Ⅱ级,属于肥沃水平;西畴县、广南县、富宁县和麻栗坡县的土壤综合指数为Ⅲ级,属于一般水平;马关县的土壤综合指数为Ⅳ级,属于较低水平。由此可知,云南八角主要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水平整体不理想,钾元素和磷元素是影响其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林地 云南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大伟 郭元友 +3 位作者 邓国军 孟凡来 王序英 黄兴粉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6,12,共7页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 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木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8种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发现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9(大行距100 cm,小行距70 cm)的鲜薯产量(51 274.36 kg/hm^2)最高,处理4(行距100 cm)的经济效益(52 794.15元/hm^2)最高,处理9的经济效益(46556.97元/hm^2)排第3位。综合评价认为,处理9的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糯玉米 间作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魔芋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大伟 刘炜林 +4 位作者 青方具 陈瑞 徐杰 孟凡来 杨童舒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探讨不同栽种规格的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花魔芋单作,糯玉米单作和15种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可行,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不同间作模式产量和经济... 为探讨不同栽种规格的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对花魔芋单作,糯玉米单作和15种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可行,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不同间作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6(三间单,株距40 cm)的魔芋产量(27941.18 kg/hm2)最高,经济效益(134783.86元/hm2)也最高,综合评价可知,处理6(三间单,株距40 cm)的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花魔芋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魔芋 糯玉米 栽培模式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河谷地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大伟 宋记明 +3 位作者 徐杰 孟凡来 邓国军 张晓希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研究在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20份木薯品种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kg/hm^(2))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元/hm^(2))不同,其中SC16的鲜薯产量(59913.17... 为研究在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20份木薯品种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kg/hm^(2))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元/hm^(2))不同,其中SC16的鲜薯产量(59913.17 kg/hm^(2))为供试样品中最高,SC16的经济效益(34749.64元/hm^(2))为供试品种中最高。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低热河谷地区 鲜薯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八角果实形态多样性研究及种质潜力分析
9
作者 余兴华 李玉祥 +3 位作者 陶永宏 孟凡来 滕娟 黄兴粉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2020年9月,选取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株树龄为18年左右的八角Illicium verum单株的果实(秋果)为供试材料,对13个果实形态指标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八角果实性状具有较大的表型差异,果实... 2020年9月,选取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株树龄为18年左右的八角Illicium verum单株的果实(秋果)为供试材料,对13个果实形态指标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八角果实性状具有较大的表型差异,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34%~23.67%,多样性指数在0.98~2.04,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鲜质量与果径、果厚、角瓣长、角瓣宽、角瓣厚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13个果实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4.70%;综合评价筛选出10份性状优异的种质,其中3份八角种质呈现角数多于8个的多角性状,7份种质呈现出果径大、鲜果厚、角瓣长的特点,具有潜在的增产能力;聚类分析将100株单株划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果实特征为中等,第二类较好,可在此类群中选择优良种质进行发掘利用,第三、第四类呈现出果实小的特征。上述分析结果将为八角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果实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刚 孟凡来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0期174-175,共2页
从低温耐久性材料的选择出发,在参考了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验选择了三种沥青材料,对其低温抗裂性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以考证橡胶沥青这种材料作为季冻区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时在低温性能的优越性。
关键词 橡胶沥青 低温 抗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微环境细胞亚群分布及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军 孟凡来 +2 位作者 王祥宇 蔡龙俊 施龙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肿瘤浸润细胞亚群分布及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78例获得随访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肿瘤浸润细胞亚...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肿瘤浸润细胞亚群分布及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78例获得随访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肿瘤浸润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各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CD3^(+)T淋巴细胞是浅表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CD20^(+)B淋巴细胞、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细胞)、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中性粒细胞、CD8^(+)T淋巴细胞浸润较多,而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浸润最少。CD3^(+)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20^(+) B淋巴细胞和FOXP3^(+) Treg细胞4种免疫细胞亚群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FOXP3^(+)Treg细胞浸润细胞数与膀胱癌术后复发存在正相关,而CD8^(+)T淋巴细胞及CD56^(+)NK细胞浸润细胞数与术后复发存在负相关。结论:浅表性膀胱癌微环境中FOXP3^(+)Treg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56^(+)NK细胞浸润数与膀胱癌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复发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三七红籽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滕娟 申世安 +7 位作者 陈达菊 董卓娅 余兴华 孟凡来 李玉祥 杨青 杨玉玲 刘华萍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第5期18-21,25,共5页
以三七红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水代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三七红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三七红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所得三七红籽油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并随着三七红籽油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呈现... 以三七红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水代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三七红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三七红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所得三七红籽油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并随着三七红籽油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增强的趋势。其中水代油清除超氧阴离子(O_(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冷榨油和溶剂油;溶剂油对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高于水代油和冷榨油。有机溶剂浸提法油得率显著高于冷榨法和水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红籽油 提取方法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